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死后为何有人升官,却有人灭族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两个人的待遇竟如此不同?
秦国在经历过,之后,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当君位传到秦武王的时候,秦国的国力达到顶峰时期,随即秦武王便有了取“周”而代之的想法。
秦武王四年即公元前307年,秦军攻入洛阳,秦武王大摇大摆的进了“东周”的都城。在周王室的宫殿中,秦王看到了象征天下王权的九鼎,九鼎为大禹所铸,其上刻着九州的人口与赋税状况。为了显现自己的英武,也为了昭告天下人秦代周的“天意”,秦武王便萌生了举鼎的想法。
秦武王命身边的近臣孟贲首先举鼎,孟贲应声而试,大鼎只是动了几动。秦武王正要自己亲自出马,身边的大臣任鄙便马上规劝,认为此事风险极大,大王贵体不可亲身犯险。秦武王哪能听得进去?随即便上前举鼎,可是铜鼎太重,秦武王实在坚持不住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大鼎落下时直接砸在了他的膑骨上,疼的他当场背过气去,到了深夜时分,不知是失血过多还是细菌感染,秦武王很快便气绝身亡。
秦武王意外身亡的消息传到了秦国后,秦国上下朝野大惊。当时的秦国右丞相为樗里疾,马上开始筹办秦武王的丧事,秦国上下各公子也开始了相互的争斗,可最终还是以秦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为君胜出,算是稳住了差点内乱的秦国。
如此重大的事情,樗里疾当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导致秦武王举鼎而死,需要从两个人查起,一个是孟贲,另一个是任鄙。
在秦武王举鼎的时候,孟贲曾经跟着秦武王一起举鼎。秦武王其实还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之时,而此刻的孟贲不但不劝阻,反而还要去与秦武王一起嬉闹,这无疑促成了秦武王被鼎砸死的悲剧。
樗里疾在对待孟贲的问题上非常果断,引用《史记》中的一个词,叫作“族灭”,换句话说就是灭族。
当然,此时还有另一个相关责任人任鄙,他也要为秦武王的死负责。在秦武王自不量力举鼎时,任鄙的做法与孟贲正好相反,他力劝秦武王不可鲁莽,以“尊者不涉险”为由进行劝阻,充分的尽到了臣子的责任。
樗里疾认为此人忠心护主,于是便在魏冉的推荐下,让其做了汉中郡守,算是为他的忠心与直谏进行了应有的奖励。
自古以来有句话叫作“文死谏,武死战”,意思就是说文臣死于进谏,而武将死于沙场。君主并非圣人,在面对一些事情时,难免会有一些偏激与误解,故此才需要手下的大臣给予纠正和劝导,方能使君王走向正轨。
在君王面对危险时,一味顺着君王的言行而行事者,顶多算是一个宠臣,有可能靠着逢迎拍马升官进爵,更还可能被当成祸首而丢命。
可是忠直之臣必然会直言进谏,即使很可能由于言语过激而惹怒君王,但这绝对是忠臣应该干的事情。
从秦武王两个臣僚的命运来看,这与现代的职场如出一辙。不是每一个领导都精明强干,不少领导都喜欢瞎胡闹,而跟着领导胡闹的人,虽然一时间会得利,但最后绝对没有好下场,只有那些本本分分做事做人的员工,才是真正的好员工。
举鼎以慑天下,秦武王举鼎是为了向天下示意自己就是真命天子,自己有能力治理好整个国家。九鼎在先秦时期更是法统的象征,而秦武王意图迁鼎的心思恰巧暴露了秦国欲取周室而代之的野心。
在现在看来举鼎一事似乎有点引人嘲笑,可当时的秦武王的能力确实不凡,在位仅仅三年便已经完成了“拔宜阳,通三川,窥周室”的目标,开启了秦国继续东出函谷伺机鲸吞天下的步伐。他为了进一步试探天下诸侯对周室的尊崇程度,进一步摧毁由周礼所构筑的中原秩序,秦武王做出了与当年楚庄王类似的决定,打起了九鼎的主意。
一言九鼎一次可以看出鼎在我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古代它象征着君主的威信。九鼎是华夏至尊神器,传说是夏后氏首领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之后,令九州的州牧贡献青铜铸造而成的。正因如此,九鼎成为承载天下九州的重器,成为先秦时期代表朝代德行兴衰的象征。能举起他的人在古代寥寥无几,霸王举鼎的典故正是秦武王想效仿的对象,已达到让诸侯对自己更加敬重。
