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为什么要急着杀张士诚张士诚比朱元璋如何

众妙之门 2023-06-28 13:21:29

朱元璋为什么要急着杀张士诚张士诚比朱元璋如何

朱元璋为什么要急着杀张士诚?张士诚比朱元璋如何?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元璋杀了自己的很多功臣,这一点很多人也都知道,但其实,朱元璋杀掉的人远远不只这些。还有一个跟朱元璋一样,都是元朝末期的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张士诚。张士诚和阻朱元璋拥有同样的一个身份,只不过最终是朱元璋成功了,正所谓成王败寇,也就没有张士诚后续的事情了。但是,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杀了张士诚呢?

元末的时候,群雄割据,许多原本是一介平民的人都加入了造反大军中,比如说朱元璋,他是个贫下中农,一无所有的他为了活下去只能去造反。

但也有虽然例外的人,比如说张士诚。他不仅不穷,而且还挺富有的。因为他是个私盐贩子。不论在哪朝哪代,贩卖私盐都是暴利,所以很多人不顾法律的严惩,即使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也要赌一赌。

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满元朝的统治,想要推翻元朝,刚开始估计也不一定是奔着当皇帝去的。但随着他们势力的越来越大,有些事情就由不得他们了。张士诚不同于朱元璋,他是一个具有小国安民思想的人。只要自己有吃有喝的,没有人威胁到自己,他一般是不会主动惹麻烦的。

所以,在朱元璋慢慢崛起,最终发展到能够和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决战的时候,张士诚依旧优哉游哉地在他的平江那儿,坐看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博弈。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士诚不仅没有逐鹿中原的野心,甚至就连长远的目光也没有。他没有想到,无论是他们两个谁赢了,下一个目标都会是他张士诚。

张士诚的灾难来了,在朱元璋解决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就攻击了张士诚。张士诚好像早有预感,所以他把平江修建的像铜墙铁壁一般。但几十万大军,每天都围着一个小小的平江,就算是困,也会把张士诚给困死在城中。更何况这几十万大军每天也不闲着,用尽了各种办法攻城。

终于,耗时八个多月,朱元璋终于把这座城市给拿下了。张士诚倒是有几分骨气,坚持抵抗到底。到最后一刻也不逃跑,最后被朱元璋俘虏了。不论是李善长的劝降还是朱元璋的劝说,张士诚就是不愿意屈服。就连朱元璋本人也拿他没有办法,面对这样一个刺头儿,朱元璋只能杀掉他,并且还把他挫骨扬灰。

张士诚的失败是注定的,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团队的战斗力,他都不是朱元璋的对手。他只是刚好起先参加了反抗,才获得这昙花一现的辉煌。

充分备战的张士诚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城破的命运,张士诚知道天下注定是朱元璋的了,而作为枭雄的他不甘心被俘受辱,决定要和平江共存亡。就在听到城破的那一刻起,张士诚就决定与王后一块自杀殉国,作为一个王者即使死也要有自己的尊严。当徐达攻入吴王宫后就立即寻找张士诚的下落以免其逃跑,大家四处寻找终于在房梁撒花上发现张士诚悬挂在房梁上,于是急忙让人放下施救,死而复活的张士诚成为了徐达的俘虏。由于张士诚的名声和地位徐达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要将其送到应天交给朱元璋处理,刚被押解到应天没多久就被朱元璋 命人乱棍打死,朱元璋为何如此急着杀张士诚呢?

一、朱元璋知道张士诚肯定不会归降自己

作为和自己一样的元末三大枭雄之一,彼此都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尊严,张士诚即使没有鹿逐天下的野心,自少也有独霸一方的志愿。对于王者来说他们从来不会向任何敌人投降的,成王败寇反而是最好的归宿。如果不能继续保持王者的身份,苟延残喘反而不如死去更自在,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朱元璋深知无论自己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让张士诚投降的,让他向自己称臣比杀了他都困难,可留着一个不投降的敌人对自己一统天下肯定是个麻烦,想想当初陈友谅的诈降险些给自己带来大的麻烦,既然如此还不如早些杀了比较好。

二、张士诚在江浙的影响力比较大

张士诚为人豪爽仗义,在经营浙东时又广施仁政深受浙东百姓的喜爱,平江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久和老百姓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当城破被俘后很多百姓都默默为其送行,大家都感恩张士诚这些年让他们丰衣足食,免受战乱的恩情。朱元璋深知得民心者打天下,张士诚在浙东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日不除自己就无法取得浙东百姓的支持,而浙东历来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日后自己开国建朝后也是需要浙东人士的支持和归顺的,只有杀了张士诚才能让百姓快速归心。

