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安禄山入朝谒见李隆基时为什么见到太子不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对于唐玄宗来说,安禄山的造反太突然了。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装得愚钝可爱,溜须拍马无所不用其极,让自以为聪明的玄宗没有一点防备,安禄山的手段可谓高明之极。
天宝元年(742),安禄山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过了两年,安禄山又兼任了范阳节度使。天宝六载(747),安禄山再次入朝谒见玄宗。刚入宫门,安禄山就伏地奏道:“臣生长蕃戎,仰蒙皇上恩典,得极宠荣,自愧愚蠢,无法胜任,只有以身许国,报答浩浩皇恩。”
玄宗听了非常欣慰,安抚说:“卿能以身报国,是唐的福气,朕心甚慰!”言毕,玄宗指着一旁的太子,让安禄山上前参拜。安禄山迟疑了一下,并不向前参拜。殿前侍监厉声道:“安禄山,见了殿下,为何不拜?”
安禄山却装糊涂地问玄宗:“陛下,殿下是何官职?”玄宗以为他真不懂,笑着说:“殿下就是皇太子。”安禄山还装作不懂说:“臣不懂天朝礼节,不知何谓皇太子?”玄宗说:“朕百年之后,当将帝位托付于他,所以叫做皇太子。”
安禄山这才假做歉意地说:“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真是罪该万死!”然后才向太子拜了几拜。唐玄宗不明白安禄山奸诈,反而称赞他诚朴可爱,对他的忠心感到十分满意。
信任是彼此交际的基础,安禄山早年没有叛变的时候,李隆基对他信任到何种程度,那就是安禄山已经发动政变了,但是李隆基还始终不肯相信他会这样做。并且知道29岁的杨贵妃给45岁的安禄山洗澡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大发雷霆,反而还嘉奖了他们众多金银珠宝。?
自从李隆基登基后,对边疆就展开了开发的政治经济政策,正因如此在营州之地便聚集了很多的西域商人。那时候安禄山知晓六种蕃语,因为这项独特的技能让他在当地各国帮助商人翻译以及代理,这样的基础下从中获得了一定的报酬。 他在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后来跟着母亲改嫁之后又不被喜欢。因为童年的这种阴影再加上经商的经历安禄山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渐渐的变得唯利是图,为了生存必备的本领。他还有一个独特的技能那就是捉拿生将。?
经常会帮助养父张守珪活捉大批的俘虏送上朝廷当中,李隆基很多次的嘉奖张守珪,渐渐的安禄山的付出也被他看在眼里。最终安禄山运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再加上养父张守珪的指导渐渐让他对安定唐朝边界、如何正确的抵御外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李隆基对他的认可度也逐步上涨。?
在天宝二载安禄山第一次入朝谒见皇上,他透露出来的幽默风趣和平时那些小心翼翼的中原文臣有着很大的区别。李隆基被安禄山的粗狂豪放折服,觉得对方特别的有趣。由于安禄山擅长于讨巧,经常能源源不断的贡献俘虏等等让李隆基特别的满意。?
因为他独特的性格,李隆基便邀请了杨贵妃一同来接见安禄山,那时候杨贵妃的美貌的名气算得上倾国倾城了,正面见到杨贵妃的时候还是被她散发出来的迷人气质震撼到了,不由自主的跪在了杨贵妃的面前,等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赶忙向李隆基请安。
安禄山就是敢作敢当的气质,喝醉直接醉卧在宫中的榻子上,鼾声大作。在大家看来他神似一头趴着的黑猪,头的形状还特别的像龙头。在朝中的大臣都提醒李隆基要对眼前这个人多加防范,但李隆基却不以为然。经过唐玄宗的撮合渐渐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变成了母子,古代最讲究"洗澡",所以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自然他是不会生气,更不会阻止了。根本不会在乎,更不会生气去阻止,毕竟安禄山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有了杨贵妃的帮助或许能够让安禄山更加努力的为他做事。
在大唐江山稳固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了。也就是有了安禄山的存在才让唐朝的历史得到了颠覆,最终还获得了一大笔金银财富,但最有的现象就是,李隆基到了晚年的时候变得昏庸和腐败,让他放下了防备对心思狡诈而残酷的安禄山视而不见 。
唐朝有一个很出名的妃子,大家都很不陌生了,她就是杨贵妃。杨贵妃的一生具有传奇的色彩,她的名字叫做杨玉环,她刚开始嫁给的不是李隆基,是李隆基看中她之后,才把她纳入了后宫,后来才成为了杨贵妃。后来,杨贵妃和安禄山待在一起,一呆就是一个晚上,外面的人都开始流传着风言风语落,但是李隆基却依旧都不在乎。
连续好几次给皇帝戴绿帽子,竟然没有把皇帝惹得生气,可见杨贵妃是有多么厉害。除了杨贵妃会迷惑别人之外,李隆基不在乎这件事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有关系。唐朝的时候思想比较开放,社会都比较开放,不然也不会出现皇帝占自己弟弟的媳妇儿,占自己儿子媳妇儿的事情。
不管外界对于杨贵妃的这件事儿如何评价,如何评价李隆基这个人,李隆基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无所谓的样子,但其实他心里还是对这个事情很介意,否则也不会最后处死杨贵妃。安禄山刚开始见杨贵妃的时候,虽然年纪比她大16岁,但是想让她做自己的义母。
杨玉环不仅答应了他,还和其他一些宫女们帮助安禄山洗澡。两个人都是成年人,又算不上真正的母子关系,这种行为在唐朝人看来真的是伤风败俗。安禄山经常晚上去杨玉环房间,一待就是一晚上,这么多的迹象,表明两个人关系很不一般。李隆基无动于衷,是因为当时安禄山的实力逐渐强大,不敢打草惊蛇。但最后,他们两个一个处死了,一个失败了。
