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千年以来,纵使王朝更替不休,科举制度却犹如定海神针般屹立不倒,为一代又一代的王朝选拔了大量的栋梁之才。
然而,当历史走向“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时代后,清朝政府却突然一纸诏书废除了流传千年的科举制度。
那么,既然科举制度这么有用,清政府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呢?当古老的科举制度废除后,又为清政府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一、改革科举
古代社会中,科举制度是平民百姓向上层阶层流动的通道,百姓们通过读书考科举做官从而光耀门楣,朝廷也通过科举制度网罗群贤用以维护国家的统治。
科举制度是架在庙堂与江湖间的一座桥梁。
正是由于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庚子国难时,慈禧太后仓皇西逃之际仍为科举无法顺利举行而感到遗憾。
等到圣驾回銮后,慈禧立刻下令补行辛丑恩科和壬寅正科的会试和乡试,以致于当时一度有人感慨说:“在如此仓皇播越之中,而对下年之乡、会试,尚兢兢注意,足见当时视取士之典尚为郑重”。
列强入侵带来民族伤痛的同时,也粉碎了清廷天朝上国的美梦。
慈禧太后意识到传统科举选拔的人才已不足以应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科举改革由此提上议程。
其实,科举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
早在鸦片战争后,魏源便在《海图国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此后,恭亲王进一步提出设立同文馆,让科举考试出身的学子学习西方的语言和科学技术的想法。
可惜恭亲王的想法刚一提出,就受到朝中守旧派的打压。
御史张盛藻说科举是正途,质问恭亲王“何必令其习为机巧”,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等官员也纷纷站出来反对,直言科举乃立国之本,不可轻易改变。
尽管如此,恭亲王一派仍旧顶着巨大的压力将同文馆兴办起来,并且很快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为九州大地带来一股近代新式教育的清新之风。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提出“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直言科举制度是引发清王朝衰弱的原因,光绪皇帝为此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改八股取士为试策论。
不过,戊戌变法失败后,科举制度也重新恢复了原来的模式,直到慈禧在庚子国难后向百官征集改革措施,科举改革才再度成为讨论的热点。
二、废除科举
根据大臣们的建议,慈禧决定仿效博学鸿词科,在科举中重新开设经济特科,不再单纯考验考生们“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
然而,科举考试的内容虽然越来越务实,但考官和考生却都仍旧习惯传统的考试模式,对西方的科学文明知之甚少,甚至一度发生过有考生将拿破仑解释为“拿着破烂轮子”的笑谈。
这其实也不怪考生,当时参加科举的士子大多出身于旧式私塾,而教授新颖西方知识的新式学堂反而无人问津。
眼见科举已成新式学堂发展中的拦路虎,张之洞等改良派大臣建议清政府废除科举,但这一主张立刻遭到守旧派大臣的激烈反对。
为缓和矛盾,袁世凯提出将各省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先减去二成,然后另外增设一科,录取名额则为之前减掉的二成人数。
可惜,动荡的时局已经无法留给张之洞们温和废除科举的时间了。
随着清廷内忧外患不断加深,国内要求改封建帝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再加上当时的学子普遍重科举而轻学堂,改良派渐渐失去了缓慢废除科举的耐心。
1905年,张之洞、袁世凯、端方等多名重臣联合上奏《请废科举折》,强烈要求朝廷立刻废除科举。
最终,慈禧太后采纳了这项建议,宣布从1906年开始,各省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同时,国子监被学部取代,就连八旗官学也并入新式学堂里。
传承千年的科举制度,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三、加速灭亡
科举制度废除前,清政府曾认为这项古老的制度阻碍了大清的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才惊讶的发现,没有了科举制度,大清王朝的统治依然岌岌可危。
这是因为传统的八股取士虽然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却培养出适合王朝统治的顺从者。科举出身的官员只需要该征税时征税,该征兵时征兵,同时圆满完成君王交待的差事即可。
这样的官员执行力强而想法少,同时深受儒家君臣父子纲常的教育,是非常合格的君王助手。
等到新式学堂代替旧私塾后,西方思想给当时的人们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权威不断受到质疑。
无法继续考试的读书人,有的弃文从武,成为革命党人,有的办实业经商,放弃举业,还有一些无门无路的学子就此沦落成落魄文人。
如此一来,朝中文官集团迅速衰落,武官集团开始掌权,历史的车轮逐渐走向军阀混战时代。
慈禧太后怎么也不会想到,本想救亡图存而实施的科举改革,却反而让大清王朝在遍地烽火中,缓缓地走入了落日余晖里。
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中的影响
在众多教科书的影响下,我们基本上认为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因为反对变法而一手扼杀了历时仅103天的变法运动,成为阻止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的绊脚石,以至于骂名与指责纷至沓来。其实整个事件的原委并非如此简单,在处理变法方面慈禧太后的做法不应该被全盘否定。
在众多教科书的影响下,我们基本上认为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因为反对变法而一手扼杀了历时仅103天的变法运动,成为阻止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的绊脚石,以至于骂名与指责纷至沓来。难道整个事件的原委果真如此简单吗,在处理变法方面慈禧太后的做法应该被全盘否定吗?
