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并非一直被欺负,这位皇帝御驾亲征打败契丹,还让经济腾飞?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为特殊的朝代,因为这个王朝尚文轻武,所以世人对于这个朝代的印象就是软弱无能,其皇帝也是如此,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太厉害的皇帝,其实不然,宋朝有一位被低估的皇帝,他御驾亲征打败了入侵的大辽,后来还让宋朝成为了经济强国,他就是著名的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按理说并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是他大哥因病发疯,二哥又早逝,所以皇位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身上。赵恒继承皇位时,国家虽然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但是威胁依然存在,那就是北方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他们每年都要南下入侵中原,这为宋朝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大臣寇准向赵恒进言,希望他可以御驾亲征来鼓舞士气。
赵恒采纳了寇准的建议,他率兵来到前线,宋朝的士兵听说皇帝亲临战场,一个个大受鼓舞,所以战斗力暴增,很快就将入侵的契丹人击退了。
按理说此时宋朝的军队应该乘势追击,但是赵恒的本性有些软弱,他并没有抓住战机,而是决定停止战争,和辽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双方维持了相对的和平,而宋朝减少了军费的开支,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
公元1004年秋天,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入侵宋境。
在?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石敬瑭想称帝,但奈何力量不足,于是便求助于北方契丹人,并将中原王朝的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作为礼物,割让给了辽国。
在石敬瑭与契丹的这笔政治交易中,大宋成为最大受害者,失去燕云十六州的中原王朝,再也无法将长城当做抵抗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屏障。
宋太宗时期,曾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都以失败告终,宋军精锐损失殆尽,宋太宗赵光义的腿部还中了箭,战马丢失,不得已坐了辆驴车灰溜溜逃离战场,从此,宋朝上下都产生了严重的?畏辽情绪?。
公元997年,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公元1004年,辽国入侵。宋真宗爱好和平的,一心向往心中的?颜如玉?、?黄金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励学篇》宋真宗赵恒
辽国大军直逼大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两军还未交战,宋真宗便已经慌得不行,此时此刻,朝中上下目标一致:逃。但分歧在于,往哪里逃。四川人枢密副使陈尧叟主张王成都逃,江南人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往南京逃。
但逃真的是好结果么?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是万万逃不得的,退一步就没有路。宋朝《更戍法》规定士兵守边是轮换制,
士兵在边境戍守,而家眷都在汴梁城中,再加上?畏辽情绪?,大宋士兵早已疲惫不堪,宋真宗一逃,便是弃士兵家眷于不顾,整个前线都会溃败,汴梁失守,整个宋朝也会随之灭亡。
不但不能逃,宋真宗还得迎难直上,御驾亲征,想要鼓舞士气,只有这一张牌可出。
生死存亡之际,有一人站了出来,与?逃跑主义?针锋相对,力劝宋真宗?不能逃?,
此人便是宰相
寇准。
寇准威逼哄骗,甚至搬出了列祖列宗,终于让宋真宗踏上了亲征之路。
澶渊之盟
宋朝虽然重文轻武,军队冗余,
但宋朝的军事装备却是冷兵器时的顶峰
,辽国倾国而出,20万军马已推进到宋朝腹地,但却一块硬骨头都没有啃下来,从战争形势上看,宋朝反而占据上风,但宋真宗没有拼死一决的勇气,这一路走的是战战兢兢,在到达澶州附近的韦城时,?向南逃跑?的声音再一次响起,不过再一次被寇准怼了回去。
此时辽军在攻打大名府,宋军边塞人心惶惶,若皇帝御驾亲征,则士气大振;若南逃迁都,军队瞬间瓦解,辽军趁势进攻,大宋王朝危在旦夕。
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宋史》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宋真宗勉强断了南逃的念头,在寇准连哄再劝的份上,终于到了澶州,登上城头。
当皇帝的黄龙旗在澶州城上高高举起时,宋军将士士气大增,高喊?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宋朝皇帝御驾亲征,宰相压阵,各路人马纷纷到齐;辽国萧太后亲自领导,精兵强将,只要拿下澶州,灭掉整个大宋便是轻而易举,宋辽两方相持不下,谁都输不起。
在这焦灼的时刻意外发生了,辽军主帅萧挞览在勘察地形时被宋军爆了头,一发床子弩直击萧挞览面门,辽军主帅的意外死亡使整个战局突然朝着有利于宋军的方向发展,辽国慌了,萧太后痛哭,5日未上朝。
?太后哭之恸,辍朝五日?
