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水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来给夏侯渊报仇,命令徐晃为先锋。诸葛亮见曹操气势汹汹,准备突袭曹军,派人烧其粮草,挫曹军锐气。这时,黄忠请战,诸葛亮不放心,派赵云和黄忠同去。
赵云和黄忠在路上商议,黄忠想先去,而赵云提出自己先去,两个人争起来了,一向不喜欢争强好胜,不喜欢抢功出头的赵云,为何这回要抢着去呢?难道赵云看黄忠斩将立功,也想表现一下自己?
本文讨论的是演义,暂不讨论正史。
《三国演义》七十一回:云谓忠曰:“今操引二十万众,分屯十营,将军在主公前要去夺粮,非小可之事。将军当用何策?”忠曰:“看我先去,如何?”云曰:“等我先去。”忠曰:“我是主将,你是副将,如何先争?”云曰:“我与你都一般为主公出力,何必计较?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忠依允。当时黄忠拈着先去。云曰:“既将军先去,某当相助。
最终的结果是,赵云和黄忠两个人拈阄,黄忠拈到了,如愿以偿,领兵先去。
赵云之所以想先去,其实,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出于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当时,黄忠已经斩杀了夏侯渊,得到了刘备的褒奖和肯定,被封为征西大将击,心里肯定非常得意,如果这时去,难免会掉以轻心,也就是说,赵云担心黄忠会因为骄傲而出意外。
另外,因为黄忠斩杀了夏侯渊,曹操对黄忠恨之入骨,如果在劫粮的时候,曹操重兵包围,黄忠势必处于危险之中。
抛开这些不说,曹操亲自率兵来,就已经表明来者不善,曹操一定做好了非常周密的准备。此次夺粮,非常危险,赵云不愿黄忠冒险,自己想替代黄忠,把危险留给自己。
赵云一向做事稳重,考虑问题非常慎重、缜密,因此,赵云提出自己去,更加合适。但是,因为黄忠不愿让步,最终,黄忠先去了。
去之前,赵云和黄忠约好时间,午时为期,若午时不还就引兵接应。
结果,黄忠夺粮时,真的遇到了曹军埋伏,曹军已经布置好了大口袋,就等着黄忠钻进去。黄忠被曹操大将张郃、徐晃等人层层包围,副将张著也被大将文聘拦住,情况万分危急。
赵云得到消息之后,立即率兵救援,杀进重围,救了黄忠。如果没有赵云,黄忠肯定会战死,而一向不喜欢争强好胜的赵云,在这件事上,处理的非常周到,还留下空营退敌的精彩故事。
大家好,在这一站,我们要介绍的是我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割据局面,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的战争。战后,中国的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南北朝,分分合合。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东晋的疆域包括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北方各少数民族也建立了政权。氐人建立了前秦国。前秦先后灭前燕、前代、前梁等割据势力,逐步统一黄河流域。公元373年,前秦军队攻占东晋的梁、伊,势力逐渐扩大到长江、汉水上游。所以,前秦皇帝苻坚想消灭处于南方一隅的东晋,统一南北。383年8月,苻坚亲自率领60万步兵、27万骑兵和3万余南下。同时派梓潼提督裴元略率领七万水军从巴蜀顺流而下,为建康而战。面对强敌,东晋统治者认同战派宰相谢安的想法,决定揭竿而起,奋起抵抗。谢安以谢石为征服者,以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强大的“北符兵”溯淮河而上,迎击前秦军,又命哈林以五千水军增援寿阳,并让桓冲担任江州刺史,率兵十万,控制长江中游。10月18日,苻坚弟弟苻容率领先头部队攻占寿阳,俘虏驻守寿阳守将徐元熙。与此同时,慕容垂,前秦军,率领他的部队占领郧城。胡斌只好退守石霞,等待后续军队。福荣率兵攻打石霞,很快就攻占了罗箭,切断了胡斌的退路。胡斌被粮草贫乏的石霞围困,石霞告急。胡斌写的求救信也落入前秦军手中,苻坚大军留守襄城,亲自率领八千骑兵前往寿阳。苻坚到达寿阳后,派东晋驻襄阳将军朱序到金英投降。到了金英后,朱序不仅没有投降,反而将前秦军的具体情况告知了谢石,谢士元认为前秦军势力强大,不准备坚守,等敌人疲惫不堪后再反击。知道了前秦军的真相后,他转攻为守,决定主动迎接他。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兵攻打罗箭,揭开了淝水之战的序幕。秦旧将引兵迎敌。刘牢之派一部分军队迂回到前朝秦军后方,亲自率军渡过洛水河进入前朝秦军大营,大败前朝秦军,前朝秦军都督成亮、梁云等兵败身亡。谢石率军水陆并进,到达淝水,在东岸八公山扎营,与昔日的寿阳秦军对峙。因为在淝水西岸的阵前,所以不能过河。谢玄派人去挑拨前秦军撤退。此时,前秦军士气低落,退路一发不可收拾。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冲过淝水,直捣秦军。战斗结束后,朱序趁机大喊:“秦军被打败了!秦军输了!”前秦将士信以为真,纷纷出逃。傅容想控制局面,不想被乱军打死。前秦J
