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整死了唐高宗好几个儿子,为什么唐高宗却袖手旁观?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史书记载,与武则天有关而死去的唐高宗李治的儿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李治儿子非武则天儿子,一类是李治与武则天共同的儿子。
在第一类儿子中,主要以李忠为代表。李忠是李治的庶长子,其母亲是一名姓刘的宫人。不过,虽然是庶长子,但那时候唐太宗还活着,见太子李治有后,非常高兴,当时就给乖孙子李忠办了一个庆功宴。在宴会上,这位老人家还忍不住跳起舞来,可见他有多么喜欢。
后来,唐太宗去世,李治当皇帝后的第一年,就把李忠立为太子。李忠被立为太子,除了因为唐太宗喜欢外,李治的皇后王皇后一直没有生育,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体现主动权,极力劝说李治立李忠为太子,也起了很大作用。
后来武则天搬倒王皇后,并让李治废李忠而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太子。李忠被废以后,整天提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特别迷信。有时候,为防备被暗杀,还会穿女人衣服。李忠的这些行为,成为武则天让李治赐死李忠的重要证据。
这个废太子的死,是李治亲自下令赐死的,虽然武则天起到了绝对的作用。但是,没有李治下令,李忠也不会死。所以,这个孩子的死,不能说李治袖手旁观,其实是他发布的命令。
第二类儿子,也就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儿子,以李弘和李贤为代表。这两个儿子,都曾先后被李治立为太子。
这两个太子,都很贤能,都获得了大臣们的高度称赞和一致拥戴。至少史书上是这么写的。不过,这两个人最终都莫名其妙地死了。
历史上记载,李弘是猝死。但是,包括《新唐书》和《唐会要》都记载了李弘可能被武则天鸩杀的传言。一个传言被史书记载下来,只能代表史书作者的观点,并不是证据。
也就是说,李弘的真实死因,李治是不清楚的,也当然不能说他袖手旁观,等着武则天把他这个儿子整死。
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后来被废,流放外地,最后被逼迫自杀。在废太子的过程中,李治是知道和参与的。不过李贤被逼自杀的时候,李治已经去世。也就是说,李贤的死,不是李治袖手旁观,而是他已经不知道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李治在处理几个儿子的问题上,他确实是认为他的儿子们不忠不孝,因此要给予贬斥,严重叛乱的,还会处死。这在整个封建社会帝王与儿子们的关系中,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也可以看出,李治晚年的时候,确实非常听武则天的,相信武则天说的那些话。
之所以会这样,一是李治从当太子的时候,就是武则天的小迷弟,被武则天俘获了小心肝。二是李治有目眩病,头晕脑胀是经常的事。头晕脑胀的人,他就不可能有个平常心对待外界的事情。所以,他常常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事情,就不愿意深根究底搞清楚。三是武则天确实政事能力非常出色,李治要经常仰仗她来做事,所以难免就会依顺她,觉得他说的都是对的。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当一个人生在帝王之家的时候,他的情感,和我们常人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他考虑的只有政治,只有自己帝位的巩固。如果对他帝位有威胁,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兄弟,要杀也是毫不留情的。这也是生在帝王家的人的悲哀。
武则天杀掉自己的儿子,原因在于她的两个儿子威胁到了她的地位,与武则天的儿子聪不聪明关系不大。武则天剩下的两个儿子不足为惧,因为那时武则天已经独掌大权。
1.李弘之死
李弘,唐高宗的第五个儿子,武则天的长子。上元二年,去往洛阳的途中,猝死与行宫中,年仅二十三岁。唐高宗与武则天十分心痛,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
但也有人说李弘是被武则天杀死的,因为但是唐高宗打算禅位给李弘,如果李弘做了皇帝,也就没武则天什么事了,所以武则天杀掉李弘,自己临朝称制。
不过李弘本来身体就虚弱,他的死未必与武则天有关系。但是在李弘生前,武则天也是给李弘增添了很多压力,加速了李弘的死亡。这样说来,李弘的死与武则天又有了关系。
2.李贤之死
