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什么蜀汉总是攻打曹魏,而曹魏却很少攻打蜀汉呢

众妙之门 2023-06-27 15:06:28

为什么蜀汉总是攻打曹魏,而曹魏却很少攻打蜀汉呢

还不知道:曹魏为什么很少攻打蜀汉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了解三国历史的小伙伴就会发现,当已经建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后就会发现,其实一直都是刘备带领的蜀汉在进攻曹操领导的曹魏。在这个过程当中,曾经诸葛亮有五次北伐战争,姜维也有11次的北伐战争,而且他们两个人每一次都能够逼迫到曹魏。

其实蜀汉打曹魏是很容易的,但是曹魏如果要想去打蜀汉的话,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对于曹魏的将士们来说,主要就是要预测到蜀军下一次会从什么方向进攻,然后要守住这个地方。

但事实上那个时候,曹魏的力量是远远要大过蜀汉的,可是为什么曹魏却很少去主动进攻蜀汉了?其实还是他们需要面对很多方面的压力,有很多的地方都在不断地进攻他们,而且曹魏的政治地区还是比较过多的,所以他们的牵挂和顾及也就更多一点儿。

而且当年其实曹操和刘备都争夺过汉中这个地方,经过这一次的战争,魏国就意识到蜀汉地这个地方其实真的是很难进攻的,而且他有很多的重山峻岭,很难通过。在很多的史书当中也曾经记载过,这个地方其实如果想在战争当中给予后勤补给的话,是非常相当困难的,因为在运输过程当中会导致很多的意外情况发生,所以如果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前线的战争也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说曹魏在攻打蜀汉的时候,心里是会有很多的顾忌的,他会担心很多事情,但也不是说曹魏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有打过蜀汉,对于曹魏来说,浪费很多的兵力去攻打蜀汉是一点很不划算的事情。但是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有过发生的。

在公元230年的时候,诸葛亮在两次北伐战争当中,已经把曹真打的非常疲惫了,所以在一次去拜见当时的魏明帝曹睿的时候,曹真就提出了一个方案,说是要出兵攻打蜀汉,但是当时有很多大臣都是反对的,可是皇帝却同意了,所以也就是在同一年的七月,曹真带兵去攻打蜀汉,曹真和司马懿分别带兵,兵分两路去进攻,可是非常可惜的是最后都被成功地阻挡了下来,并且,曹真的部队,还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了大暴雨,这个大暴雨还持续了有30多天,导致路都被冲毁了,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行动,最后只能是由皇帝下令让他们撤退回京,但是在撤退的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也遭遇了很多的意外情况,所以士兵也失去了很多人,当他们回到洛阳,没有过多久曹真就倍受打击,没过多久,就病逝了。

在公元244年,当时曹魏的内部已经出现了两股敌对势力,一方面是司马懿,一方面是曹爽。当时曹爽为了能够得到自己和司马懿抗衡的资本,就想要去攻打蜀汉。不过最后的结果我们也是可以料想到的,蜀汉大军依旧把他们打了回来,并且还把曹爽的大军打的是面目全非,死伤非常惨重。最后曹爽是非常勉强的才能回到关中。

在公元263年的时候,曹魏当时实际的掌权人司马昭就决定再次向蜀汉发起战争,不过这一次蜀汉出现了重大失误,姜维下达了一个错误的防御方针,就导致魏军非常轻松的就度过了汉中这个关口,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力量抵抗人家后续的军队了,再加上那个时候刘禅也没有给到很给力的支援,所以就这样他们就一路打到了成都,最后刘禅选择了投降。蜀汉就这样灭亡了。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最核心的因素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在曹操失去汉中之后,就已经失去了经略川蜀的战略主动权,此后曹魏政权费了很大心思,也没有破得了蜀汉以汉中为前进基地,川蜀为后方腹地的铁桶阵。

公元215年3月,曹操集团的西部军区司令员征西将军夏侯渊接连打败马超、韩遂军,剿灭陇右的割据势力之后,西北情势大好。曹操欲借此良机,底定西北、西南,于是率领10万大军从陈仓故道出发,攻打汉中张鲁。先是消灭了河池的氐王窦茂,随后到了阳平关。曹操用刘晔计谋,拿下了阳平关。当年11月,张鲁向曹操投降,曹操得到了汉中地区以及巴东、巴西、巴郡。

(曹老板自述功绩)

在拿下汉中后,范晔、司马懿都力劝曹操顺势南下,攻打还未在益州站稳根基的刘备,不然刘备日后必将成为心腹大患。结果曹操悠悠的说:“人啊,要学会知足,不能得陇望蜀一样贪婪”。于是在公元215年12月,让夏侯渊、张郃、郭淮留守汉中,他自己率军撤回了邺城。

曹操难道不知道刘备打下了益州,如今不取,久必为祸吗?可是曹操心里是有一本账的。一是川蜀地区多雄关,关隘真不好打。二是八百里秦川运粮真的很难。

曹操攻打阳平关,打了很久,一直没打下来,曹军士气蹉跎,几乎就要放弃了。可是在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出了岔子,曹操的一支部队稀里糊涂地打进了阳平关,起到了神兵天降的效果,惊退了张鲁的守军,曹操这才有惊无险地拿下了阳平关。