如果军队稍微后撤,让晋军渡河决一死战不是更好吗?“很多前将军都反对,但苻坚主张将计就计,让士兵稍微后退一点,然后在金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再派骑兵杀过来,这样可以迅速全线取胜。傅荣也同意了傅坚的想法,于是同意了谢玄的请求,指挥军队撤退。淝水之战“战战兢兢”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苻坚答应了谢安的退兵请求,却没有想到秦军只是临时拼凑的部队,指挥不协调。接到撤退的命令时,后面的军队以为前面被打败了,急忙撤退。眼见敌军大乱,谢玄亲自率军迅速渡河杀敌。在秦军溃败的路上,他丢掉了头盔和盔甲,乱成一团,被他的部队践踏的伤亡不计其数。幸运逃脱的秦军一路不敢停留。当他听到呼啸的风声和仙鹤的鸣叫时,他认为晋军又追上了他,于是他不顾一切地昼夜不停地奔跑。这就是“战战兢兢”的由来。大开眼界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在这场战斗中,秦军的百万大军不是全军覆没,就是溃不成军,只有慕容垂率领的三万大军没有遭受任何损失。这一站,苻坚统一中原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的统一局面也消失了。在北方,有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如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昌,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两年后,姚苌被俘,杀了苻坚,前秦灭亡。东晋虽然不能通过这一战统一中国,但也有效遏制了北方政权对南方的入侵,使得南方的政治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却没有坚持下去呢?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此战爆发于公元217年,结束于公元219年五月,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汉中之战的持续时间,超过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和刘备两方都是名将云集。
就刘备来说,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就曹操来说,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在结果上,对于汉中之战来说,是以曹操放弃汉中,也即刘备占领汉中之地为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是靠着曹操的主动撤退,这才拥有汉中之地的。汉中之战:曹操的兵力远超刘备,为何却主动放弃汉中呢?换而言之,曹操为何不在汉中之地坚守下去呢?
一、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汉中之战中,刘备和曹操双方的兵力差距十分明显。就刘备来说,因为刚刚夺取了益州之地,还没有完全消化和整合,至于镇守荆州的关羽,本来就是兵力有限,更不可能支援刘备攻打汉中。在此基础上,在汉中之战中,刘备的兵力不过数万人。此时的刘备,顶多只有1.5个州的地盘。
与此相对应的是,汉中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拥有凉州、雍州、司州、兖州、徐州、青州、并州、幽州等州郡。至于荆州、扬州等州郡,也有部分地区被曹魏占据了。对于曹操来说,因为实力雄厚,得以在汉中之战中调集了至少10万大军。
由此,在兵力上,曹操是占据非常明显的优势,也即至少是刘备一方的两倍。甚至只要曹操愿意,还能在汉中之地投入更多的兵马。不过,到了公元219年,曹操却选择主动从汉中之地撤退,而且将该地区的百姓迁走。而这,意味着曹操主动放弃了汉中的争夺。对于曹操来说,在实力领先的背景下,却没有在汉中之地坚持下去。
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就蜀汉来说,一旦失去了汉中这一屏障,无疑是将自己的腹地暴露在敌人的打击之下了,这也是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全力以赴的重要原因。所以,就曹操来说,只要能长期控制住汉中之地,无疑会给刘备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也即拥有了彻底消灭刘备势力的重要基础。对于眼光长远的曹操来说,不会不明白这一道理。
二、当然,曹操最终还是放弃了汉中之地,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因为在汉中之战中,曹操一方损失了夏侯渊、赵颙等将领。尤其是夏侯渊,原本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负责镇守曹魏的汉中、关中、凉州等地。
如果不是在公元219年阵亡的话,那么,等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之后,夏侯渊或许能够成为曹魏的第一任大将军或者大司马。从这一角度来看,夏侯渊在曹魏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现在,因为夏侯渊的阵亡,这让曹操不得不亲自来到汉中之战的战场。