虽然秦武王并没有成功的将鼎举起来还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虽然做事冲动鲁莽但他在位的短短三年秦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秦国后来的政治法律都有很大的影响,更是为秦国一统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虽然生命短暂但却努力散发出了自己的耀眼的光芒。
是真的,秦武王嬴荡是因为举鼎而死。
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
翻译过来就是:秦武王有力气(力气还不小),喜好游戏,所以,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做到了高官。武王和孟说举鼎较力,结果折断了膝盖骨。八月,武王去世。孟说的全族都被杀尽了。
死亡原因:嬴荡和孟说两个人举鼎比哪个力气大,嬴荡不小心把膝盖骨砸断了。当场没死,但是肯定流了很多血。在那个年代,一次小伤都有因为感染死亡,更何况被鼎这么重的东西砸的,估计是以当时的技术,没有处理好,伤口感染了,到了八月份,实在扛不住,就去见耶稣去了。而与他举鼎的孟说全族也都被灭了,谁让你呀的跟大王举鼎,还不让着他,最后大王死了,你不跟着陪葬,谁跟着陪葬。
总之:嬴荡算是因为举鼎而死。
按照史书的记载,秦武王四年,秦国取得了一项历史性的胜利,攻占了韩国的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带着一班勇士,到新地盘视察。照理说,看完就回来呗,可秦武王偏偏顺道去了洛阳,还跑去看代表九州的九鼎。看就看吧,他还非要和人比试看能不能举起来。只见秦武王大踏步向前,把两臂套入绳索中,用尽平生之力,屏一口气,喝了一声:“起!”果然将鼎举离地面半尺之高。可正要迈步时,却一下子泄了力气,鼎掉了下来,正好压在武王的右腿上,一下子将胫骨压断。回去后,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到半夜,终于气绝而亡,终年23岁。
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一起失误造成的死亡事故。若能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秦武王的死,绝不仅仅是一时失误这么简单。我们先看秦武王本人。秦武王在位期间,还是很有成就的,他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等等。但是,秦武王也有着一般人没有的缺点。《东周列国志》中记载:秦武王是天下有名的大力士,因此 ,他自小就喜欢和人角力。当上秦国国君后,继续宠爱乌获、任鄙这样的大力士。有个叫孟贲本是齐国人,可就因为也是有名的大力士,武王照样给封了大官。这一系列举动,如果说秦武王当一名冲锋在前的战将,也算可以。可是,作为一国的国君,如此重武抑文,不仅不是治国之道,反而是取祸之因。
再看秦武王去太庙观九鼎。那九鼎本是大禹收取了九州的贡金,分别铸成的九只鼎,在鼎腹分别铸有荆、梁、雍、豫、徐等古代九州的名字,因此又称“九州神鼎”,从夏朝传到商朝,又从商朝传到周朝,代表着天下九州,还有就是周天子对天下的统治权。所以,一般人不要说举了,看了都不敢看。可秦武王呢,在举鼎之前,他的真正目的都说出了: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秦武王不仅想看,相举,甚至想据为已有,而他更看中的,则是鼎代表的国家和土地。
为什么秦武王会有如此大的野心?就因为他太自信。秦武王在即位时就不仅仅满足于当一位秦国的国君,他曾说过:“得游巩、洛,生死无恨。”巩,洛,是当时韩国的重要战略要地,可以说,得了巩洛,也就基本等于得了韩国,进而,也就有了夺取整个中原的跳板。这样的战略要地,却被秦武王轻易地夺取了。因此 ,被自信冲昏了头脑的秦武王才敢于去周天子鼻子底下去看九鼎,而且放言要带回去,甚至把鼎当成玩具来举。
在历史上,因为过于自信而转胜为败的例子不胜枚举。楚霸王项羽,贵族出身,力拔山河,百万雄师。可就因为太过自信,他放弃了鸿门宴等一系列机会,最终却败给了治保主任出身的刘邦,只落得了乌江自刎的下场。
三国时期的曹操,曾率兵去攻打连地盘都没有的刘备,当时的曹操自信到了极点,立在船头,对酒当歌。结果,不仅被火烧赤壁,而且一直到死,也再不敢南下。还有,大意失了荆州和性命的关羽,被乱箭射死于树下的庞涓等等。
今天,我们常说: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当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过分自信,自以为天下再没什么做不到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人即将失败的时候。所以,对于已经膨胀到了极点的秦武王来说,即使不被鼎压断了腿,估计,他在“作死”的心理作祟之下,也是很难看到下一个胜利。