首先,我认为慈禧起初是支持维新变法的。因为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廷大败以致求和割地赔款,致使当时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度激化,可谓是内忧外患。所以作为当时最高决策者的慈禧不论从自身的权位考虑,还是从国家民族的利益考虑,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扭转时局。因为她知道,只有国家强大起来,列强才不会欺人太甚,而她的至高无上的权位才能永固。而变法是自强的途径之一,因此她也没有理由反对变法。另据史料记载,光绪皇帝在颁布《定国是诏》之前,曾就事赶赴颐和园乞请,慈禧曾表态:“汝但留祖宗神位不烧、辫发不剪,我便不管
。”
由此可见,慈禧并不反对变法。而且,“包括《定国是诏》在内的不少‘圣旨’,下达前都曾送慈禧审定。康有为呈递的变法条陈和《俄彼得政变记》、《日本变政考》,以及李提摩太等撰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变通兴盛记》均曾由光绪皇帝‘恭呈慈览。’”“她甚至对光绪说:‘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可见其用心所在。同时,鉴于当时光绪皇帝虽然亲政却没有实权,倘若没有太后的同意,他根本不会如此大兴土木地进行改革维新,综上可知,如果没有太后的支持,变法改革本是寸步难行的,正是有了她的准许,百日维新才得以逐步开展。此外,就在戊戌政变发生后不久,慈禧太后又发出了一道重要谕旨:“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纳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
。”
这道谕旨同样说明了慈禧太后对变法的态度。因此,我认为慈禧在变法初期是持支持态度的,也就是说,她的做法是值得我们予以肯定的,是正确的。
那不禁有人要问,为何在维新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慈禧却一反常态将它扼杀于摇篮,发动戊戌政变?
首先,我们知道慈禧同意变法的根本前提就是不能危及其对大清帝国的至高统治权。但是年轻的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却没有正确分析当时的客观政治形势,犯了与慈禧太后争夺清廷最高权力的大忌,这是导致慈禧决心发动政变的根本原因。他们拒绝采纳翁同_提出的“调和两宫”的建议,想要打破先前的二元权力格局,将皇权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这也触及了慈禧太后的底线,她必须予以铲除。对此,我想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当权者,在他的最高权力受到威胁时,将对方全部势力予以铲除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而慈禧的做法也符合这个情理。甚至,在变法后期,维新派还企图联合袁世凯发动兵变,这显然对慈禧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另一方面,由于光绪皇帝及维新派治的国经验不足加上年轻气盛,在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在短短三个月,颁布的有关谕旨百余件,平均每天少则一道新政谕旨,多则数道不止,令人目不暇接,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社会方方面面,令人目不暇接,真所谓‘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而且,每一道变法法令都要求‘速办’,可是地方官员在尚未理解法令内容的情况下,又怎能‘速办’呢?
