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赵匡胤陈桥驿兵变为何能避免血流成河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没有尸横遍野,没有喋血宫门,赵匡胤在陈桥驿披了一件皇袍,后周的锦绣河山立马易主,姓柴变成姓赵。在城头变幻大王旗、换皇帝犹如换手机、每次政权更迭无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五季乱世,为何会开出赵宋这一朵几乎和平过渡的绝世奇葩呢?有道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赵宋取代后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后周世宗柴荣自掘坟墓。柴荣为了强化朝廷直属军队,于显德元年初命令地方召募包括所谓群盗在内的山林亡命之徒,送到开封充实禁军,称为强人。同年十月他挑选武艺超群的强人充任殿前侍卫,是为殿前军,长官为殿前都点检。什么叫殿前都点检,都通督,督查之意。点检,点校检查。掌行从宿卫关防门禁督摄队仗等事务。
柴荣这么搞也有原因。后周最早的宿卫之士由五代累朝承袭而来,“羸老者居多,骄蹇不用命。每遇大敌,不走即降。”柴荣初上位就与北汉爆发了高平之战,柴荣御驾亲征,“合战未几,右军溃,步兵千馀人解甲呼万岁,降于北汉”。柴荣一看军势危急,“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赵匡胤时为宿卫将,谓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遂身先士卒,驰犯其锋,士卒死战,无不一当百,北汉兵披靡。此战之后柴荣整顿宿卫军,“诏募天下壮士,咸遣诣阙”。就是把全国境内包括其他割据政权的骁勇之士以丰厚待遇诏募到后周禁军队伍中。“又选其中之武艺精高者为殿前诸班。”就是说在这帮壮士中重重筛选,将其中武艺高强之士选拔为贴身卫队。为了掌管这么一支由诸多好汉组成的“强气未灭”的私人卫队,柴荣挑来挑去挑中了赵匡胤。为何挑选老赵,正史说老赵在高平之战中表现优异是个人才靠得住,其实只说对一般。高平之战中表现优异的将领多了去,为何不选别人单选他。原因很简单,只因老赵身上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领袖群豪的气质。
著名学者张宏杰说,刘汉、赵宋、朱明,其开创者皆有英豪气。老刘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老赵一根棒打四百州郡,老朱更是早早参加了明教,成为白莲宗座下几大护法之一。他们在长期江湖生涯的历练中,终日接触的就是号称好汉的“强人”。老赵以自己独特的领袖气质和自创的“太祖长拳”和“蟠龙棍法”将手下这帮“武艺精高”的“强人”彻底征服。吕思勉先生因此说到,“太祖实由此受禅也”。换言之,这帮人表面上是周世宗柴荣的贴身卫队,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赵匡胤的私人班底。除了赵匡胤,别人都镇不住。因此如果赵匡胤脑生反骨,谁都挡不住。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有消息称契丹南侵,军情十万火急。初二,大将慕容延钊率前锋先行。初三,赵匡胤率后军出发。后军行至陈桥驿,新月如钩,万籁俱寂。老赵正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忽然左右亲信一拥而入,取出黄袍披在醉眼朦胧的老赵身上。当众军尚在懵懂之时,赵普等一干心腹早就拜舞于尘埃之中。其他人见状立即醒悟过来,纷纷跪倒在地,声声山呼万岁。老赵一看这事闹的,你们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黄袍是随便披的吗。起码你给我里面先穿件坎肩啊。大冬天的感冒了可咋整。
小皇帝早朝未散,赵匡胤已经兵临城下。惟一死于兵变的是一位外号“韩瞠眼”的托孤重臣韩通。因为他动不动就对人吹胡子瞪眼睛,所以获此雅誉。得知兵变发生,韩通立即率人冲出皇宫,准备组织抵抗。不想与赵匡胤心腹王彥升狭路相逢。王彦升“性残忍多力,善击剑”,江湖人称“王剑儿”。赵匡胤特意派他盯防韩通。王彥升立功心切,招招直奔对手要害,韩通不是对手,落荒而走,最后与妻儿被杀于府第。赵匡胤并没有为难孤儿寡母,只是将他们迁往西宫居住。小皇帝降为郑王,仍保留太后符氏尊号。为了政权平稳过渡,兵变之初赵匡胤即与拥戴自己的强人们约法三章:礼遇小皇帝和柴太后、善待朝中文武大臣、不得烧杀掳掠,事成之后人人有赏。大宋江山于是稳固。
参考书目:《宋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中国国民性变迁(张宏杰)》
