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出兵伐楚时,秦始皇为什么会安排李信而不是王翦

以史为鉴 2023-06-12 03:45:25

出兵伐楚时,秦始皇为什么会安排李信而不是王翦

出兵伐楚时,秦始皇为什么会安排李信,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有一种评价叫作“中国式评价”,就是为了抬高一个人,必须拿另一个人当垫脚石,这样才能显示想要抬高的那个人的“高”。

我认为这个坏习惯,至少是从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开始有了!

李信被人所熟知是出现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司马迁为了抬高王翦,有意的在这篇文章中贬低了李信。

在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分别问李信和王翦,想要攻打楚国,需要多少人,李信说要二十万,而王翦说要六十万。

于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意思就是王翦老了,打仗太谨慎,而李信很壮勇。

当然,李信征楚之战最后被啪啪啪打脸,率领二十万大军,最后被楚人吊打,于是秦始皇不得不找王翦再次出马,甚至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司马迁可谓是“中国式评价”的鼻祖人物,在这个文章中通过秦始皇对王翦前后说的两句话由轻视到重视的变化,然后再拿李信伐楚战败做铺垫,最后为王翦征楚之战埋下伏笔,凸显王翦的厉害之处。

其实,如果我们要是在《史记》这本书中,仔细的挖掘李信这个人,就会发现他并非是一个喜爱吹牛的人,而是有着真本领。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说李信以数千兵马追逐燕国太子丹,并且杀了他,这个时候李信是“年少壮勇”,随后,李信在攻打赵魏韩和燕国的统一战争中,逐渐受到秦始皇的信任。

当时的秦国对外战争很频繁,对军事人才的缺口很大,在王翦等老一代将领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启用新人,所以秦始皇才让李信前去伐楚。

为何李信征楚之前夸下海口,最后打了败仗,秦始皇却没有责备李信呢?

尽管李信打了败仗,但是秦始皇应该并没有过分处置李信,由于《史记》不怎么注重时间的记述,比如战国四大名将连出生的日期都没有,只有非正常死亡的白起和李牧才有死亡时间,而正常死亡的王翦、李信都没有死亡时间。

曾经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那些将军的结局如何?其实,只要不表,就是善终!

这表明,秦始皇是一个很大度的君主,在很多资料中,都将秦始皇写成一个十分残暴的君主,其实这是对秦始皇的污蔑,秦始皇一生大开杀戒,就是杀了一帮装神弄鬼的儒生而已,除此之外,秦始皇杀的人真的不多,尤其是对六国贵族,更是以安抚为主。

具体在这件事上,也并不是李信一个人的想法,其中也包括了秦始皇的想法!

要知道,秦国跟赵国打的时候,还动员了五六十万人,而楚国实力也很强大,所以让李信拿二十万去灭楚国,实际上是带有明显的机会主义成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秦国的统一之战是短时间内仓促完成的,在攻打楚国之前,秦国也很害怕各国反扑,在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始皇自然也有博弈的心理。

李信二十万伐楚之战,简直就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成陆虎。

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始皇是不会过分的责怪李信。

而另一方面,李信在这场战役中,也有可圈可点的表现,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李信伐楚之战的经过为: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从中也能发现,秦军未能打过楚军,不是李信的问题,而是反扑的楚军实力太强,没办法的情况下,李信只能撤兵。

最后,秦始皇委托王翦率兵六十万伐楚的时候,其实已经水到渠成了。

还是那句话,谁都知道派六十万伐楚是稳妥的,但是谁都有侥幸心理,如果二十万能打赢,那多舒服。

在王翦灭了楚国后的第二年,秦始皇继续派遣李信与王贲去攻打燕国,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李信以功劳被封为陇西侯。

秦始皇没有因为李信的过错而忘记他的功劳,这是值得学习的,而司马迁传下来的“中国式评价”法则,我却不敢苟同,然而,在潜移默化当中,我们又经常这么做,实在是可悲!

李信灭楚大败后,秦始皇是怎样处置他的?