萧太后的目的是?以战促和?,但不打胜仗在谈判桌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战场上的优势会转换成谈判桌上的筹码。
澶州未战,辽国主帅突然死亡,所有的不利条件加速萧太后做出?结束战争,宋辽和谈?的决定。
萧太后画像
当萧太后放出议和的消息后,宋真宗立刻便答应了,他也没想想,一向好战的辽国为什么突然议和?
宋真宗没想到,宰相寇准却想到了,辽国如此反常的举动必定是局势不利,此时答应议和,便是错过了灭掉辽国的大好时机,但寇准在强硬也只是宰相,宋真宗如此爱好和平,怎么可能放过议和的好机会?
最终,在寇准?反对议和?的策论与杨延昭?关门打狗,一举夺回幽燕云十六州?战略建议下,宋真宗还是选择了议和,并且签下了让人大跌眼镜的和平条约,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条约规定:两国从此便是好兄弟,辽国归还遂城、瀛洲、莫州等地,不过作为胜利者的宋朝,要一次性赔款辽国30万两岁币,并且每年还需要向辽国支付?助军旅之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边境互通贸易。
是的,你没看错,作为?战胜国?的大宋王朝,不仅没有给辽国致命一击,还花钱养着敌人。?澶渊之盟?被后世诟病,有人说它丧权辱国,宋朝就是一堆?软骨头?;也有人说,?澶渊之盟?虽然赔了款,但对富足的宋朝来讲,就是九牛一毛,战争是统治者的手段,和平才是老百姓的刚需。
?澶渊之盟?的影响
大宋没有一举灭掉辽国的确可惜,但?澶渊之盟?以和平协议的方式结束战争,更有意义。
在宋朝,30万岁币是什么概念呢?
据历史学者研究,30万岁币约占宋朝政府全年现金收入的1.53%,是一个可以承受的价格,并且不给这笔钱,宋朝边境很难获得安宁。
中原王朝如何处理与北方民族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历史问题,汉武帝,打;汉元帝,送昭君,此后历朝历代又是送钱又是送美女,但打跑了匈奴,来了契丹,安抚完契丹又有西夏,蒙古,
地理环节决定了北方游牧必定与中原王朝有冲突。
每年秋天,辽国都会对宋朝例行抢劫,他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草原上无法生产的物资,这种年复一年的抢劫可比每年的?保护费?贵多了。
宋朝建立之前是一个天下混乱的五代十国时代,中原割据政权林立,周边的游牧民族以及番邦趁势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既是乱世就需要有人来结束这乱世,而这个人就是就是赵匡胤,赵匡胤本是后周的大将,因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而后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大宋,而赵匡胤也成为了宋太祖。
因为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也是发动兵变夺取了后汉的政权,而赵匡胤同时又是被部下逼着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当得皇帝,这两份经历让赵匡胤对武将很是忌惮,所以后来宋太祖怀旧释兵权,从那些开国将领手中收回了兵权,也不得不佩服宋太祖这个手段确实够高明,没有落得个诛杀功臣兔死狗烹的骂名,又解决了武将拥兵自重的问题。
宋太祖赵匡胤收回兵权以后对宋朝兵制进行了改革,枢密院为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有调兵权,却无统兵权;三衙(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为中央最高指挥机关,有统兵权,却无调兵权;率臣,为禁军出征,或皇帝临时委任的将帅,统领分属三衙的禁军。这种改革确实很好的防止武将拥兵自重而发动叛乱,但是也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种情况下对于统兵作战非常不利,而且很多时候皇帝还喜欢派文官去带兵,这也为以后宋朝军事羸弱埋下了伏笔。
宋太祖在位期间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多年的纷乱局面,但是在北方还有强大的契丹建立的辽国,赵匡胤一直都想收复被石敬瑭割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一统中原,多次北伐但是都无果,而后宋太祖莫名驾崩,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也不忘收回幽云十六州,978年,越王钱俶也纳土归降,宋朝得地共13州、86县;979年,宋太宗亲征灭掉依附辽国的北汉,但是最终也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是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壁垒,这也导致了宋朝一直都是处于被动局面。
