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中国古代,每逢王朝末期,就会人心离散,众多野心家伺机而起。而刘裕和朱温就是这些野心家里的佼佼者!两人的上位经过都是前期从叛到平叛成为朝廷的肱骨之臣后一步步篡夺朝廷大权。
刘裕之于桓玄,朱温之于黄巢,无不如此。
笔者仔细对比后,发现两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且不只局限于上位过程。
一个是起于东晋末期的寒门贵子,一个是成于盛唐之后的英勇豪雄,时代终究会属于他们!
无论是被门阀左右的东晋,还是被藩镇凌弱的晚唐都坚持过了百年,所谓事物存在必合理,之所以还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是因为门阀、藩镇都有一个利益平衡,王庚桓谢、安史王李,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厉害,实则在短时间都无法打破。
正因为刘裕和朱温的出现,局面才焕然一新,开辟新的王朝。所以他们的上位之路颇为坎坷,注定了六亲不认,时人将他们谓之枭雄
枭雄和英雄的区别在于:英雄更看重规则,枭雄更看重结果,刘裕如此,朱温亦是。这点在他们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将枭雄的特质表露无遗。
公元383年,秦晋淝水之战,谢安指挥若定,谢玄亲临前线,以八万北府兵大败前秦八十万军队,奠定东晋偏安格局!加之之前又耗死了当时野心勃勃的桓温,谢家一时间风头无两,东晋朝廷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安定。可谁知道,没过多久剧情就出现了大反转:先是孙恩之乱,东南八郡纷起响应,朝野震惊,刘牢之和刘裕经过多次苦战, 才最终平定。没成想桓温幼子桓玄趁势崛起,杀东晋宗室司马元显,夺刘牢之兵权,在大亨元年(403)威逼晋安帝禅位,谢家也风光不再,刘裕暂投桓玄以养韬晦。
之后桓玄对于刘裕多有重用,特别在刘裕平定孙恩妹夫卢循之乱后,因功加封为彭城内史,桓玄更对它款待备至,恩宠有加。甚至桓玄对司徒王谧曾言:“昨日看见刘裕,气度不凡,是人中豪杰。”《宋书.本纪第一.武帝上》有所载:
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讳,风骨不恆,盖人杰也。”
遗憾的是桓玄的恩宠最终未能让刘裕归心,在之后的元兴三年,他即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兵残余兵将一千七百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利用自身过人能力,短短两年间就在次年平定桓玄迎接安帝复位,再通过一系列北伐,刘裕彻底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大权,于元熙二年(420)篡晋建宋。在那个门阀士族垄断的时代,可以说他作为寒门代表,能崛起堪称奇迹。
究其成功原因,枭雄特质占了很大因素,因为重视结果,对桓玄的多加恩宠无动于衷;因为重视结果,不顾门阀反对,北伐建立空前威望;因为重视结果,篡晋称帝后,冒天下之大不韪重用寒门、打压士族,尽杀主动禅让的东晋皇室,让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第一次受到空前打击。
五百年后的朱温亦是如此!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他参加了王仙之、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为作战英勇,很快成了起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当长安、洛阳攻陷之后,由于农民起义的局限性,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他又与左军使孟楷不和,还听说黄巢军队窘迫困厄,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他看准了起义军必将失败,于是就在中和二年(882)归附唐军。
和后来的明军在明,灭虏剿寇不利,却在投降之后成为统一主力一样,朱温在投降之后,也迅速联合李克用剿灭了自己原来的老东家黄巢和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因此他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之后甚至进封梁王。
彼时朱温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张势力,和另外一大强藩李克用鼎足而立。对于这个劲敌,朱温再一次发挥了他的枭雄本色:在两人的一次酒宴之后,李克用醉话刺激了朱温。为了私人恩怨,更为了扩张势力,竟然朱温堂而皇之的于当晚派遣军队放火攻击李克用下榻的旅馆,李克用幸得下属拼死保护才捡回了一条命,这也是后来其子李存勖发奋图强、势要报仇的原因之一。《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为我们复原了当时的真相:
过汴州,休军封禅寺,硃全忠飨克用于上源驿。夜,酒罢,克用醉卧,伏兵发,火起,侍者郭景铢灭烛,匿克用床下,以水醒面而告以难。会天大雨灭火,克用得从者薛铁山、贺回鹘等,随电光,缒尉氏门出,还军中。
而因为他的这些流氓作为,为扩张势力不择手段,以至于成为唐末藩镇中最大的割据势力。在天复元年(901)率军进入关中,彻底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此后通过废立皇帝、树立威望,于天佑四年篡唐自立,成为五代第一位帝王。
