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辽世宗耶律阮是怎么登上汗位的夺位还是合法继位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7 19:00:08

辽世宗耶律阮是怎么登上汗位的夺位还是合法继位

辽世宗耶律阮为什么能成为皇帝?夺位还是合法继位?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947年5月15日,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于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次日,永康王耶律阮即皇帝位于柩前,是为辽世宗。然而,令人颇感不解的是,辽世宗并非太宗的儿子,而是侄子。太宗本人共有五子,当时还全都在世,他在临终前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却要传给侄子呢?考虑到辽世宗的父亲和辽太宗当年有夺位之争,后世许多人猜测辽世宗一定是趁着太宗病逝的时机将皇位夺取到手,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辽世宗的父亲耶律倍是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阿保机在世时,耶律倍被册封为皇太子,成为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然而在耶律阿保机去世后,更偏爱次子的皇后述律平(耶律阿保机之妻)却坚持要让次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明争暗斗之后,耶律倍最终屈服于母亲和多数契丹贵族压力,让位给自己的二弟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登基称帝后,对自己那位被迫放弃皇位的哥哥始终感到不放心。他派人监视耶律倍的一举一动,并不断削弱耶律倍的影响力。最终,惶惶不可终日的耶律倍选择了从海路逃往中原,并受到了后唐皇帝的热烈欢迎。

几年后,后唐被灭国,耶律倍在战乱中被杀。史书上关于耶律倍的死因有两种解释:一是被后唐皇帝李从珂派人杀死;二是被契丹人扶持的后晋傀儡皇帝石敬瑭杀死。自此,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的皇位之争才算彻底结束。

不过,当年耶律倍出逃中原的时候,却没有带走自己的儿子,包括长子耶律阮在内的耶律倍诸子都继续生活在辽国。

耶律阮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辽太宗的喜爱。太宗将他带在身边抚养长大,偏爱程度比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耶律阮成年后,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身材魁梧,而且待人宽厚,慷慨大方,还精通骑射,是一个典型的契丹杰出青年。

946年,辽太宗率领大军入侵中原,耶律阮随军出征。辽军在攻灭了后晋之后遇到中原地区军民的全力抵抗,辽太宗迫于无奈只好决定撤回辽国。在班师回朝途中,他突发重病去世,之后便是耶律阮继承了太宗的皇帝宝座。

很多人认为耶律阮之所以能继承皇位,一定是用了非常手段,因为按照汉人的思维惯性,皇位如果不是传给自己儿子,那就必然与阴谋相联系。可事实上,将国家的最高权力传给强者在游牧民族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当时辽国虽然已经接受了许多汉文化,但其民族本身的特性并未丧失。辽太宗将皇位传给侄子耶律阮,在契丹人眼中其实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辽史》对于此事的记载也仅有一句话:“夏四月丁丑,太宗崩於栾城。戊寅,梓宫次镇阳,即皇帝位於柩前。”正因为这件事情并无蹊跷,所以用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然而后世一些野史专家却以汉人继承制度的思维去强行解读辽世宗承袭皇位的过程,并得出他是夺位的结论,这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即便抛开契丹人的传统不谈,仅以当时的现实环境考虑,耶律阮也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首先,耶律阮本身足够优秀。从身份上来说,他是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嫡长孙;从影响力上来说,他在契丹贵族中受到了普遍的尊敬;从能力上来说,他是当时辽国皇室中最杰出的一位。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耶律阮都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其次,辽太宗当年是在母亲述律平的支持下从大哥耶律倍手中夺取到了皇位。然而述律平还给儿子增添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在他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三弟耶律李胡。耶律李胡性情暴戾,残忍无道,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如果耶律李胡当上皇帝,对辽国而言必然是一场灾难。辽太宗将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江山社稷,他怎么忍心将其托付给耶律李胡呢?

