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东吴孙皓,为帝霸道竟把大臣脑袋当球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8 03:21:12

东吴孙皓,为帝霸道竟把大臣脑袋当球踢

东吴孙皓,为帝霸道竟把大臣脑袋当球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孙皓是东吴的一位暴君,暴君本来并非暴君,之所以会成为暴君,和身边众人的长期呵护是分不开。不过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皓成为暴君的原因,就单讲一个叫做王蕃的东吴名士的坎坷人生,就可以知道孙皓为什么被称为暴君了。

王蕃本是一文艺青年,码字功夫高超,不但会做诗词歌赋,对学术也颇为懂行。东汉的科学大佬张衡曾经制作浑天仪观察星相,在当时可以说是空前的大发明。可是王蕃看了觉得古代的观星仪器太小,星星太多实在不方便,而张衡的浑天仪比以前大了许多,可是太大,连转动观察都很不方便。王蕃有了想法就动手去做,做出了一个改进版本,江东学界纷纷赞叹。

后来,王蕃当官了,一开始在东吴中央做了一个闲散的郎官,王蕃不满意,就炒了老板鱿鱼。到换了孙休做皇帝的时候,王蕃的名气更大了。为了塑造广纳贤才的光辉形象,孙休一口气聘请了王蕃、贺邵、薛莹、虞汜等四个学界名流担任散骑中常侍。这个中常侍和东汉的太监头子可不同,主要是负责传达皇帝诏令,向皇帝提出建议,和唐宋之后的翰林学士、御史的官职有点像。当时的人们看到这四位大儒出山,都觉得是吴国的幸事。

果然王蕃担任谏官职务之后,多番向宰相、皇帝进言。可惜,王蕃做学问很在行,做官却有些一根筋,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丞相万彧,皇帝孙皓,导致最后被杀,落到脑袋也被人当球踢的可悲下场。

本来,万彧和王蕃是多年相交的老朋友,孙皓起初也对王蕃很是尊敬,为什么两人最后都一心要整死王蕃,就算杀头也不解恨呢?

孙皓为何要整死王蕃

在万彧出任丞相的时候,一些俗人看到王蕃还和万彧有来往,就四处散步谣言,说万彧一心要讨好残暴的君王孙皓,为虎作伥做了许多坏事。而王蕃本来是一个好青年,没想到竟然沦落到和万彧为伍。连一些王蕃的老朋友,长辈亲友都批评王蕃,觉得王蕃自轻自贱,搞得王蕃很郁闷。

为了表明立场王蕃给万彧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王蕃把万彧大大嘲笑了一番。王蕃说,鱼在深潭中游动,但总要浮出水面呼吸,这本是万物的本性。你万彧出身寻常,现在却骤然享受富贵,位极人臣。本来,就算是狗受到养育也能为主人看家,马受到养育也能让主人骑乘,可你万彧得到丞相的高位,为吴国,为百姓有什么回报呢?在王蕃看来,他万彧简直就是连狗马这样的牲畜都不如。万彧和王蕃多年相交,虽然现在富贵了,做了许多违心的事情,可对老朋友总算还不坏。没想到在老友王蕃心中,自己原来这么下贱。万彧为相之后,听到的见到的都是阿谀奉承的言辞,哪里还受得了这样的侮辱。一国丞相想要整死一个人那还不是小菜?

可王蕃毕竟是东吴名士,搞暗杀太丢分,万彧就把王蕃辱骂自己的话汇报给了皇帝孙皓,然后添油加醋,说,在圣明的朝代没有错误推举的人才,在明君的治下自然没有庸碌的官员。吴国在陛下(孙皓)您的英明领导下欣欣向荣,百姓安康,正是难得的太平之世。王蕃否定他万彧,否定一国的丞相,那就是否定君王,否定至高无上的孙皓陛下。