李贤,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上元二年,在太子李弘猝死后被册封为皇太子,有非常高的才能,深受唐高宗李治的喜爱。
调露二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自尽,仅仅二十九岁。李贤被废是武则天的提议,但是李贤之死是武则天不想看到的。
3.剩下的两个儿子,提心吊胆的生活了十几年
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在唐高宗死后成为皇帝。在成为皇帝后,李显就急于从武则天手里夺回权力,创建自己的势力,最后被贬为庐陵王。被贬后,李显整日提心吊胆,怕被武则天杀掉。在李显第二次做皇帝时,李显除掉武则天的势力,掌握皇权。
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是李旦,他一生跌宕起伏。李旦甘愿做一个傀儡皇帝,在武则天去世后又主动让位给李隆基,以此保住自己的性命。
武则天在唐高宗驾崩五年后开始对付李唐宗室时,第一个下手的就是这位表姐的儿子——不知道燕太妃在天之灵,会对她花了半生精力小心翼翼奉承讨好的表妹做何感想。
说回李贞本人,李贞少善骑射,对文史颇有涉猎,也颇有才干,当时的人将越王李贞与纪王李慎并称为“纪越”。但李贞容易听信谗言,正直的官员经常因此被贬斥,李贞还纵容仆人侵掠自己治下的百姓,所以人们虽然钦佩他的才干,但也十分鄙夷他的品行。唐高宗逝世五年后,武太后临朝,为了安抚李唐宗室,武后将李贞封为太子太傅,但李贞与韩王李元嘉等人密谋反武。恰逢武后将要前往明堂举行大享礼,李元嘉便写信告诉李贞:“大享之际,武后一定会让人密告我们谋反,然后借机处死我们,我们李家子孙将在劫难逃。”李元嘉的儿子李撰也伪造了一封唐睿宗的文书给李贞的儿子李冲,文书中以皇帝的口吻声称:“朕已被幽禁,请诸位皇叔前来相救。”不过有意思的是,明明推翻武太后一事是韩王李元嘉父子最先挑拨起来的,但最后却只有李贞父子出兵,其他共谋的,尤其是李元嘉父子这对首谋,没一个接应他们。
永淳二年十二月四日,五十六岁的唐高宗病逝于洛阳贞观殿。
唐高宗死了,太子李哲笑了。因为按照惯例,先皇的离去之日,便是自己君临天下之时。事实上,李哲也的确具备这个资格,唐高宗在临终前留下的大帝遗诏对他来说便是尚方宝剑。
遗诏虽短,但天下至大,宗社至重,执契承祧,不可暂旷。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位,其服纪轻重,宜依汉制。这几句话已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给了太子李哲合法继承皇位的权力。
手握这样一份尚方宝剑,苦尽甘来的李哲能不露出欣慰的笑容么。然而,事实证明,他笑的太早了,他完成忘了自己脚下还有绊脚石。
这块绊脚石不是别人,而是他的母后武则天。武则天手中本来就有权,这个摄政的权力,她已经拥有二十多年了。现在突然要被李哲夺去,虽然李哲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武则天显然是不愿意的。
然而,唐高宗并没有绝了她的政治之旅,权力之欲。因为她也握有唐高宗留给她的尚方宝剑大帝遗诏。遗诏中后面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句话给她保留了最后的希望。
接下来,该是母子之间进行残酷的皇权PK的时候了。和权臣之间长期的争斗和漫长的PK不同的是,武则天和李哲之间的PK只有一个月的期限。
原来,在唐朝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父亲死了,当儿子的要服丧守孝三年。但这三年并不是整三年,是27个月。但是这一条对于皇帝来说不可能因为守孝而误国误民。为此唐高宗在遗诏中做出这样的特殊说明: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其服纪轻重,宜依汉制。以日易月,于事为宜。
这段话对新皇帝的服丧作出了明确说明。新皇帝可以依照汉朝的制度,服丧可以用一天来代替一个月,主要还是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能因孝失大。
按这个以日易月来推算,李哲给唐高宗服丧的时间就变成了27天了。而这27天恰恰是武则天对于权力逆袭的绝佳时机,为此,武则天没有迟疑,她选择了主动出击,选择的策略是狐假虎威。
老狐狸武则天很快为自己找到一只虎作为靠山和后盾。这只虎便是唐高宗的托孤大臣裴炎。
做为托孤大臣,裴炎这只大虎在朝中的份量之重可想而知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武则天这才决定上演狐假虎威的好戏,走强强联合之路。
