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迁都洛阳,原因竟是长安城排水问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他却无法忍受破落的汉长安城。
首先,汉长安城建造时采用深井排污水,结果几百年后排水不畅,污水逐渐渗透到土中,导致生活用水多受污染,水质咸卤,难以饮用,城里还经常散发着臭味。
其次,汉长安城北临渭水,都城有被水淹的危险。
据《隋唐嘉话》记载:“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大兴城的规划仿照汉魏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汉魏洛阳城很相似。大兴城后来经过扩建,成为唐朝的长安城。
隋朝统一天下,伴随“开皇之治”国家富足了,人口增加,但是关中的供养能力却有限。
当时的都城近百万人丁,粮食不能完全由八百里秦川供应。
受地理环境制约,全国的物资沿黄河到了洛阳附近,再往上游就很难漕运。
开皇四年和十四年关中荒欠,隋文帝两次带领官民逃荒到东都洛阳解决吃饭问题。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唐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
杨广即位当年亲自来到洛阳,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认为邙山之南,伊阙之北,瀍水之西,涧河之东是绝好的军事要地,他决定在此营建东都城。
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书杨素为营建东都太监,纳言杨达为副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洛阳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过百万,富商数万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国最大最美的花园。
隋炀帝迁都洛阳主要有以下原因:
1、加强帝国南北联系,增进帝国对于南北的控制
而京师长安则地处帝国的西北一隅,“关河悬远,兵不赴急”。一旦迁都洛阳,则“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不但在政治上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也有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2、削弱北方世家的影响,制约世家的发展及影响。
3、南粮北运,不再像隋文帝时期那样出现粮荒。
迁都同时,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通过大运河,北边涿郡(北京),南边杭州的物资都可以运到洛阳。洛阳附近一口气修建了很多大粮仓,再也不担心吃饭问题了。
隋炀帝给洛阳带来了两样东西:
第一是牡丹,据王应麟《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今河北省易县)进二十箱牡丹,有赤页红、革呈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凤矫等名贵品种。”这是说隋炀帝为洛阳引进多个品种的牡丹,全部进入西苑。
第二是给伊阙起了个气派的名字——龙门。伊河冲出伊川后,两岸远望如门阙,故称“伊阙”。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欲迁都洛阳以控东方,他从长安来洛阳考察地形,登邙山南望伊阙,喜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隋炀帝金口一开,“伊阙”从此更名为“龙门”。
隋炀帝营建东都,次年正式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是中国古代延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城门。
隋炀帝的功劳在历史上是可见的,他功绩显赫却饱受争议,世人都称他是暴君,这是为什么呢?杨广修建洛阳,开凿运河征用了大批劳动力。东都洛阳只一年就修好,必是征用大批劳动力,日夜赶工。开凿南北运河更是死伤无数,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再加上杨广暴戾,动辄杀掠,后期导致民怨四起,也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伏笔。
但是隋朝兴建的这些工程和制度,后来却是唐朝受益。
隋洛阳城经唐朝扩建,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大运河带来了全国的物资。
科举制度后来经唐朝推广,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隋炀帝的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历史上经常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负面评价最多的皇帝之一,史书上关于他的描述往往会围绕着几个关键词,比如穷极侈靡、滥用民力、屠剿忠良、蒸淫无度。那么隋炀帝果真如历史文献上描述的那么不堪吗?其实倒不尽然。事实上,隋炀帝在位期间做的一些事情对当时来说确实影响到了国计民生。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利在千秋的千年大计,比如著名的大运河就是如此。不过,今天我们不谈大运河,而是要来说说隋炀帝在位期间修建的另一项大工程:东都洛阳。
604年8月,隋文帝杨坚驾崩,终年64岁。皇太子杨广继承皇位,是为隋炀帝。同年末,隋炀帝宣布要在洛阳修建东都,并任命杨素(隋朝名将、开国功臣)和著名建筑师宇文恺负责该城的建设。
