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荀子韩非子等人,为何都对尧舜禅让表示怀疑?曹丕一言揭开谜题!
上古时代的禅让制,相信很多人都有耳闻,尧把位子让给舜,舜把位子让给禹,搞得一片和谐,让几千年后如此文明的我们,都不免有些害臊。
然而,这个世人皆知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却不是人人都认可的,比如荀子、韩非子这样的一些大家,就都对此有着深厚的怀疑。这是为何呢?他们怀疑什么呢?
先看荀子和韩非子的态度。
“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之说也。”——《荀子·正论》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人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尧舜禅让这事儿吧,在荀子、韩非子看来,根本就是虚构的,也只不过是逼宫、弑君而已。
无独有偶!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对尧舜禅让持怀疑态度的,远不止荀子、韩非子二人。
唐刘知几《史通》引《汲冢琐语》——“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
就连孟子这个本该歌颂“禅让”的儒家大神,对其的态度也是相当暧昧:(万章):“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天与之。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好像哪里不对?又好像哪里都对!
不管怎么说,尧舜禅让这事儿,服众是不可能服众的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也只能被不太懂历史的人膜拜一下这样子。
可是,如果尧舜的禅让不足为信的话,那到底还有没有禅让呢?当然有!
有确切史料,并且古今都认可的“禅让”第一次出现,是在东汉末年时期,也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家整天打架的时期。不过,中国史上的第一次禅让,可落不到这仨人头上,而是落在了曹操的儿子曹丕头上。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庚午册诏魏王:“昔尧以配天之德,秉六合之重……委让帝位,忽如遗迹。今天既讫我汉命……帝皇之业,实有大魏……王其速陟帝位,以顺天人之心,副朕之大愿。”
就是说,汉献帝不想干皇帝了,觉得天下是魏王帮忙打下来的,那应该效仿尧舜,把皇位让给曹丕。可曹丕呢,不太愿意,说什么自己没能力啊,忠心汉室啊等等;汉献帝再让,曹丕再推辞,如此三次,曹丕才说:“那好吧!我是真不想当皇帝,只是你们都那么诚心,我就委屈下自己吧!”
呵呵哒!一片和谐!君臣齐心一家亲!
但后来,曹丕接受让位后,转身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禅让的意思是指原来的部落首领把位置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人文始祖黄帝
上古时期,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舜。舜继位后,对推举出来的禹利用治水考验,在自己死后将首领之位传于禹。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就是“禅让”。
在实行“禅让”制度之前,即在“三皇时代”,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位制”,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风姓家族中产生。该制度于公元前2338年被废除。“五帝时代”是所谓“公天下”时代,实行“禅让”制度,即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且非血统的人,例如:伊祁姓的尧让位给姚姓的舜,舜让位给姒姓的禹。
黄帝世系图
禅让制后来被禹的儿子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据史料记载与古往今来史学界的考究,尧舜禅让应该是确有其事,这一方面记载也颇多,如《尚书·尧典》、《国语》、《左转》、《战国策》等。
孔子在《论语·颜渊》是也说:“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战国策》写道:“(舜)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 之。”郭楚店出土的楚简上也有“唐虞之道,禅而不傅。”“禅也者,上德受贤之谓也。”的记载。 禅让制重点在选贤授能治天下。禅让制不去过多关注继承者的出身,只要他能做到“能、仁”二字。禅让制在禹之后便名存实亡,后世皇位更替都是世袭制了。
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故事,可能是中华文明中最温情脉脉、最令人神往的政治童话。但是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对“禅让”一说提出了怀疑。
舜帝
荀子在《荀子·正论》就提出了疑问:“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韩非子也说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同样对“禅让”产生了怀疑,他还说舜和禹继承帝位,是“臣弑君”的结果。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说:“舜放尧于平阳”,舜是给禹赶到苍梧而死的。
后世诸子百家中,墨家是鼓吹“禅让”的,儒家也对“禅让”大加宣扬。
如《墨子·尚贤》中说“古者舜耕于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这就是把舜说成是会烧窑、捕鱼的农夫,以此来申述他“尚贤”的宗旨。因此有学者认为:“尧舜禅让”是墨家的创造,并不一定真实存在。
墨子
历史学者们怀疑禅让,是权臣胁迫皇帝退位的结果,皇帝不得不把位置传给这些权臣。这些接位的臣子为避免“不忠”的骂名,便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
史学界基本上都承认禅让这种政权交替形式的存在,但禅让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为了天下,没有私心的真正禅让;二是氏族部落内同一血统之间的禅让;三是父子家族内部的世袭继承。
夏代以前的五帝和禹时期实行的应该是第二种禅让。政权在氏族部落血缘范围内实现交替,这是有别于让与全天下人的禅让和传嫡长子的世袭。
《史记·五帝本纪》载: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是为帝尧。 虞舜者,名重华。……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颛顼