可以说刘裕和朱温都是枭雄的代表,同样起于寒门,同样从判到平叛掌握朝廷大权,再建立新朝 ,一位为南朝第一位皇帝,一位为五代第一位皇帝,在他们的身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共同点之外,仍然具有很大不同。
个人战绩:刘裕高于朱温不是一点半点。刘裕先平定孙恩卢循之乱、再消灭桓楚、西蜀、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对外北伐为祖狄、桓温以来集大成者:消灭南燕、后秦、降服仇池、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复长安、洛阳二都,使得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刘宋也因此成为南方四朝中国力最强盛的一朝; 朱温其人更多的是取巧,联合李克用败黄巢、然后极力扩张势力,压制李克用,促使李茂贞求和,最后废立皇帝获取威望,建立后梁。个人品德:高下立判。刘裕为东晋大将时就倡导了义熙改革,篡晋建宋后更是励经图治,清简寡欲,不事奢华;朱温称帝后,穷奢极欲、声色犬马,趁儿子们出征在外,让自己众多儿媳轮流侍寝,导致之后被亲子朱友珪所弑杀。也因此造成了史书对他们的评价截然不同。《宋书.本纪第三.武帝下》对于刘裕的评价为:
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故能光有天下,克成大业者焉。
书中盛赞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朱温,《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二》有所载:
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桀、纣,不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
伪梁、桀纣、恶等字眼充斥其中,说明了朱温在史家的眼中多么不堪。
纵观这南朝第一帝和五代第一帝,其出生环境相似,成长轨迹也大同小异,但是称帝之后表现截然不同,也造成了史书评价的巨大差异:一位青史留名,一位沦为后世笑柄,皆是自己选择。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笔者认为如刘裕一般上位后还能保持初心是最难能可贵的,这种精神直到今天仍旧值得赞扬!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如有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指出,版权为日月千年依旧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宋书.本纪.武帝纪》、《新五代史.梁本纪》、《新五代史.唐本纪》。
五代时期的传奇人物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少年成名,出身军旅世家,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他曾吓得乱世枭雄朱温胆战心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他称王称霸,灭亡了不少割据军阀,甚至一度击溃契丹,威震天下。
但同时,就在他着手统一中国的最后阶段,他死了,死于兵变,确切的说是死于一场困扰了中国几百年的难题。
这个人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存勖和他的死亡原因。
李存勖是灭掉黄巢的唐末枭雄李克用的儿子,他自幼便强健有力,智慧过人,因此被李克用器重。
李存勖长大后,成为了李克用的左膀右臂,屡次帮助李克用渡过难关,最后,李克用在窘迫中去世,留下一个烂摊子交给李存勖。
传说李克用临死前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并对他说:?梁的朱温、幽州的刘仁恭、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这三个人都背叛过我,是我的仇人,我不能报仇实在是死不瞑目,我希望你将来可以为我完成复仇心愿。?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王三矢?,又称?三矢雪恨?。
李存勖最终实现了他父亲的遗愿。
李存勖先平定了内部的反叛势力,然后亲征后梁,他联合河北藩镇与后梁大战,屡败强敌,杀得乱世枭雄朱温惨败,连最精锐的后梁禁军都被屠杀殆尽。
朱温本来已经打的李克用集团蜗居太原,控制了天下的?十分之七?,但最后却被李存勖一个?小孩子?打的大败,他悲伤的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小字亚子),我的儿子都是废物,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我死后估计就要完蛋了。?
不久之后朱温在绝望中死去,李存勖趁机猛攻后梁,不久将后梁灭亡。
随后李存勖又灭了桀燕,也就是幽州刘仁恭势力,并出关大破契丹。
至此,李存勖实现了当初父亲李克用的遗愿,灭后梁、刘仁恭,大破契丹,?晋王三矢?成为了一段佳话。
李存勖又派兵攻入成都,灭前蜀。
公元923年称帝建号,仍用大唐旗帜,史称?后唐?。
至此,李存勖不仅统一了整个北方,收复幽州长城以内,而且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四川、湖北和淮南,统一天下大有希望。
然而就在此时,李存勖遇到了困扰当时中国政坛很久的一个问题:藩镇亲兵兵变!
