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真是良相

众妙之门 2023-06-28 00:10:02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真是良相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真是良相?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这个故事中,邹忌接连问自己的老婆、小妾和客人,自己和徐公,谁美?答案无一例外,都说是邹忌美,可与徐公见面后,在回家仔细一照镜子,总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苦思冥想得到一个道理,老婆说自己漂亮,是因为爱自己,小妾说自己漂亮,是因为害怕自己,客人说自己漂亮,是有求于自己......

将发生在自己的事情放大到君王身上,其实是一个道理,宫中妃子偏爱齐威王,都说齐威王好,朝中大臣畏惧齐威王,谁敢说齐威王不好,而国内百姓都得仰仗齐威王,怎敢说不好?邹忌一道奏折,分析的有理有据,齐威王深以为然,开始虚心接受各种批评意见......

这个故事中,邹忌绝对是个正直开明的人,然而历史上的邹忌真是如此?真是一位良相?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举动,逼走齐国两员顶级大将,害得齐国霸业止步不前!

大家都知道,齐国在齐威王时期称霸战国,凭借的是马陵之战,这一战,孙膑利用减灶之法,引诱庞涓深入,在马陵这个地方,将一颗树的树皮剥掉,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埋伏1万弓箭手,等待庞涓,待庞涓赶到,见树上有字,凑过去看,结果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知道自己难以活命,拔剑自刎,而齐军,趁势发起进攻,10万魏武卒烟消云散,魏国主将太子申也成俘虏!

连失两位战将和10万雄兵,齐国一战便让魏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称霸齐国,无奈,只能向齐国俯首称臣,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带着韩国和几个小国,在徐州朝拜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怕成为众矢之的,也承认魏惠王为王,这便是徐州相王!

接连拿下夷陵之战、马陵之战的胜利,也让孙膑的上司田忌水涨船高,此事,引得齐相邹忌很是忌惮,其实,田忌、孙膑与魏国开战,便是邹忌的阴谋之一!

邹忌是齐国的变法者,在邹忌的主持下,齐国日益强盛,然而,邹忌毕竟只是一个文人,打战还得靠武将,而出身王族的田忌,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尤其是孙膑的到来,更是让田忌如虎添翼,田忌赛马,孙膑一个小小计谋,便让田忌轻松取胜,不久,魏国进攻赵国,田忌又在孙膑的建议下,“围魏救赵”,轻松取胜,田忌的威望,在齐国日盛,引得邹忌很是忌惮,毕竟,握笔杆子的,哪里是握枪杆子的对手?

于是,邹忌便在谋士公孙阅的建议下,上奏齐威王,让田忌和孙膑去攻打魏国,打赢了,这是邹忌有眼光,打输了,田忌、孙膑战死沙场,也除掉了一个劲敌不是?结果,田忌和孙膑,连战连捷,杀死魏国战将庞涓,灭掉10万魏武卒,还俘虏了太子申,可谓是大获全胜,邹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田忌、孙膑没死在战场上,邹忌便派人假冒田忌的管家,拿着重金在闹事找算命先生,招摇至极的说:“我家将军百战百胜,欲成大事,你看成不成?”,此言传到齐威王耳中,齐威王大怒,勒令田忌前往朝堂对质!

黄泥掉裤裆,是不是屎谁说的清?马陵之战,田忌也知道自己功高震主,听到齐威王让他回国,是心惊胆颤,慌忙逃到楚国,而孙膑,见齐国宰相邹忌如此阴狠,也是心灰意冷,黯然离去,下落不明!

邹忌一个举动,齐国痛失两位良将,在马陵之战,齐威王称霸天下后,便再也没有发动过大的战争,齐国霸业止步不前,直到数十年后,齐宣王登基,才为田忌平反,田忌回到齐国,可惜当时的田忌,已经垂垂老矣,如果邹忌没有陷害田忌和孙膑,能和廉颇和蔺相如一样冰释前嫌,或许,齐国在那短短数十年,便会扩张到一个恐怖的地步,也许,统一六国的就不再是秦国,而是齐国了!

邹忌讽齐王纳谏|以生活小事打比方,劝齐王要听取意见来称霸天下?

