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姜子牙、管仲、商鞅还有诸葛亮。这些古代的丞相都会拥有着出色的实力,曾经辅佐过很多的君王,拥有着众多的代表作品,可以让自己所辅佐的朝代能够拥有一番霸业,可以进入到巅峰的时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历史上也留下了知名度,始终不被大家忘记。
伊尹
这是商朝的一位政治家,出生于洛阳伊川,通过以鼎调羹的理论能够治理天下,然后辅助商朝。并且还辅佐五代君王,使得商朝能够进入到巅峰的状态,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以及政治家。
姜子牙、管仲
姜子牙在遇到周朝的开国元勋之后开始成为首席智能团,一直都会府主君王创建一番霸业,更是消灭了商纣王,然后创建周朝。是一位不可以忽视的军事家政治家。管仲因为得到鲍叔牙的推荐,因此开始走上了丞相之路,一直都会留在齐桓公的身边,更是让春秋拥有了一番霸业。在管仲的管理之下,使得国家富国强兵,因此直接被大家称之为仲父。在春秋时期是一位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后期还被大家称之为是华夏文明保护者,是法家先驱。
商鞅、诸葛亮
之前也写过很多的作品,比如商君书,秦律等等,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曾经积极的实行变法,改革一系列的民风民俗,在经济上一直都会认为需要注重于农业,更是帮助秦朝的军队有效收复河西。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天下,曾经大败曹军,然后就能够形成三国鼎足之势,是三国非常有名的一位丞相。同样也会拥有很多著名的代表作品,之前也曾经给大家发明许多的产品,比如木牛流马还有孔明灯等等。是中国古代非常有知名度的发明家,还有文学家,因此不可忽视。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盘点中国古代丞相排名哪一些受到大家关注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是2009年11月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李芷萱。本书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片介绍了100位中国历代名臣的风云故事。
内容简介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彩色图文本)》精选了100位中国历代名臣,用精练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为读者还原出了这些峥嵘岁月里的风云人物,让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思想、品格以及对他们当年的所作所为对我们今天生活所产牛的巨大影响。[1]
目录
姜子牙 在人生终点奋起直追
周公旦 道德与政治双冠王
管仲 品性贪婪却誉满天下
晏婴 才华横溢却无所作为
孔子 政治失败成就文化巨人
伍子胥 终生以报仇为最高目标
范蠡 自由浪漫的政治家和富翁
吴起 死后还可以杀掉仇人
商鞅 变法成功却自身殒命
张仪 以舌头为武器的人
蔺相如 内柔外刚的完美宰相
苏秦 前无古人的六国丞相
范雎 “远交近攻”战略的总设计师
吕不韦 历史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商人
李斯 以老鼠为师的丞相
赵高 大秦帝国的“终结者”
萧何 荣立一等功的“后勤部长”
张良 拥有完美结局的开国功臣
陈平 汉代杰出的阴阳家
周勃 靠狱卒救命的大将军
周亚夫 自古将门无犬子
贾谊 失败的文士、政治大家
袁盎 品德高尚的权力斗争高手
晁错 书生意气的政治家
张汤 审老鼠出身的大法官
董仲舒 影响深远的文化无赖
霍光 自我奋斗的完美榜样
梁统 一个大世家的崛起与灭亡
王莽 依靠“作秀”登上皇帝宝座
董卓 最大的错误是抢了吕布的女朋友
曹操 历史上枭雄的代言人
张昭 有限忠诚的顽固派
荀彧 大汉朝的最后一位忠臣
周瑜 赤壁之战的领衔主演
司马懿 抢曹操家底的人
诸葛亮 鞠躬尽萃的代表人物
朱异 才华横溢的千古奸臣
贾充 司马家族篡位的智囊
陶侃 小人物奋斗的奇迹
王导 与皇帝共坐龙椅的大臣
谢安 比明星更擅作秀的政治家
王猛 捉虱作秀,择明而辅
杨素 隋炀帝的铁杆死党
高颎 被砍头的忠臣
房玄龄 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
魏征 最爱给皇帝挑毛病的人
杜如晦 唐朝十八学士之首
李绩 最会作秀的大将军
褚遂良 刚正不阿的反对派
狄仁杰 中国的福尔摩斯
姚崇 脚踏实地的贤臣
来俊臣 留下业务著作的第一酷吏
宋璟 一缕春风吹盛唐
张九龄 以诗留名的宰相
高力士 重情重义的太监
李林甫 口蜜腹剑的代表人物
李泌 不爱功名爱修行
李德裕 “牛李党争”的始作俑者
赵普 对宋朝有着深远的影响
寇准 倔强的山西人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欧阳修 左手政治,右手文学
司马光 皇帝教科书的作者
王安石 推行变法的文豪
苏轼 合格才子,不称职的政治家
秦桧 从有志青年到千古罪人
岳飞 壮志未酬身先死
耶律楚材 以占卜闻名的政治家
刘秉忠 大元朝的总设计师
文天祥 宋朝的血性英雄
伯颜 灭掉南宋的蒙古人
刘基 独缺官场智慧的神童半仙
胡惟庸 乌尽弓藏的牺牲品
方孝儒 一身傲骨的忠君贤臣
杨士奇 可治国,却不能齐家
于谦 留得清白在人间
刘瑾 立地太岁
王守仁 用兵如神的哲学家
严嵩 最会写青词的宰相
海瑞 敢骂皇帝的清官
张居正 完美的改革家
戚继光 名垂千古的抗倭英雄
魏忠贤 靠女人出头的太监
温体仁 奸臣也是道德完人
袁崇焕 军事爱好者的梦
洪承畴 毁誉参半的打仗高手
范文程 满清政治架构的设计师
史可法 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忠臣
多尔衮 从孤儿弱主到和硕睿亲王
鳌拜 被自大打败的满清第一勇士
年羹尧 成也雍正,败也雍正
刘墉 以斗和坤为乐趣的“罗锅”
纪晓岚 从神童到文学大师
和珅 贫贱中发家的美男子
林则徐 真性格的禁烟大臣
曾国藩 满清帝国的“道德完人”
左宗棠 以诸葛亮自居的举人
李鸿章 清政府的替罪羔羊
康有为 被政治耽搁的学者
袁世凯 遗臭万年的皇帝梦想家[2]
在历史上,有很多位高权重、政绩卓越的丞相,比如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管仲、西汉初期著名的丞相和军事家周亚夫、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他们无论是从才华、思想、政绩、智谋等方面,都是比较卓越的。
