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抓了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勾践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亲情、友情、爱情还是物质、财富、精神?笔者虽然不是哲学家,但是,笔者愚认为,人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生命没了,什么都没有了。
并不是笔者过于悲观,而是笔者认为活着才有资本去追求想要的东西。然而“活着”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并不简单。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生存没有任何意义,人不论经历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活得精彩。
北宋·苏轼曾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里面说道:
“... ...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这里,说到“卧薪尝胆”,那么,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了。
越王勾践作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就将“活着”二字理解的十分透彻。勾践作为夏禹的后裔,出生于王侯之家。年少时期的勾践在父辈的庇荫下无忧无虑的成长,然而,虽然越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国,但是,越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条件相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说十分落后,所以,经济落后的越国战力必定不如其他国家。
勾践的父亲允常在位期间,越国和吴国经常发生站争,越国在战争中更是输多赢少。允常去世后,勾践继位。可是,允常留给勾践的并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落后的经济和软弱的军队让吴国对越国虎视眈眈。吴国在得知勾践继位后,立即发兵攻打越国。在阖闾看来,这场战斗毫无悬念,可是,阖闾低估了勾践的心智与越军的战斗力。
因为轻敌,吴军大败,阖闾也在这场战斗中受伤身亡。
阖闾的阵亡让吴越两国的关系更为紧张,杀父之仇不能不报。夫差继位后,耳边时刻都回响着父亲临终时的遗言,发誓要为父亲报仇。夫差继位后,大力发展吴国军事力量,为以后的复仇做着准备。在夫差准备攻打越国的前夕,勾践先发之人,派兵攻打吴国,然而,由于战争的发起过于莽撞,勾践被吴国军队围困起来。
在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吴国后,勾践只能接受范蠡的建议向夫差求和,然而,求和的代价是勾践进入吴国当奴隶,并且,臣服于夫差。勾践甘愿为奴的请求让夫差十分受用,曾经的越国之主臣服于自己脚下的感觉是极好的。虽然,吴国的相国伍子胥极力要求处死勾践,但是,夫差还是认为:折辱勾践要比杀死勾践更为解气。
自此,勾践成为了夫差的一位马夫,和妻子住在吴国一个简陋的马棚中每天为夫差喂马。勾践为了复仇每日在吴国忍气吞声,表面上毫无怨言的为夫差服务。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流逝,转眼间勾践已经在吴国两年了。这两年期间,勾践每天勤勤恳恳的喂马,做着各种普通杂役都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夫差看到勾践这样后,认为:此时的勾践已经彻底臣服了。
夫差为表现自己的宽容大度,随即,就将勾践放回了越国。然而,让夫差没有想到的是,就是他的这次宽容大度,导致了后来吴国的灭亡。
勾践回到越国后,一改在吴国的颓废,励志要成为一代明君。勾践在政治方面进行改革,将原来许多不合理的制度一一废除。勾践在越国广纳人才,礼贤下士,为今后的复仇做着人才的储备。除了这些外,勾践在越国的发展中,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为越国民众做出榜样。自此,越国的经济开始逐渐的复苏,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在越国的一切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勾践并没有贪图安逸。勾践逼迫自己睡草席,尝苦胆,把在吴国受到的耻辱时刻牢记在心上。越国在勾践的治理开始蒸蒸日上,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备力量都有了长足的增长。反观吴国,在勾践的麻痹下,国力不但没有增长还在每况愈下。
勾践励精图治,在十余年后,勾践认为越国的实力已经远在吴国之上后,悍然对吴国发起战争。国力逐渐衰败的吴国怎么可能是越国的对手,很快吴国就在战争中露出了颓势,不久后,吴国大败。夫差不得不派出使者向勾践求和,勾践听取了大臣们的建议后,同意了夫差的请求。
这次战斗中,越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勾践并不满足,勾践的愿望是将整个吴国都收入囊中。于是,这次战斗后,勾践继续为吞并吴国做着准备。经过几年养精蓄锐后,越国再次对吴国发动战争。这一次勾践没有接受吴国的投降,走投无路的夫差选择了自杀。勾践成功吞并了吴国,成为春秋时期一位显赫的霸主。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一直在流传,然而,有人提出疑问:历史上真有“卧薪和尝胆”这回事吗?
