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曹操临死前弄死杨修为何会放过司马懿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杨修与司马懿,在三国时代都是智慧的代名词。两人的人生轨迹也十分相似。都是出身名门世家,早年任官,飞黄腾达。可是,两人的结局竟是如此的天差地别。一个因触怒曹操惨遭杀害,另一位却硬是把所有的政敌熬过去,其后代更是开辟新朝。接下来,笔者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同样是出身名门的聪慧之人,杨修被杀而司马懿却安然无恙。
杨修必须死的原因探讨
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原因就是杨修自己作死。典略云,杨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才被杀之。在曹操这个心思敏感的人眼皮底子下做这样的事,恐怕是九头蛇也要一个头不剩。漏泄言教,严重了可以说是泄露军情,交关诸侯,严重了可以说是里通外贼。这都是很要命的罪行,杨修自己也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行已是”我死固之晚也”。
第二是杨修地位之崇高。身为前汉太尉之子,其本人的政治影响力是无穷的。在曹操临死之前,刚刚发生了伏完伏后事件。伏后是汉献帝皇后,仅仅因为与其父通信,咒骂曹操而被发现,纷纷被杀。
此时离曹操即位为公,加封九锡之时不久曹操的政治影响力并不甚大。尚且有许多心怀汉室的仁人志士不满,这个事件无疑是点醒了曹操。估计曹操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若是不能肃清汉室遗老的威胁,自己后人怕不是可能遭到其反戈一击。
因此,这项肃清威胁的任务必须由曹操来完成。不仅仅是趁着自己还有余力,更是为了减轻后人的罪孽,使得后人再夺权即位时,能增加几分神圣的色彩,不至于那么令人作呕。我想,身为汉室重臣之后的杨修,很可能或多或少地与反曹势力有所勾结。
即使没有,早已被各种人物搞得已是惊弓之鸟的曹操,怕不是也顾不上那么多。他先把存在隐患的人物解决掉,正好杨修送上门来,给了曹操一个名言正顺的杀掉他的理由。
第三点是杨修与曹植的关系所致。杨修素来与曹植交好而且一直为曹植出谋划策用以威胁曹丕,对曹丕世子的地位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可想而知,若是曹操死后,若杨修或者,难免会兴风作浪,威胁到曹丕的统治。到时候两兄弟很可能会在杨修的挑拨之下引发战争,损害曹氏宗族利益。为了全局的考量,就不得不让杨修这个不稳定因素消除。就算杨修不犯事,恐怕也要找个理由将其杀掉。
司马懿为何幸免?
司马懿早年不愿意为曹操效力,后来不得已才“惧而就职。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乐号曰四友。”可见,司马懿早早地与世子曹丕交好,成为了坚定的曹丕党。为了巩固世子的权力,完成权力的平稳交接,就必须依靠其身边的重臣。若是杀了司马懿,不仅会使曹丕实力大损,影响后来王朝基业,更可能产生人人自危的局面,影响局势稳定。
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行事十分低调,远比猖狂的杨修表现卓越。此时的他,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平庸。其狼子野心尚且没有暴露。不仅没有去讥讽曹操,还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关羽逼近许昌之时,更是力谏曹操,给曹操吃了个定心丸,才使其没有贸然北迁,动摇基本盘。这样一个安心实事的奋斗青年,惜才的曹操怎么有理由杀他!
最后,司马懿个人也是出身河内大家,其父亲乃是京兆尹,同样位高权重。杨修被杀,以及曹操采取的诸多限制,打压大族的措施,必然使得大族们十分不满。若是在开杀戒,只会更进一步失去世家大族的支持。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世族之力,不可小觑。因此为了讨好世家,抚慰汉臣,避免引发更大的灾祸,就必须通过树立典型代表的方式来安抚众人。既然大棒已经砸向了杨修,那么为什么不把胡萝卜给忠心职守的司马懿呢?