自宋太宗去世以后,宋朝后面的皇帝几乎都是守成之君,至宋朝灭亡再也没能出一个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雄才伟略的君王了,像汉朝经过几代的积累隐忍,出了个雄才伟略的汉武帝,最终击败匈奴,洗刷了汉朝一直靠送公主和亲换取和平的耻辱。君王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一个就是制度,汉朝一直都是很重视武将的,甚至像霍光、卫青等大将都能权盛一时,不会像宋朝那样重文抑武打压武将,所以汉朝的军事实力一直都是很强的,而宋朝因为开国的原因,一直都很忌惮武将,武将地位远比文官低,而且不会让一个将军在一个地方驻防太久,要达到“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地步,就是为了怕武将会谋反,而后的皇帝也是奉行这一政策,结果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结果,终宋一朝都没有改变这种局面,所以即便后面的皇帝有心想要大干一番也无可奈何。
而宋朝也是汉人政权面对敌人最多的一个朝代,周边外族政权林立,先后有辽、金、西夏、吐蕃、大理、蒙古等政权,这些政权对宋都虎视眈眈,谁都想来欺负一下,而宋朝因为兵制的问题一向都是只防守不进攻,不主动出击,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政策,难以出现军事人才,即便有也难以施展才能,搞得不好还会有杀身之祸,岳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宋朝也是出了一些名将的,比如杨业、狄青、岳飞,但是宋朝打压武将的政策加上没有一个破例赏识的君王,所以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宋朝一味的都是处于被打的一方,几乎没有说先出击攻打别人,所以即便说宋朝的对外战争胜率高也是被别人认为是懦弱软柿子一样的,而且即便打赢了依然还是称臣,每年对其缴纳岁币换取和平。
但是宋朝虽然在军事上不行,但是文化和经济却是高度的繁荣发达,甚至强于其他任何朝代,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宋朝这样还能撑这么多年的原因吧,在宋朝老百姓的日子都是过得很富足的,军队的将士也不用怕没有军饷。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出自宋朝,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农业、印刷业、造纸业、纺织业、陶瓷业都有较大发展,而且海外贸易发达,与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均是在宋朝时期诞生的,这三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宋朝是一个重视发展科技、文艺、经济的朝代,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军事上,如果不是周边那么多威胁,恐怕宋朝早就把所有精力都拿来发展这些了。
最后笔者在总结一下,之所以后代学者很多人都喜欢汉、唐、明这几个朝代,首先汉朝有一句很豪迈的宣言叫“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从这句宣言就能听出汉朝的霸气,霸气的朝代谁不喜欢。而唐朝也是一代盛世,唐朝不仅文学发达,经济繁荣,军事实力还强,周边势力都不敢轻易得罪大唐,甚至还出现了万邦来朝的景象,当时唐太宗李世民都被很多国家尊为天可汗,一度是当时最强盛的帝国之一。明朝也是有一句很霸气的豪迈壮语:“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多次征讨蒙古。而宋朝还出现了汉人很耻辱的一个事件就是靖康之耻,被少数民族政权欺负成这样的中原汉人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宋朝一直被冠以弱宋的原因,但是也不能掩盖宋朝文化的经济的繁荣,所以我们要客观看待历史,看待宋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0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