孙皓为帝霸道

但是,这只是其一。毕竟这件事情最恼火的还是万彧,孙皓犯不上做坏人。可后来有发生了一件事,连孙皓也忍无可忍了。

孙皓称帝的时候做了许多坏事,杀了许多功臣,坏事做多了,难免心中有鬼。孙皓常常觉得建业皇宫中有鬼怪作祟,搞的后宫不得安宁。孙皓请来巫师占卜,结果说建业皇宫不利于皇帝。孙皓想要迁都武昌。迁都是一件大事,必须有朝廷大臣们的支持。虽然说孙皓为帝霸道,但毕竟众怒难犯。

孙皓召集百官,准备了美酒鲜果。孙皓说出自己的决定之后,本以为文武百官必然会因畏惧自己而纷纷附和,可是,没想到大家谁也不出声。毕竟一旦迁都,牵涉的利益太多,谁敢轻易表态?孙皓看看丞相万彧,连万彧都低下头去假装品酒。

好一番死一般的沉默。大臣们不敢接触孙皓愤怒的目光,纷纷放下酒杯,不在吃东西,低头默默无语,唯独王蕃还在自得其乐的喝酒吃水果,完全无视宴会上紧张肃杀的气氛。孙皓正在气头上,想找一个人出气,就大声呵斥,说王蕃在殿上无礼,命令卫士把丧失体统的王蕃拖出大殿。王蕃被拖走之后,大殿上一阵轻微的骚动,许多人脸上都露出愤怒和不安的神色。孙皓看看大家,想了一想,让卫士又把王蕃给请回来。

回来之后,若是王蕃马上磕头谢罪,孙皓有了面子或许也就放王蕃一马。没想到王蕃被拖出大殿之后,竟然还没有酒醒,被卫士架回到大殿,依然醉态浓浓,吵嚷着还要喝酒,完全就没有请罪的样子。孙皓大怒,命令左右把藐视君王的王蕃拖出去砍了。

孙皓赐死王蕃 百官求情

一听要杀王蕃,百官纷纷求情,尤其是卫将军滕牧、征西将军留平更是言辞激烈。但百官越是恳求,孙皓越是愤怒,这些官员就是没把他孙皓放在眼里!既然如此,你们越是求情,他孙皓越是要杀掉王蕃,就是要让大家明白,谁才是吴国至高无上的君王。

王蕃被杀之后,另一位丞相陆凯上书孙皓,赞叹王蕃乃是社稷之重臣,在吴国景帝孙休时期多次进言,为朝廷所重。现在陛下却因为王蕃反对迁都,在朝堂之上杀死王蕃,整个吴国都感到非常悲伤。作为臣子的陆凯说出这番话,可以说已经到达臣子的极限,对孙皓的批评极为沉痛。可是,孙皓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倒恶向胆边生,命令士兵砍下王蕃的头,前往武昌的樊山,让士兵把王蕃的头当球踢。不但用脚踢,孙皓还命令士兵扮作老虎豺狼用嘴巴啃咬王蕃的脑袋。百官在旁观观看,个个都胆战心惊,而孙皓却哈哈大笑,很是得意。

我们总喜欢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可是,很遗憾,这不过是许多谎言中的又一个谎言。为非作歹,残杀忠良的孙皓不但没有受到恶报,反而继续当了许多年的皇帝,一直到最后被晋武帝司马炎消灭。亡国之后孙皓虽然不再是皇帝,但仍被封为归命侯,依然享受着荣华富贵。可见,历史上的暴君也不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东吴末代君王孙皓:暴君的演变之路