为了用最快速度完成对东都洛阳的修建,隋炀帝下令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由于倾尽举国之力,洛阳城的建设进展神速,仅仅耗时十个月,城市建设工作就大体宣告完成。为了充实新建成的洛阳,隋炀帝还下令将原来州治的居民以及大批富商迁入该城,如此一来,洛阳就迅速繁华了起来。
隋炀帝因在修建洛阳时耗费了大量财力、民力而受到诸多指责,后世的史学家甚至认为这正是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表现之一。然而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隋炀帝之所以要迫不及待地修建东都洛阳却并非是出自个人目的,而是有充分依据的。
隋炀帝刚登上皇帝宝座仅一个月时间,他就受到了挑战:在东部平原养精蓄锐已久的汉王杨谅(隋文帝第五子)起兵谋反了。不过,杨谅虽手握重兵,但缺乏军事经验。隋炀帝派骁勇善战的杨素带兵前往镇压,很快就将这场叛乱平息了下去。
杨谅谋反虽然没有对国家造成太大的冲击,但却让隋炀帝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位于关中地区的首都大兴城(即唐代的长安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难以遏制东部地区的反抗者。如果想要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在洛阳建立一个东都就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促使隋炀帝下定决心要迅速修建东都洛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决粮食问题。当时大兴城的居民人数不断增长,加上城市周边还驻扎着大量戍卫京师的军队。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势必要产生巨大的粮食消费,而关中平原虽然以产粮闻名,却也逐渐无法应付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了。而位于东部平原的洛阳不仅是水陆运输的中心,也是储藏和转运贡粮的中心,如果在洛阳修建东都,将一部分人口分流到洛阳,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大兴城的粮食压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粮食的运输成本。
因此,从长远上来看,修建东都洛阳对大隋王朝来说是一项性价比极高的工程,它既可以在政治上加强帝国隋朝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力,也可以在经济上节约帝国的运营成本。如果一定要将此事说成是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表现,那就显然有失偏颇。
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洛阳?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定都长安,以洛阳为陪都。唐高宗时以洛阳为东都,此后便频繁往来于两都之间,最终在洛阳病死。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后,决定放弃原来的首都长安,迁都洛阳。直到她死后唐中宗复辟,才还都长安。 武则天之所以要迁都洛阳,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认为:武则天在长安害死了王皇后、萧淑妃以后,每次睡觉都梦见她们披头散发满身是血的样子,像是要找她讨公道。武则天想用巫术将她们除去,也无济于事。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王皇后、萧淑妃两人死时距武则天定都洛阳已近二十年,这二十年如果武则天总是做如此噩梦,恐怕早已精神失常。况且,武则天称帝后,也曾在长安住了两年 其实,武则天迁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政治而言,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性当了皇帝,必然会遭到众人的反对。长安作为都城,是前朝重臣及精锐兵力的所在,武则天当然要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以打击反叛之人,进而实现改朝换代的心愿。
从这个角度说,洛阳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政治大本营。 其次,从地理位置上说,当时的洛阳也适宜作国都。唐朝建立后,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疆土得到扩大。都城长安在版图上的位置偏于西边,失去了居中而统领天下的作用。而洛阳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下之中?,从洛阳出发,北通幽燕(今河北、辽宁地区),西接秦陇(今陕西、甘肃地区),东达海岱(今山东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南至江淮(广义上指江南地区),距离大体相等。
因此,以洛阳为都可以居中而摄天下。 第三,就经济而言,洛阳所在的关东地区要优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作为古都的长安地区因人口增长、土质恶化、耕地面积缩小和气候等原因经济逐渐衰落,粮食供应出现问题。而关东地区的主体部分是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实际就是以洛阳为中心,这使得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卒,太子杨广在长安即位,是为隋炀帝。
