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史上最无耻的几个叛徒,直接影响历史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8 19:07:40

史上最无耻的几个叛徒,直接影响历史

史上最无耻的几个叛徒,直接影响历史?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叛徒汉奸不管是何时何地总是一个最不光彩的词,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几个绝对的反叛者,祸国殃民是头份,今天就来看一看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遗臭万年。

中行说,开启了汉奸之路

西汉文帝时,皇帝强迫中行说陪送公主到匈奴和亲。于是,中行说对汉朝就怀恨在心,就此投靠了匈奴人。后来,中行说在匈奴人那里,官职越做越大,并屡屡帮助匈奴攻打故国。在这一过程中,对匈奴人比亲爹还亲。

客观的说,中行说虽然对匈奴帮助较大,让西汉付出了很大代价,但这一个人作用毕竟有限。问题在于,中行说开启了汉奸之路,作了一个很坏很坏的榜样,给后世汉奸们指引了方向。

安禄山,毁掉了大唐盛世

谈到安禄山,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但对安史之乱的危害,却了解甚少!做一个比喻,就是:安禄山、史思明的军队,无论到了哪,几乎都实行三光政策。因此,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彻底毁掉了大唐盛世,造成了后来的藩镇割据。

其中,还有一点被忽略了,即:大唐对外扩张也被打断!大唐和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唐军只有2万人,对战阿拉伯20万—30万人,而唐军只损失不到5000人上下。当时,唐军准备整兵再战时,安史之乱爆发了,彻底打乱了西进的脚步。

石敬瑭,为害中国300年

大家都知道,石敬瑭割让了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幽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一块战略屏障,没有这一宝地,整个中原将无险可守,北方铁骑一马平川,可以肆意南下。所以,周世宗柴荣、赵匡胤等,都知道战略价值,都想拿回这一块地。

然而,幽云十六州先后被辽国、金国、蒙元夺取,让中国300年不得安宁,直到朱元璋收复故土。实际上,宋朝并不弱,之所以给人感觉“弱宋”,主要就在于没有幽云十六州!换一个中原王朝,没有这一块战略要地,在当时的环境下,估计都不会比宋朝好。

许衡,中国古今第一汉奸

关于南宋末年的许衡,如今几乎是一面倒的好评!实际上,此人才是中国古今第一汉奸!原因很简单,许衡创造了一个汉奸理论,扫除了汉人投降异族的精神障碍,和道德羞耻感,这就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在此之前,中国还是讲究“华夷之辨”的。

因此,这一貌似圣人的理论,出来之后,投降异族的读书人,顿时没有了心理障碍,找到了投降的理论基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一理论,那么读书人投降之前,至少还要顾忌一下脸面。所以说,许衡才是中国古今第一汉奸。

洪承畴,才是开清第一功

关于“开清第一功”,主要有两个人选,(1)多尔衮,(2)洪承畴!那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开清第一功呢?毫无疑问是洪承畴。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诸多恶政来看,他的政治智慧并不高。如果不是南明太散,加上洪承畴等汉奸的鼎立支持,清朝很难建立。

作为大明重臣,兵部尚书,洪承畴的叛出,对大明王朝杀伤力太大了。试想一下,一个国防部长投降敌人,死心塌地的帮助敌人,这还了得?事实上,无论是军事战略、治国行政、招降纳叛等方面,洪承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最终毁掉了大明帝国!至于吴三桂等叛徒,还真比不了洪承畴。

翻开中国历史,会发现很有趣的一面,即:既有“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有“舍生取义”、“留取丹心照汗青”,无论投降还是抗争,都有十足的依据!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一“大酱缸”,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仔细分析,还真是如此,劝人投降的,劝人取义的,样样齐全。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从中华民族来说,以上这些叛徒汉奸,或许活到了最后,或许如今有无上的荣光,却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更代表不了中华民族。真正的民族脊梁,代表民族气度品质的,却是哪些舍生取义之豪杰。

现代学者熊逸评价许衡时,有这么一句话,“那些理学名儒,如许衡、吴澄辈,皆俯首称臣。只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谢叠山不肯臣元,都死了节。”活下来的未必高尚,死去的未必渺小!

历史上一些人物有哪些至今为人唾弃的无耻行为?



