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白马之盟后,汉室江山为何落入妇人之手

众妙之门 2023-06-28 08:30:00

白马之盟后,汉室江山为何落入妇人之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汉高祖刘邦极具传奇的一生中,出现过两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女人。第一位自然是吕雉,在汉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是与武则天、慈禧同样掌控天下的女主。而另外一位则是戚夫人,戚夫人虽然是汉高祖刘邦后期最为宠爱的女人,但她的命运就没有吕后那么好了,她的下场大家想必都知道了,用两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人彘”。

戚夫人在刘邦晚年时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然是招人憎恨的,就算是吕雉已经身为皇后,稳坐母仪天下的宝座,但却也深深地妒恨于她。而令吕后对她处以惨无人道的刑罚的原因,还是与储君之争有关,戚夫人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儿子与吕后的儿子争太子之位。

话说这刘邦晚年时期,深感自己与吕后的儿子刘盈(此时已是太子)不是做帝王的料,其性格软弱,毫无主见,恐怕是守不住这大汉初立的江山。而与戚夫人所出的儿子如意就不一样了,他才思敏捷,又很讨自己欢心,还是把江山传给这个小儿子比较妥。于是,刘邦开始召集群臣商讨废太子事宜,但没想到的是大臣们这回并没有赞同,就连已经退隐的张良也表示抗议。这吕后得知此事也是心急如焚,还好后来得到了“商山四皓”的支持,才让刘邦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这“商山四皓”乃是大汉初立时社会上最有名望的四位隐士,影响力非凡,刘邦见这些极富名望的大人物们都归向了太子刘盈,也只好将废太子的想法作罢了。

虽然不准备废掉自己这个懦弱无能的儿子刘盈了,但刘邦还是得提前为自己的儿子稳坐江山铺路。就在他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就命朝中重臣们纷纷来到御前,并吩咐身边的侍从去宰掉一匹白马,目的是要让这些大臣们当着自己的面歃血为盟。这盟誓说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大家都发誓:从今以后,不是姓刘的不可以封王,不是功臣不可以封侯,谁要违背了这个盟约,其他人均可群起而攻之。

就在“白马之盟”后,刘邦便驾鹤西去了,此时是公元前195年。吕后在刘邦死后,果断封锁住消息,因为她害怕了,她担心诸侯将帅们会起兵造反,毕竟这些人都是随高祖一起打天下的大功臣,很不好掌控,她在暗地里盘算着要不干脆杀光他们。当时吕后身边有一个谋臣叫审食其,据说和吕后在刘邦打天下时就有不正当关系,这些年来也一直忠心跟随吕后揽权,他觉得这事并不好办,便和吕后的哥哥吕释之商讨,而吕释之的儿子吕禄却把这一消息泄露了出去让郦寄知道了,郦寄又把此事告诉了他的父亲郦商。这郦商是个聪明人,深知这样做的后果,便匆忙找到审食其告诉他,如果皇帝去世你们秘不发丧,反而要谋划诛杀功臣将士,恐怕这天下要大乱,你们也没有好下场。审食其也有点害怕,便找了吕后一起商量到底要不要这么做。两人经过思再三后,决定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于是,吕后下令给高祖刘邦发丧。

就这样,刘盈顺利即皇帝位,是为汉惠帝,吕后也成了太后。前面有提到过着刘盈生性软弱,且事母至孝,因此大权也就旁落于吕后一党之手。得势的吕后又岂会放过曾经的情敌兼政敌戚夫人呢!汉高祖刘邦前脚刚走,她就命人将戚夫人囚禁在了永巷,同时命人急召已被分封为赵王的如意(戚夫人儿子)入京。如意身边的相国周昌得知此事出面阻拦,他断定这次吕后要如意进宫必定是欲除之而后快,万不可前去。面对吕后派来的使者,周昌一律以赵王身体抱恙为由拒之,并且还告诉使者:赵王年少,吕后一向又与戚夫人有过节,她这是想要将赵王匡骗进京杀之,我等万不敢让赵王前往,你回去告诉吕后就说赵王病了,恕不能奉诏。