事实上,自古以来大臣劝谏国君有直谏,也有死谏,但从实际效果来说二者都不如讽谏。
直谏和死谏很多时候,也确实能够起到一点作用,但是却免不了会羞辱了君王的脸面,伤了君臣之间的和气。如果遇上气度狭小,或者有点昏聩的君王,可能就会适得其反了。
齐国相国邹忌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感悟到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并以此进谏齐威王,使之大开言路,励精图治,最终得以不动兵戈而就称雄天下了。
1邹忌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打比方,劝说齐王要听取民众的意见
这个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美男子,他不仅身高八尺、风度翩翩,还拥有治国安邦之才,因此被齐威王拜为国相,辅佐治理齐国。
有一天早上,邹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恰好这时他的妻子从身边走过,邹忌顺便问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更英俊?”。
他的妻子说:“这还用说,当然是你,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在齐国国都的北部住着一个徐公,他才是齐国真正的第一美男子,照理说邹忌是比不上的,他的妻子很明显是在奉承丈夫而已,不是真话!
然而,齐相邹忌不及城北徐公俊美,可妻、妾、客都称赞他胜过徐公。
邹忌通过观察、对比、反思,悟出了一个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在赞美声中自我陶醉。赞美的话不能当真,恰恰会让自己飘飘然,听不到真心话了。
他把这个自己身边这样的小事告诉齐王,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说:国君更加不容易听到真心话,因为所有人都怕齐王,都有求于齐王,谁会吃饱了没事说齐王的缺点,不是自找没趣吗!
这就等于告诉齐威王,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齐相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作为施政依据的故事。
尽管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字,从家事说到国事,娓娓道来,齐威王很快就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虚心接受意见,对国君来说才是真正有决定意义的事情!
所谓讽谏,就是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说,《讽邹忌讽齐王纳谏》式的规劝,不是侧重于批评或嘲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今齐地方千里,左右莫不私王君主。
这样的类比推理,让齐威王一下就明白是什么回事,也不觉得丢人,毕竟君王也是人,而且还要面对更多的奉承话,表面上看邹忌是在说自己,其实就是给齐王一个回旋余地,不直接说齐威王的缺点,这样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了。
齐国相国邹忌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感悟到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并以此进谏齐威王,使之大开言路,励精图治,最终得以不动兵戈而称雄天下。
古人在说理时,喜欢采用类比的方法,先说出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再引出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类比的办法调动的是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更易被一般人接受。
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一个很好的运用类比的例子。
后来,齐威王能够做到虚心听取各种批评和建议,善于识别忠奸、赏功罚罪、积极发展生产,一时被吴、楚、魏、赵、韩、燕六国公推为霸主。
2齐国因为纳谏的缘故,在朝廷上就战胜了敌国,最后称霸天下
齐王决定听取别人的的意见,根据进谏的程度不同,进谏人就可得不同大小的奖赏。
命令刚下达时,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前、院子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几个月以后,间或有人来进谏。
一年以后,就是有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的国君,听到这个情况,就向齐国朝见了。
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不仅仅是用身边的小事来类比,他还会用弹琴来说理
据说,邹忌最初是由于善于弹琴,而进见齐威王,威王对他很是喜欢,并让他住在宫中的右室。
过了不久,有一天,齐威王正在弹琴,邹忌刚推开门走进来就说:琴弹得真是太好了。
齐威王却突然不高兴了,离开琴,手按着宝剑说:先生只看到寡人的样子,还没有认真聆听观察,怎么能知道寡人弹得好呢?
邹忌说:大弦缓慢并且温和,这是象征国君;小弦高亢明快并且清亮,象征宰相。
这就是看人说琴了,从弹琴的人的样子就可以推测弹琴的水平,这个邹忌确实厉害了。
事实上,齐威王也是一个贤明的国君。
他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楚、魏、韩、赵、燕等国先后派使者来祝贺,尊齐威王为天下霸主。
总而言之,齐威王刚当国君的时候,也是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问政事。
即使其他国家来攻打齐国,他也照样玩乐,大臣劝谏他也不听,齐国就这样一天天衰微下去。
后来,因为邹忌讽齐王纳谏,他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
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邹忌的忠诚与智慧,齐威王的胸怀与魄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道出了一条简单而难明的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
总之,这就是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这篇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以及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
最后因为齐威王真正做到了从谏如流,而称霸天下!
一起探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欢迎关注我。
作者|龚柳辉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xl/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邹忌讽齐王纳谏》

【 #课件# 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下面是 整理的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邹忌讽齐王纳谏》,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①了解《战国策》的有关常识;②掌握重点文言实词

  2.过程和方法①引导学生归纳重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

  ②学习类比推理和以小见大、设喻说理的语言艺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体会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处世态度;②领悟齐王纳谏除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词义、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①学习类比推理和以小见大、设喻说理的语言艺术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忠言”就一定是“逆耳”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看看邹忌的一番“忠言”是“逆耳之言”还是“顺耳之言”?