总结可以说,德祖以显而亡,仲达以隐而安。两人的战队,性格特点是两人结局迥然不同的重要原因。曹操不去杀了司马懿,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考虑,更多的是司马懿的隐藏之深吧
确实,曹操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看出司马懿“有雄豪志”,性格上有“狼顾之相”,但是却并没有杀他。
(曹操)
“有雄豪志”,就是说有大志向,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狼顾之相”是指狼在往前走的时候,总会左右看看,往后看看。意思是说它相当谨慎,做事滴水不漏。一个有远大志向,做事又滴水不漏的人,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既然这么危险,曹操为什么没有杀掉司马懿,为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无遮无碍的天空呢?
第一,曹操虽然看出司马懿是个危险人物,但是还没有想到司马懿会威胁到自己子孙后代的江山。那时候,曹操虽然早已是北方军事集团实际的领导者,但是,实际上他还没有做皇帝。他的一门心思,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当上皇帝。也就是说,他这时候关注的重点,是那些能够给儿子当皇帝带来威胁的人。是谁会对儿子当皇帝说三道四,甚至是军事威胁。而不是儿子当了皇帝,乃至孙子当了皇帝,谁会从他曹家夺走江山。司马懿虽然有大志,但是那时候他不过是他儿子曹丕的一个幕僚而已,不属于阻碍他儿子登位的人。因此,曹操还不觉得司马懿会有多大的威胁。
(司马懿)
第二,司马懿对他的儿子曹丕看起来很忠心。曹操当时正在考虑是让曹丕夺取皇位,还是让曹植夺取皇位。本来他是最喜欢曹植的,也在极力培养曹植。但是曹植这个人,实在是华而不实,不堪大用。因此,最后他改变了主意,转去培养曹丕。当他着力培养曹丕的时候,他考虑的问题就是,谁会对曹丕当皇帝带来威胁。显然杨修是一个威胁。因为杨修是曹植的人,同时又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要是一直存在,肯定会撺掇曹植对抗曹丕。这样,他的两个儿子就会内乱。所以,他肯定是不会容忍杨修的。而司马懿是一心帮助曹丕的人,他也没有像杨修那样,撺掇曹丕搞内乱,所以,曹操没有理由要杀他。
第三,曹操是个爱才的人,对于人才他一般不会随便杀。在曹操的时代,虽然事实的是“孝廉制度”,但其实门阀非常严格,一般只有士族才能当官,下层知识分子当官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曹操极为重视天下有才能的人,提出了一个“唯才是举”的口号,不管门阀,获得了一大批人才。实际上,司马懿最早就是不愿意跟着曹操干,曹操召见他,他却装病不去。而曹操是以丞相的名义下了死命令,他怕死,才不得不去的。所以,曹操没来由召一个人来杀死。当然了,曹操确实也杀了不少知识分子,包括孔融、祢衡等。但他其实也是多次容忍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杀掉他们。包括他杀杨修,也是有多次容忍的。还需要说明的是,曹操去世后,他“唯才是举”也没被他儿子继承,他儿子曹丕重新搞了一套九品中正制,差不多就是之间门阀制度的翻版。
(曹丕)
第四.曹操实际上已经多次在抑制司马懿,不让他做大。比如215年,司马懿随军讨伐张鲁时,他向曹操建议直接把获得益州的刘备给干掉,避免刘备做大。这其实是个好建议,但曹操没有听他的。后来再打仗时,就没有带上司马懿了。不过曹丕却很重视司马懿,多次在曹操面前为司马懿请功,采用司马懿的计策,屡获大功。曹操也曾对曹丕说过,让他提防司马懿,但是曹丕却总是护着司马懿。这种情况下,曹操想让曹丕做大,也只能由了他。
总之,司马懿最终发展起来,只能说是曹操的后代实在是太弱,才让司马懿抓住机会。如果曹操的后代也和曹操一样强大,司马懿再有心机,他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这实在是怪不得曹操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6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张良的妻子是谁她最后为什么会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