可是光绪皇帝就是要求要快,对执行法令不坚决的官员予以严厉警告,对阻挠变法的官员则给以革职的严厉处罚,这样一来,也导致其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树敌太多
。”
另外,由于忙于颁布诏令,光绪帝对新政实施后会留下什么不良后果,以及会有什么影响都没有任何考虑。例如,其废除八股改革科举的法令就忽视了当时众多的有学之士,当时封建科举制早已深入其心,而科举制的改革让他们心中屹立几十年的求取功名的大山轰然倒塌,令他们恐慌,绝望。另有知情者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
由此可见,飞速的推行改革已影响到政府各部门的正常运转,令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强烈的震荡,怨声四起。眼看几个书生的所作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再加上考虑到维新派对自己权利甚至生命的威胁,因此,发动政变停止变法,理应成为首选。
可见,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的种种失误与急于求成,成为慈禧发动政变遏止变法的主要原因。从另一方面讲,戊戌政变也间接缓和了当时因飞速变法而受到强烈冲击的社会格局,维护了顽固派自身以及大清帝国的利益。
综上,尽管人们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历来贬多于褒,但我认为,至少她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的做法和措施是值得肯定的:起初她因为要强国而支持变法,后来因为变法偏离了自己先前的设想且自身的权力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她又带领顽固派发动政变镇压变法。她是一个深受封建文化熏陶的女子,同时也是拥有至高权力的“女皇”。在那个内有民众反对,外有列强压榨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未曾出现过的动乱年代,没有先前的经验可以让她借鉴,而她所接受过的教育和文化无不告诉她,维护自身至高权威和大清江山的安定比任何事都重要,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是当时人们思想的局限性。所以,不应该用对或错来评价慈禧太后在维新变法过程中的一系列做法,她只是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做出了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的,有利于控制和顾全当时局势的“合理”决策。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这句话不够准确,搞垮是主观故意,慈禧主观上并不想搞垮大清,因为搞垮大清对她没有任何好处,实际上她在极力维护大清。
历史的趋势是走向共和,慈禧在维护封建专治,不惜一切代价加强中央集权,把皇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客观上她延缓了清朝的寿命,但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发展。
恭亲王奕忻是洋务派的领军人物,他担任议政王期间,积极向洋人学习,努力跟上世界的步伐,做了大量工作,效果很好。但是,慈禧觉得奕忻抢了她的风头,于是开始整治奕忻。
奕忻经常找慈禧商讨国事,每次太监都为奕忻准备茶水,这次不知什么原因没准备,奕忻说久了,口渴难耐,不经意间,随手拿起桌上的水杯要喝,突然觉得不对劲,他拿起的是御用茶杯,于是赶紧放下。奕忻喝水未遂,以为没事,就没谢罪。对皇帝不尊,这就成了奕忻的罪状。
摸透慈禧心思的蔡寿祺上疏弹劾奕忻,慈禧借机撤销奕忻一切职务。奕忻工作没毛病,蔡寿祺所告全都是捕风作影之事,朝廷上下都为奕忻鸣不平,慈禧不得已,妥协了,恢复了奕忻的职务,但议政王身份还是被拿掉了。
奕忻是皇帝的叔叔,一心一意为国家,却被慈禧随便就给解职。伤心的奕忻从此以稳妥行事,不再锐意进取。
同治皇帝驾崩,没有子嗣。这时恭亲王奕忻的大儿子载澄十七,二儿子载滢十四,年龄上有优势,慈禧不选,却选了四岁的光绪,一方面她可以控制奕忻,另一方面她可以长时间垂帘听政。奕忻是个能力强,眼光远的人,假如奕忻的儿子能当皇帝,有儿子支持,奕忻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开展洋务运动,中国的发展会快很多。慈禧为了个人,再次牺牲国家利益。
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瓜分中国,为救亡图存,光绪皇帝开始戊戌变法,慈禧担心光绪变法成功会脱离自己的控制,于是处处钳制光绪,后来发动政变,拘禁光绪,杀死戊戌六君子。
当时的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向西方学习是正道。慈禧为了满足个人的权利欲望,为了个人享受荣华富贵,阻碍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她的作为使中华民族在灾难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4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