  二、《战国策》有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汇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等,作者已不可考证。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定名《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bǎihé)(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尔虞我诈的故事。《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因此,此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它在记述历史事件时,往往美化统治者,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三、解题

  如何理解本文标题的结构?(兼语短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与现代汉语“讽刺”不同。

  纳:接受

  谏:规劝的话(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邹忌用委婉的话劝齐王接受臣子的规劝。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谓宾/主(兼语)谓宾

  四、朗读欣赏

  要求:1、认准字音、字形;

  2、注意停顿、语速、重音和语气、语调。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昳丽yì窥镜kuī间进jiàn期年jī....

  谤讥服衣冠zhāo皆朝于齐cháo..bàngjī朝..

  五、课文重点文言知识讲析

  学生根据课文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提出质疑。在预习基础上接龙式逐句翻译,学生评判补充,教师把关。

  

偶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

  2.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德育目标: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2、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一、导入,走近文本

  同学们听说过“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吗?南方的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飞不鸣,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可惊人。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他们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为绩。据说战国时候,齐威王继位之初,不务正业,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kūn)就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以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跟齐威王纳谏有关的,不过这一次进谏的人物换成了谁呢?

  对,就是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请同学们读课底注释1)

  二、朗读感知

  我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那就读来听一听,好不好?读的时候,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1、读准字音

  有间进期年燕

  2、读准节奏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今齐地方千里。

  三、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 注释疏通文意。

  2、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并在组内共同商讨。

  3、小组竞赛,抢答字词解释及语句翻译。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①孰视之孰:同熟,仔细。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意动用法。私:偏爱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名词作状语。刺:指责④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⑤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⑦暮寝而思之寝:躺着。⑧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公开议论。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齐王接受规劝。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几个月之后,还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④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⑦期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四、品读语言,赏析人物

  1、我们已经读明白了文章的意思。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写了邹忌用自身的经历同齐王的处境相比,告诉齐王应该纳谏除蔽,齐王就接受了邹忌的进谏。

  2、故事的展开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的,那么,总共写了几处对话?是从哪里写起,又写到了哪里?

  明确:文章从家里写到朝堂,先写邹忌在家中跟妻、妾、客的对话,又写了朝堂上邹忌跟齐威王的对话。我们先来看第一处,在家中邹忌跟妻、妾、客的对话。

  (1)请同学们在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思考妻、妾、客赞美邹

  忌是出于怎样一种心理?而邹忌连问妻、妾、客,又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2)有请几位同学在前面分角色朗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认真观察。

  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问客:吾与城北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确:邹忌洋洋自得,急于想知道谁更美的心理,通过“孰”的提前便可明白;在客人跟前,他又不好意思表现得那么明显,所以就用了正常语序。同是家人,他跟妻子与妾的说话语气又不一样,一个亲昵,一个严肃,端着架子,通过“我”和“吾”的称呼便可体会到。

  妻子是由衷地赞美与自豪。客人最是言不由衷,妻妾都是反问语气,而客人只是一般的陈述语气。妾是因为地位低下,害怕邹忌,不敢放肆地流露真情实感。

  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妻妾客因身份、地位不同跟人说话的语气是不同的;而邹忌面对不同身份、地位的妻、妾、客,他的语气和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的语气、态度、说话方式都会有所不同的。毫无疑问,邹忌在这方面是特别擅长的。当邹忌面对齐威王的时侯,他又是如何表现的?而齐威王又是如何做的?

  3、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在朝堂上,邹忌跟齐威王的对话,请同学们朗读课文2、3段,并

  根据他们的对话试着评价一下邹忌和齐威王。

  善思:理清真 相,小中见大

  邹忌:善谏:类比讽谏,足智多谋一代忠臣

  求实:爱美却不虚荣,实事求是

  齐威王:善听:从善如流一代明君

  善做:改革创新

  小结:正是因为有了邹忌这样的贤臣,也正因为威王的善于纳谏,齐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盛的国家。正如文章结尾所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总结,拓展文本

  历史还有哪些类似于邹忌和齐威王的忠臣与名君?有没有与之相反的事例?

