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小时候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孔融让梨作为小孩子敬老尊贤的典型案例一直被我们所传颂,不过不管是历史老师还是语文老师只怕都不会告诉你们,以孝道出名的孔融为何最后却因不孝被曹操杀了呢?而一向爱才的曹操为何非杀孔融不可呢?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有一个答案,曹操杀孔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孝,曹操杀孔融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
孔融除了是个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还有一个官职,北海相。
当时的文人以孔融为首那是相当看不起曹操的,曹操虽然爱才但是也爱杀人。细读三国志,曹操杀的名士不算少,杨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曹操的脾气确实也不太好,也是,有这么一个天天在自己跟前骂自己刺激自己的人,曹操的脾气能好吗?
曹操杀的也不只只是孔融,在孔融的背后站着的是一群反对曹操的文人,孔融肯定是以为曹操不敢杀他,可惜的是,他错了,不知道在屠刀落下的那一刻,孔融的心中会不会后悔,当他的儿子说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句话时,不知道孔北海的心中是什么样的感受。
有的网友觉得,如果换个朝代,像孔融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结局,我倒是觉得,如果换个朝代,像孔融这样蔑视权贵的名士死的会更快一些,在古代,因为得罪皇帝而被处死的文人数不胜数,这样想来,曹操杀孔融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向爱才的曹操为什么非杀孔融不可呢?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因为孔融已经站到了曹操的对立面,孔北海越有才,曹操的杀心就越重。
演义里孔融因为曾宣扬他认为“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就像容器和里面装的东西一样,分开就没有什么关系而父亲则是想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才生了孩子,所以,如果只有一样事物,如果父亲不好,就把食物给对自己好的人的观点,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残忍杀害。
但是一个以贤孝之名名扬天下的名仕被杀的真正原因真的是因为一个“不孝的观点”嘛,明显并不是,他被杀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下面我从几个主要原因上进行整理分析。
一、侮慢曹操
孔融被杀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其侮慢曹操,孔融心怀天下,所以对曹操的专横跋扈非常反感。并且一直孔融看不上曹操。觉得曹操才华不如自己,还经常讽刺曹操宦官出身,这就为他之后为曹操所杀埋下了伏笔。在曹操攻下邺城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将袁熙的妻子甄氏抢来做了自己的老婆。
孔融知道这件事后,专门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孔融说的是一个什么典故,询问孔融。孔融答说:"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曹操觉得受到了侮辱,感到十分的生气,也对孔融从此心怀芥蒂。
公元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曹操说:"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这让曹操出征感觉到十分的不舒服,心情不悦。
后曹操为节约粮食,全国禁酒,孔融是名士,离不开酒,他反问说,若喝酒荒废政事,那么因美色荒废政事的更多,你能把男女之爱废除吗?公然与曹操针锋相对,曹操对孔融更加气愤。
孔融名气很大,是当时的青年导师,天下才俊都团结在他身边,孔融相当于当时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并且他多次非议朝政,令曹操感觉不安。他害怕孔融的言论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
他授意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欲规(谋划)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妻子儿女同时遇害。
二、生性傲岸,刚直耿介
孔融性格豪放不羁,经常做出一些蔑视礼教、离经叛道的事,并且他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所不容。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社会思潮渐趋解放,儒家思想已经不能完全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了。孔融之死孔融本身也有责任,他豪放不羁,经常做出一些蔑视礼教、离经叛道的事。如孔融说:父与子有何恩情?不过是当时的情欲发作而已。这在当时也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之前,有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就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让他收敛锋芒。
并且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这在当时使诸多权贵对其多怀有妒恨。
再加上他耿介豪纵的性格,导致其言论行为常有出格之处,就更成为了权贵的把柄,这样分析,他最后被曹操厌恶,乃至杀害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孔融之死除了政治上的因素,主要的原因就是个性的过于张扬和别人的谗言和妒忌。
三、忠于汉室,不明时局
东汉末年,正处于乱世。孔融虽博学多才,但却恃才傲物,对抗政令,但是自己又不是治世之才。所以,他的盛名在乱世根本无用武之地。根本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孔融对汉室忠心耿耿,他针对曹操的“奉天子以从诸侯”的策略,上奏主张“尊崇天子,扩大君权,削弱诸侯权势”,这明显就是要曹操还政于汉献帝。