一、秦武王举鼎绝膑而亡古代有十个只有知名的大力王,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挑几个典型的人物做介绍,第一位是秦武王,光看这个谥号中的“武”字,就知道秦武王尚武,秦武王名叫嬴荡,这个名字听起来着实令人尴尬,他的父亲是秦惠文王,文王将江山打理得井井有条,替武王继位铺好了路。
据说,武王小时候也抓过阄,他推开了笔墨纸砚和金银珠宝,选择了用木头制成的大斧头,并不断摆弄它,看起来异常兴奋与激动。至此以后,宫中的流言开始四窜,大家都在议论秦武王天生尚武且好勇好斗。
没想到秦武王确实不走寻常路,他对读书丝毫不感兴趣,成日里没事就喜欢举办举重比赛,毫不夸张的说,他一定是历朝历代君王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秦武王常常召集市井莽夫进宫比力气,一天,几人商议如何将龙文赤鼎举起来,也许是发挥失常,秦武王将鼎成功举起后,手麻了,导致鼎直接从手中脱落。
这个鼎的重量本就非比寻常,还从空中坠落,加大了它的杀伤力,而它又恰好砸到了秦武王的脚上。这下彻底把秦武王砸废了,当天夜里就无力回天归西去。
图片:秦武王嬴荡举鼎剧照
那龙文赤鼎究竟有多重呢?为何一砸就把秦武王砸废了?据史料记载,目前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乃是司母戊鼎,重量约833公斤,相当于十几个成年人的体重。
现如今世界举重运动员最好的成绩也才400多斤,这几乎是人类体能的极限了,因此,龙文赤鼎一定不可能超过800公斤。除了司母戊鼎外,还出土了一个叫做大克鼎的青铜器,它的重量大约是两百公斤,而龙文赤鼎应该在200公斤左右。
秦武王举鼎而亡一直被后世当成笑柄,人们都笑他自不量力,其实这个结果并不奇怪,因为秦武王本身就不是专业举重运动员,他只是把举重当成爱好而已,如今的举重运动员需要严格、科学地进行饮食,还需要长期坚持专门的训练。
可当时条件差,秦武王虽贵为君主,也没办法健康饮食,他每天要处理许多国家大事,没办法保证每日的锻炼时间,再加上鼎不比杠铃容易掌控,鼎非常庞大,特别难拿稳。
因此,纵使秦武王的力气再大,还是举鼎失败而亡,这与他的状态、心态、力气,和鼎的复杂构造都息息相关。
图片:龙文赤鼎剧照
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第二位是大家都熟悉的花和尚鲁智深,堪称《水浒传》中天生神力第一人。小说中曾多次正面或侧面描写出鲁智深的神力,例如,鲁智深在做和尚期间,实在受不了枯燥的寺院生活,就下山溜达找点乐子。
途经一个打铁铺,鲁智深向前询问有没有铁,他想要100斤重的禅杖。
铁匠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关羽的大刀也才81斤重,你怎有力气举起百斤重的武器?”鲁智深思考片刻,还是打了个用起来方便的水磨禅杖,有62斤重。
接着,他还在铁匠面前用禅杖耍了几下,惊得铁匠目瞪口呆,连连惊叹道:从来没见过力气如此大的人!最能体现鲁智深天生神力的,当属“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具体的情节广为人知,这里就不过多地去描述了。
图片:鲁智深手拿禅杖剧照
其实在《水浒传》中,武松的力气也很大,但比起鲁智深,还是难以望其项背,因为拔树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一棵树的根茎全部裸露出地面,倒是不用太大力气就可将其拔起,可如果树的树根深深扎在土壤中,就得花非常大的力量才能将其拔出。
就好比拔萝卜,如果地表比较干,萝卜又比较大,正常人都得花好一会功夫才能拔起,更何况是树,它的根茎会在地底下不断攀伸,大大增加了拔树的难度。
而且据书中描述,我们可以推断出鲁智深拔的是一棵有点年纪的老树,而树伸展在地下的根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结实,因此,鲁智深能够倒拔垂杨柳,他的力量不容小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1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秦国的建立者是谁他是怎么建立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