杨广即位当年的年底,亲自来到洛阳,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认为邙山之南,伊阙之北,瀍水之西,涧河之东是绝好的军事要地,他决定在此营建东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书杨素为营建东都太监,纳言杨达为副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正在江南巡游的隋炀帝听说之后,即速从江都出发,四月到达东都洛阳。接着六宫百官也迁居洛阳。洛阳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过百万,富商数万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国最大最美的花园。
为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炀帝时,经济有很大发展。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洛阳官仓里储粮多的达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手工业有新的发展,造船技术达到很高水平,能造起五层楼的宏伟战舰。
隋炀帝滥用民力,他三次乘坐大龙舟到江都巡游,随行船只几千艘,绵延200多里,沿路州县,都必须供应食物。隋炀帝还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繁重的兵役和徭役,迫使农民大量离开土地,农田荒芜,造成饥荒。公元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农民。隋朝政权摇摇欲坠。
公元618年,隋将宇文化及在扬州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越王杨侗在洛阳称帝,王世充为太尉,独揽朝政。义宁二年 (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废杨侗为潞国公,自立为帝,国号郑。后被唐所灭。隋朝都洛15 年,2帝。
一、关陇集团对皇权的制衡和隋炀帝的迁都反制
关陇集团源于北魏六镇,脱胎于西魏八大柱国。这邦人都是军人出身,是由鲜卑贵族南下后和汉人军阀一道通婚、共坐形成的一个门阀集团。他们有自己派系的军队,有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掌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关陇集团的创始人宇文泰废西魏,建立了北周。宇文泰一手栽培的关陇集团重要人物杨忠,就是杨坚的父亲,没过多少年,杨坚替代了北周小皇帝,建立大隋。偏偏他就是北周小皇帝的外公。后来同为关陇集团的李渊建唐时,不也是抢了表弟杨广的皇位吗?那两百多年,这皇位就在这几家亲戚手里倒来倒去。
这关陇集团和一般的军阀还不一样,他们各自都有雄厚的实力,甚至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不管谁得了皇位,都不敢将整个关陇集团列为对立面,反过来关陇集团的其他人物会联合起来制衡皇权。其实更准确点说,关陇集团严重威胁了皇权。因为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都会有一些独立的政治诉求,甚至会干预皇帝的人事安排。
隋炀帝时期任用了五个宰相,苏威、宇文述、裴矩、裴蕴、虞世南。前两个是关陇集团的人物,裴矩和培裴蕴是山东的代表人物,而虞世南则来自陈朝。由此来看,隋炀帝是想尽一切办法来逐步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隋文帝杨坚曾经兴建大兴城,对长安,周边的政治势力做了重新调整。但由于处于关陇集团控制的核心地带,收效并不大。可是上天给了隋炀帝借口。关中地区,虽然千里沃野,但交通并不便利。到了隋朝,关中地区人口巨增,驻军数量巨大,导致粮食短缺,特别遇到了灾年的时候,皇帝带的群臣还要去洛阳吃饭。于是,隋炀帝借此机会兴建东都,迁都洛阳。实际上真实目的是重组内阁,摆脱关陇集团。
二、天下之中的洛阳更有利于对天下的控制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自古东出西进,南来北往必经之地。东出则拥东部千里大平原,西退可由函谷关、潼关防御至长安。以洛阳为都,对全国的辐射性更强,更有利于对天下的掌控。要知道,隋朝皇帝为首的关陇集团,属于土生土长的北周势力。后来,北周兼并了北齐之后,山东地区的政治势力开始走进大隋的政权。再后来,隋灭南陈,江南也融入隋朝大一统之中。但是这持续了400年的战乱纷争,经济、政治、文化之间人为的隔裂,让统一的隋朝管理起来也相当吃力。能真正的达到人口、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也决不会那么容易。所以,隋炀帝决定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北至涿郡,南到钱塘贯通全国的大运河。这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但这隋炀帝杨广为了天下一统,干出了这累死自己,却功盖千秋的大工程。兴建东都之后,南北漕运水道疏通,江南鱼米之乡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京城亦可转运大量的物资至全国各地。显然,隋炀帝杨广的心里有一个大中国的梦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7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