东吴末代国王孙浩:暴君的演变以下文字资料由校易搜收集并出版。com)为每个人。让我们快速看看!
他是孙权的孙子,也是东吴最后一任国王。是的,他就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孙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他继位之初,他就实行明政,他的明君风范隐约可见。然而,在他继承王位后不久,他就成了一个让世界恐惧的暴君!那么,三国的君主孙浩是怎样变成暴君的呢?孙浩有哪些暴君行为?
吴栋元兴元末年,孙浩巩固了手中的权力后,他的性冲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脾气变得非常暴躁,而且有很多禁忌,所以不允许他说这说那。部长有点不小心说了一句忌讳的话,他的头立刻就掉了。看到这一切的濮阳兴,稍有遗憾就被孙浩流放到广州,途中被三个部落杀死。
濮阳兴于元兴元年十一月一日被捕,距孙浩登基的八月三日不到三个月。第二年,也就是甘露元年,公元265年7月,同意立孙皓为皇帝的慈禧太后,被孙皓逼迫自杀,长子孙和次子很快被杀。好学的孙浩,翻脸比翻书快,变脸比川剧快。
孙浩的暴政不仅仅是杀人。我不知道是因为它太丑了还是怎么的。孙浩很厌倦别人看着自己。他的臣下的观众都很低调,他从来不敢抬头。
后来,左丞相陆凯被孙浩一手提拔,几次敢于出谋划策。陛下,我们来看看你的样子,否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大臣们都不认识你,那么谁来保护呢!孙浩做了一些更正,但他只允许陆凯抬头看自己,其他人仍然很难看到。酒一直是暴君的标准,孙浩也不例外。孙浩不仅想喝酒,而且如果他不喝酒,大事肯定会传开的。
有一次,孙浩遇到大臣们,大臣王凡确实喝醉了,但孙浩怀疑自己还喝得不够,就假装喝醉了。他假意让卫兵把王凡送出去,然后叫他回来。王凡总是更注重外表。当他听到皇帝叫自己回来,他忍受醉酒或打包他的衣服,走出一条直线豪华,磕头和崇拜。
当孙浩看到这个老小子还能走直线的时候,他显然没有喝醉,还敢欺负你。他立即命令王凡负责。不算在内,王凡的头被砍下来扔到山脚下,让老虎和狼抢着吃。孙浩自信满满的领导在山上看着。(这一点,孙浩仍然是相当老祖宗的作风,而孙权被刺死是因为大臣不喜欢喝酒。
由此可见,孙浩已不再是东吴皇帝,他在继位之初虚心请教,实行明政。校易搜不禁叹了口气:自古以来,至高无上的皇权总是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

杀人不眨眼的吴栋皇帝孙皓他是如何杀人不眨眼的?



司马燕带领西晋走向小康生活,但江南的孙氏朝廷却逐渐衰落。在灭亡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国的第一年,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孙修英年早逝,年仅30岁。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君主。吴国目前的计划是马上迎来一个新皇帝,但孙秀的儿子年纪小,吴国宰相濮阳兴和孙秀的宠臣张步都担心难以支撑统一。他们对此非常担心。这时,曾担任武城县令的左殿军万密向他们建议,孙权的孙子武城侯孙浩,遵纪守法,勤奋好学,才华出众。


万米狂夸孙皓之后,濮阳星和张步都觉得有些激动,但还是拿不定主意。他们找到了孙秀的皇后,说明了迎接孙皓的想法。王后说:“我是女人,怎么知道国家的考虑?只要吴国安好,孙氏祠堂有所依靠就好。”就这样,孙皓正式成为了吴国的第四个皇帝,当然也是最后一个。


孙皓继位之初,为人老实。他下令人民的养老金和减少女仆。他做得相当不错,被封为石骥将军,丁为左右傅将军,张布为骠骑将军,濮阳兴为钟、青州牧的助手,陆楷为镇西将军,为镇军将军。但没过多久,孙俪就原形毕露了。他要吃要玩,他还要搞建筑工程,搞得吴苦不堪言,苦不堪言。


这时候,濮阳兴和张步后悔迎娶了孙皓。有人暗中举报孙俪。孙皓大怒,派人灭了濮阳星、张步三家。其实这两个人都不差。张步还帮助孙秀密谋联合大将杀死权臣孙陈,吴国的权力又回到了皇帝手中。而溥阳星和张步作为国家的重臣和朝廷的辅佐,却无法识才、尊贤,确实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保定元年,孙皓任命吕凯为左丞相,宛宓为右丞相。记载于汉晋春秋年,吴国有为之人说荆州有皇权之气,于是孙皓在荆州大兴土木,准备迁都。