裴炎是个厚道人,也是个聪明人,更是一个识时务的人,面对武则天的主动示爱,他选择顺水推舟般的投怀送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接下来便是托孤大臣裴炎一展才干的时候了,他很快就为自己的新主子武则天献上了一份大礼一张沉甸甸的奏折。奏折的中心内容是:请求天后临政听朝,处理朝中大事。理由是新皇帝还在服丧守孝期,还没有正式受封临朝,在这个时期由天后代掌朝政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仪的事。
裴炎是先皇唯一指定的顾命大臣,他的金玉良言一出口,群臣都只有默许的份。
也正是因为这样,狐虎的强强联手,武则天得到了代掌朝政的权力清单。但她并不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她很快趁热打铁,来了个四步走。
第一步走,施恩。通过转方式的策略来施恩唐室宗情。武则天很快以摄政皇为由下了一份诏书,加封皇室李家子孙。结果武则天的施恩之举,效果是看得见的,成功地稳住了皇室宗亲,为其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赢得了宝贵时间。
第二步走,怀柔。通过调结构的举措来调整宰相集团。她的怀柔分为三管齐下。一是把丞相集团中的元老级人物刘仁轨调离京城,架空他,让他空有爵位毫无实权。二是重用和她打的正火热的裴炎,千方百计地把他打造成丞相集团中的一号丞相。
第三步走,安内。通过去杠杆的目的来掌管中央禁军。军队是国家的命脉,是政治的基石。为了达到对羽林军的控制权和统治权,武则天任命大将程务挺和张虔勖分别为羽林军左右统帅,负责洛阳的安保工作。
第四步走,攘外。通过去库存来加强地方控制。武则天派出了自己的嫡系部将进驻全国最为重要的军事重地和要点,分别派左威卫将军王果、左监门将军令狐智通、右金吾将军杨玄俭、右千牛将军郭齐宗往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大都督府,与府司共同镇守一方平安,严防地方暴乱。
武则天四步走的效果是看得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达到了国泰民安的地步。
而与此同时,李哲也不是吃素的,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被自己的母后瓜分掉,他很快发起了三板斧的反攻倒算之举。
第一板斧:扬名。在他的安排部署下,很快完成了登基大鼎受册为帝,这样一来,他直接为了自己正了名,也拥有了临朝听政的权力。
第二板斧:立万。他很快改元嗣圣,大赦天下,也想通过这种怀柔的方式来争取天下人的支持,想靠自己的双手拓出一片新天地来。
第三板斧:亮剑。为了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集团来,李哲本着亲不亲一家人的原则,果断地封太子妃为皇后,果断地把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从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随后又提拔为侍中,同中书门三品,直接进入丞相集团,目的很明确,冲击武则天极力打造的以裴炎为首的丞相集团,夺回属于自己的话语权。随后,又果断地授乳母之子为五品官
就在李哲惊世骇俗地亮剑时,武则天也没有袖手旁观,她选择了剑拔弩张,替她打先锋的是一号丞相裴炎。裴炎有武则天作为坚强的后盾,自然是有恃无恐,马上以上书的方式对李哲的所作所为表示反对,理由归纳起来为四个字:任人唯亲。
面对裴炎火辣辣的直谏,年轻气盛的李哲选择了赤裸裸的回驳,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以天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我才是这天下的主子,就算我把整个天下都交给韦玄贞都可以,这是我自己的事,更何是一个小小侍中呢。
裴炎没有和李哲进行正面的争辩,而是秘官抵达了武则天的寤殿,通过一番室中谋,两人很快达成一致:废黜李哲,另立新君。
为了做了万无一失,武则天很快又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帮手刘_之。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了裴炎和刘_之这两个左膀右臂的支持,武则天信心大增,雄心万状,一场政治风暴就这样紧张而紧凑地进行了。
嗣圣元年二月初六,武则天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朝圣,召集朝中文武百官到乾元殿。
结果百官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见宫门大开,蜂拥而入一群羽林军,为首的四人正是首辅大臣裴炎和中书侍郎刘_之、羽林军军左右统帅程务挺、张虔勖。
结果没有悬念,羽林军把李哲请下了殿。一直云里雾里的李哲这时似乎才清醒过来,他怎甘心就这么走下历史的舞台,发出了最后的呐喊声:朕有何罪?