此外,辽太宗几个儿子当时的年纪都还太小,长子耶律璟也只有十六岁。无论影响力还是个人能力,都不具备成为一国之君的资格。如果辽太宗按照与母亲的约定把皇位传给耶律李胡,这位心狠手辣的老三恐怕不会轻易放过对自己皇位有潜在威胁的侄子。而耶律阮宅心仁厚,待人以宽,完全是个值得托付的对象,这也是辽太宗在临终前会决定将皇位传给耶律阮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辽世宗耶律阮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合法继位的过程。所谓的夺位阴谋,不过是后世野史专家胡乱揣摩的结果。正是辽世宗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皇位,他才会得到绝大多数辽国贵族无条件地支持,并在之后与述律平、耶律李胡的夺位之争中击败后者,正式成为辽国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

萧绰的人物生平

辽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二月,辽穆宗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境)打猎。入夜,喝醉酒的辽穆宗被不堪虐待的近侍们刺杀。萧思温封锁消息,协助与自己来往甚密的耶律贤——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登上皇位,是为辽景宗。辽景宗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尙书令、魏王,并且征召他的女儿入宫。
萧绰三月刚进宫,就被封为贵妃;过了两个月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保宁二年(公元670年)五月,辽景宗前往阊山(今辽宁阜新)行猎,萧思温也随行。高勋和女里合谋派人刺杀了萧思温。父亲之死使年仅十七岁的萧绰迅速地成熟起来。她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干,协助体弱多病的辽景宗治理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辽景宗的默许下,辽国的一切日常政务都由萧绰独立裁决。若有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她便召集各族大臣共商,最后综合各方意见再做出决定。
她所做的决定,辽景宗最多只是听听通报,表示“知道”了就算数,不会做任何干预。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军事日渐强盛,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
保宁八年(公元976年)二月,辽景宗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録皇后之言,“亦称‘联’曁‘予’”,并“着为定式”,将妻子的地位升到与自己等同的程度。 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三十五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卒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  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将辽国交到了二十九岁的萧绰手里。面对年仅十二岁的长子耶律隆绪,萧绰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国疑,宗室亲王势力雄厚,局势易变。新寡太后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面前流着眼泪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重臣们上前安慰并发下重誓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接着,萧绰将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今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任命娶了萧绰侄女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
与此同时,萧绰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使他们失去兵权,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大隐忧。
982年(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辽景宗病逝于大同城西的焦山行宫。此时,年仅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承皇位,是为辽圣宗,次年改元统和。“母以子贵”,983年(统和元年)萧绰则被封为承天皇太后,并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总摄国家大事,从而更好的辅佐辽圣宗的统治。 相传萧绰与韩德让自幼有婚约,在辽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私下对韩德让说:“我曾许配给你,愿谐旧好。而当国的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
相传萧绰派人秘密毒杀韩德让的妻子,圣宗也把韩德让视作自己的父亲来侍奉他。
萧绰之后任韩德让总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此后,韩德让出入宫帐,与萧绰情同夫妻。两人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就连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都不避忌。
在韩德让的辅佐下,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但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转化,而更改善了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据《辽史·刑法志》记载,自萧绰变革之后,辽国“国无幸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重犯法”,“统和中,南京及易、平二州以狱空闻”,辽国内政呈现一片兴旺的景象。 北宋雄州(今河北雄县)知州贺令图及其父岳州刺史贺怀浦等人听说萧太后的风流韵事之后,联同文思使薛继昭等人相继向宋太宗进言:“如今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而其母与韩德让不清不楚伤风败俗,定然招来国人痛恨,辽国肯定内乱,上下不齐心,会有谁愿听一个败坏妇德的女人指挥?正是对辽用兵的大好时机。”于是,宋太宗于雍煕三年(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的三月,对辽国发动“雍煕北伐”。宋军兵分三路出兵,取得了一些胜利。
萧绰以耶律休哥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杨业一路,后亲带韩德让和儿子辽圣宗赶到南京,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
五月,萧绰亲披戎装上阵,一面率兵在正面与曹彬对阵,一面派耶律休哥包抄宋军后路,阻断水源粮道。曹彬所部大败。
萧绰腾出兵力,转而对付西路宋军,极大鼓舞了辽军的士气。宋太宗连忙下令西路军全线撤退。宋军士气低落,一路连吃败仗。杨业得不到后方有力的支援,最终包括杨业之子杨延玉在内的所有部属都全数殉国,杨业本人也被活捉,悲愤之下绝食殉国。
萧绰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辽军士气大振,而宋朝守军则大受打击,未曾对敌便已经失了信心,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辽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深秋闰九月,萧绰领着辽圣耶律隆绪、韩德让,率二十万辽国精锐部队南征大宋。辽军势如破竹,两个月的功夫,就一直攻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距北宋都城开封仅一河之隔。
北宋宰相寇准坚持请求宋眞宗御驾亲征、激励士气。当宋眞宗的车驾出现在澶州前线时,士兵高呼“万岁”连延不绝,声震数十里,人人同仇敌忾、个个视死如归,很快就集结起数十万之多的援军与辽军对抗。 这对萧绰的南征大计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久又一个打击接踵而来——辽国名将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用弩射中身亡。辽军未战先丧大将,士气大受影响。萧绰审时度势,又加上韩德让的劝吿权衡,决定阵前议和。
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眞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为叔母;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双方结束了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
同年,辽圣宗再一次为母亲加进尊号,使萧绰的尊号从统和元年的“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四年的“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一直加到了“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仁洪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统和六年九月的一天,萧绰一反从前在皇宫中宴请皇亲众臣的惯例,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对众人厚加赏赍,并“命众臣分朋双陆以尽欢”。
统和十八年(公元994年),韩德让成为辽国权力最大的实权人物:太保兼政事令,总理南北二院枢密院事,拜大丞相,进齐王。
统和二十二年十二月,韩德让被赐姓辽国国姓耶律氏,改名为耶律隆运,出宫籍,録横帐季父房,封晋王,位亲王上。
除了这些头衔,他还得到了一座规制与皇宫不相上下的文忠王府、享有帝王级别的随从队伍。从此,以述律平皇后奴隶身份出现在辽国历史上的韩氏家族正式成为皇族。 萧绰在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四十年有余的摄政生涯,去南京安享晩年。  不幸的是,就在南行的途中,萧绰染上了疾病。同年十二月初,她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

