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错用一人,让蜀国付出惨痛代价,蜀汉灭亡姜维有多大责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曹刘孙三家独大,并引得众多谋臣虎将为各自的志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有"卧龙"和"凤雏"之称的诸葛亮与庞统。刘备在新野三顾茅庐,才请出了诸葛亮出山,为蜀汉大业殚精竭力。
而诸葛亮的关门弟子,就是标题中提到的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阵营的人。后来被诸葛亮招降,一同为蜀汉绸缪未来。诸葛亮死后,姜维坐上了他的位子,替其为蜀汉保驾护航。但是姜维后来却因错用一人,导致了蜀汉的灭顶之灾。此人是谁?蜀汉灭国历史真相又是如何呢?
第一,姜维错用的那人或许是胡济。
或许胡济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并不出名。但他对蜀汉的影响却也不小。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的友人之一,便有胡济的一席之地。而胡济本身也是荆州的元老,与董允、费祎等人都十分交好。
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镇北将军王平逝世,时任中监军的胡济就被任用为骠骑将军,同时接手了王平都督汉中的责任。此时各国皆派有大将镇守疆土,南方有马忠,东方有邓芝,西方有张翼,北方自然是胡济。作为镇守疆域的大将,胡济的地位自然不同寻常。
而推测胡济是姜维错用之人的原因,依据便是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时,姜维发动的段谷之战。此时邓艾率大军压境,姜维意图借此次战争抗拒曹魏攻势而胡济也作为镇西大将军参战。据《三国志》记载:
姜维深入,不待辎重,士众饥饿,覆军上邽。
也正是如此,姜维才求助于胡济。两人约定于上邦(今甘肃天水)会合。但是当姜维失去地利优势,进取上邦时,胡济却失约未至,导致蜀军士卒溃散,死伤甚众。这样的败绩,更加剧了蜀汉的灭亡速度。
第二,姜维错用的那人也可能是蒋舒。
众所周知,蜀国实力不强,又人才匮乏。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主持北伐期间,蜀国几无可用之才。后来姜维在选择驻兵汉中的大将时,挑中了傅佥和蒋舒。这两人曾多次随姜维北伐,并屡立战功。
而汉中一带本就是蜀汉要地,从前诸葛亮在时,派的是仅次于五虎上将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而诸葛亮死后,姜维就用了蒋舒,并派其镇守阳平关。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人不得不觉得,姜维或许真的是识人不清了。
此时钟会率曹魏数万大军伐蜀,蒋舒见魏兵势大,于是骗傅佥说自己要出关迎敌,傅佥信以为真,谁知蒋舒出关之后却直接背叛了蜀汉,径直前往魏营投降了。原本阳平关就只有蒋舒和傅佥两人合力镇守,现在蒋舒跑了,傅佥最终也只能是寡不敌众,兵败战死。
汉中的阳平关一失,就相当于蜀汉中心被曹魏打开了一个缺口,魏国大军占据阳平关后,可以直接深入蜀地,直捣黄龙,这样的结局,也算得上是为蜀汉的灭顶之灾了。如果姜维没有错用蒋舒,或许蜀汉还不会这么早灭亡。
第三,蜀汉最终被灭国,并不只是姜维的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国时期,无论是在刘备生前还是死后,蜀汉都是魏蜀吴中最弱的那一个。而在刘备和诸葛亮相继去世后,蜀汉更是步入了节节败退的境地。若论蜀汉惨被灭国的真实原因,姜维的战略谋划出错也只能算是原因之一。姜维虽数次北伐,导致蜀汉内部民力衰竭。但终究也有阻碍曹魏进攻的步伐。蜀汉最终的灭顶之灾,究其根本,离不开其内部的混乱和主君的荒诞。
刘禅大家也都知道,扶不上墙的阿斗而已。在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也死了,他在《出师表》中推荐的忠臣谋士将才虎臣也都死的死,跟随姜维北伐的北伐,失去了管教,刘禅就开始了各种作死。亲小人远贤臣,重用宦官黄皓,任由其惑乱朝纲,将朝堂搅和得乌烟瘴气。
再加上蜀汉内部势力不统一,荆州等外来势力与益州本土势力相看两厌,刘禅又不知相互稳定、制衡之道,种种原因加在一起,综合作用之下,蜀汉就有了逃无可逃的灭顶之灾。所以说,蜀汉的灭顶之灾,并不仅仅是姜维错用一人的过失,而是多种因素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知,三国里姜维错用的或许是蒋舒,或胡济,但无论是谁,都不是导致蜀汉灭国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蜀汉内部的分裂,政治的昏暗,君主的无能,等等。
你是如何看待姜维的?