大宋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成为宋太祖,这一基本史实并不存在疑点。而令人不解的是此次政变过程中,有关史籍的一些细节方面描述充满着矛盾,主要围绕赵匡胤是完全被动接受黄袍加身,还是其集团进行的一次早有预谋和准备的政变?有关的史料与素材矛盾百出,使这一事件的进程变得扑朔迷离。
赵匡胤像五代末,显德七年(960)的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接到镇、定二州的军情急报,说北汉勾结契丹,大军声势甚盛,南下侵入边境,形势十分危急。宰相范质、王溥等商讨后奏准太后,立即派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诸将领兵出征。大将慕容延钊简选精锐,率前军先行启程。赵匡胤调集各路人马,领大军也即将北征。初三,军队驻扎于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诸将聚谋,以为主上幼弱,我们出死力破敌,有谁知道?也为国家着想,不如立太尉为天子,然后北征也不晚。乃找匡胤之弟、时任供奉官都知的赵光义和掌书记赵普商议。光义以为:哥哥忠赤,不会同意。赵普认为:外寇压境,大敌当前,应先御敌,战归再议。而众将坚持,说:“若太尉不受命,六军难以向前。”此时,赵匡胤却醉酒卧营不省,众有拥立之意的将士便环立待旦。次日黎明,军营四周呐喊声起,震动原野。光义与赵普入营告知,而诸将士也直叩寝帐之门,高呼:“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惊起披衣,未及应酬,便被扶到议事厅,有人把皇帝的黄袍加披到他身上,众人都罗拜庭下,口称万岁。匡胤要推辞,众人不答应,并相与扶匡胤上马,拥逼南行。赵匡胤在马上说:“你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那就必须听从我的命令,不然我就不做这个皇帝。”众将下马回答:“惟命是从。”然后赵匡胤严肃颁布了有关入京以后士兵秋毫无犯的约法,并令众立誓,这才率军返回开封城,遂取代后周政权,建立了大宋王朝。
上述故事情节,主要意译自宋代最具权威的史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其他重要史料记载也所差不多。从其具体过程考察,此次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似乎是一次偶发事件,是遵循五代将士拥立主帅的旧例行事,赵氏集团事先并不知情,赵匡胤完全是被动接受众将的请求,不得已才同意做皇帝。然而从其他相关史料分析,却使人感到其描述是大有疑问的,黄袍加身应是一次有预谋有准备的政变,所谓“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岳蒙泉《绿雪亭杂言》)。
赵匡胤出身将门,22岁时投到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效力,因战功卓著,30岁就升至殿前都指挥使。他以拜把子兄弟的方式,团聚了一批生死与共的高级将领铁哥儿们,号称“义社十兄弟”,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显德六年(959),33岁的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执掌碟军最精锐部队。六月,周世宗去世,恭帝即位,时才7岁,太后也年轻少谋,孤儿寡妇无能力执政,几位宰相也较懦弱。而这时在京城的禁军两司将领,除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外,基本上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或好友。可以说一场政变在如此成熟的条件下已开始酝酿,问题只在于找一个怎样的契机发动而已。
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独宫中未之知也。”《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说:“时都下欢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惟内庭晏然不知。”说明此事,早在政变之前已于京城一带传得沸沸扬扬,且能断定政变将发生于“出师之日”,此绝非普通民众所能猜测和指定的。所谓只有“宫中未之知”,应指宫廷中后周皇帝的孤儿寡妇还被蒙在鼓里。不能判定的是:这些传言是赵氏集团为政变故意所做的舆论准备,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在有关征兆的预见中所做的推测?大军在开拔途中,一个号称谙知天文的军校苗训,也指点了当时“日下复有一日”的天象,是即将改朝换代的“天命”。这一宣传与京城传闻相配合,使人有故意做舆论准备之感觉。
