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忠贤在位期间努尔哈赤就是打不进来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最近在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说魏忠贤虽然争权,但是没有他努尔哈赤就打进山海关的说法,当我看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我觉得这道题目很有意思——“魏忠贤在位时期,为什么努尔哈赤打不进来”,这个说法很明显是在实实在在的暗示这么一个论点,那就是“魏忠贤不在位之后,努尔哈赤就打进来了”,那么我们就先按照反推法则,来看看实际上究竟是咋回事!
努尔哈赤以十三遗甲起兵造反之后,那是万历年间,那时候其实算得上是万历末年了,万历末年朝廷对东北的控制与日俱减,万历朝前期的盛世气象早已不复,张居正留下来的政治遗产也七七八八的被挥霍一空(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严重拖累的整个明朝后期的财政)。
在东北负责边境防务工作的,是著名猛将李成梁,他曾经和戚继光共事过,自己的生平战绩那也是响当当的,但是不巧的 是,这个猛人在万历末年岁数大了(其实就是常见的年老昏聩),很多事情做起来都后患无穷,就比如他非要援助努尔哈赤这么一个白眼狼(努尔哈赤相当长一段时期都是作为李成梁忠实的下属),努尔哈赤在东北借助着李成梁的护佑,很快就大有一统东北女真的趋势了,期间多次有心向大明的女真族人举报努尔哈赤常怀不臣之心,但是大明这边往往是没有任何多余的反应,最多也就是派遣使者呵斥一下努尔哈赤而已。
李成梁死后第二年,因为努尔哈赤也击败了海西女真和叶赫女真,努尔哈赤正式以“七大恨”(明朝曾经误杀过他的至亲)为由起兵反明,万历皇帝一看“这还了得”,于是派遣大军进攻东北,结果由于军备废弛、士卒离心、主帅无能等问题,再加上努尔哈赤气势汹汹,以逸待劳,在这场位于东北关外的大战之中,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史书上称之为“萨尔浒之战”。
那一年,魏忠贤没有在位,他不过是宫里的一个小小杂役,甚至还叫李进忠这个名字,他要正式成为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魏忠贤,还要的等到天启皇帝的正式即位。万历死了,留下了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差的摊子,虽然萨尔浒大战明军全军覆没了(自此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但是吧,努尔哈赤也不过就在山海关外蹦跶,大体上还算可以,远远没有到努尔哈赤打进来这一步。此时,魏忠贤依旧不在位。
只不过万历皇帝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儿子会死的那么快——明光宗在位不到一个月,死了。下一个皇帝只能由后来的天启皇帝做了,天启皇帝上台后,非常喜爱李进忠,特地赐名魏忠贤(魏是魏忠贤之前跟的别的宦官姓的),魏忠贤这才走上了那个高位,然后,我们可以看看魏忠贤在位的时候,努尔哈赤有没有打进来呢?
我们发现不管是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当场去世还是宁锦大捷皇太极大口吐血,在魏忠贤得势的三年里面,整个明朝抵御辽东后金的入侵还是比较给力的,努尔哈赤打到死也没打的进来啊。
综上所述,那么我认为就不应该问为什么魏忠贤在位的时努尔哈赤打不进来(话说之前也没打的进来啊),而应该直接问为什么魏忠贤在位期间为什么可以频繁胜利,个人认为和魏忠贤针对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重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关系很大。
由于魏忠贤的商税收得好,就使得军队士气高(吃得饱),军队士气高(吃得饱),就能打胜仗,值得一提的是,魏忠贤后来被崇祯干掉了,工商税、海税又被废了,崇祯果然就玩不转了,各路军队纷纷被后金暴打,像样的胜利根本看不见,说到底,还是因为吃了没钱的亏。
当时的明朝早已走下坡路多年了,国库和正常收税是没办法保障战争经费的。对于魏忠贤这个没有什么道德观念的人来说,只要能捞到钱,管你什么仁义道德了,他在国防管理上,倒是个明白人。他放手让孙承宗修复宁锦防线,重用袁崇焕,吴三桂等人把守边关。并放手让毛文龙在努尔哈赤后方建立根据地,开辟东线战场。
崇祯遇到的情况不同,崇祯二年李自成起义,大明朝被迫两线作战,顾此失彼,决策难,行动更难。大清方面,努尔哈赤打锦州受重伤死了。皇太极继承父志再打锦州宁远,魏忠贤大权独揽时期基本是在天启在位时期,天启皇帝在位七年,这个时期对于明朝来说,国力虽然出现颓势,还没有到了十分危难的局面。
一阵阵“重读历史”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对于深受阶级史观影响的国人而言,客观看待历史确实很有必要,但紧随其后的,却是秦桧、汪精卫等人的洗白,这段时间是魏忠贤独掌大权的时期,当时明朝的国力跟军队还算是可以的,加上朝廷内部基本由魏忠贤的派系一家独大,几乎没有对手,所以显得一点内斗都没有。
于谦主持朝政开始,皇帝就是朝堂上的权力游戏的看客。皇帝除了生活尊贵外,已经没有自主的什么权力了。皇帝没有收税的权力,甚至娶媳妇,也要由大臣们同意才行,魏忠贤杀死熊廷弼换成废物干儿子高第,折腾得边军饿毙脱巾,大修生祠耗费民脂民膏,贪孙承宗袁崇焕之功为己有,就算他在的时候没有亡国也不代表没造成这个趋势,并且安葬魏忠贤什么的,结果被很多人辟谣,才没有人再说什么。
魏忠贤,什么人呢?可能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罪大恶极,不辨菽麦的官员,但其实不是的,魏忠贤虽然是一位太监,在他掌权的时候,尽心尽力的,虽然他做的是为了一己私利,排除异己,但他也为大明王朝做了有利的事情。至少拿边境安全方面来说,防范辽东的女真祸乱一事,魏忠贤做的还不错的。
朱由校是位神奇的皇帝,他在位时,对于朝政完全不感兴趣,只想做木工。于是平时的政务都由魏忠贤处理,野心勃勃的魏忠贤怎么会甘心就这样呢,他不断拉拢百官,排除异己。东林党人看不惯魏忠贤这样子,就和他对抗。结果,魏忠贤利用自己的权利,把东林党人逼的家破人亡。崇帧上位后,把魏忠贤的党羽都杀了。在魏忠贤临死前,告诉皇帝任用东林党人。但是崇祯皇帝还是重用了东林党人
崇祯励精图治,这是很不错的,但在对于国家的生存中,却算错了,妄图在明朝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可什么还不如罪大恶极的魏忠贤呢?原因在于魏忠贤做对了两件事。第一是,严格防范边关的少数民族。他知道如果外族人入侵,自己的权利就会失去。所以他派遣吴三桂镇守山海关,而且还重用了袁崇焕等边关名将。第二是,他主张对东南沿海的富的地方进行重税,来保障国库收入,从而给予军事上有利的支持,来保卫边关。
而东林党人有实权后,不考虑实际情况,任意在各个地方加税,在加上崇祯对大臣的不信任,做事情容易情绪化,好猜忌,优柔寡断。
不仅如此,崇祯登基之后,天灾和人祸不断来袭,一方面,连续多年的自然灾害,给明廷带来很大灾难;另一方面是不断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一波接着一波。当时的情况本来已经很艰难了,又出来这样的主子,明朝想要不完蛋就难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0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