使者回京后只能如实回禀,吕后自然是怒不可遏。她心生一计,只要周昌在,赵王必定不会入京。那就先诏周昌入京,再从长计议。周昌身为臣子,不敢不奉诏入京。见到吕后,面对吕后的质问,周昌沉默不语。之后便一直被幽禁在京师长安,三年后悲愤而死。没了周昌坐镇,吕后再次派使者前去征召赵王如意进京,赵王无奈之下也只能离开封地邯郸动身前往长安。还好汉惠帝刘盈得知了母亲吕后的目的,便亲自将如意带在自己身边,日夜不离,就连吃饭睡觉也都在一起。本以为这样一来吕后就无从下手了,可万没想到还是防不胜防。一天早上,惠帝刘盈起床准备去练射箭,看见自己弟弟睡得正香,就不忍心叫醒他,便自己独自出去了。没想到,等他回宫时,发现如意已经惨死在自己的龙床之中。很明显,如意肯定是被吕后下令毒死的,自己虽是皇帝,却连亲兄弟都保护不了,不由得抱着如意的尸首失声痛哭起来。

毒杀如意其实还不是吕后做的最残忍的事情,她把戚夫人的手脚砍断,双目剜去,毒哑,做成人彘扔进粪坑,这才是最灭绝人性的做法。就连自己的儿子惠帝看到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后,都大惊失色,从此一病不起,更加害怕自己这位有着“最毒妇人心”的母亲,从此也不再过问朝政,从此吕后便更加在朝堂上为所欲为了。吕后临朝主政时期,大封吕氏亲贵,完全违背了高祖刘邦“白马之盟”时定下的非刘姓不可封王,非功臣不可封侯之约,吕氏一族从此风光无限。不过这一切也随着吕后的猝然长逝戛然而止。

4、疑云重重的“白马之盟”

公元前188年的十月,大将灌婴忽然接到命令,率领着一支军队,从长安赶赴荥阳。

这是一次戒严性质的军事行动,意味着帝国内部有大事要发生,因此派遣中央军队驻扎要地,以备不虞。

等到八月份的时候,未央宫里传来年轻的孝惠帝驾崩的消息,年仅二十三岁。这说明,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的身体状况都十分令人担忧,随时会有不测。

孝惠帝更年幼的儿子刘恭即位,是为前少帝。他是后宫女子所生,但吕后杀死其生母,令张皇后以亲生母亲名义抚养他,才被立为太子。少帝的年龄此时不会超过十岁,因此吕后称制,大权独揽。

《史记 吕太后本纪》:“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吕后终于成了母子矛盾最终的胜利者,尽管代价是亲儿子英年早逝。不知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面对如此胜局,心里是怎样一种复杂的心情。

据说,在孝惠帝的丧礼上,吕后只是干哭,一滴眼泪都没有。群臣虽然觉得异样,但无人知道原因。

张良十五岁的儿子张辟疆时为侍中,看在眼里,悄悄问丞相:“孝惠帝可是太后唯一的儿子,如今驾崩,太后虽哭却不悲,君可知为何?”

“为何?”丞相问道。

张辟疆道:“孝惠帝的儿子都还年幼,无法主政。太后如此反应,实在是因为害怕君等一干大臣。如今,只有君等主动请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等吕氏外戚担任将军,统领南北两军,让诸吕子孙等入宫用事,护卫少帝,如此太后自然心安,君等也就可以幸免遇难了。”

《史记? 吕太后本纪》称:丞相当即按照张辟疆说的照做了,吕后无后顾之忧,这才把心底丧子的哀伤和痛苦一齐释放了出来。而吕氏的掌权也从此时发端。(丞相乃如辟疆计。太后说(通“悦”),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细心的人读到这里,难免要问一句:既然孝惠帝六年,汉帝国的丞相从一员改成了两员,惠帝派系的王陵任右丞相,吕后派系的陈平任左丞相,那么张辟疆在这里谈话的对象究竟是哪一位呢?