此传闻在京城造成民众如此的恐慌,应该说绝大部分人都会听说,那么宰相范质、王溥等大臣是否知晓呢?如果知晓,他们仍派赵匡胤率军出征,是否与赵氏集团同谋呢?不过从后来事态的发展来看,范质与王溥似乎又不知情。据有关记载,兵变消息传到京师,范质受到太后的谕责,退出朝门,握住王溥的手道:“仓促遣将,竟致此变,这都是我们的过失,为之奈何?”王溥听了发愣而无法回答,忽口中呼出呻吟声来,原来范质握手之指甲已掐入他的手腕,几乎出血。赵匡胤入城后,还对范质等人“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范)质不知所措,乃与(王)溥等降阶受命”(《宋史·范质传》)。等到赵匡胤诣崇元殿行禅代礼之时,召文武百官就例,班定礼仪程序之时,独缺周帝禅位制书,这时翰林学士承旨陶谷出诸袖中,进曰:“制书成矣。”遂完成此禅位之礼,使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其中,像翰林学士之类的官员已早有准备,而宰相范质等居然一点也不知情,似乎又很难说得过去。
《宋史·杜太后传》载,杜后得知其子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脱口说道:“吾儿索有大志,今果然。”依然谈笑自若,没有任何惊诧之表情。《涑水纪闻》也载,杜后说:“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据说,匡胤年轻时,杜氏劝他好好读书,匡胤奋然回答:“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现世事扰乱,愿习武艺,安邦定国。”杜氏笑道:“儿能继承祖业,便算幸事,还想什么大功名哩。”匡胤道:“唐太宗也不过一将门之子,后造成帝业,儿想与他一样干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母亲以为如何?”杜氏怒道:“不要信口胡说,世上说大话的人,后来往往没用,还是读书去罢!”而这时,连年老的母亲都变得如此胸有成竹,遇事不惊,说明赵氏集团对这事的准备已相当充分。所以后人以诗讥讽道:“阿母素知儿有志,外人反道帝无心。”
一些宋人笔记记载,赵匡胤早年曾到高辛庙算卦,占卜功名前程,据说自小校以上至节度使,一一掷之,卦皆不应,最后唯剩“天子”时,一掷而得此卦。这事真伪已无法考定,然而从其为当时广为流传的轶闻而言,也或是赵氏集团所作的舆论准备,至少说明赵匡胤自己早已对此事有所谋划。而政变发生之际,赵光义和赵普马上派快骑入京,通知其死党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侯王审琦,让他们在京城做好改朝换代的接应准备。有意思的是,此时赵匡胤居然醉酒卧营不省,而使将士们环立等待,直到次日黎明。这一情节是真实的,还是故意做作,抑或后人编造?也令人颇感困惑。
大军返回京城,城门早在石守信诸将的控制之下,不但入城顺利,整个京城也没有因此发生大的动乱。时正早朝,副都指挥使韩通闻讯,还没来得及集结军队应变,就被入城的殿前司勇将王彦升追杀,并诛灭其全家。这是后周将相中惟一的罹难者,他还没来得及组织起反抗,就被迅速剿灭,如没有事先布置安排,怎么会如此周全。当然,事后还要演饰一番,将韩通以礼葬之,并嘉其临难不苟,赠中书令之职。有意思的是,后来宋太祖幸开宝寺,见壁上供有韩通的画像,立即令涂去,应是内心有愧吧。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本因边境军情告急,这才令赵匡胤率军北征,为何黄袍加身后便率军回京,而不用去抵御强敌了呢?有所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查初白《敬业堂集》)。一般认为,镇、定二州是在谎报军事,以配合此次政变。这样,镇、定二州节度使也理应是赵氏集团的成员了。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镇、定二州军情并没有谎报,《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契丹国志》诸重要史籍都有相关军情记载。而二州节度使郭崇和孙行友,据《宋史》两人的传记所载,宋初,郭“崇追感周室恩遇,时复泣下”。监军密奏:“崇有异心,宜谨备之。”同时,孙“行友不自安,累表乞解官归山,诏不允。建隆二年,乃徙其帑廪,召集丁壮,缮治兵甲,欲还狼山以自固。”被人告密,令举族迁赴都城,审问后削夺官爵,勒归私第,并严惩其部下。可见,两人不可能属于赵氏集团成员。那么,为什么北汉与契丹入寇之军队没有长驱南下,确实令人不解。其后,郭崇曾来报:“契丹与北汉军皆遁。”为什么会自动撤退呢?难道是其趁后周“主少国乱”之机起兵入侵,得知政变后“宋立国安”,就自动退兵了吗?
