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说若郭嘉在赤壁之战就不会输?曹操“哭郭嘉”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郭嘉是曹操的谋士,至于郭嘉的能力如何,民间有各种传说和演绎,但是还是要看历史上的记载,以此为标准。而在很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都有赤壁之战战败之后,曹操说,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 断然不会让自己有这样损失惨重的失败,说明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毕竟民间还流传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闻,究竟如果国家还活着,真的就不会失败吗?
这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曹操哭郭嘉”的正史版本,其背景是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于当年七月份南下进攻荆州。随后荆州牧刘表病死,其子刘琮继任州牧后向曹操投降,曹操军队未经损失,完整的吞并了荆州兵团之后,大军规模达到约20万,一直屈身荆州的刘备逃到长江南,并在军师诸葛亮的帮助下与东吴孙权联盟。
曹操意气风发,准备从赤壁渡过长江,顺势统一全国。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军战船被烧,从荆州得到的水军几乎全军覆没,北方军队自身也感染瘟疫,不得不仓皇撤退。曹操路过巴丘,面对失败感触良多,于是就有了“哭郭嘉”的举动。
“哭郭嘉”这段话里,曹操认为如果郭嘉没死,自己就可以避免赤壁之败。对此后世有不少质疑者,其中清初大才子毛宗岗认为,曹操此举是在让自己帐下谋士羞愧,埋怨没人劝自己不要渡长江。
不过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赤壁之战前,曹操帐下是有人建议他见好就收的。《三国志·贾诩传》记载贾诩曾劝说曹操:作为曹操帐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贾诩劝说曹操先发展荆州,等荆州的百姓安居乐业了,未来江东自然就归附了。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可曹操并不以为然,他刚刚击败袁绍,降服刘琮,信心膨胀,对于危险的认识明显不足,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放弃统一中国的机会?
那么,贾诩不能说服曹操,郭嘉就可以吗?郭嘉如果没死,真的可以为曹操免去赤壁一败吗?这个问题,要从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郭嘉在曹操阵营所扮演的角色去分析。
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首先,曹操军队主力是不习惯水战的北方士兵,水军则是战斗力较弱的刘表荆州兵,与能征善战的孙刘军队在战斗力上有差距。另一方面,孙刘在危难时刻联手,军事实力大增。
其次,曹操被东吴大将黄盖的计谋所设计,误以为对方准备投降,导致黄盖的火船靠近,引燃了曹操水军的船只。
再次,曹操的北方士兵因为水土不服,开始感染瘟疫。这种情况下,即便曹操在赤壁大败后仍然有不少军队,也不得不放弃荆州的大片土地。
郭嘉有何本领,可以说服曹操
郭嘉是一个传奇人物,最初跟随袁绍,后来看袁绍难成大器,转投实力不及袁绍的曹操。《三国志·郭嘉传》中,他主要为曹操献了三个计策:
1、官渡之战进行时,江东孙策厉兵秣马,准备进攻许都,正在专心对抗袁绍的曹操军团非常担心。但是郭嘉却认为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来孙策果然被许贡门客所杀。
2、袁绍死后,曹操打算进攻袁谭、袁尚兄弟俩。郭嘉却认为,袁绍生前因为立嗣问题纠缠不清,如果曹操进攻,二人会团结起来,如果曹操延缓进攻,二人就会内讧。
3、后来袁尚击败袁谭,曹操准备进攻袁尚以及与其结盟的乌桓王蹋顿,却担心后方的刘表和刘备会趁机偷袭。郭嘉却认为刘表和刘备面和心不和,一定不会出兵。劝曹操快速出击,果然击败了袁尚和蹋顿。
郭嘉所献计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重要信息:郭嘉对敌人的内部矛盾洞若观火,能够识破孙刘联盟弱点;郭嘉留存史书的大多数计谋,都能够表现出他对敌人内部矛盾的洞若观火----无论是袁谭和袁尚的矛盾,还是刘备和刘表的矛盾----这是郭嘉的思维习惯。
依靠这种思维习惯,如果赤壁之战郭嘉不死,基本上是能够给曹操点明孙权和刘备面和心不和的本质,并以此为根据告诉曹操,只要放任一段时间,孙刘火拼可能极大。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孙刘联盟只要没有共同的外敌,必然瓦解。这样,曹操赤壁大败的第一个原因就有了极大的避免可能。
郭嘉非常了解江东士族,不会中黄盖的计;
孙策之死,除了说明郭嘉的洞察力之外,更说明郭嘉对于江东情报把握极为准确。而曹操集团愿意把命运压在孙策将被刺杀这点上,郭嘉必然拿出了有力的情报或者证据去说服曹操和集团内部众人,否则即便孙策必然被刺杀,等偷袭许都之后再死,对曹操又有什么意义呢?
