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三国时期的怪现象,魏国真是“东攻西守”吗

以史为鉴 2023-06-28 20:42:20

三国时期的怪现象,魏国真是“东攻西守”吗

三国时期的怪现象,魏国真是“东攻西守”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个怪现象,蜀汉总是进攻魏国,而魏国在大多情况下则是被动防守,东吴很少会进攻魏国,但魏国却一直抓着东吴不放。那么魏国真是“东攻西守”吗?

按理来说,兼弱攻昧才是明智之举,俗话说柿子找软的捏,蜀汉的国力远远不如东吴,魏国(直到灭蜀之战前)为什么对蜀汉保持数十年战略防守,而偏偏优先进攻国力不弱的东吴呢?

在三国演义中,有孔明安居平五路的故事,说的是后主刘禅即位以后,魏国乘机兵分五路向蜀汉发起进攻:辽西羌兵进攻西平关、南蛮孟获进攻永昌郡、东吴孙权进攻峡口、上庸孟达进攻汉中、大将军曹真进攻阳平关,都被诸葛亮一一化解。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魏国不敢进攻蜀汉是因为忌惮诸葛亮的存在,演义毕竟是演义,在正史中,诸葛亮真的“安居平五路”了么?刘备留给诸葛亮一个千疮百孔的蜀汉,诸葛亮又是如何化解亡国危机的呢?

安居平五路?

在正史中,除了南蛮孟获与南中叛军勾结侵略南中以外,魏国和吴国(孙权当时应该只算吴王)并没有进攻蜀汉。为什么魏国和吴国都没有趁火打劫呢?原来诸葛亮在后主即位以后,为了避免多线作战,就力排众议派遣邓芝出使吴国,说服吴王与蜀汉重新恢复盟友关系,孙权亦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同意和蜀汉结盟。孙权知道蜀汉如今国力衰微,如果魏军进攻很难抵挡,于是主动在边境部署重兵,以减轻蜀汉压力,再加上魏延镇守汉中,已经把汉中防线打造的十分牢固,魏国没有十足的把握也未必能够破的了汉中防线,因此也没有进攻蜀汉。其实早在夷陵之战结束后,魏国著名谋士刘晔就建议曹丕乘机进攻蜀汉,然而曹丕却选择进攻孙权,这才给了蜀汉喘息的机会。

魏国并没有一味被动防守,在灭蜀之战之前,魏国其实发动了2次对蜀汉的大规模进攻。事实上,魏国要么不进攻蜀汉,要么就是大规模进攻,出动的兵力还要高于与东吴作战的兵力。因此说“蜀汉老是进攻魏国,魏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防守。东吴很少进攻魏国,魏国却始终抓着东吴不放。”其实是很片面的,魏国和蜀汉经历过好几次大规模会战,双方调动的兵力都是高于魏吴之战的,东吴也多次发动北伐,孙权死磕合肥一辈子。魏国对蜀汉发动了2场大战役:一次是诸葛亮生前的自卫反击战,一次是在诸葛亮死后的兴势之战。

魏国第一次伐蜀之战

魏国第一次伐蜀,已经是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后发生的事情了,第二次北伐蜀汉打败了魏将王双,第三次北伐蜀汉夺取了魏国的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国力远远强于蜀汉,一直视东吴为主要对手,本来就根本没有把蜀汉放在眼里,然而诸葛亮三次袭扰边境,如今魏国又丧师(王双)失地(武都、阴平),曹真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给诸葛亮一个教训。于是魏国兵分四路进攻蜀汉:中路大将军曹真率领主力经过子午谷进军汉中、东路司马懿经过汉水逆流而上准备与曹真在南郑汇合,西路雍州刺史郭淮从武威出发,另有一路费曜部从斜谷进军,派出的阵容十分豪华。一路主力三路辅攻,曹真对于灭亡蜀汉,原本是志在必得的。然而天降大雨连绵不绝,很多通往汉中道路都因为大雨而阻断,曹真被迫班师,而郭淮就更悲惨了,在阳溪被诸葛亮打得丢盔卸甲。

魏国第二次伐蜀之战

公元244年,急于建功立业的大将军曹爽(曹真之子)不顾司马懿等反对,起兵十余万进攻蜀汉,曹爽与征西将军夏侯玄统兵10余万,自骆谷口攻汉中。当时汉中守军不过3万人,然而兴势之战却是以蜀汉的胜利结束,曹爽为此损兵折将,这也给了司马懿可乘之机(司马懿战场表现比曹爽好得多,克日禽孟达、百日破公孙,破诸葛恪于宛城,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而且事先就劝谏过曹爽了),也给了蜀汉喘息的机会。兴势之战以后不久,姜维就开始北伐了。