一、管仲管仲,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管仲得到鲍叔牙的推荐,担任了国相。在他任职期间,在政治多次改革,在军事上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在外交上实行不同的战略,对外尊王攘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二、周亚夫周亚夫是西汉时期著名将领,也是著名的军事家,官至丞相。他是名将周勃的儿子,历经汉文帝,汉武帝两朝,经历了文景之治。他善于用兵,英勇善战,才华横溢,足智多谋。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率汉军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叛军,挽救了汉室江山。后来,他多次出击匈奴,为后来汉武帝彻底扫除匈奴障碍奠定了基础。
三、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著名的一位丞相,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早年在隆中隐居,后来三顾茅庐,跟随刘备一起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任命为丞相之后主持朝政,大小政事非常勤勉和谨慎,赏罚分明。他的一生都在为蜀汉的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最终因积劳成疾,于公元234年病逝。
除去这些人,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丞相,例如范蠡、房玄龄、长孙无忌、晏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人呢?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丞相——伊尹
伊尹(约前1630~前1550)。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一说名挚。今山东省莘县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汤死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即太甲即位,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省-虞城东北),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死于沃丁时。他为商朝理政安民5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伊尹于公元前1550年卒于亳(今山东省-曹县南),享年81岁(另说伊尹放逐太甲后,篡位自立,太甲潜回,将其杀死)。据莘县旧志记载:“莘之北门外曰伊尹田,伊尹田北八里,古有莘亭。世传伊尹躬耕处也。”又载: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东昌府知府程光珠访求古迹,亲书“莘亭伊尹耕处”6个大字,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虎云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以永志之。其碑今在莘县城北单庙乡大里王村西,碑文大部清晰可辨。另在莘县古有伊尹庙,“伊庙清风”为旧时“莘县八景”之一,历代地方志乘多有记载和题咏。
伊尹以鼎烹说汤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为接近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国君发现其才干,提拔为管理膳食之官。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均为夏禹之后,血缘联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其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缕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汤由此方知伊妖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伊尹不仅是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还是后来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仅与汤同祭,还单独享祀。
伊尹名挚,一说名伊,又称阿衡,保衡为官名者,夏末商初人,生卒年月不详。《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师仆就是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家庭教师。这可以和古希腊教育史上以教仆身份任奴隶主子弟的家庭教师相媲美。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可以说伊尹是我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
伊尹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洛阳市栾川县墁子头),奴隶出身。因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故以伊尹之名传世。传说,他的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他母亲生他之前梦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东走,毋顾”。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这个善良的采桑女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20里,回头看时,那里的村落成为一片汪洋。因为她违背了神人的告诫,所以身子化为空桑。巧遇有莘氏采桑女发现空桑中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有莘王,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隶厨师抚养他。这一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为伊,而他的母亲就是那个采桑的女奴。