《史记·夏本纪》载: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从颛顼到禹都是黄帝苗裔,只不过他们不是嫡长子而已。《史记·五帝本纪》上说:“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也就是说,从有熊氏到有虞氏,政权是在黄帝部落同姓之间的诸多“氏”中交替的,这些“氏”是有血缘渊源的,这就保证了黄帝部落对整个部落联邦的长期控制。
《淮南子·齐俗》上说:?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可见黄帝部落是通过对其他部落的征服,建立一个以黄帝部落为权力中心的联邦。组成这种部落联合体的部落之间就不一定具有血缘渊源。 因此黄帝部落要保证将联邦的权力掌握在手中,他们的禅让也只会在有血缘渊源的同姓之间禅让。
禅让仪式
正因为政权在同姓之间的众多“氏”中更替,舜作为黄帝后裔的布衣,也有可能因为贤能而登上首领之位;如果他是其他部落或者不同姓氏的贤人,即使再有才能,也不一定能够受到禅让。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预荐禹于天。这两条记载证明尧、舜是想传给儿子的,只是因为儿子不肖而不得不传给舜、禹。
当时的黄帝部落对整个联邦的统治是受到其它部落的挑战的,因此内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变得十分重要,他将使各个部落服从于黄帝部落的统治,而一旦叛乱发生,他又将有能力镇压叛乱,维持联邦不被分裂。所以帝位的继承者应当是有威信、有能力的,如果继承人无能,将有可能导致联邦的分崩离析。
黄帝部落
后来黄帝部落对酋邦的控制力不断加强,氏族部落间融合的不断加深,因此由传贤到传子变成了可能。国外的研究表明,世袭制在部落联邦阶段是广泛存在的。
颛顼、喾的继位时并没有提及子不肖与否,也许颛顼、喾的时代还没有出现传子的习惯,而尧、舜时期已有传子传统。我们可以看出远古时期政权交替形式的演变:是从传贤不传子到传子,子不肖则传贤再到禹以后传子不传贤。
夏启开始真正实现了“家天下”,世袭继承是历史的必然。
《战国策·燕王哙既立》载:“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竹书纪年》也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看起来启的继位可能是经过了武力斗争的。
启袭位:家天下开始
虽然在启死后发生了“太康失国”事件,东夷部族的有穷氏首领羿取代了夏,但少康终于在有虞氏、斟灌氏、斟寻氏、有仍氏、有鬲氏等的支持下得以复国,继续夏王朝的统治。之后再也没有反对世袭的声音了。
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斗争必然是惨烈的、反复的。 尧舜之子都曾经占有帝位,实行“世袭”,而后又被别人以“公天下”、“禅让”为名夺取了,舜和禹很可能是这一错综复杂的过渡时期的充满矛盾的人物,他们打着“选贤”、 “禅让”、“公天下”的名义攫取权力,却又想把这种权力“家天下”,世袭下去。传说中的的种种矛盾,原因大概在此。因此,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只简单化为夏启对益一战,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的。
世袭制
以为“禅让制”优于“世袭制”的观点是错误的、相反的,由于“世袭制”的开
始,国家的雏形也开始出现,生产分工越来越精细,社会生产力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进步。
“禅让制度”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那种“天下英才,唯贤是举”。如果你不是同一部落同一姓的人,天下是不会禅让到你手上的。
大约在四千年前,我国实行过被后世传为美谈的禅让制,它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在部落联盟内推举首领的一种制度。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就是我国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例子。
许多人对这一事情深信不疑,连教科书上也将禅让制作为原始民主制加以推崇。然而,历史真的是这样吗?禅让制虽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但绝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讲,禅让中也带有强迫和流血的味道。
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三个大的氏族部落先后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西方的炎帝部落,东方的夷人部落,西北的黄帝部落。他们为了争夺生存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最后结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
部落联盟里,设有一个联盟议事会来管理日常事务。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议事会的成员,议事会设有首领一至二人,具体执行议事会做出的决议。除主持祭祀、管理政事,解决联盟内的纠纷外,还有权决定对外战争与媾和。议事会首领的产生和继承,由参加联盟的各氏族部落首领推举。
由于这种制度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特别是尧、舜、禹禅让的传说,是产生在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那么联盟首领的推举,就不可能没有斗争。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出后继人的问题时,兜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才推荐舜。
尧为了方便考察舜,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结果证明舜的确是一个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人,于是尧就把治理天下的权力交给了他,自己退居一旁养老。这就是历史上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虽然是一段妇孺皆知的远古时代的政治传说,但史书中开始有明确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已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其间隔几千年,对于它的真实性当时就有人怀疑,而且历来说法不一,反对的意见一般有以下三种。