在攻楚大战失败之后,秦始皇没有。杀死李信,而是让他戴罪立功。而李信也没有让秦始皇失望,在随后的灭齐、灭燕战争当中重建了自己的功勋。

在打算出兵攻打楚国之前,秦始皇召来了王建合理性商议对策。一向以?老成持重、佣兵稳健?著称的老将王翦说出了自己的要求:楚国国土面积大,兵多将广,又是远离秦国本土作战,必须要有60万左右的大军才有可能拿下。听完王翦的话之后,秦始皇又转过头来问了李信,相比王翦的老成持重,李信就有些自负了,他说:即使对方有项燕这样的将军,我也可以只用20万人就把楚国给打下来。

秦始皇一听,以为是王翦老了之后胆子变小了、不中用了,于是他就任用李信作为攻打楚国的主将。公元前225年,秦始皇趁楚国内讧之机,派李信和蒙武带兵20万分两路进攻楚国。一开始秦军势如破竹,李信攻占了平舆、鄢郢,蒙武拿下了寝。但是楚王一看秦军的势头有点猛,所以他就派出了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项燕来统领楚国军队进行反击。

在项燕的反攻之下,楚国很快就把秦国的进攻给打退了,第一次由李信率领的伐楚战争宣告失败。

战争失败之后,秦始皇就认识到了不是王翦不中用,而是他低估了楚国的实力。第二年他就任用王翦作为主帅,率领60万秦国军队去攻打楚国。在王翦的率领之下,秦国军队奉行?坚壁清野?的战略,这一次是把楚国给打下来了。

而第一次发出战争失败了的李信,也是戴罪立功在之后攻打燕国、齐国的战争当中立下了大功。

同样是攻打楚国,为什么李信会失败,而王翦却打赢了呢?

李信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秦始皇的恩人芈启突然叛变了。

秦始皇在决定灭楚前,曾分别询问了李信及王翦的意见,李信认为20万兵力足够,而王翦却坚持非60万不可。当时的楚国虽然被秦国打的不断向东迁移,但却在东面占据了原宋、鲁等国的不少土地,实力还是有的。

那两位经验丰富的战将为何做出的估算差距如此之大呢?其实主要是战术导致的。李信作为秦国少壮派军官的代表,此前灭燕的战例就以狂飙突进为主,能迅速解决问题,不仅为统一天下节约时间,更能够为秦国节约大批粮食。所以,李信的战术就是迅速出击,占据楚国国都寿春,达到灭国目的。

而李信之所以敢以20万兵力去灭亡南方大国楚国,是基于对楚国弱点的清晰认识决定的。楚国虽然是南方大国,但其战国以来的变革很不彻底,国内盛行封君制,即楚王会在楚国境内分封封君,这些封君有独立的领地、兵员,自行征税,这就造成了楚国无法像秦国那样由中央朝廷通过郡县制直接征调地方兵员赋税。据统计,楚国境内的小封国多达36个,这种国中之国的体制,让楚国如同一盘散沙。

面对这样一个国度,李信自然自信的认为,只需要20万兵力,速战速决即可灭亡对方。战争初期,李信的战略也的确起到了预期效果,李信在公元前225年出兵,一路南下,攻克平舆、鄢郢,楚军大败,李信即将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合兵一处攻打寿春。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信的大军却做出了让人感到非常奇怪的举动,大军不是继续向东挺进,而是突然回师去了西北的郢陈。李信出兵前,郢陈就已经被秦国攻克,属于李信的大后方,李信这么反常的举动究竟为何呢?

这还得从秦始皇的恩人芈启说起。

芈启,准确的说应该叫昌平君,楚国公子,曾在秦国为官,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嫪毐叛乱时,正是昌平君带兵平乱的。秦始皇灭楚前,特意将昌平君封在了郢陈,就是希望借助他楚国公子的身份,安抚楚人,减少抵抗。

然而,就在李信一路高歌猛进之时,驻守后方郢陈的昌平君却突然反叛,这让李信措手不及,因为秦军的粮道将被切断,秦军也将处于南北夹击的困境之中。所以,李信放弃了原本的进攻方向,转而回师收复郢陈,也就在这个时候,楚将项燕在背后追击李信大军,连杀七名秦国都尉,导致李信战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