三国时魏国主要是和谁对抗

任何国家想要完成大一统,肯定都是通过安内攘外来实现的,魏国自然也不例外。
要实现实现安内的话,阻力主要来自两个集团,东吴和西蜀。
西蜀和曹魏对抗时期执掌军政大权的主要是大将军和丞相。西蜀历任大将军有蒋琬、费祎、姜维、阎宇;历任丞相有诸葛亮、董允、蒋琬、费祎。
东吴和曹魏对抗时期执掌军政大权的主要是大都督和丞相。东吴历任大都督先后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东吴的丞相有孙邵、顾雍、陆逊、步骘、朱据、孙峻等11个人,东吴时间不长,丞相那么多,给人的感觉就是政局不是很稳定。
在内部方面,在三国时曹魏有天然的优势,在中国古代历来都是得中原(中原是中国农耕文明最发达的地区,有最多的人口,最成熟的生产技术,是中国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者得天下,再加上曹魏初期吏治清明,人才众多。西蜀偏安西南,缺乏战略纵深,东吴在三国时期大多是蛮荒之地,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
攘外的话,对曹魏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曹操在白狼山大破乌桓之后其子曹彰收复了代北乌桓无臣氐,鲜卑轲比能臣服,北方大定;曹操本人又扣押南匈奴单于,迫使南匈奴分裂五部,解决了边境大患。 曹魏建国后,田豫和牵招镇守北疆,招抚乌桓、鲜卑,大破柯比能,斩骨进,威震北疆。曹魏名将毋丘俭两伐高句丽,攻破丸都,几亡其国。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国势情形

太笼统了吧?

三国时期战争
中国历史上,魏、蜀(汉)、吴三国形成和鼎立时期(190~280),豪强势力混战兼并,三国争夺天下,最终归于晋的一系列战争。

纷争的缘起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经两汉一统局面维持了四百年。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之灾情严重,民不堪命,农民纷纷奋起反抗。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黄巾起义战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汉廷急忙令大将军何进等守卫京城,镇压起义。当时,骑都尉曹操、佐军司马孙坚率军参与屠杀。涿县(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刘备也趁机组织武装,参加镇压。在镇压起义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部曲由隐蔽转为公开,数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与王朝的关系日益松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的分裂形势日趋严重。

王朝为加强对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长官“州刺史”为统掌军政大权的“州牧”,并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结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割据。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后,掌握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并州牧董卓率军入洛阳,拥立汉献帝,先后逼走曹操和袁绍、袁术兄弟等,独揽朝政。京城的混乱,董卓的专横,促使割据势力迅速扩大。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剧增私兵部曲,纷纷讨伐董卓。混战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

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孙策攻取江东、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形成三国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周围。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后,分兵镇守洛阳外围之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芭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关,以拒联军。十余万联军各怀异心,观望不前。曹操孤军西征,战败而还,遂独立发展武装。接着,附从后将军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董卓,于次年将其逼出洛阳(见孙坚攻董卓之战)。其后,孙坚死于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的混战中,董卓亦为中郎将吕布所杀,豪强混战愈演愈烈。袁绍威逼冀州牧韩馥让位后,又于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扭转了被动局面。进而于建安四年(199)发动易京之战,将公孙瓒击灭,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势力。

曹操于初平三年为兖州牧后,软硬兼施,招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增强了力量,但表面仍顺从袁绍,协助袁绍北击公孙瓒,南迫袁术败走江淮。因吕布乘虚夺占兖州大部,曹操平定兖州,收复失地,并汲取教训,纳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恩传》)之策,巩固兖、豫州根据地。继而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自任大将军,“挟天子以令不臣”,又广求人才,奖励农业,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地区屯田,足食强兵。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在安众之战中击败张绣,攻徐州擒杀吕布,困死袁术,成为北方惟一能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的势力。

