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韩信明明可以拥兵自立,为什么最后放弃了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8 06:05:21

韩信明明可以拥兵自立,为什么最后放弃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的军事家,韩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这个寒门子弟,硬是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军事能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无名小卒,摇身一变成为了秦末汉初屈指可数的军事家。

韩信最早投靠项羽,但是并非得到项羽的重用

韩信命不是太好,即使是成年后生活得也很凄惨。他母亲去世,他穷得无法把母亲下葬,还是当时在邻居的帮助下,才能够解决这个棘手问题。

之后他依靠着别人的救济才能够生活下去,但是寄人篱下总是生活的不顺利。甚至遭受过胯下之辱,这对一个正值青少年的男孩而言,能够忍受的原因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陈胜、吴广起义后,就有很多人揭竿而起,他自己了无牵挂,只身一人投奔了项梁,但在项梁手下,韩信也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一个兵,没有受到重用。

在项梁死后,他便成为了项羽的士兵,韩信曾经多次给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直刚愎自用,觉得自己的所有决定都是对的,不肯听韩信的策略。

在一连串灭了魏、赵、燕、齐四国后,韩信实力大增,此时也正是刘邦与项羽楚汉战争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基本上是谁得到韩信的支持,谁就能得到天下,甚至韩信的谋士也劝韩信自立,将来夺取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即使是一向看不起韩信的项羽也派人前去拉拢韩信,希望韩信能够联楚反汉。

但是韩信却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翻译过来就是,我能够有今天的地位,是刘邦给予的,他能够给我权利,让我能够自由支配士兵,这是信任我,将自己的身价交给了我,所以我韩信当然要知恩图报,不能够忘恩负义。

韩信跟项羽的使臣说出这段话,一方面是发自肺腑的感激刘邦的提携子恩,另一方面也是在对项羽表达不满,估计韩信投靠项羽时,项羽没少给韩信脸色。

韩信不被项梁、项羽赏识,刘邦给了韩信一个机会

韩信觉得项羽不能赏识自己,不是他能够服侍、追随的大王,所以在刘邦进入蜀地之后,他进入了刘邦的帐下。

刘邦一开始也不太待见他,没有发现他的军事才能。直到有一次韩信犯了纪律,要对他进行处罚的时候,他大声说道:“汉王不打算得到天下么?为什么要杀掉壮士”。

当时刘邦的大将夏侯婴听到,仔细和他交谈后,发觉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便向刘邦进言,想要他对韩信委以重任。但是刘邦也没发现他有什么不同,就拿一个随便的官职搪塞过去了。

天无绝人之路,当时的萧何很是看中韩信,他觉得韩信天生就是一个将才,也曾经多次向刘邦推荐过韩信,只是反响平平。

后来韩信觉得自己这样一匹千里马,却遇不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君主,渐渐地他有点灰心丧气。一气之下就从刘邦的军营逃走了,当萧何知道后,就赶紧骑马去追韩信了,刘邦知道后,很是不解为什么萧何这样的人会看重韩信。

萧何追回韩信后,刘邦和韩信进行了长谈,韩信对刘邦讲解当时的局势,分析楚、汉的优势劣势,这让刘邦对韩信刮目相看。

那一次的长谈韩信给刘邦的对策,也被叫做“汉中对策”。从这一次长谈之后,韩信直接彰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政治素养,刘邦也对韩信刮目相看,直接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而韩信也是不负所望,在对抗魏国、代国、齐国等诸侯国的战役中,毫不逊色,彰显了一国大将该有的风范和气魄,成功帮助刘邦解决掉几个心腹大患。

韩信是刘邦培养出来的,早就对韩信背叛有所防范

当初韩信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因为萧何的举荐,他才能够被刘邦注意到。从此之后,他逐渐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几次寡不敌众的战役他都能够化险为夷,功成名就的背后自然是离不开刘邦的信任。

当然,韩信虽然虽然有自立的资本,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属于刘邦的部下,当初没有刘邦拜将,韩信根本就没有发展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即使韩信取得一系列的军事实力,但是韩信对整个部队的控制力有限,韩信手上并没有什么心腹大将,士兵也都是“新人”。

刘邦是从沛县发家的,他的政治集团中有很多人都是他的同乡,其实纵观中国古代的起义军,其实很多参与人都是同乡,毕竟同乡人是小农社会的关系纽扣。

韩信的帐下,很多大将都是刘邦的的同乡人,像曹参、灌婴都是沛县集团军。而且刘邦为了防止韩信集权,他会在韩信打了胜仗之后,将韩信原有的士兵抽调归自己所用,将新招募的士兵给韩信带领。

在平定齐地的战役中,虽然韩信最终赢得了战争,但是却赢得很吃力,因为他的士兵并不精于打仗,依靠的只是韩信的策略,所以韩信根本不具备和刘邦硬碰硬的资本。

很多人说一方面因为韩信对刘邦心怀感激之情,不忍辜负刘邦,另一方面就算韩信有异心,他也没有什么机会会扳倒刘邦,因为以刘邦的老谋深算,他一定会提前做好所有的打算。

另一方面,从韩信的人生来看,他的格局明显没有刘邦那么大,对于韩信来说,也许做一个诸侯王就可以了,夺取天下这样的事情,看起来遥不可及,可以说,韩信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韩信手下兵士多达数十万,可以拥兵自立的他为何没做?

