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话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捉放刘邦后,随及带领四十万革命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咸阳。随及项羽当机立断,下令做了三件令人意想不到的大事。
第一件事:大屠杀。项羽下令杀死了已经归降的秦王子婴,杀光了秦朝宗族,杀死了秦朝老将旧臣,杀死了许许多多无辜的人。一时间,咸阳城内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血流成河,触目惊心。
第二件事:大掠夺。项羽纵容部下强取豪夺,肆无忌惮地霸占宫女和民女。一时间,咸阳城内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第三件事:大纵火。在大屠杀和大掠夺的同时,项羽还放纵手下四处放火,焚毁了秦国的宫殿,甚至连秦始皇一手打造的绝世阿房宫也没能幸免于难。熊熊大火,三月不熄;绝世宫楼,步步坍塌。
对项羽来说,火烧阿房宫极大地满足了自己的复仇心和虚荣心,然而,正是这一把火,却烧出了不和谐。
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和火烧阿房宫的残暴行径与暴秦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因此,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从“神”变成了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魔”。
据说,如果孩子晚上啼哭,大人只要说一句“项羽来了”,孩子的哭声便会戛然而止,屡试不爽。
总之,干了这三件大恶事,项羽已是恶名远扬,这也为他日后楚汉争霸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项羽烧了阿房宫,表明他根本不想在关中建都称王。这时,谋士韩生猜想项羽是想建都老家彭城,于是便来劝阻。
“其实您不用去远方,好地方就在身旁。”韩生娓娓道来,“关中地势一分为二。内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四季分明,适宜耕牧,粮草充足。外围四处山河险阻,关隘众多,易守难攻,是建立霸业的好地方。战国时,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关中做腹地。天时不如地利,大王如能像兵法中所说的那样,应势而谋,顺势而为,建都关中,定可雄霸天下,四海降服。”
应该说,韩生的分析很透彻,如果项羽真的选择了在关中建都,那么刘邦日后想反攻就比登天还难。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项羽一口回绝了他的建议。
“古人说得好,叶落归根,况且如今我成就了这番大业,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别人看不见,有什么意思!”
韩生见项羽如此迂腐,如此不懂政治,连连摇头叹息。虽然当着项羽的面他不敢发牢骚,但一出了门,就肆无忌惮地自言自语道:“世人都说楚国人像猕猴,喜欢花帽子。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此话一出,韩生就后悔了。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很快就有人把他的话告诉了项羽。
项羽一听,怒不可遏,马上命人架起一口大油锅,把韩生抓来扔进锅里炼油了。
韩生是可怜的、无辜的,被打入了十八层“油海”。也正是因为他逞一时口舌之快,留下了“沐猴而冠”这个成语,算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点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讲到这个原因普遍的观点就是项羽没有政治远见,想要衣锦还乡。那么就要问个问题了:项羽是下相人,如果要衣锦还乡,也应该是下相才对,为什么项羽会选择彭城(徐州)定都呢?这一个细节让人开始怀疑项羽不愿定都关中或许没那么简单。现在,就让我们抛开历史的偏见去看看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项羽仇秦,秦民仇项当初秦国掳楚王,灭楚国后烧宫室,刨祖坟,于是身为楚国贵族之后的项羽就对秦朝有着深深的恨意,立志要灭亡秦朝。很快,他做到了,钜鹿一战他大破秦军主力,又杀秦兵20万,让秦王朝再无翻身之机,自己也一跃成为反秦盟主,这一年,他才25岁,这是他的大幸,也是他的大不幸。
我们还得先来看看他为何会杀秦降卒,根据《史记》记载,这些秦兵是既怕项羽入关,自己成秦奸;不入关,自己的家小不保,这就让身为反秦盟主的项羽很难办了,思来想去,项羽索性来个“快刀斩乱麻”,把这些秦兵全部杀死。
这件事反应出了当时的一个客观事实:人人自危,也就是这些秦兵和其身后的关中秦民都惧怕项羽,而项羽不但杀了降卒,他入关后做了和当年秦国灭楚后一样的事情,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如果秦始皇知道这些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项羽的这些行为使得原本就惧怕他的秦民彻底崩溃,“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至此,项羽彻底失了秦民的心。
为什么我要说“彻底”?因为从项羽当上反秦盟主的那一刻起,关中的秦民就已经和他站在对立面了,要知道关中世代为秦啊,而项羽是盟军的头,搁现在就是董事长,是公司法人,一出问题不会去找你的手下,只会找你项羽。
项羽因秦灭楚,烧宫室,刨祖坟而仇秦,无法立足关中;秦民因项灭秦,烧宫室,屠咸阳而仇项,无法信服项羽。
悔恨不及,思念故土在《史记》中记载,是说有人劝项羽可以在关中建都以图霸业,被项羽拒绝了,原因是“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很多人只注意后面半句话,却不见前面的半句,以至于断章取义。
其实此时的项羽是很无奈的,看见秦宫因为自己的一时的泄愤而烧毁了,而自己又爱面子,不愿说自己错了,就编出一个:“衣锦还乡”的笑话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浑身上下嘴最硬。
东归并不仅仅是项羽一个人的意思,项羽军中多楚人,这更是其麾下将士们的心声,若不东归,军心必散,还怎么安心称霸。
天下未定,诸侯不服虽然项羽带头灭了秦朝,他是老大,军事也无敌,屁股后头有一帮诸侯,但是诸侯在心里是不服他的。而且现在还有一个老大哥:齐国,可以说它是现在唯一可以和项羽分庭抗礼的势力,项羽要安心称霸怎么能不把他制服。
如果项羽定都关中,从关中出兵,自西向东,太远了,而且关中又不服他,相反,彭城是自己家门口,四通八达而且又在东边,往来行军很方便,在他看来,搞定了这个大头,那么其他小诸侯也就不足为虑了,定都彭城,四战之地,却很符合项羽战略。
楚霸王项羽是秦朝末年起义军中非常有名的将领,他和刘备最终争夺天下,被刘邦打败。有的人认为项羽失败定都彭城有很大关系,认为放弃关中而定都彭城是自毁前程,因此错过了崛起的机会。还有的人认为定都彭城是项羽集团比较高明的一步棋。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认为呢?因为彭城是项羽的大本营,他在彭城能够得到楚地百姓的支援。
一、项羽灭了秦国,纵容手下烧杀抢掠导致关中百姓对他没有好感。
项羽跟随他的叔父起兵造反,一直打入关中,打到了秦朝的国都咸阳,并且纵容手下烧杀抢掠关中百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对项羽毫无好感。如果项羽定都关总地区,当地百姓不会服从他的领导,他无法让自己的统治稳固。因此他杀入咸阳抢劫一番之后,烧毁了咸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彭城。
二、项羽的老家在彭城,定都彭城能够让他得到支援。
项羽是楚国人,他从楚国起兵反秦,他的亲信将领和士兵都是楚国人,他们打赢了以后自然会回到家乡,他曾经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和他手下的士兵打赢了之后想的都是回到家乡。项羽在家乡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自己的统治也会更稳固。项羽自封为霸王,但是他上面还有义帝,名义上项羽还是他的臣子,他为了控制朝政也会回到彭城。
三、彭城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物资丰富适合定都。
彭城三面环山,只有西面一马平川,在彭城定都易守难攻。而且彭城地处东南,当地的农业比较发达,能够有粮食作为保障,当地的物资也没有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定都彭城可以让项羽迅速得到后勤补给并且不会有人轻易能够攻进彭城。
彭城不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后勤补给都比较适合作为都城,因此项羽定都彭城是比较高明的一步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李煜是怎么死的是被赵光义毒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