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元朝为什么会这么快灭亡,只因为猪一样的队友太多了

众妙之门 2023-06-28 19:04:45

揭秘元朝为什么会这么快灭亡,只因为猪一样的队友太多了

还不知道:元朝为什么会这么快灭亡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271年,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史称元朝。1279年,蒙元大军在广东崖山攻灭南宋势力,统一了全国,中国再度进入大一统时期,元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来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不过,元朝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只留下了短暂的身影。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率25万大军直逼元朝京师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带着自己的后妃、子女仓惶逃回蒙古草原,元朝灭亡。

从1279年的崖山海战统一中国,到1368年元朝灭亡,元朝统治中国只有不到90年的时间。作为曾经拥有世界最大版图的强大帝国,元朝为什么会那么快灭亡呢?

很多人将元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外族统治,所以不断受到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人反抗,最终导致元朝灭亡。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如果是外族统治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人数更少的清朝能统治中国长达276年,如果不是因为后来有外国列强入侵因素的话,清朝统治时间可能还会更长。所以,外族统治这一说法并不能成立。

其实,元朝之所以短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一个重要问题上摇摆不定,那就是到底是走哪条路线的问题。元朝的创立者忽必烈是个强有力的统治者,所以在他在位期间,元朝的政治形势相对还算稳定。

忽必烈虽然是个蒙古人,但他对汉文化非常推崇,元朝的国号就是取自《易经·乾篇》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不过,忽必烈去世之后,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就在路线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派坚持以蒙古为基础的政策;另一派则是认为应该延续忽必烈的路线,以中国为基础,采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这两个派系的蒙古统治者从争论不休,发展到了兵戎相见,互相残杀。在忽必烈去世后到元顺帝即位前,短短39年时间里,元朝更换了九位皇帝。中央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就导致了元朝总体实力的迅速衰落,后来全国各地农民起义军呈现燎原之势爆发,可是元朝的最高层统治阶层还是在忙着内斗。到了十四世纪中叶,曾经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已经变得不堪一击了。

朱元璋在北伐元朝之前,先是在江南地区和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他派系的农民起义军打得头破血流,最终朱元璋成功统一江南,然后才集结大军开始北伐。有人可能会问,朱元璋这样做难道不怕元朝坐收渔翁之利吗?答案是真不怕。因为当时的元朝已弱到不值一提了,而且朱元璋在统一江南地区的同时,元朝内部的激烈斗争也仍然没有停止。

所以,元朝之所以那么快灭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统治阶层内部的“猪队友”实在是太多了!

元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元朝会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中央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就导致了元朝总体实力的迅速衰落。后来全国各地农民起义军呈现燎原之势爆发,可是元朝的最高层统治阶层还是在忙着内斗。到了十四世纪中叶,曾经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已经变得不堪一击了。

历史后续发展

朱元璋在北伐元朝之前,先是在江南地区和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他派系的农民起义军打得头破血流,最终朱元璋成功统一江南,然后才集结大军开始北伐。有人可能会问,朱元璋这样做难道不怕元朝坐收渔翁之利吗?答案是真不怕。因为当时的元朝已弱到不值一提了,而且朱元璋在统一江南地区的同时,元朝内部的激烈斗争也仍然没有停止。

元朝这么宽松自由,为什么灭亡的这么快?

试问蒙古族统治下的元朝哪里看出宽松自由。后世学者一定要提防陷入历史迷惑主义,不要把落后文明的治国无方、束手无策、社会混乱当做国策宽松。

元朝虽然盛极一时,疆域面积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但元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既有历史、治理因素,还有外部因素。

其一历史因素,起家不正,治理无方

无论试图了解哪一个封建王朝,它的起家史必然要进行充分的了解。蒙古族主导的元朝帝国,一直在史学界饱受争议,争议的论点就是元朝起家是伴随疯狂屠戮开始,最后以血雨腥风结束。

虽然元朝之前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比如辽、金等国,但这些少数民族残忍嗜杀的程度相加再乘以十倍都不及元朝。以两个宋金两国与元朝交战的两个例子来说明:

1. 灭金攻蔡,人肉护盾。

元朝灭掉金国的最后一场战役是蔡州之战,金章宗死后传位给金哀宗,哀宗皇帝在完颜承麟和完颜忽邪虎的帮助下奋力抵抗。此时,穷凶极恶的元朝军队,攻城不下居然想起战争史上最为军事家不齿的阴招,让俘虏的老百姓背土填河,守城的金兵看到城下都是自己的父老乡亲,不忍心放箭弑杀,蒙古军队才由此可以渡过护城河。在登墙攻城的过程中,蒙古军队把金军逼的走投无路,金军只好把战死的士兵和百姓用锅熬成人油用来抵挡蒙古军队。整个蔡州之战,简直惨绝人寰、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2. 灭宋之战,常州屠城

蒙古军队在攻打南宋的时候,据《金史》记载共屠戮中原城池二百余座。常州之战中,南宋刘师勇与伯颜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战,双方整整打了8个多月,等到常州城破以后伯颜下令屠杀常州城内所有的百姓,整个常州变成一座真正的鬼城,空城。常州屠城仅仅是蒙古军队残忍嗜杀的一面。据统计:蒙古统治期间,中原文明包括汉人以及汉化的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共减少人口7000万,整个元朝军队所到之处就是一场人类的大清理计划。