五代诸帝多由军队拥立,如唐废帝李从珂、唐明宗李嗣源、周太祖郭威等,它是唐代藩镇割据后军人擅废立之权而留下的遗风,自然为儒家正统思想所不齿。所以在宋代官方文献中,都把陈桥兵变说成赵匡胤事先完全不知内情,以洗刷其篡夺王位的千古骂名,由是在有关文献中遮遮掩掩,弄得历史记载矛盾百出,整个过程疑团丛生。再如邵伯温在《闻见录》中引证王禹偁的《建隆遗事》,认为赵光义压根儿就没参与陈桥兵变,那时,他正留在开封城里陪母亲杜氏。而有的史书(《太祖实录》新版)却说,陈桥兵变后军队入城,秋毫无犯,是光义叩马而谏,才有太祖约法立誓之举。这里是乘机烘托宋太宗的高大形象,亦可见官方在有关文献记载中所做的手脚。实际上,赵匡胤后来的开国措施结束了五代动荡和中原分裂的政局,拉开了经济与文化都颇为繁荣的宋代序幕,是有功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人们对其如何取得政权的细枝末节已不太在意了。
"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非汉、唐可比,固知赵氏之祀安于泰山"。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世宗柴荣去世时曾托孤于他和几位重臣。其中有文官,也有武将。本想着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互相制衡的局面。
可世事难料,去世以后的事情,又岂是他能够左右。在"君臣义绝,天下无道,兵强马壮者为之"的五代十国,又有谁能够信任。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一位武将,成了皇帝。而后迫使后周皇帝退位,自己建立起了大宋,终结了自唐末以来割据的局面。而赵匡胤为何能轻易代周立宋,因为百姓倦了,也厌了。
(一)、轻而易举夺江山,英雄豪杰只等闲
按照常理而言,臣子推翻皇权,必定会经历一场腥风血雨。就像当年王莽谋权篡位时,各地的起义不断,民变不绝。可是赵匡胤上位,只是死了寥寥几个人。既没有那么多人站出来反对,也没有百姓不愿意承认赵匡胤为皇帝。
1. 兵不血刃即大宝,后周皇帝空寂寥
其实赵匡胤就和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没什么两样。此二人都是前朝的顾命大臣,趁着国家危亡之际,登基继位。"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当时北汉投靠契丹,想要借力打力,不断的攻击后周。
作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奉命出征,瓦解敌人的进攻。彼时赵匡胤以兵力不足为借口,推脱不进。而无奈的范质,只得将兵权全部移交给赵匡胤。到了陈桥以后,赵光义和赵普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
"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太祖揽辔谓诸将曰:"我有号令,尔能从乎?"皆下马曰:"唯命。"当时赵匡胤也假模假样的推辞了一番,那只不过是做给他人看。
他当即率领大军班师还朝。当时开封的守卫王审琦等人,都与赵匡胤兄弟有着很深的交情,一看兵变成功,当即打开城门,放赵匡胤等人入城。
就此,轻而易举的推翻了后周的统治。不到十岁的柴宗训,退位让贤。这场兵变,没有烽烟四起,兵祸连结,也没有大规模的清洗运动,第二天一切都是照旧如常。那么,赵匡胤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2. 势力之壮孰能敌,人心所向成大器
这场兵变来的快,结束的也快,没有腥风血雨,也没有人心惶惶。归根结底,还是赵匡胤的势力太过庞大。后周朝中的老臣,又怎会对那个政权没有感情,他们又怎会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原本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赵匡胤。
不是不能打,而是打不过。对他们而言,既然明知道打不过,还去抵抗,那就等于平白浪费无辜生命。更何况,赵匡胤的准备做的十分充足。他早就想好了,该怎么做。