《左传》的“定公”“哀公”两代君王历史部分,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当政国事,但没有提过他有卧薪尝胆之事,《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记载了吴越争斗经过,却也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叙述。司马迁认定勾践有尝胆之事,但没提卧薪之事。
那么,什么时候出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呢?这个还有待于考证。
当初吴王夫差在会稽山捉住了越王勾践,但是并没有杀他,而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每天尝苦胆来激励自己,最终成功复国。夫差没有直接杀掉勾践,历史上有的记载说是为了得到西施,但其实如果夫差直接杀了勾践也可以直接得到西施,反正越国已经是他的了,这个理由有点站不住脚,所以,原因不止这一个。
其实在春秋时期,有一个传统,叫?灭国不灭祀?,吴王夫差可能考虑了这个,所以妇人之仁了,留了越王勾践一命。再加上勾践散尽金银珠宝去贿赂夫差身边的人,让他们劝夫差留勾践一命。勾践自己又拼命示好,对夫差的羞辱也都忍下,当牛做马,这也让夫差非常飘,认为自己很厉害,连曾经的一国之君现在都对他言听计从,羞辱勾践让他得到许多快来和虚荣心,所以他就留下勾践并对他百般羞辱折磨。
还有可能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权力,春秋时实行分封制,如果杀了勾践,就应该给那些有功的人分封地,一旦分了封地,夫差手中的权力就小了。而且吴国吞并越国后,越国也有很多平民百姓,又不能全杀了,也需要有人来管理。如果杀了勾践,可能就不好再用越国之前的管理人员,而吴国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人去管理,留下勾践的命,也能防止下面的人打着复兴越国的口号造反。吴国也能保存实力,为进军中原做准备。
夫差没有杀掉勾践,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这留下的不仅是勾践的性命,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果然最后勾践复国,毫不犹豫地杀了夫差,及时斩草除根。可见,吴王在该斩草除根时应该要干脆利落,不要给自己留下后患。
在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彻底成了夫差的阶下之囚。这是吴王夫差为父亲报仇的一次雪耻之战,他终于让当年不可一世的勾践彻底臣服。越国彻底失败后,伍子胥曾力劝夫差让其将勾践杀掉,但是夫差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最后被越国翻盘。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讲得很真实很生动,但是似乎又不是太合理。
中国的古代经典故事有一个非常大的通病,那就是主角光环太过严重。勾践当年卧薪尝胆之时受过太多的罪最后彻底复国将吴王打败,这是一个典型的忍辱负重的正面形象。既然这个历史故事是围绕着勾践为中心的,那么与其敌对的夫差必然就变成了配角。
我们现在很多的历史故事大多数都来源于史书的记载。但是史书也是由作者自己书写的,作者难免会加一些主观情绪在里面,这都是受当时社会所影响的。所以在著书时可能会有一些观点出现偏颇,对事实进行重新加工和塑造。在左传和国语中曾经就有记载过这件事。书中记载当时的夫差将勾践打败后,勾践立马做出了失败者的姿态对夫差进行了积极的求和与进贡。吴王夫差狂傲不已,认为勾践也不过如此,从此便不将他放在眼里,伍子胥在旁好生劝慰,这位大王却根本不听甚至还重用宠臣伯嚭之言将这亡国君主放回越国,这才导致自己后来的悲剧人生,伯嚭也躺枪成了奸臣的一个代表人物!的到了秦汉的典籍中,更是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秦汉的典籍中记载勾践不只是将美女珠宝送给吴王夫差,甚至出卖自己的土地还把自己的子女连同自己都一起送到吴国,在那里舍身为奴,勾践亲自为夫差刷马桶还要给人家牵马,甚至当夫差病了的时候他要亲自夫差尝粪便。反正这一版本的勾践比上一个版本要惨得多。基本是怎么惨怎么来!怎么恶心怎么来!这样才能凸显勾践的不容易!2008年时,清华大学的原来校友赵伟国在香港曾经弄回了一批楚简,正是这部楚简的问世才让勾践和夫差的故事得以重见天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44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