蜀国名将姜维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物简介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_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_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见大势已去,遂拔剑自刎。
个人简历
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陈泰、郭淮、邓艾等多次交手。然而由于蜀汉国力弱小等原因、终究回天乏术。蜀汉灭亡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也被魏兵所杀。西魏时期追封开明王。
姜维独自支撑蜀国长达29年。
因为姜维与黄浩一直意见不合,所以在带兵打仗以及办其他事情的时候,效率会非常低,最终导致蜀国灭亡。这种情况下姜维一个人无法去支撑整个国家,如果当时非常团结,那么就会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
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姜维独自支撑蜀国长达29年,很难相信姜维能够对自己的国家这么忠心。由此可见,姜维本身很有实力,并且品行高尚,从来不爱财,并且也不好色,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姜维就已经有一番作为。姜维特别崇拜诸葛亮,所以将诸葛亮的想法作为自己的目标,虽然自己没有诸葛亮聪明,但是可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国家。
其实三国的局势到了后面的时候,谁强谁弱已经十分明显。蜀国作为三方之中最弱的一方也逐渐葬送在刘禅的手里。但是不管自己国家多么衰微,总有那么一位英雄默默地坚守岗位,给蜀国多拖延一点时限。但凭个人不能阻拦历史的发展,这也是英雄悲壮的原因。这个在三国里默默将领,在蜀国的存亡之时发出咆哮,这位英雄就是姜维。
人物介绍:
姜维出身天水姜氏。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九年(256年),拜大将军,独掌军权,继续北伐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为躲避黄皓的迫害,前往沓中屯田避祸。
蜀汉景耀七年(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邓艾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与钟会反叛,事败被杀。
诸葛亮,道号卧龙。演义里面说他能掐会算,精通各类奇门异术,更是在赤壁之战前,巧借东风,而后才把曹操的数十万大军烧得个稀里哗啦。但事实上,孔明先生有没有这么神?其实翻看史料和看历史名人对他的评价,或许便能发现真相。无论怎么说,诸葛亮乃是一名合格的丞相,智谋出众,为了完成伟业,不惜为主上献身,因此才留下了千古佳话。
说到诸葛亮,他一辈子做了3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其一,乃是辅佐刘备,提出了《隆中对》,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名留青史。其二,便是北伐曹魏,对阵司马懿,撰写《出师表》,诸葛亮的诚意及用心苦良,相信读过《出师表》的朋友都应该深有体会。其三,诸葛亮收了一个好徒弟,这个人不是马谡,在孔明心里姜维才是他真正认定的传人。
说白了,马谡只是一个有点想法的青年,曾经提的点子,被诸葛亮采纳过。除此之外,他并无什么贡献。然而,姜维就不同了,其一他深懂兵法,而且之前在曹魏就职,对于曹魏的兵力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其二,脑子灵活,能够把兵法用活!仅凭这一点,就要比马谡那个呆子要强上百倍!
然而,姜维在投奔蜀汉之后,做错了4件事,这也导致了即使他姜维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注定了要被人踩在脚下的命运!
第一件错事,连结羌胡。
连结羌胡,乃是姜维所提出来的战略,他意在控制陇西地区,但是此举会大大增加蜀国的人力及财物成本。在孔明死后,蜀国国力本就大大降低的情况下,是不适合去搞军事行动的。
为此,姜维上司费祎,碍于诸葛亮面子。每次姜维想要去连结羌胡之事时,他便从兵力上来控制姜维,让他带兵不过万人,如此一来,姜维本事再大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公元250年,姜维率兵再次攻打西平地区,这个时候他收回了一名降将,此人名叫“郭循”,他乃是一个顽固份子,此人不但从心底不愿归降蜀汉,而且还想趁机刺杀刘禅,以解心头之恨。然而,姜维却只顾着招降,却忘记了此人的人品及信义如何?