虽然拿下汉中,但是当时是冬天,城中没有可供10万大军食用的粮草,而从关中筹措粮草以及运输粮草到汉中是需要时间的。当时,古汉水因为地震中断,不能像韩信那样通过水路运粮,只能通过陆运走崎岖山路,运输的效率奇低。

没有充分的粮草供应,便不具备持续作战的基础,如果曹操以汉中为前进基地,以关中为腹地,继续南征,势必要与刚刚夺下川蜀的刘备集团打长久战。刘备听说曹操打下了汉中,惊得刘备也顾不上跟孙权开撕,“湘水划界”,暂时修好,带领5万人马火速从公安返回益州。

刘备已经可以把集中力放在汉中上了,当时益州有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为将,法正、黄权为谋士,手上兵士不下5万,可谓兵多将广。如果蜀汉军队据关自守,曹操10万大军想打进来可以说太难了。


可是,曹操占据了汉中,如果让其正常屯田发展,积累个几年,把汉中变成了曹魏的军事基地,那么曹操就又具备了与刘备一较长短的钱粮储积。刘备肯定不会给曹操集团这样的时间和机会的,因此在略作休整之后,刘备就在公元217年以倾国之力发起了争夺汉中之战。

这次,刘备打的同样也很艰难,曹操为了支援夏侯渊,都已经亲自到长安压阵了。可是,在西线战场一直战绩彪炳的夏侯渊竟然在战斗中被黄忠给劈死了。曹操立刻带着15万大军进入汉中,与刘备军队对峙,要为夏侯渊报仇。

两军对垒,实力相当,可用于发挥的战术不多,拼的只是谁先犯错。这样耗下去,曹操先是抗不住了,原因跟4年前一样,汉中这点地方的物产,根本不能支撑大军长期作战。曹军从关中平原千里运粮,无法满足军需。虽然刘备军队的后勤补给同样艰难,但是从川蜀运往汉中的道路,毕竟还是要比从关中到汉中的道路好走的多。

曹操最后下了那道著名的“鸡肋”军令,杀了名士杨修,随后觉得在汉中继续待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把汉中的民众都迁走了,留了一个汉中的白地给刘备。

可见,以曹老板之优秀,精兵良将之多,而且是先手夺了汉中,却还是没有办法继续进攻川蜀,不得不退兵避战,曹魏后来的将军们,自然也就知道川蜀地区不好打了。

可是,要说曹魏政权对川蜀一带没有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在三国之中,只有蜀汉是正儿八经地要跟曹魏争夺汉室正统的,孙权那个皇帝是自立的,算是过家家,不入当时主流士族的法眼,倒是蜀汉政权频频北伐,还自命正统。不把蜀汉给灭了,曹魏的正统就一直存疑。


(刘备成功夺取益州、汉中)

所以,在刘备东征失败之后,曹丕曾经派人在汉中一带做了一系列试探性的进攻。但是刘备岂会不知道汉中的重要性?哪怕是举国东征,刘备都在汉中地区留下了名将魏延镇守,为了以防万一,还让熟识羌人的马超在陇右协防。不管刘备方向的军力损失多么惨重,他一直都没有调动驻守汉中的军队。所以,曹魏的几次试探性进攻都被魏延给阻击了。

后来,曹魏觉得蜀汉就那么点实力,境内还到处都是叛乱,折腾不出来什么花样,倒是东吴不显山漏水的,结果却越发实力强劲,不得不削之。所以,在曹丕时代,曹魏政权所有的军事行动,都集中在东南地区,连岁兴兵,征讨东吴。曹丕还是有一些本事的,把孙权唬的只能到处防守。虽然颇为狼狈,到底也没有让曹丕占多少便宜。

曹魏政权重点防范东南,战略上是没错,可是却有意无意疏忽了对诸葛亮的关注。诸葛亮治国真是一把好手,在5年的时间里,他竟然硬生生凭借一州之力,再次训练出10万军队,已经超过刘备时期的顶峰状态了。在曹魏政权无暇西顾的时候,诸葛亮接连发动了两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拿下凉州一带,可是也给曹魏政权吓的不轻。

三国时期,为什么总是蜀国攻打魏国呢?