回答他的不是裴炎,而是一个更为色厉内荏的女声音喝道: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
就这样,一场发生在乾元殿的宫廷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草草结束了。
就这样,一个登基不到一个月的唐中宗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匆匆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说到武则天其实很多网友都对这个人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则天是第一任女皇帝了,而且也是最后的一位,她的历史功绩也非常的丰富,但是最近我看到很多的网友都说了这个武则天好像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轻生儿子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解谜分析看看,虎毒不食子啊这是真的吗?
皇家无父子,自然也无母子。一般认为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和次子李贤是被武则天害死。但也有史学家提出了异议,所以这两件事就觉得扑朔迷离。
李世民驾崩之后,武则天作为李世民的才人,去感业寺出家当了尼姑,那个时候,他和李治早就已经有了感情。一年以后,李世民的忌日那天,李治到了感业寺见到了武则天,二人见面热泪盈眶,互诉衷肠,以后二人来往频繁,更在王皇后的帮助下,武则天入宫,不久就生下了长子李弘。
(一)李弘
李弘这个名字就包含了武则天很大野心,想让儿子当未来的皇帝。
后来又生下了第一个女儿,安定公主,安定公主仅仅是个婴儿,就夭折了,据说是,应该就是武则天为了对付王皇后而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杀死了,然后嫁祸给王皇后,虽然没证据,但是王皇后已经让李治没有了好感。
武则天后来斗下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又想办法一步步走上了皇后的位置,而她的儿子李弘自然是太子了,而李弘的性格和李治似的,比较善良,无论是治国还是修书治才都很有才能,但是自小身体不好,据说从李世民开始,就有家族遗传病,类似于脑溢血。
一天他看到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两人年纪大了还没有结婚,觉得非常可怜。于是请求武则天给她俩赐婚,母子矛盾就此开始,后越来越深。
公元675年,李弘随武则天和李治去洛阳宫,据说当天武则天和李治接见了他,要让他当皇帝,“冲喜”,让他的身体可以好一点,没想到,当晚李弘过于激动就猝死了。但现在大多数的说法是武则天害死了李弘,为实现她的皇帝梦。直到现在还是个迷,一般认为李弘是武则天害死的。因为李弘在世期间监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李治追封他为孝敬皇帝。
(二)李贤
之后就把太子之位传给了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容貌帅气,气质,脾气性格和李弘截然不同,李治对他也特别看重。也多次监国,得到朝野内外一致好评。
而他又是怎么被废的呢,那个时候,李治头疼的病十分严重,所以有个术士明崇俨深得武后和唐高宗李治的宠爱。但是明崇俨在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说李贤不适合当太子诸如此类的话,让李贤大为恼火,而明崇俨意外死亡,这件事不觉就让人想到李贤,后武则天又在李贤府里搜到了兵器甲胄。武则天就以谋反罪,将太子李贤贬为庶人,流放到了四川附近。后又逼他自杀。
如果李弘的死是因为他身体不好,得知要当皇帝激动猝死的话,那李贤肯定是死在了武则天的手中。有人说李贤是武则天已死的姐姐韩国夫人和李治的孩子,韩国夫人死后,武则天就认李贤为子,那个时候武则天还是才人,多个儿子也可以早点站稳脚跟,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因为李贤和死去的安定公主仅仅差了一岁,武则天怎么可能在生下女儿几个月以后接着怀孕?不过也是猜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4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