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基本都是历史人物的正面评价。毕竟负面人物太多,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三观。但是,历史上几个人物的无耻行为,至今真的被唾弃。


一、“体贴妻子”陈


说到这种不要脸的事,最好从一个说起:南北朝时期陈国最后一个皇帝陈。


这位才华横溢的皇帝,登基以来,一直高调渣,天天和自己漂亮的妃子鬼混。但他的妻子沈武花皇后脾气很好,从不吃醋。有了这么好的妻子,陈有时会表现出她的“关心”。每次跑到沈皇后那里散步,她都是百般挑剔,要么嘲笑沈皇后的土,要么调侃她长得丑。我还写过一首著名的诗补刀:不留一人,不留一人。这里没有人,但有人的地方。


我妻子只是在闲逛。我的妻子不在乎你是否写诗歌表演,所以在渣男欺负诚实的人实际上是一个战士。


陈这种败类一生,一直从帝王生涯中,玩到被隋朝活活消灭。陈家在国破后被抓到洛阳,前朝美妾出走,只有沈皇后照顾他到最后。只有这个被他欺负了大半辈子的女人,才是真的对他好。


二。关爱忠诚欧阳修


就“补刀”的技术含量而言,大宋文豪欧阳修远未压过渣男皇帝陈后主。


在统治时期,杰出的将军狄被提拔为枢密使,一帮大宋文官炸了锅,各种脏水泼了过来。宋代名臣、文学家欧阳修不走寻常路。他接连做了几份奏折,都是用生命来赞美狄青。他把名人的形象捧得满满的,把笔一转:水为阴,兵为阴,武将为阴!


多残忍啊?比骂人还难受。这时,北宋发生了一场洪水。欧阳修热情讴歌了狄青的功勋后,洪水的锅很容易就推到了狄青身上:就是因为你这个武将违背了大宋朝的命运,所以无论你的功劳有多大,都要滚得厚。齐齐扣了锅之后,护着狄青的宋仁宗也没有表白。可怜的狄青将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先被贬出京城,后含恨而死。一代豪杰,所以被欧阳修“阴”。


凭着骗人不留痕迹的本事,欧阳修的文采名副其实的“唐宋八大家”。


三、“坚贞不屈”的梦炎


公元1283年,被关押在元大都的南宋英雄文天祥受尽折磨却依然不屈。许多忠心耿耿的元朝官员满腔热血,痛哭流涕,恳求元世祖释放文天祥。然而,在关键时刻,南宋投降大臣梦呓怒言:“我们这一代人将被安置在哪里?”战斗到最后的文天祥能活下来。我们把脸丢在哪里?皇上不能叫我们汉奸寒心!


如此无耻的逻辑,真的让元世祖回心转意,主人公文天祥终于在修行场上结束了他的英雄生涯,但他的访梦炎的名声却一代代臭下去了。甚至在明清时期,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有姓氏的考生必须证明自己的祖先没有患梦炎,才能获得考试资格。做叛徒是要被唾弃的!


四。“感谢你的好意”高丽国王


元朝时期,朝鲜作为元朝的附属国,基本上是连年被压迫。元朝打仗,要出钱买粮。在和平时期,经常被勒索。直到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才出了恶业的高丽国。新大哥明太祖朱元璋不遗余力地帮助可怜的弟弟高丽,金钱、粮食、绸缎都开辟了支援。谁知韩国新国王王恕放下筷子,大骂母亲。他实际上是在明朝的帮助下找到的


这样的白眼狼行为,忙着打北元的明朝,一开始也没搭理。直到明朝一败涂地击败北苑,二十万大军横扫辽东之后。贼王澍胆子比较肥,于是命令高丽四万大军全部出动,从二十万明军手中夺取辽东重镇铁岭。但这一次,是推鼻子上脸之后的一个踉跄。四万韩军怎么会这么蠢?我明朝打不过你吧?转身直接捆绑王叔投降明朝。忘恩负义的朝鲜王国就此止步,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国名:朝鲜。