  比干:挖心商纣王

  屈原:投江楚怀王

  伍子胥:断头吴王夫差

  司马迁:受宫刑汉武帝

  小结:在封建社会,皇权不可侵犯,伴君犹如伴虎!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指责帝王的过错而惨遭杀身之祸!跟邹忌和齐威王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齐威王的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犹为难能可贵;而邹忌面对一国之君,能小中见大,以自身处境类比齐威王的处境,委婉含蓄地给威王提意见,这样讽谏说理的技巧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课底注释重点字词两遍。

中学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方、善、间?等。

  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4、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重点字词、句式。

  2、《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3、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 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点出《邹忘讽齐王纳谏》一课选自《战国策》。

  1、《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怕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2、 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三.转入对文段的学习。

  (一)学习一、二段的字词和句式(重点字词用幻灯片打出)

  ①孰:通?熟?,仔细

  私:偏爱

  朝服衣冠:zh?o:朝见

  ②词类活用:

  A名作状:朝服衣冠 暮寝而思之

  B名作动: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

  ③古今异义词:

  尺:古:约合现在的23.1厘米

  今:约33.3厘米。

  窥:古:照

  今:偷偷地看

  寝:古:躺而不睡

  今:睡觉

  地方: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处所

  ④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谁,哪个

  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

  2.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否定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

  5.被动句:王之蔽甚矣

  6.省略句: 与坐谈

  (二)疏理文意。

  1、第一段:邹忌比美的事。

  (1)有无发现妻、妾、客大意都相同?

  都说邹忌美于徐公。

  (2)大意同,但妻、妾、客在表述及语气上有何细微不同,可否找出?

  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妾:比妻稍为冷淡点,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

  客:用陈述句,语气更平淡。

  (3)为何妻、妾、客都夸邹忌好看?

  妻?私

  妾?畏

  客?有求

  (4)他们都是说邹忌美于起徐公,那么由文段看,实际上是谁更美呢?

  徐公。

  (5)既然是徐公美,那么妻、妾、客的回答便是与事实不相符合了,那么也就是说,邹忌被怎么样了呢?

  被蒙蔽了(写板书)

  邹忌

  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受蔽

  (6)第一段与全文篇幅已近一半,那么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来写邹忌比美的'事呢?邹忌比美的事与我们所要讲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何关系呢?(引导大家看板书及第二段)。大家看,邹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那么齐王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呢?有,宫妇左右私齐王,朝廷之臣畏齐王,四境之内有求于齐王。

  (板书:)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巨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2、第二段:写进谏的内容。

  (1)那么邹忌之妻因事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而受蔽,现在齐王的情况亦与邹忘相同,那么他是否也应该受蔽呢?

  是并且受蔽更甚。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那邹忌分析出齐王受蔽这结论时,是先说邹忌的情况与齐王的一样,而邹忌因?私、畏有求?而受蔽,所以齐王也应因此而受蔽。

  (2)那么象邹忌,这种推理方法就叫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3)邹忌说到齐王受蔽这里就打住了,那么他是否只指出齐王受蔽这事实呢?

  他是想说齐王须纳谏。

  (4)齐王最后有没有接受邹忌的意见呢?

  有

  (5)那么要向国君说明须纳谏这个道理是比较抽象又不容易使国君接受的,忠臣向国君说明要广开言路,不然会被奸臣蒙蔽,可是呢被奸臣反咬他一口,说他是想说国君是昏君,激怒了皇上,最后被杀。可是对比之下,邹忌就显得很高明了。他用比美这件很具体的生活小事来说明了齐王肥肉纳谏这个抽象的道理,使齐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见,象这种用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说理方法就叫做?设喻说理?。

   四,朗读前两段。

   第二课时

   一、以提问课后思考题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先朗读全文)

  二、转入对文段的学习。

  (一)学习三、四段的字词和句式(重点字词用幻灯片打出)

  面刺:当面指责

  谤讥:古今异义词 古:指责,劝谏,中性词;今:诽谤,讥讽,贬义词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使动用法。

  时时而间进:ji?n 间或断断续续地

  其年:满一年。

  朝于齐:朝见

  介宾后置句:战胜于朝廷。

  (二)让同学串讲这两段,指出他们翻译得不好的地方。

   三、课堂分析。

  1、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群臣史民受下赏?。 ?群臣进谏皆朝于齐?

  2、由此可见邹忌讽谏效果奇佳,那么,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引导学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方面去思考,齐王是勇于接受别人的意思,从谏如流的。在说明邹忌这方面的成功时,着重说明是比关关事他亲身所经历的以及生活小事这两点,综合以上得出结论:

  为何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四、人物分析。

  1、邹忌形象分析:

  邹忌:①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

  ②实事求是

  ③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2、齐王形象分析

  ①听邹忌进谏时的态度:善。

  ②提出进谏的方式及奖励: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的上、中、下赏。这二者表现了齐威王虚心纳谏,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是一个明智而开明的君主。

  ③纳谏的结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讲解与布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0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