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皇帝们而言,他们必须要面对一个跨越数千年的老大难问题:谁来做皇位继承人。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有一个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很多皇帝没有子嗣后代。一旦面对这种窘境,皇帝们就只能把万乘之尊的皇位,在家族中重新挑选一个继承人,导致大权旁落。这是一个非常让皇帝们苦恼也非常无奈的选择。
按常理而言,古代皇帝们后宫中住满了“三宫六院粉黛三千”,美女如云,怎么可能生不下一男半女?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有两大因素会导致这个结果:一是皇帝们没有生育能力,第二则更为常见:皇帝的后代包括皇子、公主们,往往夭折率极高,很多皇子还未长大成人,就因各种原因早早夭折。
唐太宗李世民的30多个子女中,未能长大成人的就有楚王李宽、江王李嚣、代王李简、汝南公主、金山公主、晋阳公主、常山公主等,夭折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个子女中,长子赵德秀、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申国公主、成国公主、永国公主夭折,夭折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明太祖朱元璋的众多子女中,第九子朱杞、二十六子朱楠、十公主、十三公主等夭折在襁褓中。明朝天启皇帝明熹宗,在这一点上更是创造“纪录”,他的三个儿子朱慈燃、朱慈焴、朱慈炅,三个公主包括永宁公主、怀宁公主、三公主,无一例外全部夭折,导致天启皇帝不得不把帝位传给弟弟崇祯。
皇子和公主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是未来的国家继承人,也是皇帝正儿八经的直系血亲和皇亲国戚,身份尊崇地位高贵,远非平民百姓家的子女可比。他们降生在皇宫之中,衣食住行享受着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享受着国家一流的太医们保健诊疗,方方面面都是最好的照顾,按理说,皇子公主夭折的现象应该极为罕见才对。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夭折率却反而很高。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正常。首先一点,在中国古代,医学整体发展水平相对现在而言,还非常低下,很多烈性疾病和瘟疫,用现代医疗手段已经能完全预防和治愈,但在古代却让人们束手无策。加之古人的健康保健意识远不如现代人,在育儿过程中往往会坚持一些很不科学的陈规陋俗,从而导致皇子公主们的夭折率居高不下。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皇子公主们的特殊身份所致。在普通人眼中,他们都是身份崇高的皇家血脉,但在皇宫的妃嫔中,却有着极为明确的地位区别,三六九等界限清晰。身份高贵或者得到皇帝宠爱的后妃,所生子女自然能受到最好的优待。但那些身份低下。不甚得宠的普通妃嫔所生的子女,也往往会被人看不起,得不到较好照顾,夭折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一点,皇子公主们自降生的那一天,就已经不由自主陷入皇位继承权之争的漩涡。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尚在襁褓中的皇子公主们,也往往会成为牺牲品,成为仇家和对手攻击的目标,导致小小年纪就遭遇飞来横祸。这种情况在古代也非常常见。
由此可见,生在帝王家也不见的就是一件好事,还不如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子女,反而能享受到一个安然平淡的人生。
因为以前的科技水平不高,很容造成小孩子早夭,宋仁宗赵祯共有16个女子,12个都早夭了。
温成皇后(1024~1054年),张氏,名字不详,河南永安(今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芝田村)人。北宋时期皇后(追封),宋仁宗赵祯的宠妃,追封清河郡王张尧封次女。
出身清河张氏,作为良家子,选为御侍。姿色出众,善于跳舞。聪明乖巧,深得宠爱,先后受封清河郡君、才人、修媛、美人、贵妃,生下安寿公主、宝和公主、齐国公主。得到宋仁宗专宠,礼仪逾于皇后。
皇佑六年(1054年),去世,时年三十一。宋仁宗伤心不已,追封皇后,谥号温成。
三个公主的生卒年:
1、宝和公主赵氏(1042年—1043年9月11日),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第四女,生母为温成皇后张氏。
庆历三年八月乙未(1043年9月6日),封宝和公主。
庆历三年八月庚子(1043年9月11日)去世,辍朝二日,追封为越国公主。
2、赵幼悟(1044年1月12日—1045年5月14日),宋仁宗赵祯第八女,母为温成皇后张氏。每当宫中建道场,公主听见佛音,就会露出愉悦的神色。
初入道,庆历四年十二月己亥(1045年1月2日),赐法号保慈崇佑大师,赐名幼悟;庆历五年四月辛卯(1045年4月24日),封邓国公主,同月进封齐国公主。
3、安寿公主(1041年—1042年5月27日),宋仁宗第三女,母为温成皇后。?