同时,孙策亦筹谋攻取江东为立国之地。兴平元年(194),从袁术处领得其父孙坚旧部曲千余人,次年率众五六千,与周瑜合军,挥军东渡,夺取牛渚、秣陵。后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进占东冶(今福州),公开与袁术断绝关系,独自发展。孙策据江东三郡,在北方混战而无力远顾的曹操暂取拉拢之策,表其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是时,袁绍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图谋向黄河以北发展。曹操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牵制袁绍后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齐、北海等地,以固东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处鸿沟上游,临汴水)设防。接着,争取荆州刘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忧;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敌。当袁绍于建安五年统军10万进屯黎阳(今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拒守,相机袭烧袁军粮草,乘势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歼其7万余人,赢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此后,趁袁绍死后其子纷争内战,攻取袁氏基业之地邺城。又远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歼灭逃入乌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与之勾结的乌桓势力,基本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军,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后,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今湖北荆沙),欲一统南北。时孙权承袭其兄孙策之业已八年,巩固了江东,又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荆州东大门,正相机吞并荆、益州。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也开始改变长期寄人篱下的状况,请得诸葛亮为主要谋士,确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大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刘表病亡,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领军南撤,被曹军追击于长坂(今当阳境),乃率军两万余驻樊口(今鄂州境),与孙权联军,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自为荆州牧,乘胜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南郡,作为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曹操败还北方,孙吴也得以巩固发展。由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刘备乘刘璋恐惧曹操进犯之时,以助守之名率兵数万入益州,此后又召诸葛亮等率军入巴蜀,先取郡县,于十九年顺利入主成都。自此与曹操、孙权形成三个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且当时各占一部,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同时在谯(今安徽亳州)开辟水军训练基地。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对手,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力避两面作战。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乃集中兵力,与孙、刘争荆州。

魏、蜀、吴三国争夺荆州,引发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战。刘备进取巴蜀,激起孙权不满。刘备夺取汉中,镇守荆州的蜀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北上,围攻襄阳、樊城(今襄樊)曹军,更使曹魏震动。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进一步离间孙权、刘备,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击杀关羽,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群臣反对,自统大军攻吴。孙权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拒蜀军,采取后退避锐、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于章武二年(222)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蜀汉因此国力大损,孙吴亦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吴、蜀相互削弱,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国势日益强盛。其间曹操病亡,曹丕称帝,以魏代汉,筹谋南进。孙吴及时调整部署,转而对付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境)的魏军,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

夷陵之战后不久,刘备病亡,南中(约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的汉、夷豪强势力反蜀。辅政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以攻心为上,辅以攻战,平定南中,加强了夷、汉间交往,促进了南中发展。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因次年马谡失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蜀军还汉中。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不能速决,粮尽而退。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

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势,却无力北进,乃一面抗魏,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黄龙二年(230),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今台湾),获数千人而还。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联络公孙渊,以牵制曹魏东北。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于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平定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四郡。

司马懿成功地阻遏诸葛亮进攻和征战辽东,威望益高,权势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惧司马懿得势,急于建功树威,贸然率军攻蜀,兵败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韬光养晦,暗养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蒋济配合,于正始十年(249)发动兵谏,处死曹爽,独揽军政大权。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后,司马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平定称丘俭、诸葛诞之乱,彻底铲除史称“淮南三叛”的曹氏势力。曹魏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司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备。

三国后期,吴、蜀渐趋衰弱,联盟已不能抗衡魏国。孙权病亡后,吴虽有过抗击魏军获胜的东兴之战,但已是强弩之末。蜀汉姜维多次征战陇西,但败多胜少,推进中原的梦想早已破灭;兵力严重不足,汉中外围要点也被迫放弃,退守汉、乐二城。而魏国司马氏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统一天下的条件逐渐成熟。针对蜀汉弱孝边境无备的状况,定下先灭蜀再顺江吞吴的战略决策,景元四年(263),独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遣军分三路攻蜀,当主力受阻于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后,名将邓艾过阴平小道出奇兵,魏灭蜀汉之战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加紧灭吴准备。蜀汉已灭,吴国唇亡齿寒,加之政治腐败,致使人心背离,发生吴西陵督步阐据城叛吴降晋。吴国名将陆抗随机应变,于凤凰元年(272)迫退晋军,取得平步阐之战的胜利,迟滞了晋灭吴战略意图的实施。晋经过长达八年的准备,于咸宁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发兵20余万,自巴蜀、襄阳、寿春、下邳等六路进军,以空前规模的水陆军协同作战,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

历史地位及作用三国时期战争,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诸方面的较大发展。战争的形态有了新的发展,出现水、步、骑兵配合的大规模作战。各国注重发展适应本国地理特征的兵种,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蜀汉的步兵,战斗力均较强。随着战争对象的多极化,及敌我双方所处战略态势的复杂,军队部署、谋略运用都有不少范例,其中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谋略尤为出色。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隆中对》,虽后来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实现,仍不失为一个划时代的较完整的战略计划。军事外交频繁,联盟战略灵活,三家进行的赤壁大战和争夺荆州,堪称范例。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随着战争发展,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鼎立三方都善于选将用人,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同时促进了一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军体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实行,参谋制度的完善,影响深远。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均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曹魏所制发石车、指南车,大量使用的马铠,孙吴大量制造的各种性能良好的船只,均很著名。

三国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随着丰富的战争实践不断深入。曹操的《孙子注》开创整理研究《孙子兵法》先河。诸葛亮的军事论述很受后人推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