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嘉靖帝二十年不上朝仍控制朝廷,看他的帝王术多厉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事情还要从嘉靖帝的出身说起,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但他一直耽于逸乐,连孩子都没生,再落水后生了一次大病后凉凉了。
明武宗没有子嗣,张皇后和首辅杨廷和就按照《皇明祖训》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原则,让他的弟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首辅杨廷和集团认为嘉靖帝只是个14岁的孩子,小皇帝比较容易控制,可他错了,在后来的“大礼议”政治事件中,他逐渐了解了嘉靖帝的真实实力。
1521年,明世宗正式登基,年号“嘉靖”,可不久嘉靖帝就和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杨廷和集团)发生严重冲突:到底谁是嘉靖帝的皇考?
①杨廷和集团认为嘉靖帝应该“继嗣”,该换父母,认哥哥明武宗的父母为父母
②而当时观政进士张璁则反对杨廷和集团,力挺嘉靖帝,主张“继统”,就是把嘉靖帝的亲生父母入驻到皇陵中,坚持嘉靖帝和亲生父亲兴献王(藩王)的关系。
在这过程中群臣们拼死进谏,但嘉靖帝仍不为所动,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群臣们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等各级官员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求情皇帝“继嗣”,可最后结果是什么呢?
哭谏的大臣全部被逮捕,大臣们受到了处罚。四品以上夺俸,五品以下手杖,受杖者一百八十多人,十七人被杖死。
这就是举国震惊的“左顺门案”。
为时三年的“大礼议”政治事件以嘉靖帝的胜利而落下帷幕。
那么“大礼议”和嘉靖帝的不上朝有关系吗?
有,而且有很大的关系。
不久,权倾朝野是首辅杨廷和被嘉靖帝削职为民,这也意味着杨廷和集团的失利中断了杨廷和在明武宗去世之后推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嘉靖帝日渐腐化,大肆兴建、迷信方士、不理朝政,此后明朝政治风气愈发颓废。
嘉靖十七年后,14个内阁辅臣中有9人是靠写青词(嘉靖帝喜好)上位。
至此,嘉靖帝将朝政打击权臣,提拔好谄媚阿上的官员,政风逐渐败坏,而朝廷大权都掌握在嘉靖帝手中,无人敢于皇帝抗衡。
嘉靖帝懂得制衡群臣,即使自己不上朝,也可以掌握权力控制大局,上文说到,在“大礼议”之争中,学士张璁、桂萼坚定地站在皇帝这一边,等到事情结束,张璁就被皇帝认作心腹,并顺利进入内阁,成为“群辅”中的一员。
张璁进入内阁后,无法与嘉靖帝直接联系,只能通过“票拟”程序联系皇帝,而当时内阁首辅是杨一清,而偏偏杨一清又看不上他,因为张璁的资历尚浅且进士名次低,让旁人觉得他是靠嘉靖帝的信任而扶摇直上的,但嘉靖帝现在急需张璁为首的诸臣支持(毕竟皇帝刚杖过群臣)。
嘉靖帝就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赐给张璁两枚银章。
这个银章作用可大了去了,一般张璁的票拟,要先经过首辅杨一清之手,内阁再转交给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最后再交给嘉靖帝。
而有了这银章,就和其他票拟区分开来,首辅和太监头头们都不能私自拆开看,这相当于嘉靖帝给了张璁密折专奏的机会,和清朝康熙皇帝的密折制度很相似。
后来支持嘉靖帝的桂萼也被准许进入内阁,并且也赐给他两枚银章。也给了桂萼密折专奏之权,这就像第二个张璁。
之后嘉靖帝为了防止两人勾结,以公报私,制衡后,嘉靖帝又赐给内阁首辅杨一清两枚银章,杨一清作为首辅,竟然也有了密折专奏之权。
群臣们就这样被嘉靖帝玩弄地团团转,而嘉靖帝真正依靠的是那些司礼监的太监,他们拥有重大权力,嘉靖帝让宦官集团来制衡内乱的文官集团。
不得不说,嘉靖帝的帝王术实在是高。
而这仅仅是嘉靖帝的一个例子,可想他在位45年不上朝20多年,用尽手段和手段来制衡群臣,稳当幕后操盘手,别看利益集团们闹得有多凶,只是皇帝不想管太多,皇帝一句话,就决定了这场“游戏”的胜负(严嵩权倾朝野,嘉靖帝让他一夜削官回乡,死无葬身之地)。
一方面是因为嘉靖帝的手段多样,另一方面也看出在封建社会天下皆为皇帝所有,皇权的排他性和至高无上也决定群臣只是皇帝的“奴仆”,生杀大权还不是主人所有吗?
