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崇祯为什么不封李自成为己所用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1644年的时候,李自成开始大规模的东征,想要灭亡明朝。李自成来势汹汹,当时明朝内部问题不断,而且还面临清军的威胁。内忧外患的明朝根本就没有能力抵抗李自成的强大攻势。到后来,李自成的军队基本上将北京城都给包围了起来。李自成在与明朝的对抗当中,无疑是占据上风的。这个时候,李自成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要求。就是希望崇祯可以封他为异姓王,让陕西归他统领。本来,对于崇祯来说,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崇祯居然拒绝了李自成的要求,将李自成再次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那崇祯为什么不愿意封李自成为王,让他为自己所用呢?
其一,在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崇祯就已经意识到了天下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
李自成兵临城下,大军就在眼前,但是一些北方的士大夫阶层却选择了背叛,而没有背叛的那一部分人,也持有观望的态度。没有一股势力愿意对明朝伸出援手,这让崇祯皇帝彻底的绝望了。当然,这些人所谓的忠诚,不过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忠诚。
一旦他们在崇祯皇帝这里得不到任何的利益的时候,一切忠诚度会变得不值一提,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他当然也知道,即使自己让李自成占据陕西。李自成狼子野心,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所以,这是崇祯皇帝没有同意李自成的建议的第一个原因。
其二,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李自成就是作乱的贱民而已。
李自成的出生一直让崇祯皇帝和明朝的官员们所不齿。虽然有人说李自成有西夏的血统。但是,李自成的家庭一直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过分强调等级观念和所谓的宗教礼法。所以,从李自成开始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开始,明朝的人,包括崇祯皇帝在内都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的。所以,崇祯皇帝不愿意让这样一个人,成为明朝的官员,还是坐镇一方的异姓王。而这也成为了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其三,李自成杀了明朝的王爷,让崇祯皇帝没有办法原谅他。
在李自成起兵的过程当中,明朝很多的官员都死在了他的手上。而在明朝的宗室之中,也有一些人死于李自成之手,其中就包括明朝耳朵王爷。崇祯贵为天子,却连自己宗室之人的性命,都没有办法保全,这让崇祯皇帝非常的懊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崇祯皇帝是万万不可能容得下李自成的,更别说让他入朝为官了。所以,这也是第三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由此可见,以上就是崇祯皇帝不愿意封李自成为王,让他为自己所用的原因。
闯王李自成自陕西就一路东进,沿途各地是望风而降,李自成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到了北京城外,但是当时李自成却和崇祯提出了义和条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已经兵临城下的李自成为何要提出义和?还有就是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崇祯为何不同意讲和?
当李自成攻到广宁门外的时候,就派在山西监军的太监杜勋去个崇祯传话,太监就座着城墙上放下的吊篮,进城去见了崇祯,杜勋是轻车熟路的跑到皇宫就说:“皇上,贼军势大,不可硬拼,皇上还是要早做打算,答应了议和条件,以图后续。”崇祯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就问李自成的条件是什么。
杜勋说:“李贼要割地求和,要割让西北一带,并任命他为王,然后再犒赏一百万两银子,然后他就答应出手联合大明一起攻打后金,还帮助大明平定国内的农民叛乱,但是西北听调不听宣,不入朝觐见。”听完这话,崇祯皇帝面露犹豫,然后崇祯就问内阁首辅魏藻德意见,但是魏藻德就是装作没听见,一声不吭。
然后崇祯就说心中已经有了注意力,让杜勋去回去待命,当杜勋回去复命的时候,崇祯就继续问魏藻德的意见,趴在地上的魏藻德就是不出声,屁股敲得的老高,就是不说话,崇祯是气得一脚踹翻龙椅,拂袖而去。
最后得到回复的李自成是下令立刻攻城,然后就有太监打开城门,北京陷落,崇祯也在煤山上自尽,到死崇祯就没有答应李自成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最大的原因就是崇祯这个人的问题,他没有担当,不想担责任,就像建文帝一样:什么不想杀吾叔,其实就是想让手下将军杀了朱棣,自己手里干干净净的,结果手下也不傻,杀了我就倒霉了,不怕被以后清算?
