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安庆绪杀安禄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安庆绪和安禄山本就是一对各怀鬼胎的父子,他有他的想法,
他有他的意见,安禄山的造反便是为了能够成为皇帝,是因为权欲,而安庆绪和父亲一起造反,一是因为他是自己的父亲,二是因为他也有自己想要达到的理想,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权欲,毕竟自己的父亲都造反了,自己身为儿子,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反呢?再加上此时唐朝的军备已经远远没有以前的威力了,所以他们才信心满满。可是让安禄山想不到的是,曾经害怕万一起义失败,害怕自己会死在唐朝官兵流矢的他,居然是死在了自己最为信任儿子的刀下。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
①、为了权力
权力这种东西,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正是因为它的至高无上,这才引得很多人的争相追逐,你追我敢。在唐朝刚刚建国的时候,在李渊才从别人的手中窃取掉权力的果实后,李世民为了能够取得太子,得到大唐的继承权,他联合自己手下的一干人等对太子和他的弟弟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就在他父亲宫殿的玄武门前,就在那个见证了很多历史的长安城里,而李世民的弑兄杀弟,为的就是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在看待安庆绪为何杀了自己老爸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将这个安庆绪杀安禄山的第一诱因定为是为了得到权力。
②、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安庆绪其实是值得庆幸的同时也是心凉的,因为在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后,唐玄宗第一时间大怒的便将安庆绪的哥哥安庆忠杀死了。出于对这件事情的判断,我们可以有多种角度去进行考虑。
一方面:
首先,安庆绪和安庆宗一定是有兄弟感情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在安庆绪听到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唐玄宗便将安庆忠杀死了的事,一定会感到难过,同时也会为安禄山的欠考虑有所埋怨。
另一方面:
其次,安庆宗的死对于安庆绪从另一方面来说,等于是将自己的地位从次子,上升到了长子的地位。因为在古代帝王、诸侯等的世袭中,所取的人都是正房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所谓的嫡长子。所以安庆宗的存在等于是给具有野心的安庆绪设置了一个绊脚石,所以安庆宗的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等于是让安庆绪在不背负任何骂名的基础上,就成为了将来唯一有权力继承父亲位置的“嫡长子”。
当中的转折:
因为自己哥哥的死,虽然安庆绪很难过,但是却让自己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这无疑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在成为了拥有继承权的“嫡长子”后,安庆绪又面临了一个麻烦,这麻烦便是来自小妾的“枕边风”。
虽然在叛乱的起始时,安禄山大军的势头很是不错,但是在后来因为安禄山的身体每况日下,导致了没有顺利的对唐朝进行追杀。也正是因为他身体的每况日下,才导致了这样的事情发生;据说在安庆绪在外征战为父亲卖命的时候,父亲身边的小妾却利用自己的优势“枕边风”,想让安禄山立她所生的儿子安庆恩为“太子”(当时的安禄山已经建立的政权)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了父子之间关系的激化,这才导致了后来的安庆绪为了能够取代父亲,才对父亲痛下杀手。
所以安庆绪的弑父不仅仅是因为他想要得到权力,还有其他的原因夹杂在当中。
在荣华富贵、权力诱惑面前,人的贪婪与残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出来。纵观整部唐朝史,发生太多骨肉相残、伦理紊乱之事。
比如制造?安史之乱?的叛臣安禄山,称帝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接着与安禄山一起叛乱的同乡史思明,杀死了安庆绪,而史思明又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安禄山的平步青云人生