韩信手下士兵多达数10万,可以佣兵自立而他却没有造反,这是因为刘邦对于韩信的恩德,韩信是没有忘记的,他说有合格的军事才能,但在政治上却一窍不通。

韩信当时佣兵百万,他想智力必获成功,但他能忍住更高权力的诱惑,坚决不称霸。究其缘由有两点韩信对刘邦有感恩之心。第二方面就是韩信是有几个的军事才能,但在政治上却一窍不通,
韩信却由政治野心,但他却没有任何能力。因为他是独身加入刘邦集团的,他在该集团中没有根基,也受到该集团的排斥,如果韩信割据其地自立必将受张耳,彭越的制约。

韩信有机会三国鼎立,为什么放弃创业之路?

韩信在帮助刘邦打下一个又一个的国家之后,可以说实力是非常的强大,有自己的地盘,并且有自己的军队,实力仅次于项羽。

这个时候自然就有不少的人劝韩信自立为王,不要听从刘邦的领导,虽然这个人说的句句在理,并且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韩信却念在受着刘邦的恩德,所以并没有忍心背叛刘邦。

而且在这之后刘邦这个人也比较会用人,在那个时候也可以说不拘小节,对于韩信的赏赐从来也都是非常的大度,都是满足韩信的条件,比如再韩信去向刘邦要伪齐王的时候,刘邦一开始是比较愤怒的,因为刘邦此时此刻正在被项羽围困,便大声的骂了一句,我在这围困,你却来向我要伪齐王。

但是在张良的踩刘邦脚的提醒之下,刘邦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立马大声的说道,要就要真齐王,要什么伪齐王。

这一点自然让韩信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所以也就没有了反叛之心,所以刘邦的安抚功力是非常强大的。

而且在什么时候知遇之恩真的是特别强大的,因为韩信一开始什么也不是,谁都瞧不起,但是唯独刘邦给了你军权,给了你军队,让你去施展你的才华。

这样的一种恩德可以说是铭记一辈子的,所以韩信并不是刘邦那种人可以为了成功瞬间遗忘这个人的功德,韩信本身还是有中国古代文人的那种忠义的,所以他并不想背叛刘邦。

而是忠心耿耿的想要帮刘邦成就大业,自己也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就可以了 这就是事实,也是韩信那个时候的心中所想,辅佐君王成就一番伟业,自己也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地盘与财富。

韩信为刘邦的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最后为什么会落得个非死不可的下场?

韩信之所以落得个如此悲惨的下场,其主要原因有刘邦方面的,也有韩信自身的作为所引发的。

1、从刘邦的角度来说,他是大汉的创始人,而韩信功高盖主,他有忌惮是很肯定的。

韩信的功劳确实很大,本来他是项羽旗下的人,最后不仅把项羽打败了,还把魏、赵、燕、齐等地拿下了。当时可以说他的名声比刘邦还要大,因为汉朝有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他的能力不得不让刘邦有所顾忌。

建立大汉,他们打了无数次的仗,很多时候韩信都比较自我,总是违抗刘邦的命令,本来就让刘邦很不满,刘邦还曾经偷偷得去韩信哪里偷他的兵符,可见刘邦对韩信有多么的戒备和不信任。

2、从韩信本人的角度来说,他的性格太过于傲慢,情商太低,不懂得进退。

本来在他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就应该掩其锋芒,先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紧。他反而愈加的气盛,对刘邦毫无顾忌地顶撞,虽然是性格耿直,心无城府,但是却给自己招来了很多仇恨,尤其是刘邦的亲信像樊哙等人都被他得罪了。

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本来打败项羽之后,他可以自立为王的,他偏偏还是坚持拥护刘邦,把兵权都还给了刘邦,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等刘邦想干掉他的时候,他早就没有了反抗之力,这个时候他才想去跟刘邦对立,只能是自取灭亡了,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惜。

虽然韩信在军师上确实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在政治上他还真的比不上刘邦,心机上就没有刘邦那么深,最终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8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