这个答案要到《汉书 外戚传》里去找,外戚传里就明明白白记载着,是左丞相陈平采纳了这一条建议。

而王陵并没有因为孝惠帝的驾崩,就立刻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事实上,他作为一名性格耿直的功臣元老,仍然坚定地站在吕后的对立面。

因为孝惠帝的早逝,吕后重新把封吕氏外戚为王的计划提上议程,征求左右两位丞相和太尉周勃的意见。

王陵表示坚决反对,他理直气壮道:“当初高帝和众功臣杀白马互相盟誓: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击之。如今太后想要封吕氏为王,不符合先前的约定。”

吕后碰了一鼻子灰,非常郁闷,转过头问陈平和周勃。

陈周二人则回答道:“高帝平定天下,所以分封弟子为王。如今太后治理国家,所以分封吕氏,合情合理,有何不可?”

吕后这才转恼为喜。

罢朝之后,耿直的王陵拉住二人,怒斥道:“当年和高帝歃血为盟时,两位莫非不在场吗?为何如今背叛誓言,谄媚女主。君等有何面目见高帝于九泉之下!”(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史记? 吕太后本纪》)

陈、周二人回应道:“在朝廷上据理力争、面斥陛下,我们不如君。但将来保全刘氏社稷江山,君却未必比得上我们。”

李开元先生在《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中曾提及:“西汉初年,汉政府出于自身的政治利益需要,对于历史记载曾多次进行修改。其较大的修改至少有三次。一,对于秦王朝历史的修改……二,汉王朝对于汉曾经从属于楚,汉王国乃是项羽的封国等有关汉之由来的隐瞒……三,对于吕氏政权的历史所加的修改……”。

特别是第三次对吕氏政权历史的修改,基本已是学界公论。而之所以能成为公论,正是因为修改得手段并不高明,露出的马脚过多。但也因此,我们对于此段历史,阅读时尤其要抱一种怀疑精神,处处要打一个问号。

比如上一段王陵廷争的故事里,问题就不少,马脚很明显。

1、吕氏的确在建国期间立有功勋,即使吕后分封吕氏为王侯,最多是背约。但陈周二人的回答,“但将来保全刘氏社稷江山”,倒像是一开始就下了结论,直接认定吕后将要把帝国改刘姓吕,预知将来会有诛杀吕氏之变一般。

2、在吕后和王陵面前如此圆滑的两段回答,出自陈平之口固然可信,“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忠厚呐言的周勃是否也能异口同声说出谄媚吕后之语?周勃一直非吕后阵营,起初吕后妹夫樊哙攻打燕王卢绾时,高帝在病床上疑心樊哙党于吕后,就是派周勃前去接替军权。且周勃等沛县元老素来与陈平不和,据《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直到陈平也在吕后面前失势时,才通过陆贾的从中斡旋,将相和好,结成反吕利益联盟。“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结?……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综以上三点因素,周勃在此时是否能和陈平一齐巴结吕后,深为可疑。故同样的一件事,在《史记 陈丞相世家》里,叙述就略有不同,“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只有陈平一人表达了对吕后的逢迎。

3、上述故事里最可疑的一点,当属王陵口中的“白马之盟”,即刘邦生前是否曾和大臣们有过“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这样一个盟誓。

白马之盟的真伪,至今尚无定论。一些学者认为确凿无疑,理由是它并不仅仅出现在王陵口中,直接间接提到该誓词的还有吕后本人、周勃的儿子周亚夫等,且在诛吕之变后,非刘氏不王的规定基本为两汉严格执行。

对于这样一段有明文的史料,证伪要比证实难得多。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学者在蛛丝马迹中,寻到了诸多不合理之处,较具代表性的有刘鸣的《“白马之盟”真伪辩》。归结众多质疑之文,“白马之盟”大约有以下几个疑点。

第一,出处的可疑。这是学者间一致的看法,即便认为“白马之盟”为真实者,也不得不承认,它缺乏直接的记载。大凡重要盟誓,都有具体年月、详细内容和相关细节。而“白马之盟”作为一条贯穿两汉的执政理念,却没有任何直接证明,只是在几位人物的对话里被提及到,而且提及的内容除了“共击非刘氏王”,别无其他细节内容可以互相佐证。

第二,时间的可疑。假如“白马之盟”为真,那么刘邦究竟在什么时间能作出这一盟誓?因为在高祖十二年的三月,刘邦还亲自下过一道诏令,肯定了目前功臣上至王侯、下至食邑的局面,然后对需要讨伐的对象也作了说明,明确表示:只有起兵谋逆者,天下共诛之。

“三月,诏曰:‘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食邑……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汉书 高帝纪》