辽国前期的两位皇帝:都因醉酒而死

辽国前期的两位皇帝:都因醉酒而死,被人趁机杀害?

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虽然如此,但人们还是喜欢饮酒,历史上饮酒之风也非常盛行,特别是在那些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在辽国前期的历史上,先后有两位皇帝因为饮酒误事,他们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辽国历史上的这两次政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哪两位皇帝因此丧命呢?

一、世宗即位

第一位是辽世宗耶律阮,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孙,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侄子。930年,耶律阮的父亲耶律倍逃到后唐,不过耶律阮留在了辽国。耶律阮“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深受二叔耶律德光的喜爱,“爱之如子”。947年,耶律德光在从中原撤兵的过程中病死,军中诸将拥立耶律阮。

可是消息传到北方后,皇太后述律平非常生气,她派耶律李胡率军阻击,结果耶律李胡战败,于是她亲率大军,与耶律阮“遇于潢河之横渡”。原来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机的妻子,也就是耶律阮的祖母。不过,述律平非常偏心,她不喜欢长子耶律倍,也不喜欢长孙耶律阮。最终,在重臣耶律屋质的调节下,述律平这才承认耶律阮的皇位。

二、火神淀之乱

耶律阮即位之后,辽国的政局并不稳固,内部不断爆发叛乱,许多人依然不承认耶律阮的地位。948年,“耶律天德、萧翰谋反下狱,惕隐刘哥及其弟盆都结天德等为乱”。这件事被耶律屋质得知,他连忙向辽世宗禀告,可是“刘哥等不服,事遂寝”。不久后,耶律刘哥袖中暗藏利刃,打算刺杀辽世宗,结果被发现。

虽然辽世宗“诛天德,杖翰,迁刘哥”,但并未彻底解除隐患。949年,萧翰、公主阿不里打算谋反,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时,耶律察割(阿保机的侄子)也有意谋反,但他故作忠诚,骗取了辽世宗的信任。951年,辽世宗率军讨伐后周,率军行至火神淀时,举行了一场祭祀活动,君臣痛饮了一番。当晚,耶律察割率领亲信杀入御帐,将辽世宗杀死。

三、睡王被杀

耶律察割虽然杀死了辽世宗,但他并未取得政变的胜利,他很快就被镇压了下来,最终惨遭凌迟之刑。平定这场叛乱的是耶律璟,他也是耶律阿保机的孙子,不过他的父亲是耶律德光,换言之,耶律璟是辽世宗耶律阮的堂弟。耶律璟是辽国的第四位皇帝,即辽穆宗,他在位十余年的时间,可是却没有什么作为。

