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羽身上有个缺点,正因为无法摆脱这个缺点,所以永远斗不过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所谓的反间计,是指在看穿了对方所使的诡计之后,巧妙的将此计施展回去,用对方所使的计谋去攻击对方。使用这种计策时,一定要事先了解敌方的性格特点,而且真实度一定要够高,足够让对方相信自己已经中计,使对方对自己放下戒心,做出错误的决断和行动。
中国可以说是兵法大国,使用过反间计的大将多如牛毛,秦国曾经就用来对付过赵国,三国的周瑜也使用过这种计策对付曹操,再比如小编今天所说的刘邦。
虽说刘邦在最后成功灭掉了死对头项羽,建立了汉朝,可是他曾经也被项羽打得很惨。项羽的手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军师范增,在这位军师的指点下,项羽派人把刘邦的粮草补给全给毁了,使刘邦的军队彻底断了粮草。即使军队的战斗力再强,在失去了粮草的情况下也只能成为刀下亡魂。
眼看着战争已经无法继续下去,刘邦为了保住自己士兵的性命,只好选择投降。为了顺利求和,刘邦甚至把对自己来说极为重要的荥阳西边的领土,拱手送给项羽。
项羽得知敌军投降的消息之后内心膨胀,在没有经过慎重思考的情况下,想要答应求和。不过他的军师强烈反对他的做法,因为范增非常明白刘邦的大志,一旦接受了如此不安分的人,日后对自己来说极为不利。而且现在刘邦的军队士气非常低落,完全没有对战的心思,楚军的士气却非常激昂,如果趁机攻打过去,是很有可能打倒汉军的。
虽说他在项羽所摆的鸿门宴上帮了刘邦一把,但当时只是无奈之举而已,如今正是打倒汉军的最好时机,绝对不能再轻易放过了。
项羽在听了自己军师的分析之后,这才决定拒绝敌军的求和,而且还要重新整顿军队,直接把整个荥阳城给包围了,准备灭了刘邦的军队。
在敌军的紧逼之下,再看看士兵们半死不活的状态,刘邦一时之间陷入了为难,这时候他的部下陈平,替他分析了当前的局势。陈平觉得项羽虽说很有谋略,但是气量却非常狭小,就连那些随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将士,都没有得到多少回报。他的这种性格必然使他的内部极为不稳,认为刘邦可以从这里下手。
被项羽视为心腹的人,只有那么几个,大概是范增、周殷等人,只要有足够的筹码,绝对不愁搅不乱对方的军心。只要对方军心乱了,刘邦就很有机会解除困境了。
刘邦听完之后,觉得这个计谋可以实施。所以拿了四万黄金给陈平,让他自行安排,并且不过问黄金用到哪里去了。
陈平得到这笔黄金之后,便开始实施起了反间计,在项羽的军营里散布部分大将因为得不到回报,而背叛的传言。项羽虽然比较信任他的部下,但是听到这种传言之后,还是对将领起了疑心。
之后他派使者到刘邦的军营,名为拜访,实为打探消息。陈平得知消息之后,特地准备了很多山珍海味招待,让楚军的使者高兴至极。
可是就当使者准备大吃的时候,陈平却直接撤走盛宴,换成了普通宴席,还说自己记错了,以为对方是范增的人。
楚国使者回到军营以后,把陈平所说的话转述给项羽,项羽便认为自己的心腹已经不再那么忠诚了,对他更是防备起来。范增原本对主子百分百忠诚,可是主子不但不听取自己的建议,反而怀疑自己,在失望之下辞官回家,不久过后就去世了。
其实在陈平使出反间计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了项羽的性格了,此人虽说招揽了很多壮士,却完全没有贵族的气势,那些随他已久的将士连个官职都很难得到,时间久了,军心自然就不那么牢靠了。所以他在使反间计的时候才那么顺利。
再看看刘邦,虽说他在兵力方面比不上项羽,而且在兵法方面也比不上对方,但是他对待下属极好,而且极为信任,把那么多黄金给了下属之后,竟然丝毫不过问,让下属自由发挥才能。
如果项羽在对待下属方面,也如刘邦那般信任,最终结局可不一定是刘邦上位。所以说两人之间最大的区分是在用人方面。其实项羽的气度远不如刘邦,做不到像他那么豁达,一边不断的招收人才,一边却又疑神疑鬼,怕他所用之人背叛他。如果不是他对军队的管理方式有问题,也不至于在明明极有可能战胜的情况下,反而败给了刘邦,成为后人的反面教材。
刘邦不会武艺不如樊哙,计谋不如张良,打仗不如韩信,搞后勤不如萧何,但是,有一个巨大的优点,他会笼络人心,堪称心理学大师,他能根据不同的人的心理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让人心里都服他,让这么多有才的人对他死心塌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才,所以,可以说他贪婪,文盲,胆小怕死,无勇无谋...可他具有成为皇帝的必要素质,时世造英雄,他笑到了最后.