安禄山,突厥人,本是唐朝潘镇军队中的无名小卒。安禄山先是靠谄媚逢迎、钱财贿赂攀附上了奸相李林甫。那时唐玄宗沉迷于杨玉环的美色,疏于朝纲,朝廷之事尽皆交付奸相李林甫打理,时间竟然 长达十九年之久。
李林甫接受了安禄山的贿赂,把安禄山推荐给唐玄宗。安禄山在玄宗面前,极尽谄媚之能事,并投其所好,甚至拜了比自己小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一时间,安禄山很受唐玄宗宠爱。
安禄山仗着唐玄宗的宠幸,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甚至威胁到杨氏在朝廷的权势。这激怒了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杨国忠利用杨氏家族在朝廷中的权势对安禄山进行打压。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一年后,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
安禄山早就心怀异志,他在与杨国忠的争斗中,羽翼渐满。他手握重兵,在河北范阳(今河北涿州)与他的同乡史思明起兵,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由于太平日久,唐朝军队鲜有战事,作战能力极弱。安禄山、史思明的部队所向披靡,很快就攻陷河北、河南,一路打到洛阳。
攻陷洛阳之后,安禄山迫不及待地称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
安禄山自当了皇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亲信军师严庄转达。由于饮酒、纵欲,享乐过度,安禄山身体越来越胖,病越来越多,又得了眼疾病。后来身上又长了毒疮。身体的疾病使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经常无端的打骂左右侍从,连军师严庄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李猪儿服侍安禄山日常,挨打最多,怨气也最大。据史料记载:
(由于)安禄山先患眼疾,曰加昏昧,殆不见物,又性转严酷,事不如意,即加棰挞,左右给侍微过,便行斧钺。
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原来在长安做官,安禄山起兵后,安庆宗被杀。二子安庆绪,跟随安禄山起兵打仗,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深得安禄山的喜爱。安庆宗死后,安庆绪本自以为自己为大燕的太子。但安禄山宠爱妃子段氏,欲立段氏之子安庆恩为太子。安庆绪心中既怕又愤。
严庄一是对安禄山的打骂怀恨在心,二也担心安禄山的身体越来越差,万一安禄山哪天死掉,宫中发生夺权政变对自己不利。就决定利用安庆绪的不满情绪除掉安禄山。严庄对安庆绪说:?殿下闻大义灭亲乎?臣子之间事不得已而为者,不可失也。?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不过此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好在他有一个极其出色的儿子。
这个儿子无疑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正是因为李世民,李渊过早就当起了太上皇,拱手把天下给了他,不过不给他也没有办法,一来他的其他儿子都被李世民给杀了,二来如果看不清形势,那他的下场可不单单是让位那么简单了。
还别说,李世民真是一位出色的帝王,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唐朝强极一时,成就了历史上极其有名的贞观之治。
话又说回来了,也正因为李世民的优秀,他才能名垂青史,如果他差劲的话,他在后世的评价将和隋炀帝杨广一样。
如果唐朝单单有一位李世民还不足以将唐朝发展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好在后面又出了一个女帝武则天和功过参半的李隆基。
李隆基的前半生开创了开元盛世,而他的后半生则奠定了唐朝的衰落。
唐朝真正意义上的由盛转衰正是始于李隆基后半生的一次兵变——天宝之乱。
由于这次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又被后世称之为安史之乱,这次叛乱影响之大可谓深远,不过罪魁祸首安禄山并没有得到好下场,因为他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安庆绪给杀了。
那么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是为了帝位,还是身不由已?