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既作奴隶主贵族的厨师,又作贵族子弟的“师仆”。由于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远近闻名,以致于使求贤若渴的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在今嵩县空桑涧西南,有个平兀如几的小山,就是世传商汤聘请伊尹的三聘台,而在城南沙沟龙头村的“元圣祠”右厢房则专修有三聘台以供后人凭吊。由于有莘王并不答应商汤聘任伊尹,商汤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于是,伊挚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
《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可见伊尹又是我国第一个帝王之师。伊尹教给商汤一些什么知识呢?《孟子?万章》篇说伊尹“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其实就是教给商汤谋划灭夏的方略和治国驭民之道。
伊尹首先返回伊洛流域和夏桀王遗弃于洛河流域的元妃妹喜相交,通过妹喜了解到夏桀王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为了测试九夷之师对夏桀王的态度,伊尹劝说商汤,决定停止对夏桀王的贡纳。结果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师”攻汤。伊尹看到九夷之师还听夏桀的指挥,就献计商汤暂时恢复对夏王朝的贡纳,同时积极准备攻夏。
大约在公元前1601年,伊尹决定再次停止对夏王的贡纳,夏桀王虽再次起兵,但“九夷之师不起”,在政治和军事上完全陷人孤立无援的困境。伊尹看到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协助商汤立即下令伐夏。夏桀战败南逃,汤在灭掉夏王朝的三个属国后,挥师西进,很快攻占了夏王朝的心腹地区——伊洛流域的斟寻阝,并进而定都西亳,夏朝灭亡。斟寻阝在洛阳附近的伊洛平原,今偃师二里头村与四角楼村、圪挡头村之间。西亳在今洛阳市偃师尸乡沟。此战是伊尹教给商汤伐夏战略的胜利,也是伊尹助汤建立商王朝所建立的首功。
商朝建立后,商汤便封伊挚为尹。《史记?殷本纪》皇甫谧注云:“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则,作天下楷模,师范天下。《尚书?君爽》引周公语说“伊尹格于皇天”,是代天言事的。他的话就等于天意,所以,可以说伊尹是太上教师。他曾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并自称:“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子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伊尹以先知先觉自居,把自己的话视为最高教义用以教育人民,大有舍我岂谁的派头。可见伊尹是全国拥有最高师权的人物。
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传说,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官,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史记》称“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于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扬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大宗”。
《竹书纪年》说伊尹放太甲是自立为天子,以后太甲潜出桐宫,杀了伊尹。这个说法是不可信的。因为在商代的卜辞中屡见致祭伊尹的记载,其地位之尊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而且还有大乙(成汤)、伊尹并祀的卜辞。直到春秋时叔夷还说:“伊少(小)臣佳辅,咸有九州,处(土禹)(禹)之堵(土)”(《叔夷钟》铭),赞扬伊小臣(即伊尹)辅佐商汤取得天下。这同《尚书》、《诗经》称颂伊尹“左右商王”的功业是一致的。可见,伊尹不仅授成汤以帝王之术,辅佐成汤建立商朝,取得天下,而且对“颠复汤之刑”(《孟子?万章》)、不守成汤法度,胡作非为的太甲的教育,也是卓见成效的。在帝王教育方面,伊尹堪称典范。
据说伊尹活了一百多岁,到了太甲之子沃丁在位时,他才死去。死后葬在西亳。今偃师市西10里,汉田横墓东,离汤冢7里有商阿衡伊尹墓。1983年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今洛阳市偃师市西洛河北岸尸乡沟一带发掘的商城宫殿遗址证明此处为商都西亳。而伊尹死后葬于西亳亦无可疑。在今嵩县城南沙沟龙头村,明代曾重修过的“元圣祠”,是作为纪念伊尹生地而立的。祠堂有副对联说:“志耕莘野三春雨,乐读尼山一卷书”。上联说的是伊尹事耕桑于莘野(今嵩县莘乐沟),下联是说孔丘著书于尼山。可见古人是把伊尹和孔丘等量齐观的,一个是元圣,一个是至圣。伊尹当了商朝几个国王的相,为商王朝延续600多年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贤相。后人所以尊他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由于商代有关伊尹的文献极缺,所以伊尹在做“师仆”时如何对奴隶主贵族子弟施教,在被封为尹后,又是怎样中宫廷施教,很难勾画出一个象样的轮廊。但他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还可以从《尚书》、《孟子》、《吕氏春秋》、《史记》等书中找出一些零星的记载。
“殷人尊神”既是商代思想的主要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主要特点。伊尹就是被称为“格于皇天”的天的代言人。“格”,也称“格人”,是人和天之间的媒介。商代 “率民以事神”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巫教。说伊尹是太上老师,就是因为他是“格于皇天”的“格人”,亦即巫师。他可以刺探天意,他可以代传天意,在《伊训》中,伊尹告诫太甲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代天传意,说明老天爷要用降百祥奖励作善者,降百殃惩罚作不善者。就是伊尹用天命、人事、祸福对太甲的申戒,也是神道设教思想的体现。