试问这样的封建王朝,岂能长治久安,仇恨的种子从一开始就被埋藏而下。

等到元朝建国以后,将百姓的等级划分为三六九等,阶级划分特别明显。元朝以统治的先后顺序,契丹人为一等民、女真人是二等民、汉人是三等民。

它等于把最应该学习的群体摆在最不屑一顾的位置。常言道?胡无百年运?,他并没有积极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任用贤能的汉人推进汉化改革,而是采用高压政策,打压先进文明的发展,岂可久乎。

其二外部因素,治黄导火,一触即发

元朝末年流传一句民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正好赶上黄河多年泛滥成灾,黄河沿岸地区成为一篇荒无人烟、不毛之地。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中国北方的耕种和经济中心。

元朝有见识的大臣,比如宰相脱脱上书请求治黄,因为黄河不治必是人心。但是此时的元朝仅仅是能存活几天的问题,因为实在太腐败了。这群元朝官员以前过惯了四处烧杀抢掠的日子,如今掌管天下后,还是不忘本性,搜刮民脂民膏,压迫百姓。最终元朝还是决定治理黄河,动用数十万苦力,拨款上百万白银,哪知道治黄却变成腐败的元朝官员疯狂敛财的财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引爆了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揭竿而起,元朝逐渐也就退出历史的舞台。

由此可见,元朝的灭亡实际上是落后文明没有及时的进行汉化,相反而是采取打压中原先进文明的措施,限制中原汉人发展,逆历史而动者,纵使武力再强大,终究还是要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殆尽。

元朝为什么会灭亡?

1、不开科举考试,不能把文化人吸纳进入统治体系。许多读书人都始终游离于元朝政权之外,习惯于马上得天下的蒙古人没有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很亏归于失败。

2、没有一个可靠的皇位继承人制度,皇位继承陷入混乱,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25年中( 1307年(大德十一年)至1333年(元统元年))就更换了36个皇帝,更加造成时局动荡不稳。

3、元朝统治之初,就将全国老百姓分为四等人,其中,蒙古人为一等人,西域各地居民则为二等“色目人”,淮河以南的汉人属于最下等人,激起了汉人的强烈反对。

扩展资料: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虽然向外扩张,打下了空前的巨大版图,却并没有任何政治理想,也没有任何高尚情操的动力。

元朝向外扩张的目的只是掠夺财富和满足征服欲望,并且,元朝整个社会道德沦丧,贪腐成风,淫乐成灾,盲目迷信僧侣,这直接导致了原本庞大的元朝帝国大厦的轰然倒塌。

元朝官员的贪污腐败跟他们的初期武力一样,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1303年,元成宗曾大力整顿官吏,一次竟然就有18473个贪官撤职。

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宫廷纷争连续不断,尔虞我诈时时出现。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汉人被掠夺更为常见。

这样,人民群众被迫起来反抗,农民举行起义,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将矛头指向元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朝

元朝在短短百年间迅速灭亡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元朝那么强大,只维持了不到百年?1260年,大汗即位,建立元朝为“中朝政权”。1271年,忽必烈以《易经》“大邑甘源”之意改国号为大元,之后逐渐消灭了金朝、西夏和大理。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覆灭。279年,雅山之战后,南宋残余势力被消灭,中国被彻底占领,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元朝建立于公元1271年,结束于1368年,但只维持了98年,所以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元朝


广义的元朝,从1206年建立大蒙古到1368年灭亡,历时163年。从狭义上讲,从1260年忽必烈即位汉朝,改汉法,建立元朝,也不过109年。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它的寿命并不长。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代很多大一统的王朝都是内忧外患,日薄西山,而元朝则不同。元朝末年,基本没有强有力的外敌入侵,只有前期有一段时间与西北和窝阔台汗国的战争,到元朝中期,战争已经完全平息。元朝短命而死,主要是内忧。


由于内部治理不善,这样一个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帝国过早地崩溃了。内部治理的问题是什么?过去我们习惯用“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深重”等理由来解释一个朝代的衰亡,元朝也不例外。但这样的理由对任何朝代都适用,无助于显示其特殊性。即使它们是正确的,也只是表面的解释。如果不满足于此,就要深入到各个朝代的史实中去探究其衰亡的具体原因。对于元朝,恐怕需要从文化背景上找原因。换句话说,元朝的短命灭亡,主要是因为没能弥合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忽必烈还灭了南宋,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地理上的统一必然要求文化上和政治上的统一,于是忽必烈开始了一系列行动:


一、建立年号、国号及相关礼仪制度。此外,忽必烈还在北京设立祠堂祭祖,并制定了中原仪轨。


第二,建立中央集权的王朝官僚机构。


第三,在汉地建都。忽必烈在开平即位,后改称上都。之后建燕京城,改名大都,1272年迁入。此后,大都成为都城,都退到陪都的位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3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