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灭燕国时,李信是怎么赢得秦始皇的信任的真相是什么

以史为鉴 2023-06-12 03:17:10

灭燕国时,李信是怎么赢得秦始皇的信任的真相是什么

还不知道李信是怎么赢得秦始皇的信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荆轲刺秦王后,秦始皇决定舍近求远,先不攻打近处的魏国,而是对燕国用兵。

燕国这个秦国的盟友,本来可以是最后一个灭亡的东方诸侯,因为荆轲刺秦的缘故,其都城被攻破的时间,排在韩、赵之后第三个。

从秦国出兵燕国,其实是从赵国旧地发兵,秦国边境已经与燕国相连。

王贲的十几万大军越过永定河,眼前一马平川,燕国都城蓟城无险可守。不过燕王喜和太子丹早就做好逃跑的准备,燕国东北的纵深延续千里,燕王喜计划到辽东继续割据一方。

蓟城是座空城,王贲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蓟都。

燕王喜带领数十万燕国军民,心情沉重,但也浩浩荡荡,迁往辽东。由于早已计划,前期已经将大量粮草搬运到辽东,此番搬迁只是刺杀始皇失败后的B计划,因此军民并不慌乱。

燕国太子丹领命,统领十余万燕国大军殿后。

王贲深受王翦影响,他得到燕国都城不费吹灰之力,但绝不冒进,而是扎扎实实将附近的城邑一座座占领,并派驻军队,等待咸阳派来官员接收。

王贲不全力猛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代王赵嘉,在上谷和代郡独立,很多赵国忠心拥护者陆续去投奔。赵嘉的军力达到数万,如果王贲用主力去追击燕军,赵军很有可能杀过来,到时秦军腹背受敌,粮草辎重再被断,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与王贲的稳健相比,副将李信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作战剽疾轻悍,往往有暴虎冯河之举。在李信强烈要求之下,王贲考虑到此战加官进爵的将士太少,便派三千兵给李信,只求多砍些逃兵散卒人头让将士晋爵。

要说太子丹这断后的大军,有什么缺点,还真是难以鸡蛋里挑出骨头来。 由于前方几十万人拖家带口地迁徙,太子丹的军队也只能放慢脚步,行军速度很慢。

李信决定另寻远道,从燕山山脉上绕道辽东。太子丹当然不是傻子,在燕山之中,还有燕国很多斥候在活动,秦军要是绕远道,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李信已下定决心,三千秦军,每个人都知道,一旦暴露行踪,将是尸骨无存的杀身之祸。

秦军一片旗帜都不带,穿上燕军的军服,昼伏夜行,夜间也不点火把,人人神经紧绷,风吹草动便就地隐藏。

三千人在广袤的燕山山脉,也只能是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即使燕国斥候发现他们,也绝对想不到是秦军。三千秦军不仅为了隐藏,更为了保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燕山上潜行过去。

由于太子丹的行军速度太慢,秦军率先渡过辽河之后,还有好几天的准备时间。

李信并没有在辽河旁驻扎,去打太子丹的半渡而击。因为这个方式即使能击败部分渡河的燕军,肯定也不能重创燕军,毕竟人数对比太悬殊。

李信将伏击圈放在辽河的一条支流上,这条河通往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沿河有宽大的官道,是燕军的必经之地。此河如今就叫太子河,也是源自太子丹。

太子丹十余万人马陆续渡过辽河,大军顿时松下一口气,因为辽河很宽,水流也急,是隔绝辽东郡和辽西郡的天然界线。

渡过辽河也就到了辽东,太子丹不再按照原来的方式撤军,而是带着千余禁卫军,匆匆沿着太子河,赶往襄平去跟燕王喜汇报。至于这十余万大军,交给其他将军统领。

就在太子丹渡过辽河的这个夜晚,太子丹的营地上,忽然出现三千衣衫褴褛,眼放绿光凶神恶煞的秦人。

这些远离家乡的老秦人,怎么不知道身处死地的结果,要么杀光太子丹的禁卫军,哪怕放走一人,都会招来全军覆没的杀身之祸。

太子丹的军队自是没来得及抵抗,也没搞清楚来者是谁,很多人就莫名其妙地被杀死。太子丹惊惧的脸色下,看到一位对方头目的发饰,像是秦军的将军,他的腰间还挂着一块在月光下闪着光芒的蓝田玉!