曹操听到这些,自然容不下他了。曹操是个双面性格,有时也不免有心胸狭窄,妒忌贤才、扼杀贤才的另一面,他诛戮杨修、崔琰、华佗,以及借刀杀祢衡,不都是最明显的例证吗?这样看来,孔融最终落得个胡乱罪名而被杀其实也就很正常了。
曹操爱才这是无可厚非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邺下文人群体。陈琳在袁绍手底下当官时候写书《为袁绍讨豫州檄》骂曹操“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靠着盗墓发家致富。曹操打败袁绍,忍下来给陈琳官做,陈琳人家老实,还会写赞美诗。但是杨修,孔融这样的就没什么好下场,就是“吾之子房”的荀彧最后也被曹操猜忌,史书记载荀彧抑郁死,《三国演义》中服毒死。这要是因为杨修,孔融不老实。荀彧还是比较可惜的。
曹操的心里应该是你可以在我手下当官,但是要听话,不能太逆着我来,要不然你就让我心服口服,但不能太张扬。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郭嘉啊,就别作死了。杨修死于张扬,荀彧还是很可惜的,他心里向着汉朝,心中君臣伦理,所以被猜忌。孔融属于才力不高,还要瞎说,还举荐祢衡,结果祢衡脱衣服裸着羞辱曹操。
建安七子中孔融虽然是资历最老的,看的书也最多,但是他的才华比上王粲,刘祯,陈琳的,他应该排在七子中游,军事上曾败于袁绍大儿子袁谭。但是他总爱给曹操提建议,反对曹操观点。主要还是孔融太耿直,有一种士大夫的正义胸怀,不适合在曹操手底下为官。曹操打袁术没打赢,迁怒于与袁术有姻亲的杨彪,孔融听说连朝服都不穿,就跑去为杨彪求情,说你杀他,我就不做官了。搞得曹操很无奈。
曹操的儿子曹丕把袁绍的儿媳甄姬纳为妾,孔融就跟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知道孔融读书多,不理解这是啥意思,还傻乎乎的问,这是什么意思。孔融回答说:我想现在就是这个样子。他的意思就是武王把敌人妻子许配亲戚,和曹操让曹丕娶甄姬是一样的道理,讽刺曹操父子。你说难受不难受,这太直接了。
还有曹操因为军资紧张,颁布禁酒令,孔融长篇大论,说不行,说酒不能禁,古代女人亡国,难道要禁女人吗。这也太耿直了吧,本来曹操就忍他很久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行,非杀不可。
于是给孔融安了一个人不孝的罪名,把他杀了。因为孔融曾写文章说母亲和孩子就像东西装在瓶子里,分开了也就没什么关系了。。孩子是父亲情欲冲动的产物,父亲不好,你可以对和你好的人好。所以曹操根据这个给孔融安一个“不孝”,杀了。
曹操重视人才,甚至到了只看才华不看人品的地步。
孔融才华横溢,幼年那一出让梨更是让他流芳百世。曹操,东汉末年人尽皆知的大枭雄,擅长军事、文学、书法和政治。位极人臣的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而先后多次颁布他亲自写的《求贤令》。他在《短歌行》里的那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达求贤之切的名句。
曹操求贤,是面向普天之下各类人才的招纳,而非只针对某个社会阶层。这样的举动,一改汉代察举制重名节的惯例,更进一步地做到了"唯才是举",且是真正只看重"才干"而不看出身门第和品性。然而无论标准如何,曹操求贤,最基本的一条标准还是曹操和这人才合得来,这人才愿意为他效力。而显然,孔融是不符合这一条基本标准的。
孔融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机敏。当时河南尹李膺颇有名望,但以简重自居,只接待当世名人及与其交好家族的后人。然而年幼的孔融对他非常好奇,想要一看究竟,就前去拜访李膺。孔融让门童通报,说和李家交好的家族之后前来拜访。李膺好奇这个小孩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便让孔融进门,问他:"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结果孔融回答:"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其实,孔融并不是针对曹操,而是看不顺眼所有意图推翻汉室而自立的人。不仅袁绍和曹操被孔融拒绝过,刘表、曹丕也曾遭到孔融批评。孔融是个更加传统的汉室守护者,坚定地维护着汉王朝,因而与日益掌握朝堂的曹操冲突更多。
曹操曾想在民间闹饥荒,但是军队又在快速扩张的时候颁布禁止酿酒的禁令。然而孔融多次上书和他争辩,且言辞偏激,非常不敬。孔融还曾多次公开反对曹操"雄诈渐著",违背曹操下达的命令。他还曾搬出古时的"王畿之制",以阻挠朝廷对曹操封赏。
虽然曹操爱才,但是不能为曹操所用的有才之人他都会灭掉。这里的孔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朝堂上和曹操唱反调,说话非常的直接,这让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对孔融产生了不满,最后索性就用孔融不孝的名声处死了孔融。
孔融身为三国时期八大神童之一,靠着小时候的让梨让众人熟知。而长大之后的他身上的才能依旧没有丧失,之后顺利的入朝为官。可是当官之后的孔融却显得情商有些低,在朝堂之上和曹操对话之时非常的不给曹操面子,说法非常的直接从而得罪了曹操,最终被杀掉。
其实这是因为孔融面对的是曹操,因为曹操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曹操很多次因为自己的疑心重而误杀了很多人,就比如说帮他治病的华佗等等,一旦他对这个人产生了疑心,那么这人多半难逃一死,孔融就是这样的。
还有就是曹操当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朝堂上他要的是全部以他为主的情况,他要的是所有人都不敢反对他。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所谓的汉室,他必须这样才能够将全部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上,才有心思去对付外面的人,这样的情况只要有人反对他都是死路一条。
而孔融此时却正好这样做了,孔融在朝堂之上曾经多次给曹操提出了反对意见,一次两次曹操可能看孔融是一个人才的份上放孔融一命。一旦多了曹操肯定是会厌恶的,肯定认为孔融这样做是别有用心的。最后非常生气的曹操决定杀了孔融。其实这也不能怪曹操,只能怪孔融不知道如何为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9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