虽然曹操年轻的时候,喜欢亲自率军征战,但是,等到曹魏建立之后,曹操因为年龄较大,已经难以适应这样的征战了。当然,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的损失也比较大。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备一方也阵亡了吴兰、雷铜、任夔等将领。更为关键的是,刘备一方的前线兵力不足,这让后方的诸葛亮都为此焦虑不已。
所以,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的局势也不是很乐观。由此,如果曹操继续和刘备对峙下去的话,后者也可能突然崩溃的。曹操放弃汉中,显然不完全是因为夏侯渊等将领的阵亡,也即还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则是因为荆州关羽和东吴孙权的虎视眈眈,让曹操无法和刘备长期对峙。早在公元215年,孙权率军发动了逍遥津之战。逍遥津之战,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将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虽然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的10万大军,硬是被张辽的数百人击溃。
但是,汉中之战爆发的时候,孙权一方已经修整完毕,具备了卷土重来的能力。毕竟,孙权对于合肥的执念,还是比较深的,这就好比刘备一定要夺取汉中之地一样。公元219年,汉中之战刚刚结束之后,镇守荆州的关羽,就发动了针对曹操的襄樊之战。
按照介绍,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如果曹操将主力长期放在汉中之地的话,很可能会遭到关羽和孙权的同时进攻。换而言之,虽然曹操一方兵力众多,实力雄厚,但是,曹魏需要防守的地方,也比较多,这成为他选择放弃汉中的重要原因。
对于曹操来说,如果在汉中投入太多的资源,这会导致襄樊、合肥等地出现防御空虚的情况。对于襄樊和合肥来说,一旦丢失的话,将会威胁到曹魏的腹地。
四、最后,在汉中和刘备交战的时候,曹操大军的粮草主要是从关中地区运送过来的。虽然关中和汉中之间的距离不是太远,但是,因为中间隔着秦岭等山地,促使曹操大军在粮草运送上同样比较困难。
由此,秦岭等山地的阻隔,让曹操坚持下去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大。并且,在汉水之战中,黄忠和赵云,还抢夺了曹操大军的粮草。众所周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曹操大军的数量,要超过刘备大军,但是,这也意味着曹操大军需要耗费更多的粮草。于是,在粮草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曹操确实没有坚持下去的底气了。
因此,对于果断的曹操,选择在公元219年主动放弃汉中之地,这自然是及时止损了。如果曹操继续坚持下去,不仅会带来更多的伤亡,还会让关羽和孙权偷袭襄樊、合肥等地。在曹操放弃汉中之地后,刘备因此夺得汉中,这自然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中之战中赵云如何击败曹操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
对于汉中之战来说,因为持续了两年左右。所以,汉中之战之下,还包含了若干战役,比如大家熟悉的定军山之战,就是汉中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汉水之战,自然也发生在汉中之战期间。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说定军山之战,是黄忠的巅峰之战,那么,对于赵云来说,汉水之战自然是其武将生涯的一颗明珠了。在汉水之战中,赵云正面击败曹操,帮助刘备夺取了汉中之地。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战争起因和背景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领大军西征雄踞汉中的张鲁,张鲁与其弟张卫拒守阳平关,被曹操击破,张鲁逃入巴西郡,而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投降曹操,同年十一月,张鲁不得已,率领余众也向曹操投降。而曹操却因为后方叛乱,所以在占据汉中之后,无法继续向益州进兵,只留下了夏侯渊、郭淮等镇守汉中,命张郃袭扰益州的郡县,想要迁走巴西郡的百姓,而自己回到了邺城。
与此同时,在公元215年,关羽与东吴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而发生矛盾,而且激化,孙权派遣鲁肃、吕蒙、甘宁等大将,领兵数万准备进攻荆州,刚刚夺下益州刘备对此迅速作出反应,率军声援关羽。听闻曹操已经夺得汉中,刘备迅速与孙权议和,并划分荆州,这就是著名的“湘水划界”。对此,在笔者看来,和孙权一方暂时结束荆州的冲突,有助于刘备接下来和曹操争夺汉中之地。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军在基本稳定益州局势后,在法正的建议下,刘备倾举国之力,夺取汉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汉中之战初期,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雷铜等人从沮道去下辩,却被曹洪、徐晃等人击败,吴兰、雷铜战死。