首先,赵匡胤不能以叛军首领的身份自居,他要伪装成是被迫接受众人的意愿。如果贸然进城,那么得不到众人的拥戴,同时也愧疚世宗
所以,约法三章,规定"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要对柴宗训及其母亲以礼相待,同时众大臣曾经都和他是同僚,也不能肆意欺辱。
总而言之,赵匡胤未雨绸缪,制定了严格的军规军纪。大家一看,觉得叛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不堪,所以就不会激起太大的反抗。
此外,对于老百姓而言,常年忍受兵戈之害,已经麻木了。谁当皇帝,自己都是最下层的人,不论他姓柴还是姓赵,又有什么区别。
(二)、都城人心不摇,四方自然宁谧
自从唐末藩镇节度使割据以来,南方的几个国家还算相对平宁。而北方的政权们,为了抢夺地盘,不断的大打出手。
百姓们急需一位救世主一样的人物出现,将他们从苦海中拯救出来。本来柴荣制定了"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至太平",让百姓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可年幼的柴宗训继位,又让希望再次被浇灭。
1.得民心者,得天下
提到兵变,往往会想到那些叛军首领,把自己当成土匪一般,在城中纵兵劫掠,搞的民不聊生。那些人目光过于短浅,只为了一时之快而丧失了民心,同时还会遗臭万年。陈桥兵变,赵匡胤和众兄弟们筹划已久,他想建立的是同唐朝那样的大一统政权。
因此,入城之前,他曾经多次"敕军士,勿令剽劫",让人们觉得这是王师入城,而非叛军作乱。中原这片土地,自唐末以来,历经了太多的战乱。
那些小政权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不闹了天翻地覆誓不罢休。自秦始皇统一六国来,结束分裂,吞并他国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后周的百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希望能够尽早的结束战争,回归平宁的状态。显然,功勋卓著的赵匡胤就是他们的希望。柴宗训年纪尚小,什么也不知道,他的母亲更是目不识丁,指望着这娘俩,敌人只会趁着主少国疑不断袭扰,根本不可能实现和平。
而赵匡胤名声赫赫,百姓们对他也很有好感。当得知其进城的时候,纷纷列队欢迎。
2.众人归附,君权神授立于先
从"大楚兴,陈胜王"开始,很多的开国君王都习惯性的创造迷信,来为自己上位找到合理的依据。比如刘邦,还有武则天等等。到了赵匡胤这里,同样如此。
"军校河中苗训者号知天文,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久相磨荡,指谓太祖亲吏宋城楚昭辅曰:"此天命也 。"
除了编造谎言之外,他还在开封城中找人散播"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的谣言。如此一来,就为自己的上任打下了坚实的舆论基础。当时的百姓们能知道什么,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城中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真龙天子即将出现的传闻。
所以,赵匡胤进城以后,根本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可能有些人对于谣言信以为真,也有部分人知道这不过是小把戏,但是早就已经厌倦了拆穿。反正正值壮年的赵匡胤在位,国家肯定要比乳臭未干的柴宗训把持要好的多。
总而言之,赵匡胤继位没有喋血宫门,没有引起风云突变,主要还是他进行了充分的谋划。他早就想好了一定要严明军纪,好生对待城中的王宫贵胄以及大臣僚属还有不同阶层的百姓。因此,入城之际,"市不易肆",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
(三)、蝼蚁草芥何敢言,只求好生在人间
在战乱年代,人命其实是最不值钱的。当时就算赵匡胤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也并不妨碍他让柴宗训退位。