庆历二年五月癸卯(1042年5月22日),封为安寿公主。
庆历二年五月戊申(1042年5月27日)去世,追封为唐国公主,辍朝二日,以母宠,深得宋仁宗宠爱,仁宗为公主服丧,群臣于殿门外奉慰。
会早死的原因应该很多
一、近新联姻:贵族只跟贵族结婚生子,到最後生下的小孩血统相近,自然基因就不好啦!
二、郁郁寡欢:吃得好、住得好,可是每天都要烦恼一堆平常人家不用操烦的事,权利斗争,争权夺利,就孤独而亡了。
三、医疗技术没现在发达:如现在水痘有得治,可是古代没有,幼年生病很容易不治,贵族从出生到死亡都被保护的很好,而依据现代免疫学的角度,小时候缺乏对病毒形成抗体,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免疫力不足而大病致死。
四、吃太好:如现在人饮食一样,吃太好容易有慢性疾病,造成身体负担,死得也快。
不管是先天身体上的弱势,还是後天环境上缺少磨难,以及精神上的压力重担,总之贵族不是人当的!
为啥古代的皇子子女年纪轻轻就夭折了呢,古代人他们的寿命本来就不高,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技术不高,然后皇宫里面儿医疗技术算顶尖了吧,可还是赶不上现在的小诊所的医疗,所以说得病是一方面,其次就是为了掌握权力后宫争夺,皇子们就成了牺牲品,自古以来的皇帝只有一位,那也是天下的君主,所以有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要跟皇帝在一起,那那么大的皇宫里面想要得瑟就必须得宠,那古代的妃子他们为了争宠肯定要会牵连到自己有没有天子的孩子,当然有一些孩子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毒死腹中了。
但是后宫嫔妃一旦有了孩子,那地位立马就起来了,非常高,所以为了争宠,除掉对方孩子是一个事儿,自己能生孩子也是一个事儿,还有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伤害孩子陷害别人,并且古代皇帝和嫔妃他们都早婚早育,在那个时候男子16岁,女子14岁就能结婚了,而皇帝因为地位遵从可以不遵从这个规定,他不仅可以不遵守还要提前,康熙14岁就当上了父亲,那那么说的话,皇帝才这么大,他的妃子也只能和他差不多的少女,你说13岁的孩子他们身体身心都没发育成熟,而且那个时候生下孩子,可想知他们的孩子发育能好吗?
那孩子肯定会先天不足,而缺陷也多呀,就算皇宫的物质条件再好,那孩子也是非常难成长,康熙孩子他18岁之前就有6个孩子,而且他这6个孩子在4岁以前就全部死了,所以早婚早育一定会造成皇室的一定损失,而且皇室都有很多近亲结婚的,在现代近亲结婚是严令禁止的,但是在古代却很常见,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早期死亡率和畸形率是非常高的,即使存活了那体质也很差,因为新生儿患隐形遗传病和的几率特别高,也就是说近亲结婚他们的孩子很难有个健康的身体,所以为他们感到悲哀。
1、卫生条件差;主要是错误的卫生习惯,比如女性衣服不得在阳光下晾晒,导致细菌滋生
2、医疗水平低下;好多药性不明,比如“朱砂”,含毒金属汞,却是中药的常用药,说是医治,但形同毒杀。
3、战争、权力斗争,一般王子获得王位后,都会千方百计地杀掉自己的兄弟,以彻底地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
4、汉人王朝绝对不可能出现近亲结婚的情况,因为儒家特别注重伦理道德,不出“五服”不能通婚。但是清朝则是大量的乱伦的情况发生,中后期所有的皇帝全部丧失生育能力就是明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春申君黄歇是什么人李代桃僵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