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诈跑司马懿的空城计,空城计真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8 19:44:03

诈跑司马懿的空城计,空城计真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吗

诈跑司马懿的空城计,空城计真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空城计,在大伙儿脑海中之中是较为刻骨铭心的吧。看了连续剧的群体应当对这一整片段危害较为刻骨铭心吧。诸葛的空城计变成了上千年至今的美谈,也变成了诸葛智慧型的代表。但是真实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除此之外,历史上面还有哪些事情是和三国演义当中是不相符合的?

赵云和诸葛亮的空城计

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在最早的时候是赵云做出来的。公元217年刘备占据了汉中之地,引得了曹操鄂觊觎,随着发生了为期两年的汉中争夺战。在这场汉中争夺战当中,赵云就使用了空城计,赵云当时率领几十军众,出围前去迎接黄忠的粮草大军,不想刚出围,就遇上了曹操的大军。当时的赵云率领的几十军众不敌,在围内的张飞想着掩其营门来对抗曹操的大军。

但是赵云命其将营门打开,自己一人手握戟杆站在营门之外,曹操疑心很重,害怕营内有大军埋伏,就自行撤退了。在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把这件事情放在了诸葛亮身上,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立体。但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也保留了赵子龙使用空营计的片段,只是没有进行大篇幅的渲染,将重头戏还是放在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上面。

电视剧中的空城计

在1994年出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里面,这个片段处理的很好。诸葛亮面对着司马懿的大军压境,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淡定自若,镜头中的诸葛亮是非常的忧愁,拿着扇子不断地扇,最后扇子掉在了琴面上,诸葛亮突然想出了空城计的计谋。等到司马懿的大军撤退之后,诸葛亮汗如雨下,趴在琴上面不能动了。这个画面是非常的真实,将诸葛亮这样的神一般的人物一下子拉到了人类的领域。这个就是延续了老派京剧的演绎方法,这个画面是下了大功夫的,将真实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还不损诸葛亮的聪明形象,整个片段的跌宕起伏更容易将读者的心情带入到画面之中。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宿敌关系

但是在正史当中,诸葛亮空城计是完全不存在的,抛开赵云这一边先不说,咱就看司马懿这个人物就可以了。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在第一次北伐当中出现的,但是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整个军事战斗当中完全没有司马懿的存在。三国演义当中的诸葛亮也是比较幸运的,幸运遇到了司马懿,要是遇到了曹魏大将许褚,今天的空城计一说也就不存在了。咱们再看三国演义当中对这个片段的描写是很有意义的,通过空城计这一件事情,就将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之间的宿敌关系描写了出来,罗贯中的这一改动使得整个人物形象刻画有了很大的推动力。

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咱们继续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赤壁之战,当时的诸葛亮还不是很得意,刘备当时还是比较青睐法正,在法正去世之后,诸葛亮才正式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咱们这样看的话,赤壁之战完全和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当中大放光彩,像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等事情都成为了诸葛亮的神来之笔。像草船借箭这件事情,我是很有疑问的,曹操当时看到有船出没,为什么不射火箭?后来又有人提出了疑问,三国时期整支箭的重量大约在五两左右,十万支箭就是五万斤,诸葛亮的二十条草船能拉得动吗?

在三国志当中记载的草船借箭,那是孙权做的事情,孙权当时使用的大楼船,派遣这些船前去窥探曹操行营的动向。这些大船被曹操发现了,开始射箭攻击,孙权没得办法了,将船只调转使得箭支射满了,然后回行营了。咱们看三国志的记载,了解草船借箭的真实情况,罗贯中将这个事情安插到诸葛亮身上也不为过,毕竟当时的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两人一起合作的才有的光辉战绩。

诸葛亮的巧借东风

三国演义当中最不靠谱的就是诸葛亮的借东风片段了,这完全和封神演义一个类型的题材了。在古代的时候,观天象这种情况完全是存在的,这个事情是不容置疑的,在孙子兵法当中,第十二篇就写到了观天象的事情。但是说到诸葛亮拿着七星宝剑,通过各种做法借来了东风,这也是很不靠谱的。在1985年的时候,《诸葛亮》电视剧当中,李法增扮演的诸葛亮,这部电视剧当中对借东风这个画面处理的很好。当时诸葛亮一边在借东风一边回想观察长江边上泥鳅的动作,通过观察动物的举动来判断风向的流动,先有了东风,再有了诸葛亮的巧借,这样的逻辑是非常成立的。但是在老版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画面,在逻辑上面完全是不成立的。