在这封明显带有总结一生、嘱托后事意味的诏书里,刘邦没有对异姓封王提出任何异议。而颁布了这封诏书后一个月,刘邦就撒手人寰。这一个月里,当然他有小概率可能会反悔遗诏,只不过这个可能,又与前述王陵质问陈平和周勃的话有所矛盾。照前面所说,王陵曾痛骂陈周二人:盟誓的时候,你们两个难道不在场吗?“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但细心的人一定能够回想起,刘邦生前最后一个月,陈平和周勃恰好都在替代樊哙,出征卢绾的路程中,不可能有当面和刘邦歃血为盟的机会。故此,“白马之盟”时间上疑云重重。

第三,形式的可疑。诸多学者列举各种“盟”“誓”文本,大凡盟誓,都约定双方权利义务。而所谓“白马之盟”,“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却只有功臣一方的义务,不合情理。也就是说,就算内容是真的,它也不应该称为“盟”,而更应该认为是一种命令,就像上述刘邦的另一条诏令一样: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

第四,内容的可疑。从内容上来看,“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也毫不合理。可以与高祖十二年三月那条诏令相对比。诏令称“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伐诛的对象很明显,是谋逆起兵者,法理也很清晰,因为他背叛天子。而白马之盟称“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细细琢磨,问题是很大的。“非刘氏为王”存在两种情况:其一,非刘氏自己称王,则白马之盟的性质就与十二年三月诏令重复,没有必要再次盟誓一遍;其二,是帝国的继承者新天子任命非刘氏为王,那“击之”的对象则变得模棱两可,究竟刘邦是让大臣们击被封的非刘氏王,还是击乱行分封的新天子呢,如是前者,相当于刘邦鼓励大臣不遵从新天子之命,如是后者,相当于刘邦鼓励大臣谋逆。无论是哪一种,对于继任的新天子,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刘邦作为一名帝国兆基者,有什么理由给自己的儿子、孙子设置这样的障碍呢?即便刘邦想达到限制分封异姓王的目的,直接和子孙内部通过遗诏的方式来规定即可,远比和功臣盟誓有效得多。

因此,“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这个内容只有在一个情况下才会变得合理。即刘邦十分确定帝国权柄会被一个非自己子孙握在手中,而这个人将会大封异姓王,才会留下这样一条命令。但既然如此,他又为何不在死前就处理掉这一人呢?

基于这些理由,“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时间形式上错漏百出,内容上也不合情合理,但针对性却特别强,矛头直指吕后。因此“白马之盟”更像是诛吕之变后,功臣集团为了提高政变合法性而捏造的一条理由。只不过虽系捏造,这一理由却可以有效防止后世再次发生外戚掌权的现象,因此被文帝朝廷将错就错,干脆以假当真继承和保留了下来。

那么当初是谁在记载历史时,把虚构的“白马之盟”安插了进去呢?有一个人物值得怀疑。他就是陆贾,陆贾既是反吕联盟的联络人,又是《楚汉春秋》的编写者,而《楚汉春秋》是司马迁写《史记》中汉初历史的主要参考文本。

把视角重新拉回到故事的主线上,孝惠帝既然已死,吕后自然可以着手料理朝中的人事安排,以解决两派争锋相对的局面。

第一个解决的就是硬骨头右丞相王陵。吕后对他实行明升暗降,一个月后就任命他为少年新天子的太傅,也就是“帝师”这一职务,身份尊贵无比,实际却离开了政府系统,不再拥有实权。吕后把效忠于自己的左丞相陈平提拔为右丞相,又以宠臣审食其为左丞相。由陈平处理朝中政务,审食其虽居丞相之位,却不治事,只出入宫中,充当吕后身边的侍臣,但大小事务,均要靠他和吕后沟通决断。

吕后又提拔任敖为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任敖也是沛县元老之一,曾是狱吏,和刘邦交好。有一回刘邦因事逃匿,县衙将吕后抓入牢中,狱卒对其不礼,任敖大怒而起击伤狱卒,保护了吕后的尊严。吕后能以他为三公,自然不仅仅因为救命之恩,任敖必然在站位上选择了亲近吕后。

