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多久才洗一次头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每次看古装剧,都会发现剧中女生长发飘飘,美若天仙,男生的头发也是整理的很顺,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古代古人不剪头发,长那么长如何打理呢?
洗头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件费力的事情。作为现代的女性来说,洗头膏、护发素、精油都是洗头发必不可少的工具,洗完头之后的你会发现腰酸背痛
其实古人洗头发还是很讲究的,洗头发在古代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秦汉时候,他们就有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了。据《海录碎事 臣职 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也就是说那时官府会给公务员们专门放洗假假:休沐,以便大家将自己洗刷刷干净。而且有些地方的人款待来宾的时候,客人会先进行沐浴,然后再用膳的,这样看来,在古代款待宾客的时候还要准备热水呢,也有些理解电视上小说里,人们去住店的时候,小二都会准备洗澡水不过,古人真的讲究。
但因为一些习俗,也有不让洗头的,比如说守孝的时候,就要求三个月不洗头。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洗头真的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事情。首先,古代人洗头发需要挑水。其次,需要烧水。烧水可是要费柴火的,而柴火是要人工捡的。另外,古代人的头发都很长,所以这就更费力了。
不过也有些文字记载到了清末时期,女人都是一年才洗一次头。平时就用篦子沾上头油,由发根往发稍刮。这样既可把平时的头皮屑虱子刮掉,又可促进血液循环。所以那时的人头发都是油黑发亮的。我们看《甄嬛传》,那篦头不仅可以清洁头发,还可以缓解头痛。
其实,在当时,每月洗一次头也算讲究了。普通的老百姓都是一个季度、甚至一年洗一次头发,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就这样。嵇康曾说过:”性复多虱,把骚无己“。甚至还有人说:皇帝身上都有几个玉虱子。
当然归根结底,多久洗一次头,除了跟大环境有关,还与个人习惯有关,看那大名士嵇康就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到:“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翻译过来就是,我就是不想洗澡能奈我何?
古代时候并没有什么洗头液,洗发水之类的东西,而且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他们不会剪发。这样古人洗发就一般要很久才洗一次,大约一年洗四次。而达官显贵可能会时间短一些,一月洗一次。古人洗发会用皂角或者无患子这样的植物提取物。
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我们从小背诵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他年少时所作。广为人知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也是他的作品。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节选
[唐]白居易
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
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
这个为了写诗成痴成狂,几乎入魔的诗人,到了中年,遭遇了几乎所有男人都会遇到的危机——脱发。他为此焦虑不安,洗个头都有无限感伤。
不是人家不讲卫生,不爱洗头,而是洗头时看到水里掉落的密密麻麻的头发,揪心啊,恨不得剃度出家。然而,不洗头并不能解决脱发的问题。白居易开始翻来覆去地说“发落”这个天大的事儿。
写实派的白居易,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自己脱发的严重性。“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头发很久(最少一年,最多好几年)洗一次,洗一次就疯狂掉发,洗完一半的头发都没了。虽然头发脱到都不敢洗了,但白居易对于这件事,倒是看得相当开,不仅没有长吁短叹,反而作了一首《嗟发落》,来嘲笑自己的“脱发”事件。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这样的好心态,也是值得称赞的~
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为喜欢洗澡而著书立说,这就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和他的《沐浴经》。古人洗头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洁剂“无患子”来洗头。
远古的人们,只能到江河湖海洗澡。在洗涤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泥土抹在手或身上,再用清水洗去,比原来还干净。于是泥土成为最早的清洁剂,当手沾油脂时,用泥土揉搓,再用水清洗,油污很容易去掉。就是现在,我们也用搓泥土来去汽油、柴油、动物的油污。
但是泥土毕竟不能洗涤面部和细嫩部,于是人们从一些颜色发暗红潭水里熬制出结晶体状物质,可以洗去衣物和发际间的污垢。这就是原始的“碱”。碱有很强的去污能力,用于洗涤已经很悠远。即使现代人,各种皂类也有碱的成分。
从文字记载看,秦汉时期,人们就用皂角来洗衣物和头发了,到隋唐已形成惯例。皂角是皂荚树的果实。皂荚树是落叶乔木,春季开白色花,结出的荚果呈带状,荚果中富有胰皂质可供人们洗衣去污用。在使用前要将整个的荚果砸碎,弄成粉末状或泡在水中,直接用粉末或涂抹皂角水,这一习惯一直沿用至今。
皂角是天然植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以洗涤头发等细部。使用皂角水洗涤的头发,干净乌亮,略带芳香味;洗涤的衣物颜色不褪,很受百姓喜欢。
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洗头用淘米水,称之为“潘”。如《左传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猪是人类家饲并食用的主要动物,人们利用猪的胰脏加碱,制成最原始的肥皂。猪的胰脏和碱都有很强的去污力,将二者结合,可以缓解碱的刺激力,再搀加些香料,使气味更适宜。百姓把这样制出的皂叫“猪胰子”,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可以清洗身体各个部位,还能润滑皮肤,防止干裂,也是很好的护肤品。
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 臣职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古人也用胰子、皂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如今,洗涤剂、化妆品琳琅满目,大多用化学方法制造,含铅或其他重金属成分,都会对皮肤造成一定损坏。因此,皂角、猪胰子等清洁剂远没退出洗涤。乡间仍使用猪胰子的不在少数,就是大城市里,在寒冷将至时,在小街、深巷依稀还可以听到敲铜锣的叫卖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3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