看气是中国风水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行看风水。当然,看气不仅限于看风水。看红了就非富即贵。如果你看起来很黑,你会有很大的麻烦。如果懂看齐术的人说某个地方有皇家的齐,皇帝就会在这个地方定都。所以古代帝制称帝之前,或者盖大楼的时候,风水先生都会看齐。比如三国演义年,曹操称王,有大臣说魏晋之地有皇权之气,于是加曹操为王维;孙权在江东的时候,有人说建业有皇权精神,于是孙权在建业城的基础上建了一座石头城,最后在建业城建都。


孙皓听说荆州有皇族之气,财运亨通,非常高兴。但当时扬州人生活贫困,物质资源匮乏。左丞相卢凯上表曰:“武昌甚危。穷人很少。不是一个国家安全,人民养育的地方。它不可能是国王的首都。况且民间有句话叫‘喝建业水不如武昌鱼,还建业死不如武昌府’。”陆凯的好话没有被孙皓采纳。


后来永安的山贼聚众数千人造反,以抢劫孙皓的弟弟永安侯孙倩为主。到建业时,参加起义军的有一万多人,孙皓派丁固和诸葛亮平定叛乱。没多久,孙浩就成立了公司。


孙皓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不道德和对忠诚的残忍,平时和他关系很好的宛宓也未能幸免。孙皓称帝后,万宓跟着鸡犬升天,陆凯开始分别担任左右丞相。但是万米对时事一无所知,自视甚高,还干涉孙浩的娱乐,这让孙浩很不开心。有一次孙皓出去玩还没回来,万宓和名将刘赞的儿子商议废掉孙皓,却不小心走漏了消息。孙皓回来后,设宴款待了万宓和刘萍,并给他们下毒酒。好在孙浩的服务员偷偷降低了他们的酒量。但两人都意识到不对劲,吃了解药也没死。但是万米回国后自杀了,刘萍在家中抑郁而死。


孙浩喝醉了,好色。骠骑将军张布被杀后,他的两个女儿被送到孙浩的后宫,整天招待他。孙皓宴请大臣,每个大臣都要喝七升酒。当这些大臣喝醉时,孙皓命令他的朝臣嘲笑他们。当时,有一个叫赵薇的大臣,他是吴国的史官,但他的酒量很小。孙浩在酒桌上出轨,换了茶,待他很好。赵薇生性正直,不愿意管教孙皓的父亲孙鹤,触怒了孙皓,就把赵薇关进牢房处死。


因为在史书上,只有皇帝才能做记录,而孙鹤只是南阳王,所以没有资格做记录。可见,孙皓对魏是别有用心的,古代皇帝一般都怕史家的一支笔。


如果说孙浩喜欢杀人,那也难怪,但他已经出了一般杀人的水平了。吴栋败亡后,孙皓去了洛阳,并被任命为他的命运。晋武帝问孙皓:“听说你在吴国的时候,剥人的脸,砍人的脚。是真的吗?”孙皓回答说:“作为人民的官员,对君主不敬,就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孙俪的回答虽然婉约,但足见孙俪的冷血残忍。


陈寿在公元三国志年间,有一个叫何绍的官员,他是吴国著名的将军何启的孙子,以直谏闻名。他告诉孙皓,他称王以来,法律严明,赋税沉重,百姓饿着肚子吃糟粕。孙皓听了这话,对何绍非常不满。有一次何绍和娄玄在一起悄悄说笑话,孙皓诬陷他们诽谤国家,免去他们的官职,流放到岭南,娄玄在那里自杀。


何绍虽然复职,但突然中风,没上任。孙皓怀疑何绍是装病,就用锯子锯何绍的头。何绍到死都没说过一句话。孙皓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杀死了大臣。他的朝臣不安,民心不附。他怎么能不征服这个国家呢?