5.“爱护文物”的乾隆皇帝


清朝乾隆皇帝一生以才气著称。他被誉为琴棋书画大师,最大的才能是品鉴国宝字画。


然而,他的“天赋”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恐怖。刻了一千多枚印章,平日里他身边手边就有500枚左右。每当看到稀世国宝字画,他都是才华横溢。他先用毛笔写诗,写完之后再把印章打一巴掌。尤其是中国书画史上那些不朽的名作,他们享有特殊待遇。如果你高兴,可以继续提问。印章来回盖,你有时间和时间的地方都占满了。


于是日复一日,出现了一个个让人心痛得发抖的景象:他天天摆弄的字画都被打死了。在明代富春山居图的抄本上,他自己写了50多首诗。王羲之书的快雪时晴帖上,有三行王羲之的真迹,边上有十几个印章。空白处写满了诗。王献之中秋贴共30字,乾隆盖章80章。毁了多少书画珍品。


这种破坏绝不是乾隆皇帝偶尔造成的,而是在位60年,一高兴就很容易被破坏。我总是说“玩了就不知道标题了”,就是下次再也不会这么糟蹋了,但是再看到国宝的时候,手就再也不会闲着了,再也停不下来乱涂乱画。


不及物动词曲线救国汪精卫


汪精卫为了荣耀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做了汉奸,但却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深深的爱。


看完这些,你觉得这些角色真的很无耻吗?有那么几个害忠、害善、害国、害民的败类,真让人想打一架。

三国蜀汉十五位叛徒,其中十四位个个都很无耻,只有他可以原谅

在东汉末年军阀割剧与魏蜀吴三足鼎力时,由于内部的政治斗争或派系不和,各国都产生了一些叛徒,如吴国的韩综、孙壹等,魏国的姜维、夏侯霸、王平,东汉末年的吕布、张松、蔡瑁张允等。和魏国、吴国不同的是,蜀汉的叛徒,虽在数量、质量上不占优势,但所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甚至直接导致了蜀汉的亡国。

一、牙门将王冲

王冲,蜀汉重臣李严帐下的牙门将。在李严都督江州后,牙门将王冲与主上不合,发生摩擦,自知为李严所疾恨,惧怕被诬陷罪名而叛逃降魏,后续如何,史无记载。

王冲一事,成为后人指责李严的证据之一,但我并不赞同,此事不是另有隐情,就是子虚乌有。

二、零陵太守郝普

事实上,刘备与孙权争夺荆州,前后有三次。第一次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夺了荆南四郡,孙权占了江夏、南郡等;第二次是215年孙权派吕蒙袭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最后孙刘两家划湘江为界;第三次是220年,吕蒙偷袭荆州,擒杀关羽,孙刘彻底闹翻。

郝普,字子太,荆州义阳人。刘备入川时,留郝普为零陵太守,也算委以重任了。215年,孙权派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此时长沙太守应为廖立,廖立不敌,弃郡而走,西归刘备。

吕蒙亲笔书信一封,并派郝普同乡为说客,劝降郝普。

信中刘备在汉中为夏侯渊所围一事,根本尚未发生,故魏某认为此信很可能为假造,为了给郝普遮羞。

事实上,郝普很可能不战而降,并且继仕吴国,官至九卿中的廷尉。后卷入魏国大间谍隐蕃事件,事败见责自杀。

三、荆州治中潘濬

潘濬是蜀汉最无耻的叛徒。

潘濬,荆州武陵郡汉寿人,注意潘濬和蒋琬的母亲是亲姐妹,潘、蒋是姨兄弟。潘濬师事大儒宋忠,并为"建安七子"的王粲赏识,因而知名。刘表任他为江夏从事、湘乡县令,颇有政绩。

209年,刘备领荆州牧,任命潘浚为治中从事。

刘备对潘濬可谓青睐有加、恩重如山。潘濬蒙受重恩,不以死相报,则有愧天地。

211年,刘备入益州,将潘浚留下以管理荆州事务。

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占领荆州。潘浚随即投降了孙权,而且立功心切,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被拜为辅军中郎将,并领兵。

当时,武陵从事樊胄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孙权询问潘浚,潘浚急于在新主子面前表现自己,于是自告奋勇,统领五千人前往,斩杀平定樊胄。

在整个三国期间,如此深受重恩,又如此卖主求荣的人,恐怕只有潘濬一人了。

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浚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后迁任太常。