趁第一年的冬天还未结束,吕后追封了两名吕氏为王,一名是她的亡父吕公,一名是她亡兄,在建国征战期间立下不小功绩的吕泽。如前所述,在这之前,吕后已经妥善地安排好了舆论环境,三公里从陈平到审食其到任敖,无不是忠于她的,自然无人表示反对。但也侧面说明,吕后之前在王陵、陈平、周勃三人之中讨论的,应该也只不过是分封这两名逝去的吕氏先人,不包括其他,否则大可以此时一步到位。而王陵以“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回应,击的目标当然不可能是已死之人,那就只有击吕后本人了,更显“白马之盟”之无稽。

要再等四个月后,吕后才分封了第一位活着的吕氏外戚,侄子吕台为吕王,但同时也分封了孝惠帝的两名儿子为王。

吕后独自执政的八年中,累计有刘氏子孙七人封王,吕氏外戚五人封王,功臣集团及其后代十九人封侯。

纵观这八年的人事安排,很清晰地可以看见她的心思和计划,即以保护嫡系继承为终极目标,以加强刘吕姻亲为坚实依靠,以打造亲信宠臣班子为政治保障。

为何要保护嫡系继承,可以通过数百年后唐朝的另一个故事来参考。

据说,武则天建立大周国后,随着年老衰朽,在考虑继承人时,曾咨询狄仁杰是否该传位于侄子武三思。狄仁杰用一句话打消了武则天的顾虑。

他是这么说的:陛下有没有看过侄子在祖庙里供奉姑姑牌位祭祀的先例呢?

这个故事是否为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透露了一个古代非常重要的生死观念:祭祀。即古人非常重视死后能不能进入宗庙、祠堂得到后代的供奉,这也是古代传宗接代的目的之一。即便无法生育,哪怕采取过继、收养的方式,也要确定一名继承人,将来能够祭祀自己。

狄仁杰的意思即是:一旦武三思即位,供奉的自然是其父母,武则天只有传位给亲儿子,才能死后进入祖庙得到血食。

吕后同理。这也是她从保护孝惠帝太子地位,再到保护嫡系继承的一贯理念。

为何要加强刘吕姻亲,则是因为相对于功臣集团来说,刘吕二家毕竟有血缘之亲,更值得信赖,一旦有变,可以成为互相依靠互相庇佑的力量。

吕后加强二家姻亲的方式,是将吕家女性纷纷嫁给刘氏子孙,比如将妹妹吕嬃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将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不仅如此,吕后还将选亲信的贴身婢女,赠与诸侯王为妃。“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史记? 外戚世家》”。

在送出去的这批婢女中,有一名姓窦的良家子,因为老家在清河,便请求主办这件事的宦官,把她分配到赵国去,可以离家近一些。宦官却不小心忘记了这回事,也有可能是根本没放在心上,最终窦氏去了代国,成为代王刘恒的王妃,也即后来著名的窦太后。

除此之外,吕后还任信赖的刘氏子弟在宫中担任要职,其中最重要的两人,为齐王刘肥的儿子:刘章、刘兴居。

如前所述,刘肥积极向吕后表示诚意,而吕后也始终把刘肥作为值得依靠的同盟,这大约可见刘邦未发迹尚在民间时,吕后就和这名私生子关系不错。此时,刘肥已死,其长子刘襄继任齐王之位。吕后又封其次子刘章为朱虚侯,封其三子刘兴居为东弁侯,先后令两人入宫宿卫。

宿卫一职,非比寻常,即保护禁宫的安全,相当于太后身边最近距离的卫兵,非亲信之人不足以任。吕后对齐王一系的信任程度,可见一般。

特别是朱虚侯刘章,年方二十左右,血气方刚。吕后不仅将自己安危交由其护卫,又嫁以吕氏女儿,且似乎交给他执行家法,治理吕氏中行为不轨之人的权力。

高后七年,刘章在太后的私人宴会上,当场斩杀了一名不守酒令的吕氏家人。没有吕后默许,刘章何敢如此。

“自是之后,诸吕惮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资治通鉴? 卷十三? 汉纪五》

诸吕和大臣怕的不是刘章,而是吕后赋予刘章的权力。

吕后对于非嫡系刘氏子孙的态度是:主动投诚的,像刘章刘兴居等,便加以重用。拒绝合作的,则除之后快绝不手软。她将吕氏女儿嫁给各诸侯王,并非单纯联姻一个目的,也有利用吕氏女儿严格监控诸侯王动向和态度之意。在赵王刘如意死后,又有连续两任赵王刘友、刘恢因为和吕氏女儿不合,遭到告密被处死。