大概是吸取了辽世宗的教训,辽穆宗以严厉的手段对待那些反对自己的宗室力量。辽穆宗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打猎,在958年的时候,他连续两个月的时间射猎,根本不理朝政;第二次爱好是饮酒,而且是每饮必醉,人称“睡王”。由于,辽穆宗对手下人严苛、残酷,最终引发政变。969年,辽穆宗在醉酒后,被自己侍从杀死,时年三十九岁。

参考资料:1.《辽史》;2.《资治通鉴》

《燕云台》背后,耶律阿保机死后的皇位大混战

文/青禾

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东征渤海的归途中病逝。在他老婆述律平的操纵下,原本指定的皇太子耶律倍未能如愿继位,反而是二儿子耶律德光当了皇帝。耶律德光死后,三儿子耶律李胡也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参与到皇位争夺战中。

最近热播的唐嫣的新剧《燕云台》,里面总是提到“太祖系三支”,指的就是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这三支。

于是, 阿保机死后的40多年间,皇位在耶律倍、耶律德光这两支中兜兜转转,直到他的重孙,大辽的第五位皇帝,景宗耶律贤继位 后,皇位的传承才算是在耶律倍一系中稳定下来,嫡长子继承制基本确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耶律阿保机之后的几位皇帝,都是如何在腥风血雨的皇位争夺战中,成功上位的?

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其他七部,定年号“神册”,正式建立契丹国。他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耶律倍,顺理成章地被封为皇太子。

926年,耶律阿保机征服渤海国后,改渤海国为东丹,相当于一个半独立的政权。皇太子耶律倍被封为东丹王,管理东丹事务。而且,耶律倍还被赐予天子冠服,授“人皇王”的尊号。

阿保机自己的尊号是“天皇帝”,述律平是“地皇后”。称耶律倍为“人皇王”,其实就是取“天、地、人”的典故,确定了这位皇太子的崇高地位。

可惜没多久,阿保机在返程的途中病逝了。按理说, 此时应该由皇太子耶律倍继位,没想到,老妈述律平却以摄政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一年多。

这位述律平,史称应天太后,早年间支持阿保机平定叛乱、统一各部,并多次为阿保机出谋划策,是个厉害人物。

述律平不喜欢尊崇汉家文化、重“文治”的大儿子耶律倍,一心想让二儿子耶律德光继位。为此,她摄政后先是以雷霆手段铲除异己,震慑群臣,留下了“断腕太后”的传说。之后,又假模假样地导演了一出“公推”的戏码。

她让两个儿子骑着马立于账前,然后对众大臣说: “ 二子吾皆爱之,莫知所立,汝曹择可立者执其辔。 ”

我这两个儿子都很优秀,我都好喜爱呀,不知道该立谁当皇帝,要不你们来选吧,你们认为谁适合做皇帝就执谁的马辔。

耶律倍是辽太祖亲立的皇太子,并且加封“人皇王”尊号,继位不是顺理成章的嘛?现在述律平让大家选,这不是摆明了想立二儿子吗?群臣慑于述律平的威势,大多数人都迎合她,去执了耶律德光的马辔。

耶律倍本来以为皇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没想到煮熟的鸭子却要飞了,但自己又没有力量与老妈抗衡,只能 “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 ,主动把皇位让给了耶律德光,也就是后来的辽太宗。

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二十年,也是在他的手上,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给大辽。947年,耶律德光在南征后晋的归途中病死了。

陪伴他南征的宗室中,地位最高、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他的大侄子耶律阮,也就是被他抢了皇位的耶律倍的儿子。

耶律阮从身份上说,是被迫退位让贤的“人皇王”的长子,资格是很充分的。而且耶律阮本人也聪明宽容,很得人心。于是,几位宗室重臣在辽太宗的灵柩前,拥立耶律阮为皇帝。

当耶律阮的老祖母,强势的述律太后得知此事时,非常生气。 她一直想让自己的三儿子李胡继位,此前已命辽太宗封李胡为皇太弟,没想到却被自己的大孙子先下手为强了。

述律平先是命李胡率兵攻打耶律阮,李胡在泰德全兵败后,述律奶奶亲自上阵,在潢河石桥(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南)阻击耶律阮,还押着群臣的家属做人质,双方隔岸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幸亏孟父房宗室重臣耶律屋质,周旋于两军之中,百般地斡旋劝和,最后才达成了横渡之约,述律后与李胡被迫承认耶律阮的皇位。