秦军!太子丹惊骇疑惑之间,竟然忘了拔剑抵抗,被这位将军一枪刺中,接着感觉到头颅离开了身体。这位将军,正是李信。

太子丹的死讯很快传到襄平,燕王喜,不,现在应该称他辽东王喜,怎么都喜不起来。

李信一战成名,深得始皇信任,后来伐楚之时,以李信为大将,统兵二十万南下。

王翦要六十万兵,李信称二十万灭楚,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置的?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讨攻楚大计,年老稳重的老将王翦认为要六十万人才可以攻楚,而年轻气盛倍受恩宠的李信认为二十万人就够了,秦始皇也是答应了李信的提议,不过失败之后李信究竟是怎样处置也是不得而知。

李信战败,处置后果不详

对于李信这个人,历史上对于他的记载还是非常少的,都是只言片语的作为附庸一笔带过,很少有大量的篇幅来记载他,所以后世对于李信的了解也是很少的,我们能知道的也就是李信是一名秦国将领,通过伐燕一役中率先达到易水,打败燕太子丹,最后带回了这个让秦始皇失了面子的人的首级,从而一举得到秦始皇的赏识恩宠与信任,但成也始皇,败也始皇。

灭楚之战中由于年轻气盛,考虑不全,直言二十万可灭楚,最后却大败而归,虽然说其中有昌平君的叛乱导致后路被堵,被两者前后夹击导致的失败,但结果就是大败而归,而且这还是秦军作战之中少有的败绩之一,让秦始皇在列国失了面子,在群臣中失了面子,更是在王翦面前丢了大面子,让他不得不亲自去请王翦挂帅出征,虽然对于李信的战败处理不详,但是从之后的只言片语的记录来看,即便没受什么大的处罚,也基本大大的失了恩宠,后续战役基本作为陪衬,辅助,再不复曾经辉煌。

帝王之心难测,姜还是老的辣

对于李信的遭遇,其实还是那句话“姜还是老的辣”,李信的崛起在于他拿回了燕太子丹的首级,一来立了军功,二来帮助秦始皇找回了面子,让秦始皇喜欢上了这个敢打敢冲的年轻猛将,就如同后世汉武帝喜欢霍去病类似,但是在灭楚大计上,李信表现得太过于急切的证明自己,缺乏稳重性,成了自然被捧上云端,但失败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而相对于同样面临选择的王翦就不同了。

即便说王翦身经百战,经验丰富,都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走的是一个绝对求稳求胜的路子,一开始就做好了打国力,打资源,打耐心的战法,就是要凭借强大的实力碾压对手,不给对手一点机会,另外对于自己的出征,秦始皇亲自来请,还押上了秦国绝大部分的兵力,王翦就知道进退,索良田美宅以消帝王猜疑,最终安稳退休,可谓是非常的知进退,懂帝心了。

其实对于秦始皇,作为一代帝王来说,无疑是优秀的了,历史上少有的不杀功臣的帝王,即便是对于大败而归,让自己失了面子,让秦国损失了实力的李信,也没有说处死什么的,可能是有处罚,但后面也还是也用了他,虽不是说什么独当一面的重用,面对一开口就是要秦国举国之兵的王翦,在面临可能的选择失败之后,也是大方的交出军权,让王翦出征,当然这里王翦的一些做法也是安定了帝王之心,所以说秦始皇作为一代帝王,人主还是十分优秀的,御下有道,赏罚分明。

飞将军李广的祖上李信,因为什么事情,失去秦始皇的信任?

李信其实是因为在一场战役中失败,最后导致失去了秦始皇的信任,最后也因为一些事情,导致秦始皇再也没有重新的重用李信。其实这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他在别的方面对秦始皇做出了很大贡献,就是因为在这一方面的失误,导致别人对他失去了信心,而且失望了。

其实这一场战役的失败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在当时的时间里,虽然李信比较有能力去上阵打仗,但是因为他比较年少轻狂,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这场战争,但是他却有着必胜的信念,所以在战争中他考虑的比较少。在战争中考虑的越少,就会越有可能让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后让他们找到自己在战争中缺点,发出最后致命的一击,就会导致战争的直接失败。

正是因为李信在战场中太狂妄了,所以让楚国派出了最厉害的将领,即使当时的他也是比较厉害的,但是可以让楚国派出这样的王牌,也预示着战争中秦国的失败。并且当时他们才率领了20万军队,这区区20万的军队,其实是没有办法彻底的攻占楚国的领土的,只能通过等待,或者是旁敲侧击敌人的军队,才可以顺利取得这样的领土。

就是因为当时他虽然是想要打赢战争的,但是他是很缺乏耐心的,面对这样持久的战役,他会选择一鼓作气去作战,这也预示着他战争的失败。其实作为一个当朝的将领,该学会重视自己的敌人,而且要找到敌人的缺点,才可以获得战争中的胜利,也不会导致秦始皇对他失去信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4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