后来,郭循在一次宴会之上,亲手把费祎给刺杀。如此一来,诸葛亮留下的辅命大臣,已然所剩无几!然而姜维可以说他乃是费祎被刺杀的间接谋害者。
第二件错事,提出敛兵聚谷的军事防御。
上文提到过,姜维深通兵法。然而,他却提出了一个不太符合蜀汉的军事防御。在历史上称之为“敛兵聚谷”,这个战略正是姜维所提出来的,他的这个战略到底是对是错呢?
先来看一下,姜维当时提的这个“敛兵聚谷”的战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这个战略,主要是针对曹魏的防御工事。姜维的这个战略是把汉中的兵力分散开来,让这些分兵分别镇守各个据点,(阳平关,阳安关等),如此敌人来犯,先不要与其激战。也就是说,先跟敌人装装样子,甚至是可以败走,先把敌人给放进来。
敌人进来之后怎么办呢?4个字,“坚壁清野”,意思就是坚守城池,等到敌人粮草快要吃完时,便派一支精兵去攻打。此计,看是乃是绝佳的战略!但事实上却是糟糕透顶,此话怎讲呢?
宋朝的郭允蹈在《蜀鉴》中论道:“蜀之门户,汉中而已。汉中之险,在汉魏则阳平而已。武侯之用蜀也,因阳平之围守,而分二城以严前后之防。其守也,使之不可窥;而后其攻也,使之莫能御,此敌之所以畏之如虎也。宋老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很简单,他觉得汉中是蜀中的门户。绝对不容有失,当年诸葛亮守汉中时,便以阳平围守,分两城之兵前后严加防范,一城攻一城守。如此一来,便可以让敌人胆寒。加上敌人远征至此,也绝对不会轻松攻破,如此一来,便可以从蜀中派来援军。汉中也不至于快速失守矣,然而姜维的这个战略,却让敌人一来,便已然入城。此乃兵家之大忌也!
后来,在钟会攻蜀时,汉中门户大开,此举已然让魏兵欣喜,伐蜀之志更甚!此,维之过也!
总体来说,姜维的“敛兵聚谷”战略,风险太大!而且需要的兵马极多,否则不可能对城内的敌军造成致命一击!这正是让蜀汉输在了兵力上,要知道,当时的蜀国。在人口全盛之时,也不过95万上下,而真正可以入军的人,也不过10万。此乃姜维之考虑不周也,倘若孔明知道估计都会被气得吐血。
说完姜维的前两件事,再来看一下他最后的一件错事。
第三件错事,策反钟会,连累无辜
公元263年,曹魏兵发数路。蜀军是节节败退,一来蜀国没有军事准备。二来,后主不明是非,错信黄皓!
在邓艾偷渡阴平过后,虽然诸葛瞻前往抵抗,但最终被邓艾斩杀!这个时候,刘禅见女婿被杀,他便怂了。很快便在成都写下了投降书,还让所有的大臣都在成都门口迎接、等待邓艾的检阅。
与此同时,刘禅的敕令已然下发给了在剑阁的姜维。
然而,姜维却不相信命运。带头用长剑狠狠的砍石头,恨不得大骂刘禅!“你这个死东西,当年赵云真是不该救你啊,太软了!”,然而,姜维也挺无奈的,不得违抗刘禅的命令。姜维只得服从,随后姜维便带军归入了钟会。
与钟会这个哥们接触几天之后,姜维发现此人的智商不如自己。而且钟会素有野心,于是打算策反钟会。如此一来,自己便有机会斩杀邓艾报仇,也有一丝丝机会,解救刘禅,毕竟司马在曹魏,不能及时出兵救援。
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钟会也成功被姜维策反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姜维与钟会的合谋被太保卫瓘给看透,很快计谋便透露,不但司马昭有了防备。(已然带兵在路上),就连卫瓘下属兵马也都开始准备。只不过,邓艾最先挂掉。这也算是解了姜维的心头之恨吧!
很快,乱兵便把钟会、姜维围起来。二人被乱兵斩杀,为了泄愤乱兵还斩了,姜维的家人老小。此一策反计,不但害了邓艾,也害了钟会,姜维同样是深受其害,不但自己遭了秧,就连家人都无法幸免!
综上分析来看,姜维做错这三件事,特别是第二件,引起蜀汉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费祎,还有一些文官。犯下这三大错误,姜维注定了被人踩在脚下,想要出头恐怕要等到下辈子了!即使姜维在后期做了大将军,依然被黄皓踩在脚下,为了躲避黄皓的迫害,姜维连成都都不敢回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3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