不仅如此,当逐渐长大的前少帝得知亲生母亲是被吕后杀死时,也表达出了强烈的反抗之意。吕后毫不犹豫,将之废除幽禁,重新立孝惠帝另一名儿子为后少帝。

在吕后看来,稳固的江山里不容有异己,她所做的一切,清楚的所有敌人,联合的所有力量,都是为了嫡系可以牢牢地掌握帝国命脉,而自己则可以在死后安然进入祖庙,千秋万代接受子孙供奉。但她无论如何都意料不到,将来首起祸端的,正是自己委以重任、信赖无比之人——朱虚侯刘章。

刘协脑中有谋略,胸中有抱负,为何却偏偏被那些诸侯们牢牢地控制住呢?

自刘邦建汉,汉祚绵延四百余年,止于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汉献帝刘协历来被世人视为懦弱无能的一个典型。

但历史上的汉献帝并非如此,他一直有着中兴汉室的志向,被“挟天子以令诸侯”更多的则是一种无奈和情势所迫。

作为东汉的末代君王,他在挣扎和妥协中为挽救汉室江山进行了不懈努力与抗争。

汉献帝剧照

拿到了悲情男主剧本历史上皇帝大多都享受着锦衣华服、珍馐美食。但汉献帝刘协在娘胎里就开始担惊受怕。

刘协的生母是汉灵帝的宠妃王美人,出生世家,容貌姣好,举止端庄,深得汉灵帝的宠爱。

当时的何皇后毒辣、善妒。这可能和她出生屠夫之家有关,尤其生下了皇子刘辩后,何皇后更是嚣张跋扈,偏偏汉灵帝是个“妻管严”,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时王美人刚刚怀孕,深知懦弱无能的汉灵帝无力保护她们母子,于是只能瞒着灵帝偷偷堕胎。

王美人

可是腹中的刘协十分坚强,几次三番,竟只是有一些胎动,以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存了下来。

他在尚未足月之际,生母便惨遭何皇后毒手,中毒而亡,董太后怕孙儿再遭暗算,于是将他抱到自己的永乐宫,决定亲自抚养。

生母被毒杀,父亲不管,还在襁褓中刘协命运就如此悲惨。

自小长于内廷,但“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这是《后汉书》对其的评价。

后汉书

汉灵帝病重之时,也曾动过立刘协为帝的念头,但是基于长幼有序的传统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最终还是立了何皇后14岁的儿子刘辨为皇帝,刘协被封为陈留王。

国家的实际大权由何太后和其兄长何进所掌握,此时才九岁的刘协,身后是对汉室江山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

灵帝死后,留下的是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的一地鸡毛,此时大权掌握在何太后一族手中,何太后其兄何进,想要秘密捕杀宦官。

不料,走漏了风声,宦官杀了何进。袁绍等又杀了宦官,董卓从中插了一脚,引兵至长安,杀了何太后。

董卓

14岁的少帝和9岁的陈留王被宦官们裹挟着出逃。“皇帝没了”文武百官惊恐万分,还好最后被寻回。

步步为营,才出虎口,又入狼窝此时董卓带着自己的兵马压城,态度骄横无礼,大声问责小皇帝,“若非陛下骄纵宦官,何故迎来今日之祸?”

小皇帝哆哆嗦嗦被董卓吓得大哭,之后董卓走到刘协的身边:“我董卓也,从我抱来”,九岁的刘协则以“不就尔抱”回怼。

年幼的刘协遭逢大劫,却能临危不乱,称赞其为睿智果敢,有胆有识也不为过。面对董卓,刘协远胜过其兄不言而喻。

幼年刘协

回到京城,董卓自称与董太后的同族要求立刘协为帝,众百官敢怒不敢言,刘协登基之后,董卓自封太师,开始把持朝政。

刘协表面上假意顺从董卓,暗地里联络以王允为首的朝官们和外官铲除董卓。

随着关东诸侯结成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刘协十分高兴,他想凭借关东诸侯的力量摆脱董卓的控制。