四、糜芳

麋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人。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曾被曹操表为彭城相。后来辞官,随刘备从徐州辗转至邺城、汝南、新野、长坂坡、江夏等地,奔波多年。

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但受到关羽的轻慢。后来,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在看到将军傅士仁投降孙权之后,麋芳也选择了投降孙权,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刘备伐吴时,二人杀马忠再次投蜀,刘备怒令关兴剥去二人衣服,命其亲自以刀剐杀,以祭奠关羽。

五、傅士仁

傅士仁,幽州广阳郡人,刘备手下将领。

刘备入川时,傅士仁与关羽、糜芳共守荆州。吕蒙白衣渡江攻打关羽时,傅士仁杀死关羽的催粮使者并诱使糜芳一起投降东吴,致使关羽失去援助而死亡。刘备征伐东吴时,傅士仁和糜芳杀死东吴将军马忠,复投降刘备,但刘备认为二人因势急而投降,并非本意,同时恼怒二人背叛关羽致使关羽战死,遂将二人凌迟处死。

六,七、范强? 张达

范强,在明朝小说《三国演义》里叫做范疆,三国时期人物,原为张飞部下。221年,他与张达一起杀死了张飞。孙权为避免战事扩大,将其与张达押送回蜀汉。范强、张达被张飞之子张苞所杀。

张达,三国时,蜀汉张飞部将。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伐吴,张飞率军从阆中前往江州,出发前,张达与范强杀死张飞,带着张飞的首级投奔了东吴。演义里刘备率军讨伐东吴,东吴交出了范强与张达,张达与范强被张飞之子张苞所杀祭父。

八、孟达

孟达,字子度,三国时期人物,由于生逢战乱年代,孟达早年逃难来到益州投靠刘璋,但是并没有得到刘璋的重用。不久之后,孟达和法正等人背叛刘璋迎接刘备入川,虽然刘备给予孟达不错的待遇,但是却不能满足孟达的野心和欲望。后来孟达和刘封等人驻守上庸,关羽败退之时曾经向两人求援,孟达却因为个人原因拒绝发兵相救,结果间接害死了关羽。孟达知道刘备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决定投靠曹魏,并且得到了曹丕的重用。

曹丕去世后曹睿继位,由于孟达本来就是降将所以受到魏国群臣的排挤,孟达变得郁郁不得志。正巧这个时候诸葛亮北伐,于是决定写信拉拢孟达,得到了孟达的回应。不料事情泄露,司马懿得知孟达反叛的消息后火速赶来平叛,孟达很快就兵败被杀,诸葛亮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九,十,十一、李辅? ? 申耽? ? 申仪

李辅,孟达部下,随同孟达叛蜀投魏。后孟达接连蜀相诸葛亮,图谋反叛,司马懿兵围孟达,李辅等开门纳军,孟达败亡。景元四年,李辅为前将军,随镇西将军钟会等伐蜀,围蜀将王含於乐城。

申耽,字义举,上庸郡人。申耽是西城、上庸郡的大族,聚众有数千家,曹操赐予他将军称号、任上庸太守。219年,刘备欲一统益州全境,于是命令孟达从秭归郡北攻房陵郡,孟达攻杀曹魏房陵太守蒯祺,又继续进攻上庸郡。刘备怕孟达难以独任,派刘封从汉中前往统领孟达军,会师上庸。申耽率全郡投降,将妻儿以及宗族都迁往成都为质。刘备于是任命申耽为征北将军,其余官爵保持不变,又任申耽之弟申仪担任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荆州事件中,房陵太守孟达降魏,申仪亦率军叛乱,申耽无奈之下,只得也投降了魏国。曹丕因为申耽不是自愿归附,于是剥夺了他的军政大权,迁徙南阳,闲散终老。

申仪,被刘备封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随同孟达降魏,拜魏兴太守。孟达事变中,申仪与孟达不和,帮助司马懿讨灭孟达。孟达死后,司马懿对申仪也不放心,召而执之,归于洛阳。

十二、阳平关蒋舒

蜀汉的所有叛徒中,除了最无耻的潘濬,排第二的就是蒋舒了。

蒋舒,蒋琬族侄,注意又是一个蒋琬亲族。蒋舒最初为武兴督,在任不称职,在调任为阳平关副将,协助傅佥把守阳平关。

阳平关是汉中最重要的军事重地,控制着汉中通往成都的道路,直接决定汉中存亡。曹操攻张鲁,张鲁闻阳平关失守,于是投降。刘备争夺汉中,斩杀夏侯渊,乘机夺取阳平关,曹操最后只得放弃汉中。

