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张良两次带兵之后终于认清了自己的位置!不适合带兵只适合出谋划策!

众妙之门 2023-06-28 03:48:44

张良两次带兵之后终于认清了自己的位置!不适合带兵只适合出谋划策!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社会上立足,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候,你在某份工作、某个职业上表现不佳,也万万不要因此否定自己。

可能,是这份工作、或这个职业不适合你,换份工作、换种生活方式,可能会发现另一个崭新的你。

甚至,你会在新的领域耀眼生辉,大放光芒。

即一个人成功与否,与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准确与否,非常重要。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一个对自己定位比较准确的人。

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的是什么。

他在贫寒时,深知自己没有经商谋生之道,就干脆什么都不干,依靠别人糊口度日,到下乡南昌亭长家蹭饭,大大方方地接受漂母的施饭。

就在这样的穷困潦倒中,他却懂得给自己死去的母亲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

在遭受淮阴屠户挑衅时,他没有拔剑而起,他知道会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完成,甘受胯下之辱。

在项羽手下效力时,项羽给他做郎中——官也不算小了,但这不是他想要的,走了。

跳槽跟了刘邦,负责管理粮饷,这也不是他想要的,同样,义无反顾地走了。

而当萧何月下相追,登坛拜将,他的心才算安顿下来。他的才能因此脱颖而出,战必胜,攻必克,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和刘邦谈论带兵,他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兵。”

刘邦问他:“你呢?”

他响亮地回答说:“我是多多益善。”

刘邦挖苦他说:“你是多多益善。,为什么还被我辖制?”

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

看,韩信对自己、对刘邦的定位,真准。

这也是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死掐时,韩信断然拒绝蒯通劝他自立的原因。

像韩信这样富于自知之明,后来说他和陈豨勾结造反,绝对是吕雉妖妇的诬陷。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死磕之时不反,到了自己已经被软禁于京城的时候才反,这种鬼话,骗谁呢?

相对而言,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刚开始的时候,对自己的定位是不准的。

张良有智勇,但他并不是相貌魁梧奇伟之人,“反若妇人女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娘炮”。

长得“娘炮”,行的却是大丈夫的豪杰之举。

张良的祖父、父亲,都是韩国的宰相。因为韩国被秦国灭了,张良仇恨秦国,不共戴天。

听说秦始皇东巡,张良散尽家资,出钱买凶,雇请了一个大力士,为大力士量身定做了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然后,勘测秦始皇的巡游路线,提前踩点,进行了多次演习,准备实施行刺,一击致命。

但是,千算万算,张良算少了一着。

当时,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张良把刺杀目标锁定在六驾马车车内。

但是,当秦始皇的巡游车队经过古博浪沙时,所有的车辇都是四驾。

张良傻眼了。

他无法判断出哪一辆才是秦始皇的座驾。

原来秦始皇曾多次遇刺,学乖了,把所有车辇都改为四驾,并且,充分运用“狡兔三窟”的小伎俩,时不时地换乘座驾。

所以,张良成功的机会并不大。

这种情况下,应该取消行动。

但张良豁出去了,他决定放手一搏。

击打哪一辆车呢?

临时抓瞎,打车队最中间那辆!

在他的示意下,说时迟,那时快,大力士犹如现代的掷铁饼运动员,原地旋转了两转,呼的一声, 120斤的大铁锤离手,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不偏不倚,准确无误地命中了张良指定的目标。

不得不说,这个大力士太厉害了!

命中目标,车内传来一声惨厉的尖叫声,因为大铁锤太重,车被轰塌,现场一片混乱。

张良和大力士趁乱钻入芦苇丛中,迅速逃离现场。

前面说了,车辆太多,张良他们击中秦始皇的机会很小。事实证明,他们击毙的的确是秦始皇的一个替身。

但秦始皇却被吓得不轻,下令全国缉捕刺客。

古博浪沙也因此闻名遐迩。

刺秦失败,张良仍不死心,灭秦的火焰仍在胸中熊熊燃烧。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难,举兵反秦。

张良因时而动,凭借着自己的家财,纠合了一百多乡间少年,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这是张良的第一次带兵,虽然斗志昂扬,四处攻伐,却处处碰壁,无一胜绩。

张良省悟:自己根本就不是当造反头头的料。

于是,他率众前往投奔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景驹。

途中,张良遇上了他的真命天子刘邦。

刘邦这时的势力也很弱,不过众多反秦义军中的一粒小虾米。

势力最大的,是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有六七万人之众。

这对叔侄不但能打,还很有脑子,懂得打政治牌,他们拥立了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大肆招揽故楚豪杰义士。

这还不算,他们还于薛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大发英雄帖,遍邀各路义军首领于共商大事。