虽然伊尹抬出皇天以先知先觉的天意代言人教育太甲,但那只是借天之威,给君权涂上神授的色彩,以统治百姓。伊尹一方面用君主若不从天意,天必警以祸殃的思想教育太甲,另方面他更重人,特别是帝王的道德修养。在《太甲》篇中,伊尹通过太甲反省的认识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逃)”。这句话强调的是自我修养的重要作用。伊尹还申诰太甲说:“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意思是说,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诚,才能取得臣民的忠和亲。他还说:“天难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漫神虐民,皇天弗保。”意思是说老天爷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常于有德;才能保住王位。否则统治九州的权利就要失去。如果轻漫祖先和神灵,虐杀老百姓,皇天也保不了你的王位,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眷求一德”。“一德”就是纯一之德。虽然伊尹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神权政治服务的唯心主义,但其更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以“眷求一德”,以求天佑,以求民归于一德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在政治上,伊尹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做国王的要“惟亲厥德,终始维一,时乃日新”。就是说要始终如一的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自己“时乃日新”,处于时时追求新的的状态中。他还强调“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主张尊贤、用贤,用人适当。他强调“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就是做大臣的要上对天子负责,下保庶民安定。并视此为大臣之职。
在教育上,伊尹认为“习于性成”。就是说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的习惯培养中形成的。他还说过“慎终于始”的话,可以推知他在做“师仆”时一定是十分重视幼儿的起始教育的。从他放太甲于桐宫,并著训词以促太甲觉醒的教育实践看,他已经懂得并自觉地创设特殊环境教育太甲。这说明,他已看到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太甲改恶从善,伊尹立即亲自到桐宫迎太甲还朝当政,并著书加以褒扬,这一教育实践,至少说明伊尹对太甲的激励是适时的。这叫惩恶于前,奖善于后。正确运用奖惩实施教育,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为教育方法之一。
伊尹对于道德教育是尤为重视的。这从太甲改恶从善后向伊尹作反省检讨的话中可以看到。太甲向伊尹拜手稽首检讨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自己的根底很不象我爷爷成汤。结构是欲败度,纵败礼,败坏了爷爷的法典,很快使灾难降于我身。老天爷作孽还可以补救,自己作孽可就没有了逃路。我过去违背师保您的教训,……只是由于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称王要善始善终。”伊尹向太甲回拜时继续教育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协天下”。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弗克庸德”,商汤所以能代夏而立是曲于汤王“眷求一德”的历史事实教育太甲。告诉太甲,商朝所以称王天下,不是苍天偏爱商王,而是老天爷保佑有德的人,不是商王哀求于老百姓,而是老百姓愿意归顺有德之王。在伊尹看来,失德则失天下,求于一德,则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天下。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亦即修德、修身看成是关乎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所以处处强调“惟新厥德,终始如一。”在道德教育中,他强调“居上克明,居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就是说要求居上的商王要克诚克明,明断是非;居下的臣民对君上要克诚尽忠。修身的原则是不求全责备他人,对自己则要经常检点不及他人处,做到自我完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义。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教育当代的人,这是伊尹在进行道德教育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在道德上,伊尹主张“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就是说谁能积众善之德,谁就可以为师。对于德和政的关系,伊尹说:“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意思是说德、政是否修到以德兼众善以一贯之的程度,这要从万民是否悦服今王和后世是尊祀七庙上得到验证。可见伊尹是主张德政的。
伊尹的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汉书?刑律志》伊、吕并书,称赞其治国和军事才能。杜甫诗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也是从这个角度评价伊尹的;苏东坡著《伊尹论》则更从政治角度称赞他是“辨天下之事者,有天下之节者”。夸赞他不以私利动心,“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当代的教育史家毛礼锐、沈灌群等称他“在帝王教育方面堪称典范,在殷代政治舞台上,也是一名重要角色”。在今嵩县元圣祠题诗云:“五谷丰登时不碱,亿万斯年存古迹”。伊尹的名字和他对历史的贡献将继续留传千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科举考试制度的魅力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下一篇: 汉武帝为什么要选择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