从这个角度判断,郭嘉对于江东一些情况一定是非常熟悉的,刺杀孙策的许贡门客与郭嘉方面一定有私下的联系。甚至不排除,郭嘉本人策划此事。
而曹操能够相信黄盖会投降,一定程度上在于孙氏兄弟坐镇江东,确实在当地做下了很多得不到士族支持的事情,导致许多名士投靠曹操(比如王朗,比如被杀的许贡)。
凭郭嘉对孙氏集团和江东的了解,应当能够判断黄盖究竟是不是一个会背叛孙权的人。
如此,曹操失败的第二个原因,避免的可能性也很大。
对于南方的疫情,郭嘉也很清楚,并给过曹操建议
郭嘉生前曾经给曹操提过南征的方案,郭版南征方案里,提到南方有疫病,所以要先定荆州。
需要注意的是,《傅子》中“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的意思,并非是郭嘉认为自己到南方之后必死,而是用了一句“常言”来描述南方的恶劣环境,以此来让曹操先使荆州安定下来,不要向南;而“先定荆”,也是安定的意思,即攻克之后需要治理。
由此,郭嘉生前连南方疫病的情况也提前为曹操考虑进去了。
综上所述,郭嘉不死,应当会劝说曹操放弃赤壁之战,而且他还可以给出详实理由;结合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应当是可以让曹操避免赤壁之败的
提出了不能渡江建议的贾诩,最初为董卓服务,董卓死后贾诩为了自保,劝说董卓部下扰乱长安,致使天下大乱;后来投靠张绣,在张绣曾经杀死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的情况下,贾诩为了自身利益,劝说张绣投靠曹操。
相比较之下,曹操评价郭嘉计策忠厚,为了给国家立功,甚至生命都可以放弃(“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他本人也确实在为曹操征战的过程中病死。曹操深知郭嘉为人,乃是与自己一心一德,真心为自己。
虽然贾诩在曹操阵营中的地位颇高,甚至在郭嘉之上,但是在关键时刻,曹操对郭嘉的信任程度显然会更高一些。
郭嘉对曹操有多重要?
郭嘉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对曹操固然是重要的!但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曹操手下谋士团堪称豪华,荀彧、郭嘉、贾诩、程昱、荀攸、司马懿、刘晔、杨修、蒋济、戏志才等等等等……少了任何一个都无伤大雅!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在所难免,这是上天注定的;即便是当时郭奉孝在世,也无法劝服曹操放弃讨伐东吴的决定!当时的曹操何等威风,攻破袁绍,击败源潭、袁尚,收复汉南之地,气势如虹,气冲霄汉!曹操大军深深的沉浸在了胜利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他所率领的,是刚刚平定北方的“胜利之师”,将是骄将,兵是骄兵,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所以!就算郭嘉在世,也无法挽回曹操攻打孙权的决定;然而!只要曹操攻打孙权,就注定了失败,完全没有一点胜算可言,即便是郭嘉在世,仍然没有胜利的可能!当初周瑜列举的曹操四大禁忌,已经交代了曹操必败的结局!
曹操赤壁战败后,之所以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并不是故意要羞辱其他谋士;也不像“三国演义”所写,曹操痛哭郭嘉,正史中,只是一句简单的感叹而已;曹操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叹;其实这是一种自责的表现,曹操赤壁战败,错的是他自己,并不关其他谋士的事,贾诩早就劝说过曹操,是曹操自己没有听进去,才导致了后来的兵败;
当时贾诩把整个局势分析得非常详细,所以怪不得其他人;他之所以说到“郭嘉”,是在告诫自己,“信任”二字的重要性;他在痛恨自己,为什么当初只信任郭嘉一人,而忽略了其他谋士!当时的曹老板,应该是这种心情,他没必要去羞辱其他谋臣,谋士能做得,只是谏言,决定权在他自己!
郭嘉,乱世之中一个传奇的名字,用计之神断,人称鬼才,曹操手下骨干谋士之一。
而郭嘉的才学也是不可质疑的,但是在曹操赤壁输了以后,望着夜空,想起了郭嘉,大哭道;“若奉孝在,孤何故如此!”(记不住了)。我个人感觉,曹操这个时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恰恰是因为这句话,让许多嘉迷觉得,如果郭嘉在,曹操不会兵败赤壁,这个我不赞同
曹操,收了荆州之后兵力大增,正是巅峰之时,现在无论换了哪个王者,心里难免会有些傲娇了,而曹操挥师南下,进攻江东,这个时候,劝解的人也是不少,荀彧,荀攸等,大家试想一下,就算郭嘉现在在,他会出列吗?