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那点事,完全是拜安史之乱所赐,他是叛臣,她是祸水,这样的两个人碰在一起似乎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毕竟当时的唐玄宗已然是个昏庸不堪的皇帝,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李隆基是如何得到杨贵妃的,这里就不赘述了,但唐玄宗得到杨贵妃之后确实是宠爱非常,就算是天上的星星也想为杨贵妃摘下来,但是另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唐玄宗比杨贵妃大了34岁,在当时那个年代,这就属于爷孙恋了。唐玄宗是真的喜欢杨贵妃,以至于六宫粉黛无颜色,而杨贵妃对唐玄宗有没有情,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不过杨贵妃喜欢这种奢华的生活却是确凿无疑的。
相比于唐玄宗,安禄山更年轻一些,只比杨贵妃大了16岁,而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安禄山主动认杨贵妃为义母,然后认唐玄宗为义父,于是故事便开始有了,说安禄山借着见义母的名义经常出入杨贵妃的宫殿,有时候整晚不出来。更滑稽的是,民间有为新生儿洗三的习俗,杨贵妃也给这个刚认的义子洗三,三百多斤的胖子被杨贵妃等人摁在大桶里洗澡,那场景也是醉了,洗完还要抬着安禄山在宫中逛一逛,而唐玄宗知道后不仅不怪罪安禄山还奖赏了安禄山。
这段故事并不仅仅记录在野史中,连《资治通鉴》都有记载。但这件事基本就是编造的,至于编造的目的,野史自然是为博人一笑,正史则起到教化意义。总之,不管这件事有没有,记载了,即便是假的也成了真的。实际上无论是杨贵妃还是安禄山,都不会做这种荒唐事。
杨贵妃所能享受到的荣华富贵和顶级待遇都是唐玄宗给的,所以她每天要做的是怎么抓住唐玄宗的心,而不是去和一个外族的大胖子有什么感情的牵扯,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弄的家族被灭。
安禄山就更不可能做这种事了,安禄山能从一个无业游民成为大唐帝国东北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可不仅仅是贿赂的结果,这个大胖子是有真本事的,带兵打仗不含糊,而且对政治又有很敏锐的嗅觉,这是当时的很多节度使都不具备的。
安禄山每次进京,都少不了在唐玄宗面前耍宝,似小丑般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又能让唐玄宗知道他是可用之人,这可不简单。但即便唐玄宗不忌惮他,其他的人却是紧盯着安禄山的,尤其是当时的宰相,前有李林甫,后有杨国忠,都是安禄山忌惮的对象。
安禄山怕李林甫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就怕自己哪点错处被李林甫抓住了,安禄山每次见李林甫都是汗流浃背的,这种恐惧正是来源于李林甫看透人心般精明,在李林甫的监视下,安禄山在京城从来都是谨言慎行的。
李林甫死后,又换上了杨国忠,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对付,争宠争权是一直存在的,安禄山更不可能让杨国忠抓住小辫子。
在这样的局势下,你让安禄山去和杨贵妃产生点私情,那还不如直接杀了他呢,除非他脑袋秀逗了,才会做这件事,而安禄山绝不是那种为美色迷了心智的人。
再说了,唐玄宗虽然又老又昏庸,但是他是大唐天子,只有他抢别人女人的份,不可能允许别人给他戴绿帽子。后宫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杨贵妃只可能待在深宫,而外臣是不允许随便进入后宫的。说到底,杨贵妃只是唐玄宗的一个妃子,没有那么大的自由,所有与安禄山的接触必然都是在唐玄宗在场的时候。即便有独处的机会,这两个人也会尽力避嫌,谁都不想惹一身骚。
至于安禄山认杨贵妃为义母,也不过是为了向唐玄宗表忠心,和喜不喜欢没有什么关系。相反的,安禄山很可能很不喜欢杨贵妃,毕竟人们都愿意相信是杨贵妃让唐玄宗变得这么昏庸的,安禄山谋反的时候,打出的旗帜就是讨伐杨国忠,以及杨贵妃姐妹。
因为在李隆基的眼里安禄山就是一个憨厚有趣的胡人胖子而已,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安禄山都是无害的,并不相信他会谋反,在安禄山谋反之前,王忠嗣就给李隆基写过奏疏,说安禄山会叛变,可是唐玄宗不相信啊,不是一次提醒李隆基,而是提醒了很多次,李隆基压根就不相信。
最后王忠嗣经历了被贬和暴死,本来李隆基根本也不在意这个人,可是这对安禄山来说可是再好不过了,本来曾经还忌讳这个人,结果死了,整个朝廷没有人能在与他对抗了,开始准备叛乱了,王忠嗣死后的第六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唐朝从此从盛转到衰。
在这之前唐玄宗把安禄山当成了自己人,因为杨玉环的关系,安禄山是杨玉环的干儿子,也就算是唐玄宗的干儿子了,可能杨玉环跟唐玄宗不知道,安禄山在没有认他们之前认了不少人做干爹,这也是他能一路爬上来的原因。
只可惜这个儿子可是早有准备的,不是你认了就认了的,是想要你皇位的儿子,历朝历代自己亲生儿子抢皇位听说过,干儿子跟干爹抢皇位安禄山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人了,可惜唐朝的家底还是挺丰厚,最后也没成功,还让唐玄宗回到了他的老巢。
有人说唐玄宗是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如果当年没有杨玉环,就不会有安禄山,更不会有安史之乱,可我想就算没有杨玉环,也会有李玉环,王玉环,唐玄宗就是这样的人,这场动乱根本避免不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