在这场叔侄争夺战中,李胡虽有强势老妈述律太后的支持,最终却还是失利了。

一则,是李胡本人性情残暴,不得人心。二则,耶律阿保机在907年被契丹八部推举为可汗后,就有了要用汉法将选举可汗的制度改为世袭制度的念头。后来统一各部落建立契丹国,立耶律倍为“皇太子”,显然就是效仿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就是其稳定性,尽量保证皇位在一支一系中传承。其后因为述律太后强势干预,才由嫡次子耶律德光继位。如今,述律太后竟又要凭个人喜好,将皇位改易到第三支,本身就是不太占理的,自然得不到宗室贵族的支持。

然而,好不容易上位的辽世宗耶律阮,皇帝当了不到五年,却在一场叛乱中殒命。

公元951年,耶律阮应北汉新帝刘崇的请求,率领本部人马南下,准备帮助他攻打后周。九月,到达了归化州的祥古山,晚上驻宿在火神淀。就在耶律阮酒酣之际,他的堂叔耶律察割,却在悄悄酝酿着一场政变。

察割的父亲是辽太祖的第五弟安端,两年前就曾试图谋逆,可惜还没行动就被发现了。耶律察割非常狡猾,他主动向耶律阮揭露父亲的罪行,痛哭流涕,骗得了耶律阮的信任,因而没有受到父亲的牵连。

耶律察割表面上很乖觉,私底下却在密谋篡夺皇位,这回正好让他抓住了机会。在火神淀行宫,耶律察割带兵杀掉了耶律阮以及萧太后、萧皇后、甄妃等人,自立为帝。

可惜,耶律察割弑君篡位,名不正言不顺,抢到皇位还没焐热,就被耶律屋质和耶律璟等人拨乱反正赶下了台。最终收割胜利果实的,成功继位的——是耶律璟。

而耶律璟正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于是,皇位就这么颠来倒去,又从人皇王一系转到了辽太宗一系。

不像自己父祖那样英明神武,耶律璟是个暴虐的皇帝。到了统治后期,他日夜颠倒,白天睡觉,晚上通宵饮酒,朝政荒废地一塌糊涂,还被起了个诨名叫“睡王”。

耶律璟对待自己的近侍,更是极为残忍,动不动就滥刑滥杀,搞得身边的人都人心惶惶,不晓得什么时候屠刀就落在了自己头上。

耶律璟在位的 应历 十九年(969年)二月,他到怀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打猎,宿在黑山下的行宫里。耶律璟白天打猎很高兴,晚上照例喝得大醉, 不甘心坐以待毙的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厨子)辛古等六人,趁着送食物的时候,竟然联手杀了耶律璟,这位“睡王”就这样一命呜呼。

《辽史》记载耶律璟“ 体气卑弱,恶见妇人 ”,所以没有子女,一直把他的侄子,辽世宗的儿子耶律贤养在身边,视为自己的继承人。此前就曾对耶律贤说:“ 吾儿已成人,可付国政。 ”

于是穆宗死后,耶律贤率飞龙使女里、侍中萧思温、南院枢密使高勋带领骑兵千人,飞奔赶到黑山,同月就在大臣们的拥戴下,即皇帝位,也就是后来的辽景宗。

耶律贤这个人也很有意思。四岁的时候遭遇火神淀察割之乱,御厨尚食(官名)刘解里用毡子把他包起来,藏在堆积的柴草中,小家伙才捡回了一条命,后来被穆宗收养在永兴宫。

耶律贤看到穆宗天天的酗酒怠政,很不满,私下议论时事时,言语之中常常带着讽刺,大臣耶律贤适听到后赶忙制止他,耶律贤也心领神会,此后再也不说这种话了。

所以说耶律贤能够成功上位,除了名分上很正之外,也是因为他本人具有比较高的政治素养。小小年纪就很懂得察言观色、收敛锋芒,才能一直讨得自己叔叔的喜爱和信任;并且为人宽和,很懂得收拢人心,这才在先帝意外死亡的关键时刻,赢得各方势力的支持,平稳地接过皇位。