以郭嘉对曹操的了解,曹操现在心里的想法,郭嘉一定清楚。
退一万步说,就算郭嘉真的出列了,丞相会听吗?
三分天下,曹操手里已经有了两个,而地图上只有东吴了,换做任何一个帝王,都恨不得立马打过去,平定天下,享受做皇帝的感觉。
按照我的推测,一般有两个可能性。
在荀彧,荀攸出列劝解的时候,郭嘉退到一边,不说话,然后曹操可能会有一些犹豫,然后肯定会看站在一旁的郭嘉,看郭嘉一直沉默,按照曹操的性格,不会对荀彧他们做出任何可能性话语,而是暗招郭嘉来,问问他的意见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
郭嘉出列劝解曹操,但是曹操不会听从,但是不会和郭嘉起争论,而是有礼貌的回敬郭嘉,打东吴依旧继续。
有的兄弟可能会问,凭什么会觉得,曹操不会听郭嘉的建议,曹操之前不是对郭嘉的意见言听计从吗?
是,没错,但是需要看看时机哦,兄弟们看,刘备也是如此,之前那么听从诸葛亮的意见,那为什么打东吴的时候,一点也不含蓄?
每个帝王都会慢慢的变,从之前的主公变成一个真正的帝王,那就是以打天下为主,所以我不赞同,如果郭嘉在,曹操就会听从他的意见
咱们再回到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之中最多复杂的,一计八连环。
诸葛亮和周瑜和计策合在一起的。
最后才会打的曹操败北,郭嘉虽然十分聪明,但是不一定就能看出。
然而,曹操为什么要在赤壁之时大哭,如果奉孝在,孤怎么会如此?
那是因为曹操当时一意孤行的结果,当初曹操执意挥师南下,根本不听从手下谋士的话,自己感觉打了一辈子仗了,连天下最厉害的袁绍都打败了,小小的东吴有什么,一种帝王的藐视感就在他的心里升起。
正是因为这种藐视感,才导致多少君王大败。
无论是袁绍,刘备,曹操都吃过这个亏。
当初自己的一意孤行成就了这样的大败,作为老板的自己,失去了很大的面子,还记得曹操一人坐在那里摸着自己的头吗?
他在思考自己应该怎么下台,这个时候,突然想起了郭嘉。
于是,郭嘉之策略从未失败,特别是遗计定辽东,在所有人的心里都建立了形象。
所以曹操才会哭奉孝来给自己下台。
这个时候,手下就没有对曹操的其他说法,而是为曹操叹息,失去了一个良才。
在笔者看来,若郭嘉还活着,曹操根本就不会打灭吴之战(赤壁之战)。
因为,曹操此次南征的战略目标是拿走荆州,干掉刘表。这点连荀彧都支持,并为此给出了建议。真正的问题是,谁也没想到荆州这么顺利就拿到手了,因而曹操膨胀了,临时决定发动灭吴之战。
虽有贾诩劝阻,但却被曹操给否决了。结果一战过后,曹操惨败于赤壁。因而曹操才大哭郭嘉,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所以这个提问,其实就等于是变相在问:郭嘉对曹操真就有那么重要吗?只要破解这个问题,也就等于找到了钥匙。
那么,我们可以找个参照物,也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也就是曹操死了一年之后,三国历史上的另一次著名大战:夷陵之战,分出了胜负。刘备惨败给了陆逊,几乎全军覆没,仓皇逃离到了白帝城!蜀汉迎来了空前危机。
但就在这时,一直没对“夷陵之战”说过一个字的的诸葛亮,却突然悲叹一声,开了口:“若法孝直在,必能阻我主东征!”
诸葛亮的这句话,跟曹操大哭郭嘉时说的那句,所表达出的含义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诸葛亮懂曹操哭郭嘉,完全是发自内心,根本不带有任何推卸责任的意思。就如现在他哀叹法正一样!
所以可以肯定,倘若郭嘉当时还活着,那么他说的话,给出的建议,曹操必然会认真对待。这点稍有社会阅历的人都清楚,同样一句话能否起作用,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出自谁之口。
郭嘉既是曹操知己,更是其最依赖的智囊,曾跟曹操患难与共,生死相随,两人关系非贾诩可比的?以郭嘉对曹操的影响力,他必能劝阻得住曹操。因此才说,若郭嘉还活着,曹操就不会打灭吴之战(赤壁之战)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6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