孙皓虽然残忍,但也有他不敢杀的人,那就是左丞相卢凯。和这些出身于清正廉明的大臣一样,陆凯被孙皓恨之入骨。陆凯不仅是吴栋的重臣,也是鲁迅的侄子。鲁迅的儿子鲁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陆氏家族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影响巨大。孙浩仍然害怕陆凯。吕凯去世时,他推荐了大臣、何绍、娄玄、陆、滕秀和东吴最后一任宰相张体。


这是可以理解的,吴栋的法院是黑暗的,皇帝是谋杀和不道德的,税收是沉重的,饥饿无处不在。孙吴为西晋所灭。然而,由于当时鲁抗和陆凯还活着,而司马燕正忙于北部边境的战争,吴栋政权一直延续到公元280年。

王濬楼船破东吴内容概括

蜀主刘禅投降于魏后不久,司马昭还没来得及进攻东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废了魏主曹奂,自立为王,建立了晋朝,这就是晋武帝.从此,鼎立的魏、蜀、吴三国,只剩下东吴一国了.
吴主孙休,料定司马炎必将伐吴,整天忧心忡忡,最后大病一场死了,由孙皓即位.
那孙皓性格粗暴,嗜酒如命,即位后马上大兴土木建造昭明宫,耗财耗力,又选宫女数千,荒淫无度.每次设酒宴,令大臣们各奏过失,有犯法的,则活剥其脸皮,或戳瞎其双眼,凶残无比.丞相、将军、大臣们见孙皓如此无道,苦苦相劝,反而被孙皓一个个给杀了.前后十余年中,竟杀死忠臣四十余人,群臣恐怖,只好任其所为.
晋益州刺史王濬(jùn)见此情景,便上奏晋武帝司马炎,说:“吴主孙皓凶残荒淫,国中人心惶惶,正是讨伐吴国的好时机.一旦孙皓死去,吴国另立新主,恐怕就要成为强敌.臣今年已经七十岁了,造了七年战船,就盼望有个攻敌的机会,望陛下勿失时机.”
紧接着,大将军杜预也有奏章呈到,内容和王濬的相同,也是请求攻打吴国的.晋武帝看完报告后,下决心攻打吴国.
公元279年,晋武帝派杜预领陆路大军,王濬率领水路大军,水陆兵共二十余万,战船数万艘,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军.
消息传到东吴,孙皓大惊,连忙召集众官员商讨退兵大计.宰相张悌亲自出马,调配各路人马.孙皓稍稍心安.
孙皓退入后宫以后,仍然脸有忧色.近臣岑昏问他为什么坐立不安,孙皓说:“这次晋国军队前来攻打我国,足有几十万人,陆路上已有各位大将前去应战,唯有水路最令人担心,晋朝大将王濬造了好几年战船,经验丰富,恐怕不是我们的水军能抵挡得住的,所以弄得朕为此烦恼.”
岑昏说:“江南反正有的是铁,可用铁打成连环锁,每条长几百丈,于沿江险要的地方横截住,使战船无法通过.再打造铁锥数万,尖头朝上安置在水中,晋国战船乘风顺水而来,遇锥则船破而沉,又怎能渡江呢?”
孙皓听了,连连夸奖岑昏办法想得好,马上传令让工匠在江边连夜打造铁条和铁锥,越多越好,安置在江中,用以阻挡晋国的战船.
杜预领着大队人马向东吴进军,一路上所向披靡,东吴多数的城关守将都不战而降.杜预军威大振,势不可当.
王濬率领水兵沿江东下,探子来报告说:“吴人造了许多铁索,沿江横截;又在江底放置铁锥用来破船.”
王濬听罢,哈哈大笑,说:“凭他们这点本事就想阻拦我前进,真是愚不可及.”
王濬命人用粗木造十几只大木筏,在木筏上装上特大特粗的火炬,长十几丈,里面灌满麻油,遇到铁索就燃烧,直到烧断.那大木筏顺流而下的时候,巨大的力量把那些放置在江中的铁锥撞得七弯八倒,有些横卧在江底,有些尖头扎在木筏底上,被木筏拖走了.
木筏在战船前面开路,扫清一路上的障碍物,王濬率领的水军,一路顺畅地沿江滚滚而来.吴将张象,率水兵在下江迎敌,见寡不敌众,便请求投降.
王濬说:“如果真投降,你在前面带路.”
于是,张象回本船,来到城下,叫开城门,迎接晋兵入城.
孙皓见大势已去,自己脱下上衣,让人反缚双手,率文武百官到王濬的军营前投降.
就这样,三国分立的时代结束,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天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5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