而景宗即位后,政治上层对叛乱宗室采取宽容政策,外交上缓和与南边的关系,内政上清吏治、宽刑法、用贤才。

皇权的稳定有利于专心发展内政,而 社会 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上层的平稳过渡。

此后,皇位一直在耶律倍一系中传承,并且在景宗、圣宗父子两代,大辽由动荡走向稳定再走向全面繁荣,辽景宗也被称为“中兴之主”。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每个国家的末帝

夏桀、商纣:不用说了吧,都是荒唐无比的昏君。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不也引火烧身了?
东周:周赧王,被秦所灭,一般般。
秦:秦二世,著名暴君,比起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又没有始皇帝那雄才大略,任用赵高,激起民愤,最终被赵高所杀。
西汉:刘婴,本来就是王莽扶上去的,登位时年幼,最终被王莽所废。
东汉:汉献帝,本不该即位,但董卓进京后,废了少帝,拥立刘协,当了个傀儡,后来有先后落入李傕、曹操父子手中,虽然有志除掉权臣,无奈能力不足,无人敢应,只能是曹操令诸侯的傀儡。曹操死后,曹丕以“禅让”之名逼其退位,最终算是从这个倒霉的位置上下来了。
魏:曹奂,同样政权已归司马氏,是个摆设,同样被“禅让”让下去了。
蜀:刘禅,扶不起的阿斗。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就掌握了一切大权。气的尚,空座四十多年龙椅,竟没有一天掌过实权。前期有诸葛亮、蒋琬等人,蜀国还算安定,可后期听信奸臣黄皓,最终误了国。被擒后还上演乐不思蜀的闹剧,可悲可气。
吴:孙皓,这算是个有点气节的后主。历史上,这是个有名的暴君,生性残暴,杀人如麻。加上当时东吴人才凋敝,最后长江之战大败,献国投降。纳降时,司马炎对他说:“这把椅子,我一直留着等你来坐。”孙皓面不改色说:“我在皇宫里也为你准备了一个这样的椅子。”
西晋:愍帝司马邺,本身就没什么权力,加上即位时已内忧外患,即位不久便被匈奴人所杀。
东晋:司马德文,早就被刘裕控制,傀儡做完了,就要“禅让”。
宋:顺帝,被控制,同上,“禅让”了。
齐:和帝萧宝融,萧衍所控制,最后也“禅让”了。
梁:敬帝,名字就知道,还是个禅让的主。
陈:陈叔宝,有名的昏君,同样又是有名的才子,作《玉树后庭花》,为世人传唱。隋兵攻陷建康后自缚投降。
隋:隋炀帝杨广,曾经是隋统一天下的功臣,后来又工于心计,陷害太子杨勇,成为皇嗣,后来又杀父夺位,在位时横征暴敛,激起农民起义,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不过,这是位有的讲的后主,他为了方便自己下江南,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来成了南北运输的重要交通路径;在位时设立科举制度,影响至今;派李春修建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早的石拱桥。
唐:李柷,傀儡,不久被朱温所杀。
北宋:钦宗,宋徽宗传位与他,登基后一心求和,消极抗金,1127年,靖康之变,与徽宗一道被金人所俘,死于金国。
南宋:赵昺,即位时年仅3岁,当时都城已经攻陷,南宋朝廷漂流到海上,赵昺即位就是在一条船上进行的。崖山之战,南宋被彻底消灭,陆秀夫背赵昺跳海身亡。
金:完颜承麟,即位时蒙古已打入都城,当了半天皇帝就死于战争。
元:顺帝,明朝农民起义不断,最后打到大都,元顺帝出逃,在北方建立北元政权。
明:崇祯,即位后除去了奸臣魏忠贤,但是,有是非不分杀死了袁崇焕。因此外有后金,内有李自成,最终李自成攻陷紫禁城,崇祯自缢煤山。
清:溥仪,在位时年幼,被袁世凯逼下台,后来多次复辟当了傀儡。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公民,任人大常务委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4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