华容道,曹操命不该绝

咱们再看华容道的事情,当时关羽放了曹操之后,刘备就问诸葛亮为何这样安排,诸葛亮是这样回到的,夜观天象,曹操大限未尽,所以就将这个人情送给了关羽,用来弥补曾经关羽欠下的恩惠。这完全有点封建了,在各个方面都是讲不通的。在三国演义电视剧当中,给了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如果曹操死去,中原地区将会陷入空虚的态势,孙权一定会上前争夺领地,这样的态势将会对蜀汉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这样的说法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也是比较符合现实的。在三国志记载当中,是刘备亲自前去的华容道,完全没有关羽的出现,而且刘备还去晚了,曹操早就跑掉了,两人根本没有见面。

咱们今天一块看了一下华容道、草船借鉴、借东风、空城计四个事件,在电视剧、三国演义、正史三个方面浅浅的分析了一下这四件事情,也做出了对比。三国演义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咱们大家不能因为罗贯中在演义中虚构了一些事情,就忽略三国演义的作用。相反,我们要通过正史和三国演义两个方面下手,学习三国文化,了解里面的人物性格,从而获得对我们自己有益的一些哲理。保正史,别演义的做法玩法是没有必要的,一部是史书,一部是文学作品,两者是不可以进行价值上面的对比。

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在空城计中,真的是被诸葛亮吓跑的吗?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自告为先锋往守街亭,但不从副将王平之言,犯了兵家大忌,导致军败。马谡曾下军令状,诸葛亮将他斩首以正军法,时年三十九岁。后以线缝首于尸,诸葛亮亲写祭文。但不管如何,街亭失守,宣告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失败。



而且由于街亭的丢失,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在诸葛亮准备撤军的时候,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而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而诸葛亮也因此得以全身而退,至于放跑了诸葛亮的司马懿也因此成了笑柄。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此提出了疑问,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 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一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再怎样也不至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由此可见,司马懿逃跑,肯定不是被诸葛亮吓跑的,而且司马懿还是亲自前去侦查的;就连他的二儿子司马昭都疑惑自己的父亲为何要下令撤军,想来,西城也是一座小城吧,就算是有埋伏又能有多少人马?而司马懿手上可是足足有十五万大军啊!就算是有埋伏,强攻也是毫无疑问能拿下的。

司马懿给出的答案也是让人无法信服,就连试攻都不进行,就直接撤军了;可见,司马懿不是胆小,也不是笨;相反,是极为聪明,他看懂了诸葛亮的意思,如果诸葛亮真的被抓了,或者死了,那司马懿该何去何从?是从此被冷藏还是被束之高阁成为纯粹的文臣?



这些都不是司马懿想要的,司马懿想要的是大权在握的感觉;而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想法,所以大大方方的摆出“空城计”,不过他的这个“空城计”,不是给魏军看的,而是给司马懿看的;我就这样,你有本事就进来抓我啊!结果还是司马懿怂了……

司马懿是真的被诸葛亮的空城计所骗,还是另有其它的考虑?

我个人觉得是有其他的考虑的,俗话说得好,鸟尽弓藏。司马懿怕君主曹丕在觉得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之后把自己除掉。

1、知己知彼

如果说三国里面谁最了解司马懿,那莫过于诸葛亮了。因为他们都是当时最有名的谋士,他们两个人既是朋友又是知己。在当时诸葛亮摆下空城计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两个打算的,第一个打算就是我们熟知的,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多疑,所以摆下了空城计吓唬他,给自己一个脱身的机会。第二个就是我自己的猜测了,作为军事家和阴谋家的司马懿不可能不知道当时诸葛亮的兵力部署,所以说在当时他有九成的把握能够判断出来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为了哄骗他。所以我觉得司马懿是故意上当的,也就是给诸葛亮机会让他能够逃走。

2,唇亡齿寒

当时的君王是曹丕,他这个人疑心非常的重,更不用说司马懿是人中龙凤,智谋过人。这样的人在曹丕身边,如果他是没有利用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的话,我觉得只能是死路一条。诸葛亮的存在就是保证司马懿价值的一个保险,因为能在计谋上和诸葛亮扳手腕的就只有司马懿了。所以只要诸葛亮不死,那曹丕就不会把司马懿怎么样。

综上所述,在当时的情况里面,不是司马懿不想杀诸葛亮,而是他不能杀。在曹丕的眼里,如果诸葛亮死了,那么司马懿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4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