虽然在下辨之战中吃到了败仗,但是,刘备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继续调兵遣将,持续在汉中给曹操一方施加压力。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进驻阳平关,与夏侯渊相拒。次年,刘备在法正的建议下,南渡沔水,结营定军山,居高临下,夏侯渊遭袭,为刘备大将黄忠斩杀。此时曹军刚刚失去了夏侯渊这位大将,在郭淮的建议下,曹军推举曹魏名将张郃为代理主帅,稳定了曹魏大军当下较为混乱的局势。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三月,曹操亲自领大军前来与刘备相争汉中。刘备则表示:“曹操虽来,无能为矣,我必有汉川。”于是坚壁不出。此时,曹操运米到北山下,打算与刘备进行持久战。而刚刚阵斩夏侯渊的黄忠,此时士气正旺,于是向赵云建议,此米可取。汉水之战,就此展开。
二、战争经过
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七月开始准备救援汉中,攻打刘备,九月,曹操率领大军行至长安,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三月,曹操的大军才到汉中,刘备据守险要,按兵不动。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汉中之战中,曹操一方的行动是比较迟缓的。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曹操后方不稳,又担心孙权在江淮一带发动进攻。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一方则是行动迅速。在公元219年,刘备先是和夏侯渊进行了定军山之战,而在定军山之战结束后,刘备又和曹操进行了汉水之战。如此频繁的攻势,自然显示出刘备对于汉中之地的势在必得。
为了能够和刘备大军相持下去,曹操运送几千万囊军粮到北山下,黄忠得知后建议赵云可以去偷袭北山,赵或含云同意后,派兵让黄忠前去劫取粮草,但为了谨慎起见,赵云与黄忠约定时间后让黄忠出征。众所周知,在官族链渡之战中,曹操一方原本处在极为不利的形势下。但是,因为偷袭了袁绍大军的粮草之地——乌巢,曹操得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现在,赵云和黄忠,显然也希望复制这一策略。
陈寿在《三国志·赵云传》中记载: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
在汉水之战中,黄忠领兵去劫粮,过了约定的时间仍未回营。对此,赵云担心黄忠出了什么意外,而自己的大营又要留兵驻守,于是赵云留张翼率领其余士兵守营,自己仅率几十个衫穗笑骑兵出去寻找黄忠。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赵云率领几十人就出去寻找黄忠,这无疑是艺高人胆大了。
结果,赵云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并且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竟凭着几十个骑兵将曹操军的大军打散,突围而出。但是,训练有素的曹军,迅速将被打散的部队整合,追击赵云。此时,赵云的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已经突围而出的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冲进曹军的包围圈并救出张著,再次突围而出,将他带回营寨内。虽然赵云成功突出重围,但是,曹军紧追不放,一路追至赵云大军的营寨前,显示出一定要擒获赵云的态度。
在赵云撤退到大营的时候,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赵云此时兵力较少,认为死守不是最好的办法,于是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自己的军队偃旗息鼓。对此,在笔者看来,赵云此举,完全可以说是一出空城计,也即故弄玄虚,以此来迷惑曹操大军。
曹操大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怕中埋伏,不敢向赵云的大营进攻,于是向后退去。等到曹操大军撤退的时候,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劲弩射曹操后军,曹军将士更加害怕了,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不计其数。对于兵力有限的赵云,反而出其不意,重创了曹操的大军。
三、战争结果和影响
汉水之战后,刘备不禁感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军中将士更是称赞赵云为“虎威将军”。为了庆祝这场难得的胜利,刘备大摆宴席,将士们从晚上欢饮至白天。在汉水之战中,黄忠不仅率军破坏了曹操大军的粮草,赵云更是给了曹操大军当头一棒,也即重创了曹操大军的士气。于是,在与刘备相持了不到两个月后,曹操军无奈,只能选择放弃,撤出汉中。从这一角度来看,汉水之战的胜利,加快了刘备夺取汉中之地的进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42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