张良和刘邦躬逢其盛,参加了此次大会。

在诸路义军首领的商讨大会上,本来是没有张良说话机会的,但他不肯妄自菲薄,不甘沉默,大胆发言,高谈阔论,大抒己见。

张良的志愿就是灭秦兴韩,他向项梁建议,要项梁遍复六国,多树党羽。

项梁鼓掌称妙。

因此韩王成得立为韩王。

张良如愿出任司徒(相当于丞相)。

这时候的张良,意气风发,与刘邦握手道别,约定不相忘于江湖。

张良以为,自己虽然不是当首领的料,但在首领手下带兵打仗,那是没有问题的。

接下来,是张良的第二次带兵打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张良挥师前往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营营役役,游兵于颍川附近,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

张良再一次认清了自己:不但不是当领导的料,也不是带兵打仗的料。

这时的刘邦,已经鸟枪换炮,气象大不同了。

因楚怀王与刘邦、项羽有约: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

刘邦带兵攻略颍川、南阳,准备从武关进入关中。

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七月,当刘邦攻占颍川的时候,张良和刘邦,这对约定不想忘于江湖的老友,第二次见面了。

张良决定不再领兵,而以谋士的身份佐策助刘邦入关。

刘邦屡攻宛城(河南南阳)不下,欲绕宛城西进。

张良含笑摇头,略施小计,劝刘邦易旗急进,然后恩威并施,善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则宛城可下。

刘邦依计而行,果然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

坚城宛城既降,南阳郡的其它城池纷纷效仿,望风而降。

刘邦得以轻松抵达峣关(今陕西商州西北)。

峣关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驻有重兵。

刘邦拉开架势,准备猛攻。

张良再献智计。

他说:“峣关守将为屠户之子,此等市侩小人,可以动之以利。同时,我军再在周围山岭上益张旗帜,广置疑兵,城可不战而定。”

刘邦言听计同,果得峣关守将献关投降。

峣关降将为表诚意,承诺率军跟随刘邦联合攻咸阳。

刘邦欢欣鼓舞喜不自胜。

张良当头泼冷水,说:“合兵攻秦,他只能代表他自己,他能代替得了手下的士兵?”

“此话何意?”刘邦满脸不解,愣愣地看着张良。

张良只好把问题点透,说:“一旦他手下的士兵不肯配合我们攻秦,突然向我攻击,后果不堪设想。我必须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

刘邦如梦如醒,先发制人,消除了后患,于公元前207年十月(秦以十月为岁首汉初未改)抵达霸上(今西安市东25里),迫降了秦王子婴。

刘邦进入了咸阳的豪华宫殿,心理防线瞬间崩塌,沦陷在宫中美妇的胸脯上,任凭亲信樊哙怒吼吆喝,都懒洋洋地不想再动。

张良出马,悠然相劝,说:“沛公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如果安于享乐,那便是‘助桀为虐’也。所谓‘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愿沛公听樊哙言,还军霸上。”

刘邦如当头棒喝,赶紧弃妇离宫,并按张良建议,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还军霸上,静候项羽。

项羽与刘邦赌赛入关已经输红了眼,发现刘邦紧闭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不放通行,怒火中烧,纵兵大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要与刘邦决一死战。 [32]

这一次的刘邦真是险过剃头!

幸好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曾有旧交,而在张良的巧妙周旋下,在鸿门宴上化解了项羽一腔怒气。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计功割地,分封诸侯,把刘邦踢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

又是张良,积极活动,为刘邦再求得汉中地区,据有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刘邦入汉中,张良依依不舍,相送到褒中(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献计烧毁栈道,麻痹项羽,以争取到养精蓄锐的时机。

改年,刘邦兵出汉中,张良重回汉王左右,成为画策之臣。

彭城之战,刘邦几乎输光老本,逃命之际,甚至丢下了老父、妻子、儿女,异常狼狈。

关键时刻,张良在下邑出奇谋——即史上著名的“下邑之谋”,让刘邦充分调度英布、彭越、韩信,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

前204年(汉高祖三年)冬,楚汉相持于荥阳,久战不决。

刘邦为解决粮草之困,欲听谋士郦食其之议,复立六国。

张良外出归来,听说此议,如遭雷击,借箸谏阻分封,帮助刘邦免去一次重大失误。

同时,张良又上虚抚韩彭之计,让刘邦再得彭越和韩信死力相助,终于对楚形成合围之势。

但是,汉军也已兵疲粮竭。

至此,楚汉双方达成协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各自解甲归国,互不相犯。

条约签订,项羽拔营东归。

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张良与陈平迅速谏阻,说:“放楚东归不亚于放虎归山,遗患无穷。”

刘邦的确是个好领导,深纳良策,率军追击项羽,最终击杀项羽,结束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二月,刘邦正式即帝位。

在庆功宴上,刘邦情深款款地盛赞张良说:“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这之后,张良劝都关中、先封雍齿、激流身退、义荐四皓……事事无不彰显其深谋远虑、见识超凡。

与张良同效力于刘邦的陈平心悦诚服地称赞张良,说他“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

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设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祭。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姜太公被尊为武成王,以历代良将十人配享,张良赫然位列其中——此十人,世称“武庙十哲”。这之后,历朝历代所供奉的古代名将,张良都必不可少。

张良位列“武庙十哲”,自古至今,无可争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5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