其实不是嘉靖的“帝王术”厉害,厉害的不过那套政治体系。
如果论“帝王术”嘉靖赢得过那秦王汉武,比得了那唐宗宋祖?那么秦王汉武,那唐宗宋祖如果不上朝20年,也和那嘉靖帝那般,那汉唐会怎么样?
我想嘉靖比不过秦王汉武这些人,如果这样人也和嘉靖一样不上朝20年,那么这天下早就无法想象,仅仅因为下面的人为了争权夺势就够这天下乱上十回。
那么这套政治体系为什么会这么“完美”?
嘉靖帝跳出了朝堂,不直接参与权力争斗,超脱于外,高高在上,保持神秘,把平衡术玩出了花。
首先,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不仅仅将相权王权合二为一,还顺势将六部变成一个没有实权只能办事的机构。 朱棣开始设内阁,经过几代完善形成后来的内阁制。
内阁成了皇帝联系六部的“秘书处”,然而相权已经融入皇权,内阁权力来源于皇权。例如内阁成员处理完了一项政务,需要上传给皇帝,皇帝颁发命令六部才能实施各项具体事物。
内阁四个阁老相当于四个没有实权的丞相,基本上都能将大大小小的事务处理好,而皇帝只需要牢牢抓住这四个人,基本上都能抓住整个朝堂。其次是在内阁内部安排不同势力或者不同抱负大臣搭班子,皇宫内部就设置了24监,主要部门领导权力分得很细,内部竞争很激烈。
当然,明朝这条政治体系不止一套内阁制,总之这套政治体系使皇帝牢牢将权力抓到自己手里。除了一个宫女差点将皇帝打死,实际无论权臣,外戚,太监还是后宫,真正威胁到皇帝的通通一个没有。要知道,明朝出现很多奇葩皇帝,但是却有没有一个威胁到皇帝,可见这套体系多“完美”。
嘉靖帝不上朝的原因就是为了炼丹,他特别信任方士,迷恋方术,所以忙的顾不上上朝。还有一点值得提一下的就是: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朝政,朝堂的一举一动还是控制在嘉靖帝的手里,嘉靖帝在西苑修道的同时坚持亲自批阅奏疏,始终牢牢掌控着一切大权,且这个时候有清官海瑞在,臣子能干,所以朱厚熜皇位坐得稳稳的。
话说当年的嘉靖帝也是捡了一个皇位:他堂哥朱厚照三十一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孩子,然后嘉靖帝就上位了。但是让嘉靖帝同样害怕的就是:他已经二十好几了,也依然没有孩子。他担心自己走上堂哥的后来,于是就开始修道、炼丹,也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这些丹药真的有用,三十岁的嘉靖帝终于喜当爹。
本来前期的嘉靖帝对朝堂上的事情还是很上心的,但是自生下孩子以后,他越发觉得是这些方士拯救了他,而且加上中间差点被宫女杀死,所以他更加迷恋修道。而且开始长时间不上朝,把朝堂上的事情都交到了宰相手里,不过嘉靖帝手段还是很高明的:不上朝只是为了偷懒,炼丹的同时还是兼顾着朝堂上的事情。
所以当后来宰相权力太大想要做点其他事情的时候,嘉靖帝就出手把他解决了,也就是说人家嘉靖帝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加上朝堂上还有其他栋梁,所以国家依旧在运行,没出啥大乱子。
明朝是一个很奇怪的朝代,而他们的皇帝也是十分奇怪,按理来说皇帝都应该兢兢业业的去工作,但是明代有些皇帝却有点的好多年不上朝,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就是如此20多年没有上朝了。
但是我们发现似乎国家也没有因此崩坏,皇帝不上朝也不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这真的是很神奇啊,我觉得也与明朝的制度有关,毕竟明朝已经是到了封建社会权力最集中的时期。
所以即是当朝统治者再怎么不作为,手底下的臣子们也会尽心尽力的将国家治理的好好的。
这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就比如作为我们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秦朝,秦始皇每天处理的政务就要多得多,他并没有把他的权力发散下来,而是一个人牢牢的紧握手中,实际上这也对他本身而言也是十分的辛苦的,因为说实话真的是很不容易啊。
我觉得始皇帝早早的去世,和他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是离不开的。实在是太伤身体了,嘉靖皇帝根本啥也没干,天天都开开心心,说实话,比始皇帝好多了。
不过即使再怎么样,像嘉靖皇帝这种几十年都不上朝的,还真的是很少见呢,因为皇帝再怎么样都是比较希望掌握权力的。
如果不是明朝特别的制度,可能我觉得也不可能将国家还能好好的运转下去了,肯定多多少少,要会出一些纰漏的。所以正因为后期我们的封建社会制度发展的比较完备了,才能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7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