所以崇祯就是不想担责任,所以才想叫内阁首辅魏德藻出头,但是魏德藻就是人精,大死就是不说话,可见大臣们也没有担责的心思,所以崇祯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没有同意李自成的要求。小伙伴们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呢?欢迎留下评论哦
公元1644年(大明崇祯17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在西安誓师,一路向北进攻意图夺取大明的天下。因为明王朝就像一个树,已经烂到了树根上,没有人再愿意给这棵树,供给营养。因此,李自成向北进攻的过程中,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李自成起义军所到之处,明朝守军不是逃走,就是投降。这让李自成很开心,以为明朝已经像豆腐渣一样,一捏就碎了。
但是,当起义军到了山西代州西面的宁武关时,遇到了极其强烈的抵抗,一个小小的武宁关虽然被攻破了,但是它抵挡了起义军竟八天八夜。这次抵抗,就像给明王朝打了一剂强心针。崇祯皇帝认为只要所有的京师护卫关隘,都像武宁关一样用心抗贼,何愁天下勤王之师不至。
李自成也被这小小的武宁关给吓住了,他认为从西安到京师的这2000多里,越靠近京师,仗会越来越难打。于是,李自成给崇祯提出了一个停战条件。那就是崇祯封李自成为西北王,赐予李自成白银百万两。李自成继续尊崇祯为帝,并且在有需要的时候,帮助崇祯剿灭南方的叛军和东北的女真势力。
很明显,这样的停战条件,对崇祯是非常优越的。但是,崇祯皇帝在形势的判断上,出了错误,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次谈判。被崇祯拒绝之后,李自成率军进攻京师,一路上没有遇到抵抗。所有的关隘,都投降了。崇祯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怪自己,怪满朝文武。最后,崇祯吊死煤山,李自成入京。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的兴衰灭亡,背后都有着农民起义的影子,而到了明朝末年,他们同样也不是亡于头号大敌后金,反而是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军,攻破了明朝的国都,这倒也正应了那句话:“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所攻破的。”
然而在这番农民军和明军之间的斗争中,双方首领李自成和崇祯两人,也曾经近距离进行过一段交流,不由得让人注意。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建都称帝,国号大顺,同时继续率兵北伐,此时的崇祯朝廷,已经是风雨飘摇,急令各军进行讨伐,然而势如破竹的李自成,还是在4月,推进到了居庸关的位置,直逼北京城门,而等到5月,李自成的农民军,直逼如今北京复兴门南郊一带。但是李自成却突然决定,派遣已经投降的太监杜勋和崇祯帝进行秘密的磋商谈判。
根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李自成竟然请求归顺,并且提出了如下的建议:“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李自成提出的这些要求表明,只要崇祯封自己为西北的土皇帝,便甘愿俯首称臣,同时还愿意鼎力相助,帮助明军抗击北方的威胁清军。从当时的明廷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不但可以避免灭亡命运,还能够缓解北方的危急形势。
这也让人感到好奇,李自成马上要攻下北京,,眼看大功告成,为何却突然向崇祯提出请求归顺的要求呢?实际上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就会明白原因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明廷这边接近崩溃,然而李自成却也不好过,在4月7日的宁武关之战中,农民军死伤达到了恐怖的七万,以至于李自成的精锐大部分伤亡惨重,这在史书《罪惟录》当中同样有所提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
必须要说明的是,李自成不单单要直接面对明军的主力部队,他还得考虑到攻克北京城之后的动向,因为在明军的前线山海关,依然有着总兵吴三桂所率领的10万大军,而在李自成的后方,和其分裂的张献忠也在四川开辟了根据地,建立大西政权,虎视眈眈。李自成面临着两面夹攻的困局。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后来李自成和清军直接作战的时候,张献忠不但不帮忙,还真的派兵从后面掠取他的地盘。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农民军的物资也是十分吃紧,当年人家本来就是因为吃不饱饭才打仗,然而这么久的战乱,粮食紧缺,军心同样也是出现了动摇。
然而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崇祯拒绝了李自成的要求,主要还是因为,崇祯的手上,其实也拿不出劳军的费用,另外一方面,他还依然存在幻想,希望吴三桂等人的援兵,能够及时赶到。如果这次协议达成的话,那么明清两朝的历史,也就要彻底的改写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1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