我们前面说了,自从唐末节度使藩镇骄横开始,尤其是从各个藩镇选拔精锐亲兵开始,军队兵变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军队稍有不满意,在基层将领的鼓动下立刻就能变成一场改朝换代的兵变。
李存勖派麾下大将李嗣源领兵出战,结果途中军队哗变,与藩镇亲兵合谋挟持李嗣源反对李存勖,随后,就连李存勖的亲兵都造反了。
最终,后唐庄宗李存勖被乱兵杀死,终年41岁。
很多人认为李存勖之死是因为宠幸?伶人?,任用宦官,诛杀功臣,但实际上,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削藩?,他用伶人宦官和新官僚的目的就是分军队和功勋贵族的权力,然而这一招恰恰触动了军阀们的根本利益,所以,这些所谓的坏毛病根本不是李存勖之死的主要原因,说到底还是李存勖削藩才导致军队谋反,致使他所做的一切都显得是错误的了,史书和现代人大多苛责李存勖不识时务,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李存勖英雄一世,几乎统一中国,却被兵变杀死,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情,而李存勖之所以遭受兵变,就是因为他试图削藩,控制节度使和骄兵悍将,没想到却被这群人反噬了。
当长安城里菊花盛开时,身为同州警备区司令(同州防御使)的朱温正负责大齐帝国东面的安全。
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是帝都长安的东大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也正是因为如此,唐朝调集重兵,拼命围攻,试图打开通往都城的道路,朱温渐渐顶不住了,向老板频频求援。
老朱没等来援兵,没等来粮草,却等来了一个该死的太监。
面对着微妙的局势,谋士谢瞳趁机进言:
一,黄巢只是个草莽之徒,不过趁着乱世捞一把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跟着他,没肉吃;
二,唐僖宗虽然跑路了,可是各路的唐军还很多,正在积极筹划复国,老百姓的心还是向着唐朝的,200多年的江山不是说玩完就玩完的(请注意这句话);
三,现在朝廷里勾心斗角,小人当道,尤其是那个姓孟的家伙有意作梗,你老朱在外面为老黄家小老婆的脂粉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有谁能听见呢?古代的秦将章邯不就是因为这样才背秦归楚的吗?
因此,反水是正解!
朱温此时也看出了农民军的颓势,决定叛变,于是果断而迅速地把死太监剁了祭旗,并派使者向老对手——唐朝河中战区总司令(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递交了“合作意向书”,“顺便”认了王重荣当舅舅(朱温的生母姓王)。
朱温的使者向大唐王朝衷心地表达了老朱誓做反骨仔的坚定决心,并对双方的合作愿景尤其是官帽的大小表示了无限的期待。
王重荣亲切会见了来宾,并代表大唐帝国向老朱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勉励朱三同志继续做好杀人的本职工作,为大唐王朝伟大的封建主义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后台老板唐僖宗闻讯欣喜若狂,在政府军与反政府军势均力敌的关键时刻,左右时局的朱三反水,无疑是个大大的利好,于是他迅速而果断地抓住了这根稻草,因为在他看来这实在是一根大唐王朝的救命稻草,然而,事实证明,他错了。
朱三的确是一根稻草,可惜不是救命的,却是压垮唐朝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不管怎么样,帝国总算是暂时找到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于是,签字画押,合作愉快!
唐僖宗迅速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战区副司令长官(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对朱温寄予了无限美好的期待――赐名“朱全忠”。
而朱三则麻利地举起了屠刀,毫不犹豫地向昔日的兄弟砍了过去,事实足以证明,朱全忠既不会忠于黄巢,也不会忠于大唐,他只忠于他自己。
对于朱三来说,忠义仁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
有一个国家在五代十国的乱局之中生存了整整40年的时间,这个不起眼的国家就是南平国。大家听起来一定很陌生,这是一个在历史上没有很高出镜率的国家。几乎也不成贡献,也没出什么厉害的风云人物,或许也正是这样他才有机会可以在群雄逐鹿的年代终将有四十年的寿命。 说起这个国家的创始者大家一定也是一头雾水,没有什么印象,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高季兴,在军事方面颇有造诣,他当初在朱温手下征战四方的时候也是有着出色的能力的,朱文称帝之后与李存勖的关系日渐紧张起来质量个乱世枭雄都想吞并对方却坚持不下。 朱温为了能够统一天下决定让高季兴前往京南地区征收,我们必须得承认,高季兴的确也是一元不可多得的大将,自从他来到了津南地区之后,原本对这里虎视眈眈的数中王建,就在也没能捞到什么好处。 但所幸高家的统治者都是十分精明的人,深知自身的实力弱小所以他们从来不会贸然主动的挑起事端,当然这种乱世中战争也不可避免,高家控制着津南地区自然也想过扩充自己的实力,曾经对后唐用过兵,但是结果却无一获胜。耗尽了国力。 从此没有了征伐天下的能力,只能偏居一隅,在各大视力的惊讶中辗转求生。过了几年,南平在这个时候瞅准了机会,再一次像中原地区扶手称臣气球能够在乱世之中,苟且偷生,但是总是相似方强国的头起着终究不是什么好办法。穷到家了的南平开始把主意打到了各国进献给后进的贡品上面。 最后赵匡胤李代桃僵,夺取了柴荣打下来的大好局面,并且赵匡胤在公元963年评定湖南内乱的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南平灭了。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枭雄:
刘邦、曹操、慕容垂、石勒、刘裕、高欢、朱温、赵匡胤、朱元璋、越王勾践
枭雄一定处于乱世,不一定称王,但一定掀起历史巨浪
曹操是著名的枭雄,但和刘邦比起来,还是只能屈居第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2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