于是他派亲信联络各诸侯,但是却遭到拒绝,原来关东诸侯出兵实为扩张地盘,丝毫没有人关心他这个名义上“天下共主”的安危。

刘协

刘协只能依靠内部朝官的力量了,于是便有了后来人们熟知的王允用美人计使吕布杀董卓。

董卓死后,由于没有安抚好他的余部,由于利益争斗,刘协皇帝没当几天,又被套上了空壳子,董卓余部李榷、郭开始把持朝政。

随后王允被杀,相当于砍断了献帝又一支柱。李、郭执掌朝政后上演了“君臣共斗,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的闹剧。

郭汜羁押群臣,李榷扣押皇帝,刘彻此时早已沦为囚徒一般的境地,丝毫没有天子的威严,无力自保。

汉献帝被扣押

完全沦为李、郭二人进行政治争斗的工具。

空壳皇帝的无奈:用有限的权威造福百姓刘协其实也颇具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三辅大旱,粮食贵得离谱,长安城内一斛谷就价值50万钱,甚至有人吃人的情况出现。

献帝下令开仓救济百姓,但饿死者如旧。汉献帝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大殿上煮粥,竟然有两大盆之余。

原来是官员们的假公济私,汉献帝刘协重重的处罚后,长安城中的饥民都得到了救济。

刘协

从以上谋略中足以看出,汉献帝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相反,他在某些方面颇具才干的。

历史的真相:“挟曹操以令诸侯”汉献帝自从被董卓捧上皇位后,辗转群雄之手、在纷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始终没有摆脱木偶的角色

当李傕、郭汜两派对擂相互讨伐时,汉献帝从中脱险。

后来李、郭言和,合兵一处攻击汉献帝。此时的刘协只有两条路,一,回去继续当众人抢夺的工具。二、投靠某一方诸侯,变为一人专有的工具

汉献帝

两害相权取其轻。刘协选择了后者。

从长安到许昌,区区近360千米的路程,汉献帝刘协走了一年,一天连一千米都走不到。

虽然多次面临追捕,但选择的主动权在他手里,他选择了北方的曹操。然而,派出的信使还未出门,李傕、郭汜联军就已经杀到。

这时候,曹操派出大将夏侯惇将李、郭联军击溃,解了天子之危。曹操迎天子回许昌。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在“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这个内忧外患的历史大环境中,汉献帝虽然狼狈,但是他毕竟还有一个皇帝头衔。

曹操

军阀割据,群雄并起,虽然各自为政,但是“大汉”这个旗帜却是有一定的号召力,汉献帝依旧是天下共主的地位。

古代做事,最强调名分,讲究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正如“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久帝搞素而天下归心”一样,都是基于对今后政治斗争的有利性。

曹操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汉献帝迎到此处。汉献帝则是有自己的谋划,他要借曹操之手,稳固他们刘家的汉室江山。

曹操

诛杀失败,终成孤家寡人曹操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合纵连横各路诸侯,到一统北方的任务。

然而汉献帝刘协作为一个成年皇帝,如何能忍受曹操日渐膨胀的野心。古人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建安五年,汉献帝刘彻不甘沦为为傀儡,暗自下衣带诏,联合朝中大臣设法诛杀曹操。

但是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密谋败露,这起事件的参与者通通被曹操处死,甚至包括他的皇后和妃子,以及自己的儿子。

刺杀暴露

汉献帝这时才知道自己始终是个傀儡,自此彻底死了心,再无奢望,终于明白了汉的崩溃只是旦夕间,要想振兴是不可能的。

延康元年,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曹丕继位,国号为魏。魏明帝青龙二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以天子之礼下葬,明帝素服发丧。

汉献帝刘彻几乎一生中所有的重大决定都是不由自主。

从出生、继位到禅让,被权臣控制和利用无从选择,有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抱负,也努力过,但是终不可行。