因为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严明军纪和大众秋毫无犯,只是为了让事情进展的更顺利一些。假使开封的人对后周有着很深的感情,那以他们的力量又怎么对抗身经百战的赵匡胤和他手下的众将士。
1. 烧杀抢掠何时休,不如以仁示君侯
其实赵匡胤的实力以及兵力,只能保证政变最终的成功。至于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那就完全取决于发动兵变者自身的水平。赵匡胤明白人们最怕的就是被殃及无辜,乱世之人连盛世之犬都不如,他们已经活的非常不易了。
所以,赵匡胤把自己打造成能救万民于水火中的角色。他在各方面,都比乳臭未干的柴宗训要优异很多。而后周不过才经历到第三代,百姓又能对它有什么样的感情。何况,它也没有表现出要结束战乱的意思。
反倒是赵匡胤在穿上黄袍的那一刻,就宣布自己有着统一天下的伟大愿望。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流血牺牲,不过能够换回最终的和平,那也是值得的。当人们厌倦了战争,到不如选择相信赵匡胤。在他和柴宗训之间,显然是前者更具有王者气魄。
2. 饱受战火摧,盛世何时回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他能够轻而易举的成功上位,与其本身的才能分不开关系。此人从不滥杀无辜,并且与百姓秋毫无犯。取得了上至朝中大臣,下至黎庶之民的支持。
若当时赵匡胤没有三令五申的严明军纪,想必大军入城以后又与流民贼寇无异。那时候,还何谈取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此外,赵匡胤和城中之人秋毫无犯,不妨碍其做生意,也不打扰他们正常的生活,只不过皇帝从姓柴的变成了姓周的。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受影响。如此一来,他们就没有理由去反对赵匡胤,至少不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结语:
百姓虽然是社会底层,但他们占据了大多数。这些人经历过长久的战乱,已经对战争产生了麻木也看惯了王朝的更迭。因此,谁上位,只要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反抗情绪。
何况,赵匡胤又重新引燃了他们结束战争的希望。跟着他,要比跟着柴宗训要好的多。百姓们没有理由为了柴家的天下,白白浪费自己的性命。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然而就在赵匡胤这一生中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就是当时的陈桥事变,毕竟这件事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当时在后周的时候,赵匡胤是其中的一名军事大官,等到周世祖去世之后,有谣言说赵匡胤想要造反,当时的皇帝仅仅只有七岁,还无法自理朝政,只能依靠大臣们辅佐处理朝政。
许多的官员们都上奏要撤了赵匡胤的职,将他的兵权收回,然而到最后皇上只是将赵匡胤的职位稍微做了改动,实质上并没有做出变化。然而赵匡胤却发觉了这一切,当时的情形是非常的有利的,对于赵匡胤来说,其中上任的几个高官一个是赵匡胤的发小,关系就不用说了,另一位是赵匡胤在年轻时期的朋友,关系也是老友了,这对赵匡胤十分的有利。
这样一下来整个军队就都是他自己的了,在一段时间之后,后周开始聚会,然后一一群人商量让赵匡胤作为他们的皇帝,又说皇帝还小,就算现在辅佐长大了也未必能记住我们,说一一群人都同意赵匡胤做皇帝。
当时的赵匡胤装醉,假装不知道什么情况,后来在出去之后,听别人说了这件事,当时也是百般拒绝,说自己不能胜任,后来经过一番劝说,就这样赵匡胤“勉为其难”的做了皇帝,成为了宋朝第一任皇帝,他的事迹也被人千古流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6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朱买臣,因为有志气而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