这件事说来话长。
安禄山造反了。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玄宗的干儿子,不,应该说是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拉起了反唐的大旗,手中兵权在握,安禄山底气十足,举起大旗之后,呼啦啦地就有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势力加入其中,凑足了精兵15万人,号称20万,正式起兵。
既然起兵,就要找个借口,安禄山找的借口很一般,那就是“清君侧”,安禄山想清谁呢,他清的是自己干妈的亲哥哥杨国忠,两人素来不和,这次更是矛盾激化后的结果,毕竟两人都想要要权力,而权力就像一个蛋糕,就那么大,谁分得多,另一人自然就少了。
安禄山起兵之后所向披靡,一直处在盛世中的唐朝臣民已经好几代人都没有见过战争了,他们面对气势冲冲的安禄山,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很快就控制了唐朝大片等地区。
而听到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之后的唐玄宗竟然不相信,他不相信自己的“乖儿子”会造反,可是事实却打了他的脸,在安禄山造反的第二年,安禄山建立了“大燕”政权,自立为帝。
而在这个过程中,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也参与其中,安禄山当皇帝之后,就册封安庆绪为晋王,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将会死在这个儿子手里。
安庆绪弑父了。当唐玄宗和安禄山确定了眼神,唐玄宗终于相信他就是造反的人,为了解气,就把在都城的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给处死了,算是解了一次气。
安庆宗一死,作为次子的安庆绪自然就成为了安禄山大燕政权的第一接班人,而此时的安禄山年纪也大了,更要命的是安禄山称帝之后,更加喜好酒色,身体愈发肥胖不说,还慢慢垮掉了,甚至连眼睛都看不清东西,而逐渐失明了,这病就是现在的白内障。
在这种情况之下,安禄山就想着要立一个接班人,当安庆绪等着接这块大蛋糕的时候,安禄山却迟疑了,因为他想把自己的小儿子安庆恩立为接班人,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安庆恩的母亲是安禄山宠爱的美妾,枕边风吹吃毕竟是有用的。
安禄山的这种动机自然就被安庆绪和他手下的大臣掌握了,最终在中书侍郎严庄的怂恿下,安庆绪弑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并且自立为帝。
安庆绪弑父的背后之人。看了上面的叙述,不少人就会相当人的认为,安庆绪杀死自己的父亲,正是冲着权力和帝位去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并不太重要的原因,因为安庆绪这个人吧,本来就很内向,对于皇位虽然渴望但还没到敢杀了自己的父亲。
那么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一切都是严庄搞得鬼,如果追根究底,作为安禄山首席谋士的严庄才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因为安禄山的起兵,正是在严庄的怂恿下才发生的。
安禄山当了皇帝之后,由于身体原因,导致其性格也发生了扭曲,动不动就对手下打骂,严庄也是如履薄冰,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丢了小命,长期被安禄山虐待的严庄,就动了杀死安禄山的心思。
但是这事吧,得先安排好才行,而他就把算盘打到了安庆绪的身上,当安庆绪听到严庄的想法,也是吓了一跳,最终严庄凭借出色的劝说艺术,以皇帝之位为诱饵,让安庆绪妥协了,之后又找到了实际操刀者李猪儿,此人是安禄山身边的宦官,自然也是安禄山性格扭曲下的受害者,就这样三人一拍即合。
在一个月高风黑的夜晚,喝得酩酊大醉的安禄山,被李猪儿数刀砍死,之后安庆绪当了大燕政权的第二位皇帝。
安庆绪的身不由己。安禄山死后,安庆绪当了皇帝,但是却是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大燕的政权其实落到了严庄的手里,再加上安庆绪性格懦弱,他对于严庄的专权也是无奈的。
我们再来看安庆绪弑父一事,在侦探界有句不成文的规则,一个人死后,谁得利最大,谁的嫌疑也就越大,很显然,安禄山死后,严庄得利最大,所以安庆绪弑父一事,多少也是无奈的。
严庄是安禄山的心腹,位高权重,为人又有权谋,身边早就收服了一群人,安庆绪自然不是此人的对手,如果安庆绪不答应严庄的策划,那么他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严庄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会拉安庆绪下水。
在这次事件中做个总结的话,即:严庄是幕手黑手,安庆绪是精神旗帜,李猪儿是实际杀手,最终上演了一幕安庆绪弑父的好戏。
其实不管安庆绪向自己的父亲挥起屠刀,是为了帝位,还是身不由己,他都是背负了弑父的罪名,不过这也是因为安禄山咎由自取。
所以,安禄山不值得可怜,安庆绪也不值得同情。
最终弑父的安庆绪被安史之乱中另外一个主角史思明给杀死了,也可谓是报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