三、多年的攻伐让彼此二人仇深似海

张士诚与朱元璋互为邻居,为了争夺地盘二人相互攻伐了多年,都有将士死于对方之手,早已结下了不可调和的仇恨。当听说张士诚被俘后不但朱元璋高兴万分,就连手下的将士们也欢声雀跃,纷纷上书要严惩张士诚的滔天大罪,尤其是那些有家人和亲属死在张士诚手下的将士更是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朱元璋又何尝不是,尤其是自己多为将领的叛逃归顺张士诚,连自己视如己出的侄子朱文正也叛逃张士诚更是让其痛心离手,当时就恨不得立即攻下张士诚让其自杀谢罪。如今张士诚被活捉了,不仅要为自己出气,也要安抚军心,尽快杀了张士诚才是上策。

四、张士诚对其已经没有任何价值

张士诚本来是想自杀没有成功才被俘的,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又不愿意过多受辱,还不如早死的利索,因此被俘后不吃不喝又一言不发。送到应天朱元璋问话后突然对朱元璋破口大骂其忘恩负义、阴险毒辣等,朱元璋听后怒不可泄,本想审问下张士诚后再杀,盛怒之下直接命令武士们将其乱棍打死,就这样一代枭雄在继位壮汉的棍下没有坚持多久就断了气息。加之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张士诚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其地盘也基本被占领,留着再也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了索性杀了利索。

朱元璋是如何击败张士诚的?

同年七月,朱元璋与李善长、徐达等一起商议讨伐张士诚的大计。左相国李善长认为张氏虽然战败但兵力未太受到损失,应该伺机出击。但徐达久经战阵,对张士诚的虚实了如指掌,他反对这种坐失战机的保守决策,认为应该快速进军。徐达的意见非常适合朱元璋的意愿,他遂即任命徐达为大将军,率师二十万讨伐张士诚。

徐达还是从“剪其羽翼”的战略出发,首先攻打太湖南岸的湖州,把吕珍的六万援军阻击于城东之旧馆,紧接着又分兵击败张士诚以及徐志坚所率的援军于皂林和姑嫂桥,俘获志坚及兵众三千余人,迫使吕珍等于十一月献出了湖州。把湖州占领以后,徐达引兵北上,于当月包围了张士诚的大本营平江。在围城期间,徐达每遇大事均事先向朱元璋请示。徐达得到朱元璋复书后,便檄(xí)令各路大军,向平江城发动总功击。张士诚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曾先后两次拼死突围,但都被徐军杀回。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徐达首先攻破葑门,常遇春亦攻入阊门,平江遂克。张士诚力尽被俘,送应天后自缢而死。

“灭吴”之战,面对久攻不下的张士诚,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朱元璋为了打败张士诚,就采用了隐士叶兑的计策,并且在姑苏城外搭建起了远高于城墙的高台,并且还用巨石和箭矢在高台上,往姑苏城内进行进攻。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张士诚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如果不彻底打败张士诚的话,朱元璋就无法在元末乱世当中崭露头角,然而打败张士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为了打败张士诚,朱元璋就采用了隐士叶兑的计策。

虽然朱元璋手底下有很多优秀的猛将谋士,但是在进攻姑苏城的时候,朱元璋手下的人才却并没有想出太好的办法。在思来想去之后,朱元璋想到了隐士叶兑,通过虚心向叶兑求教后,朱元璋也获得了隐士叶兑留下的工程大计。如果没有隐士叶兑的帮助,朱元璋打败张士诚也将不可能如此轻松。

二、为了打败张士诚,朱元璋建起了比城墙还高的高台。

朱元璋手下的军队之所以迟迟打不下姑苏城,就是因为姑苏城的城墙高大且坚固,如果强行攻城的话,那么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情况出现,所以为了避免大量的人员伤亡,朱元璋就建立起了比姑苏城城墙还高的高台,因为通过高台,朱元璋就可以明目了然地观察姑苏城内的一切动向。

三、通过高台上的进攻,朱元璋彻底打败了张士诚。

由于高台的位置优势,使得朱元璋了解了张士诚防守的弱点,于是朱元璋就在高台上,用巨石和箭矢来向张士诚进行进攻,由于漫天的巨石和箭矢的突然来袭,导致张士诚的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所以张士诚的军队才会彻底败下阵来。正是通过高台的高度优势,朱元璋才彻底打败了张士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45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