第一,畏劳说,也就是逃避劳动的说法。有一些学者认为尧让位于舜没有那么神圣,只不过是尧不想再操那份心了,想找个人承担这份辛苦的职务罢了。
关于这个观点,韩非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当时的当权者没有因为自己是帝王之尊就可以养尊处优。尧在位之时,吃、住都很简陋,屋顶的茅草不整齐,房子的椽梁不雕饰,吃的是粗粮,咽的是野菜,冬天裹着兽皮,夏天披着葛布,而且还经常亲自参加劳动,经常大腿被磨得没有成块的肌肉,小腿被磨得没有汗毛,生活连普通人还不如。
所以,古代的让天下,只不过是当权者想远离奴隶般的辛苦, 他们可不想自己辛苦一生,更不想把这份辛苦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庄子》《高士传》等书里就记载了让位不成功的事件,比如尧让位许由,结果被人家认为是脏了自己的耳朵;想让位给子州支父,结果人家说自己刚好得了忧郁症,没心情治理天下。(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於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这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这慷慨的帝位赐予,看来这禅让似乎并不如儒家渲染得那么神圣庄严。
第二,拥戴说。荀子、孟子是这种说法的拥戴者,他们认为天子职位最高,权势最大,尧不可能心甘情愿地让位。
那么舜是怎样获得天下的呢?荀子说,他们是靠本身的道德来赢得人心的;孟子认为,那是靠上天的赐予和民众的拥护。也就是说,不管尧禅让与否,民众和诸侯一起拥戴,天下就必然是舜的了,后世只不过是粗浅地猜测和附会而已。后来舜的故事重演,禹也顺利地登上了帝位。
这种说法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可以想象,舜早期的孝行让他争取到了来自朝野的广泛认可,而后来八年的摄政,更让他凝聚了人气。这个时候,尧其实已经被架空了,舜接位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种没有阻挠的拥戴,与几千年后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几乎如出一辙。
第三,篡夺说,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也极高,是拥戴说的后续。这种说法的支持者认为,舜是直截了当地从尧的手中多了权,根本不存在禅让一说。
《史记》里有这样的记载:舜登上帝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革:舜起用了尧在位期间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历史上叫作举十六相—这显然是扶植亲信。与此同时,舜除掉了尧重用、信任的姒鲧、共工、三苗、兜,历史上叫作去四凶。舜赐给四凶的丑恶的绰号和不同的罪状是:姒鲧—杌(罪状:治水无功),共工—穷奇(罪状:淫辟),三苗—饕餮(罪状:不遵王命),兜—混沌(罪状没有记载)。
杌、穷奇、饕餮、混沌都是古时候出了名的猛兽,多用来比喻恶人。其实事情很明白,他们的罪名不值一提,只不过是舜排除异己的借口而已。而经人事重新安排之后,已被架空了的尧,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支持这一观点的事实,还有尧的结局。尧让位以后,本以为可以安享天年,因为他毕竟是舜的岳父。但当他交出权力后,舜并没有放过他,而是将他流放(史书记载是出巡),死于途中。
而《竹书纪年》等史书中确定的指出,尧不是死于途中,而是被舜放逐到尧城囚禁,跟他所有的儿子隔绝,最后死在那里。后来,舜还把尧的儿子流放到了丹水。因此《韩非子·说疑》篇里有这样的感叹:古之所谓圣君明王,都不过是构党羽,聚巷族,逼上弑君,以求其利也。
根据史料记载,舜晚年也学尧将政权禅让给禹,然后起程南巡,那时候他已是近百岁高龄了,最后死于苍梧之野,埋葬在九嶷山。他的妻子娥皇、女英得知这个消息后,来到湖南一代,悲痛地抱着竹子,放声痛哭,眼泪滴到竹子上,留下了点点滴滴的斑痕,后人称这种竹子为斑竹,也叫湘妃竹。后来,两姐妹不愿苟活在这个世上,相继投湘水自尽。
舜的结局看起来跟尧如出一辙,却经不起推敲。试想,几千年前的苍梧一带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既非知名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没有强邻劲敌,交出权力的舜实在没有南巡的理由。
再说,舜把都城建立在蒲坂,就是现在的山西永济市,与苍梧相距数千里,根据当时的交通条件,需要几年时间才有一个来回。这对于当时已近百岁高龄的舜来说,即使有心视察也没有这个能力了。因此,舜南巡只有一个解释,即他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的。
在史学家以及儒家的笔下,禅让被描述成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景象,但尧舜禅让的真相到底如何?他们那个年代的民风是否真的如此淳朴,以至于出现尧甘心让位的高尚举动,今天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各种有限的史料来看,其中疑点重重,也许历史的真相会让我们大跌眼镜也说不准…
存在过。上古“五帝时代”(公元前2337年—公元前2110年),是所谓“公天下”时代,实行“禅让”制度,即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且非血统的人,例如:伊祁姓的尧让位给姚姓的舜,舜让位给姒姓的禹。这些事,在公元前5世纪成书的《尚书》中就有记载。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有人认为不可信,例如荀子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韩非子也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再加上秦汉以后出现的一些所谓“禅让”,多是被骗、被逼,不少学者于是认为: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故事,可能是中华文明中最温情脉脉、最令人神往的政治童话。然而,荀子、韩非子都没有拿出否定的依据,一百多年的考古,至今也没有找到足以否定《尚书》说法的资料。而《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最早的一本汇编。因此,目前我们还只能认可《尚书》的记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3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