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的“麻沸散”失传后,古人要动外科手术怎么办?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一:华佗遇难,古人动手术咋办?
在常见杀伐果决的三国历史上,神医华佗的遇害,却是叫多少后人唏嘘的痛事。
这位奔波于三国战火间的一代名医,凭一手登峰造极的医术,专攻各色疑难杂症,上演了各种“治疗奇迹”。却在救命无数之后,偏偏触了三国枭雄曹操的霉头,最终悲情死于狱中。他一笔一笔记载了一生,凝结他辉煌医学成就的笔记,也被华佗愤然烧毁。凄凉一幕,堪称中国古代医学史上,令人痛心疾首的损失。
这其中尤其叫人痛得锥心的,就是华佗行医生涯里的伟大发明“麻沸散”,也随着这一把火彻底失传。缺乏现代麻醉技术的古代,外科手术对于医生与病人,往往意味着剧痛一般的煎熬。
但华佗这神奇亮相的“麻沸散”,却轻松破解这难题。只要给病人服用下去,以《后汉书》的形容说,就是“醉无知觉”,然后就可以成功举刀,完成高难度的腹腔手术。但就是这款古代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却也随着一把熊熊大火,就此无情失传。
这个惨痛损失,也叫多少后人深深担心:是不是“麻沸散”失传后,中国古代的外科手术,又回到“咬牙忍痛”的煎熬里了?或者说:华佗遇难,麻沸散失传后,中国古人要动手术,还能用上“手术麻药”吗?
想要弄清这个“想想就痛”的问题,就要先说一个事实:研发“麻醉药”这条道路,放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神医华佗,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二:历史悠久的“麻醉药”
其实,早在华佗为研发“麻沸散”烧脑前,中国历代的医生们,早已为此钻研了很久。
以《列子·汤问》的记载,战国年间时,名医扁鹊就曾以“毒酒”作麻醉药,成功将两个病人麻晕,完成了一场精彩的腹腔手术。
发展到两汉年间时,麻醉药的应用也越发普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里,就有麻醉药的详细用法:“入温酒一杯中而饮之,至不痛为止。”这里用作“麻醉药”的“温酒”,是以酒与乌头制成。当然,镇痛麻醉的效果,这时还比较有限。
比起这有限效果来,汉末三国年间,华佗的麻沸散,却堪称是大飞跃:融于酒里服用的“麻沸散”,可以使病人陷入“醉无知觉”的状态,几乎是在毫无知觉里,熬过力度极大的痛苦手术。
这循着前人足迹取得的突破,虽然因为一场冤案而湮没。但研发麻醉药物的努力,接下来的中国历代名医们,也从不曾放弃。
在三国之后的两晋至隋唐年间,各种效果的“麻醉药物”,在医疗典籍里就层出不穷。晋朝人葛洪就以“闹羊花”和“草乌”制出麻醉药。唐朝名医孙思邈的麻醉药,则是以“茉莉花根”为材料。这类药物当时虽然应用多,但麻醉效果还是有限,好似一直在弯路上“打转”,直到宋代名医窦材的《扁鹊心书》里,才终于找到了突破成果:睡圣散!
比起前面各种药材的麻醉药来,“睡圣散”强在哪里?
首先就是药材,它以曼陀罗花和大麻为材料,药效十分强劲。
《扁鹊心书》里记载的用药场面,也是远超隋唐前辈们:“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不知痛”。这针扎火烤都叫不醒的场面,参考《后汉书》里“麻沸散”的药效,堪称直追华佗传奇。
而这款“睡圣散”的问世,更像一把钥匙,给宋朝以后的古代名医们,打开一条“追赶华佗传奇”的路。
三:薪火相传的古代外科
“睡圣散”的意义有多大?
首先一条,就是令后来的名医们,找到了制作麻醉药的关键药材:曼陀罗花。
自宋朝以后,元明年间的“草乌散”等麻醉药物,都是以曼陀罗花为材料。更飞跃的是用药配药理念。“睡圣散”的使用,不再如之前的“温酒”一样简单粗暴,相反要严格遵循用法剂量。
元朝名医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里,就对有强大麻醉效果的曼陀罗花,做了“数字化管理”:
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伤情不同,使用曼陀罗花也就有不同的剂量。使用后病人的反应不同,也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药量。同样以这部宝典记载,元代治疗骨科和疮毒疾病时,麻醉药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待到明初年间,明朝藩王朱橚的《普济方》问世后,集结了宋元各种麻醉药优点的“草乌散”,成了明初起常见的麻醉药。
以这种麻醉药的效果,病人在接受剪骨等手术时,都可以成功实现全身麻醉。对不同的手术科目,《普济方》里都有“草乌散”用药时严格的药量规定。这时的麻醉药,已经十分安全。
比起这成熟的全身麻醉技术,从明代起,中国古代的“局部麻醉”技术,也是突飞猛进。
明代医生王肯堂,就以酒混合麻醉药物,成功完成了局部麻醉。清代的名医吴谦与顾世澄,更把“局部麻醉”的技术精进一步,顾世澄曾以利刀与绣花针,辅以不同配料剂量的麻醉药,完成对患者的缺唇修补手术。
吴谦的《医宗金鉴》里,更大量记载了以局部麻醉的方式,成功完成的各类外科手术。
明清时代,这类低调的突破,不但远远超过了昔日华佗的传奇,也是古代史上,了不起的医学突破。
这突破的背后,却是一代代名医们,几乎用生命在践行的心血:麻醉药的研发不同于其他,每一种可以用来参考的药物,都有相当大的风险性。
这不止需要漫长的耐心与精细的钻研,更有以身殉道的决心。比如《本草纲目》里,就留下了李时珍钻研麻醉药时,那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记载:“曼陀罗花,火麻花等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每一步看似简单的收获,都是用生命在尝试。
华佗麻沸散的传奇,留下的不止一声叹息,更是中国医学先贤们,上下求索的倔强身影!
华佗用麻沸散
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
病人妻子一听说要剖肚切肠,连连摇头说不行,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在那个年代,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华佗耐心地对她说:“现在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只得动手术。否则,病人很快会痛死。这种手术我以前做过,只要给他喝一碗麻沸散,再动刀他就不会有任何疼痛感了,而且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你尽管放心。”病人的妻子见到了这种地步,只得同意动手术了。华佗给病人喝了麻沸散后不久,药力开始起作用,病人昏沉沉地睡过去了。华佗不慌不忙地用煮沸消毒过的刀切开病人的肚皮,然后切除溃烂了的阑尾,吸去腹内的脓血,再用事先配制好的药水洗净患部。最后将切口缝合,敷上了药膏。
华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他医术高明,被人们誉为“神医”。那时候,没有麻醉药剂,手术时,病人往往疼得四肢乱动,华佗只好把病人的手脚捆起来。
一天,几个人抬着一个受伤的汉子来求医。华佗一检查,发现病人的脚摔断了,人也昏迷过去,华佗立即给他动手术。华佗怕病人乱动,就叫助手抓住病人的四肢。没想到,病人毫无挣扎的意思,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
华佗做过不少手术,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忽然,病人身上那股浓烈的酒味儿使他恍然大悟:人醉了会失去知觉,动手术时也就没有感觉啦!如果能制成这样一种药,手术前让病人吃下去,这时再动手术,不就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了吗?
想到这儿,华佗高兴极了。后来,他搜集了许多草药,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中药麻醉剂——麻沸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4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