相反,项羽其他素质都比刘邦优秀,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武将,可惜他就是没有刘邦那种帝王魄力,不能容忍比自己强,造成人才流失,而且又骄傲自大,这是性格的悲剧,不管是不是在乌江,项羽注定终有一败,只是历史过于残酷,让他输光了家底,没有翻身机会
对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项羽和刘邦在灭亡了秦朝后,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后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而死。那么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呢?这还要从两人的性格特点说起。
项羽的性格特点:
(一)刚愎自用
项羽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项羽占领咸阳后,收取了秦宫的财宝,虏取宫娥美女,不听别人劝阻,回家乡炫耀。那人发牢骚说“楚人是沐猴而冠。”项羽知道后大怒,立即将那人杀掉。在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的建议放走刘邦,导致后来与之争夺天下,自食苦果。
(二)残暴不仁
项羽入秦都城咸阳之后,杀掉秦王子婴,烧了阿房宫。接管秦降将章邯的二十万大军之后之后,为防止秦兵哗变,除了章邯和部将外,也全部坑杀。可见项羽的残暴。
(三)有勇无谋
项羽少年时,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他叔叔项梁教他识字,他不愿意学;教他击剑,也不愿意学,说要学统领军队打天下的本事;于是又教他兵法,他只学个大概就不深入研究了。
后来将领们攻城夺地,灭亡秦朝。项羽把刻好的官印玩得都没了棱角,还舍不得封官授印。都尉陈平多次给他出主意他也不采纳,导致陈平投靠了刘邦。后来又中了刘邦的离间计,居然怀疑“亚父”范增而不用。可见项羽空有一身力气却少智谋,导致他驭人无术,打仗无方,最后被刘邦夺了天下。
(四)能伸不能屈
项羽赢得起,输不起。听到四面楚歌,就怀疑楚被汉灭,自己先大放悲歌。被刘邦追到乌江时,乌江的亭长要用船送他过河,他却认为:天要亡我,我渡过去有什么用呢?于是放弃了重振旗鼓、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而死。所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能伸不能屈,最终被自己打败。
刘邦的性格特点:
(一)知人善任
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不如张良;要说运输粮草、保障供给、治国安民,刘邦不如萧何;要说亲临前线,挥挥杀敌,刘邦又不如韩信。但是刘邦的长处就是很聪明,知道争夺天下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能成事,就把文官武将等人才聚拢起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为自己服务。
(二)能听得忠言逆耳
刘邦占领咸阳之后,来到了阿房宫。看见富丽堂皇的宫殿和美丽的宫女,就打算进去享受一下。这时他的部将樊哙气愤地对他说:“沛公,您是想打天下,还是要当富翁?这些奢华无比的东西使秦朝灭亡了,您还要它干什么呀?我劝您还是赶快回到军营里去吧!”刘邦根本没听清他的劝告,顺口说:“还是让我进去歇歇吧!”张良这时也进来了,听到樊哙的话,对刘邦劝谏:“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樊哙的话说得对呀!希望您听从他的劝告,以国家大事为重。”听了张良的话,刘邦立即清醒过来,离开了宫殿,回到驻地灞上。
(三)仁慈更得民心
刘邦占领咸阳后,宣布三条法令:第一,不准杀人,否则偿命;第二,打伤人的治罪;第三,偷盗抢劫的治罪严罚。还宣布废除秦朝的一切法律。百姓听到刘邦的约法三章,非常高兴,争先恐后地拿来酒食慰劳刘邦的将士。刘邦好言相劝,让他们把东西拿回去,并说:“粮仓里有的是粮食,不要再让你们费心了。”刘邦的做法深受百姓的爱戴,百姓都盼着刘邦能留在关中称王。由此可知,后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与他的约法三章有很大关系。
(四)能屈能伸
项羽和刘邦伐秦前约定,先入关中者称王。结果刘邦先入关中。项羽听说后怒火冲天,要将刘邦的兵力消灭。当时项羽有兵40万,刘邦只有十万,兵力悬殊。这时刘邦能屈能伸,先与项羽的叔叔项伯结成儿女亲家。第二天又带着张良、樊哙等人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怒气,缓和了二人之间的关系,为后来的发现壮大赢得机会和时间。
综上所述,项羽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有勇无谋,残暴不仁,还能屈不能伸,导致自己在楚汉之争时没有优势而不自知,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刘邦的性格和项羽正好相反,知人善任,能听得忠言逆耳,对百姓仁慈,深得民心,能屈能伸,是真正的大丈夫。最终凭借各方面的优势胜出,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史称为汉高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9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