曹丕即位

若不是生这个时代,他未必不是一位杰出的君王,汉献帝刘协虽具悲情色彩,但不见懦弱之影。正是在他的的苦苦支撑之下,才让濒临灭亡的大汉王朝往后延续了几十年。

白马之盟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汉朝为什么能传四百年?刘邦一句话很关键。白马之盟中,约定:非刘者王,非功者侯,天下共击之。非功者候,这是大汉的激励机制,大家为了封侯,都得为大汉朝拼命,不然,就是李广也难封。非刘者王,保证称王的都是老刘家人,那皇帝更得是老刘家的,刘邦不能确定自己后代是不是会出王八蛋,但你们要是不满,新的皇帝也得姓王。那怎么保证汉二条得到实施呢,就是天下共击之,这像是一个惩罚,但其实更多的不是警告违反者,而是一个公布天下的悬赏令。一旦出现上面的两个情况,天下百姓听着了,你们建功立业,然后封侯的机会来了,只要共击之,就有赏。吕后封了这么多吕氏王,吕后一死,陈平周勃马上灭了吕氏。但这两人控制长安后,没有自己当皇帝,而是请汉文帝进京,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违反这规定,就会成为悬赏榜上的目标,成为一个靶子。这些,汉文帝的部下宋昌早就看穿了,在汉文帝犹豫要不要进京当皇帝时,他就鼓励汉文帝,大胆去,因为皇帝一定是我们老刘家的。
什么是白马盟誓
汉初的政治体制基本沿袭秦制,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又恢复了秦代已废除的分封制,采用郡县与封国并行的体制。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网罗各股军事力量,与楚军争夺王位,曾分封了一批异姓王。他们在汉军大旗之下,使刘邦终成帝业。其后,他认为异姓王终不可信,而仅能利用。因此他成帝以后,先后以种种借口除掉异姓王,同时又分封刘氏子侄为同姓王,并与群臣刑白马之盟下,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作为巩固西汉中央政权的辅助手段
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与刘氏诸王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此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来涂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约,而此盟约的内容为确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起因】楚汉相争时,刘邦藉着手下众多将领与背叛项羽的诸侯王而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在战後不得不将功绩最高的一群将领封为诸侯王,但其却对异姓诸侯王心存疑虑,害怕其谋反,危及自己的江山,於是开始着手翦除异姓诸侯王和功臣势力。以汉初三杰之一韩信为例,刘邦在垓下之战获胜後即改封其为楚王,使其离开根据地齐地,并於翌年设计将韩信掳至长安,降为淮阴候,最後藉吕后之手斩杀韩信
其後彭越、英布、韩王信、臧荼、卢绾等王皆一一被其贬杀。其将异姓诸王清灭後,发现汉朝的控制力还只能停留在关中地区,在边疆地区却显得鞭长莫及,因此大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制,以保刘氏江山稳固。然而随着吕后势力日大,其担忧汉室江山被吕氏夺去,因此在其晚年与刘氏诸王杀白马为盟,以策万全
【结果】刘邦驾崩後,吕后要立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以此加以反对,但是左丞相陈平、绦侯周勃认为吕后此举并无不可,结果吕后大封诸吕为王,吕氏的诸侯王直至吕后死後才被废
在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弄权,被封为假皇帝,最後篡汉,将此盟约撕毁。其後汉光武帝重建汉朝,此盟约再被重提。直至东汉末年曹操称魏王,其後其子曹丕继任魏王并篡汉称帝後,白马之盟才被彻底撕毁
终汉之世「非刘氏不王」这个祖训除了在上述的三个时期以外,都被严格地遵守,因此可见此盟约对汉代皇帝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作用】白马之盟的本意是巩固汉家天下,但却反而因为过於依赖同姓王而使其坐大。汉文帝时,先後发生了济北王和淮南王的叛变;而汉景帝时更发生了七国之乱。但最终这些叛乱皆被平定,而景帝亦乘胜收回封国的官吏任免权,削弱了封国的实力。其後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同姓王的实力被大幅削弱,变成一种虚衔。结果刘邦白马之盟的原意消失,只作为训言留下
【评价】史家一般认为刘邦在登上皇位後害怕被夺权,并为了使其後代不用受到功臣压迫,因此铲除开国功臣,并订立白马之盟。这反映其拥有着「家天下」的私欲,亦开创了後代各朝开国君主屠杀功臣的先河。
白马之盟什么意思?
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此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约,而此盟约的内容为确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历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41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