公元263年,钟会伐蜀,兵至汉中,包围汉、乐二城,别遣将攻阳平关。

蒋舒临阵投敌,引钟会大军夺下阳平关,钟会由是大得库藏积谷。

假如蒋舒不投降,则阳平关绝对可以坚守,钟会最后只能无功而返,则汉中不失。而且汉中不失,姜维则不必急于退守剑阁,邓艾也就没有成功偷渡阴平的机会了。

可以说,蜀汉灭亡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蒋舒的投降!

蒋舒和潘濬,两人都是蒋琬的亲族,一个直接导致蜀汉的亡国,一个最是无耻,可谓蜀汉叛徒集群中的榜首。

十三、苟安

苟安,李严手下都尉,被派遣解送粮草到祁山大寨。因为好酒,解送粮草延误十天,诸葛亮十分愤怒,欲斩之;杨仪求情,乃杖八十,苟安怀恨在心,投魏国司马懿;后司马懿派他去成都散布谣言,刘禅听信谣言,下诏召回了孔明,导致第四次北伐失败。

十四、马邈

马邈,三国时蜀汉江由守将。景耀六年(263),司马昭派人大举进攻蜀汉,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派遣部将田章率先攻江由(今四川平武东南)。马邈率军伏击田章,却被击败,而后投降。而后其妻子李夫人因他投降而自尽。

十五、黄权

黄权(?-240年),字公衡,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将要伐吴,黄权自愿为刘备的先锋,建议刘备总镇后方,而不应去前线冒险。刘备不听,封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国部队,刘备自己统兵在江南。等到战败之际,刘备撤退,道路被吴军封锁,黄权不能够归还,于是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有关部门依照法规,上报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

魏文帝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国,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这是谎话,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魏国的群臣都在庆贺而唯独黄权不这样做。

黄权是唯一一个投降了,刘备却没有处死他家人的人,黄权也是非常幸运了。可见刘备对黄权的敬佩有加!所以,黄权的“叛变”只是迫不得已,情有可原,是蜀汉所有叛徒中唯一一个可以原谅的。

历史上姓方的叛徒或者败类

方腊
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区,获得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后战败英勇就义。"方腊起义"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重大事件之一。对北宋来说是叛徒。
方国珍
浙江台州人.元末第一个发动农民起义的英雄. 方国珍施行“保境安居”的政策,招贤纳士,在各地兴建儒学、水利,严肃法纪,使浙东一带老百姓在元末战乱时期避开战祸,安居乐业。后顺应潮流归顺明朝。对元朝来说是叛徒。

这几人最可恶,满清入关的“带路党”都有谁?

对于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对于满清入关的“带路党”,很多人都会比较有印象,今天就一起来介绍一下明末清初的几个比较有名的“带路党”。

1、李永芳

李永芳是第一位投降后的一个边将。他带了一个不好的开端,当李永芳投降满朝和清朝之后,又参与了辽宁等沈阳的一些战役,造成了很多政策上的失误,所以对整个国家来说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的相关影响。

2、吴三桂

对于吴三桂这个人可能已经听说过了,他做出了一些事情大家可能会比较熟悉,他最主要的一个评价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向别人投降,而且吴三桂的一些做法直接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同时对整个恢复清朝恢复汉族的一些事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对他都是比较印象的。

3、另外一个就是洪承畴,它被在历史上说出为最危险的叛徒。他做出的一些事迹导致了很多事例在后面的一些战争中也起了一些影响。洪承畴原先是陕西的一个边将,多在对于农民起义的过程中立了很大的功,后来随着皇太极攻打一些锦州城,东北告急也调去了地方,在整个过程中是失败的。后来他就随着一些人投降满清了。

为大家介绍的这三个人在历史上都是会有一些影响的,在为清朝统一建国的历史上,都会做出了或大或小的好事或坏事,大家可能对历史的一些情节并不是太了解,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的话,可以在阅读文献中查找相关的资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3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