翻看三国的历史,太多的英雄人物的出现,让那段不足百年的历史有了活力和生机,同时在三国的序列当中,不得不说的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后来的发展,很大程度都和刘备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成也刘备,败也刘备。之所以这么说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当年刘备在创建蜀汉的时候,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人才储备库。

但是关于败走麦城之后,因为兄弟情义,亦或是自己实力的膨胀,让其最终发动了三国时期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夷陵之战。但是战争的结局并不是十分的顺利,让原本欣欣向荣的蜀汉,瞬间跌入深渊。军队实力的削减,以及人才的大量损失。以至于在后刘备死后,直接讲一大堆的烂摊子留给了负责监国的诸葛亮。可是诸葛亮也并非是神人,为了能够蜀汉续命,三国时期,连续多次发动了对魏国的战争。那么就有人会好奇,在三国当中曹魏的军事实力排在第一位,为何魏国却不主动工大蜀国呢?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蜀国攻打魏国的原因

上文已经提过就是在夷陵之战之后,蜀汉的整体实力在诸葛亮精心调养多年之后,才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才有机会对外发动战争。其实在后三国时代来说,整个蜀汉的实力是三个国家当中最弱的那一个。不管是曹魏还是东吴。曹魏可以用兵强马壮来形容,那么东吴虽然军事上也吃过很多的亏,但是凭借的长江天险的优势,依然可以屹立不倒。

蜀国三国的后半段,诸葛亮就来了个六出祁山,姜维接管之后,更是经常出征。这里就要说一下,为何蜀汉要经常出兵攻打魏国。其实就蜀汉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虽然可以凭借巴蜀的地理优势,可以在川蜀大地上做一个“活神仙”,但是最终迎来的结果便是灭亡。因为在刘备去世之后,刘禅的能力在诸葛亮的心中,自然是可能完成一番霸业的。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做一件事,就是给蜀汉续命,至于将来,那就只能将来人来结局的。

很显然,诸葛亮的做法是对的。虽然说在诸葛亮的北伐的过程中,并没有曹魏造成十分大的创伤。但是在诸葛亮死后的多年当中,刘禅依然可以让整个蜀汉屹立不倒那里。除了蜀汉的君臣的共同努力之外,其余的便是诸葛亮的功劳。因为曹魏虽然强悍,但是他们也必然知道战争的残酷。

魏国为何不主动攻打蜀国

其实在当时有这样一个联盟,那就是刘备在世的时候,与动物所签订的孙刘联盟,虽然并不能有多大的用处。但是在关键的时候,还是能够派上大用场的。因为作为曹魏来说,他的敌人不仅仅是蜀汉,东吴也在长江边上虎视眈眈。为了夺取合肥战略要地,孙权曾经多次发动战争。虽然没有多大的成效。但是这也足以震慑曹魏不敢大规模的用兵。

其实曹魏也并非不想对外打仗,当时相对于其他两国来说,如果说没有绝对的优势的话,发动战争几乎没有意义。只能够徒增国家和百姓的负担,这也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每次北伐之后,都会在所到之处将当地的民众前往蜀汉,就是为了刺激蜀汉的发展。

其实在曹魏当中还有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那就是曹魏的继承人的寿命不长。当蜀汉灭亡的时候,才仅仅第二代。从曹丕到曹睿再到最后的曹奂,曹魏早已经好几任皇帝了。这对曹魏的政权而言,并不适合发动大型的战争。更加适合老老实实的发展经济更为妥当,事实证明,曹魏所采取的政策是十分正确的。更何况有关川蜀大地的地形来说,自古就有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这对于曹魏来说,显然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不仅在战争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军费,同时对于曹魏来说,在后期也就只有司马懿一位大将。对于司马懿这个人,曹魏的当家人一直都是心存忌惮的。

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我们看三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蜀国国小民少,却多次主动攻打强大的魏国。在诸葛亮的时期,蜀国就发动了五次北伐。而到了姜维时期,对曹魏的攻击达到了八次之多。相反,曹魏对蜀汉的攻击却屈指可数。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少年去挑衅成年人一样,而那成年人还光挨打不还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

一、汉中争夺战的胜利,奠定了蜀汉的立国基础。


我们如果单纯的从地理上来看,就会发现,在中国的气候带上,南北的分界线是以秦岭为界的。在中国古代,最初的时候关中与汉中是不同的行政区。汉中在秦岭以南,自古与四川合称为巴蜀之国。但是,曾几何时,汉中被中央政府从四川割裂开来,归入了陕西。陕西的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有山险阻隔,实际上交通并不方便。可是,古代的封建统治者为何要这样划分行政区呢?


这就是在中国古代的封建集权制度下,中央政府为了防止地方割据这样做的。四川正是因为失去了汉中,才大大减低了割据的可能性。如果四川出现割据情况,中央政府可以派兵从汉中、长江入川,平定叛乱。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知道汉中对蜀汉的重要性了。


在建安十九年的时候,刘备经过长期的征战,终于占领了成都。而与此同时,曹操占领了陇右。第二年,曹操率军攻打汉中的张鲁。同年十一月,张鲁投降,曹操占领了汉中。在曹操占领汉中后,他的手下劝他趁势攻打西川。曹操心里担忧关东的局势,没有采纳这些人的建议。他留下夏侯渊镇守关中,自己率领主力返回关东。


刘备的手下中,有很多人都看出曹操占领汉中,对西川十分不利。他们多次劝说刘备夺取汉中,其中法正的建议最为直截了当,被刘备采纳。刘备先是派部将攻打汉中,遭到了挫折。于是,刘备亲自率领主力发动了汉中之战。


刘备在汉中之战里,也是艰难万分。他给诸葛亮写信,向诸葛亮求援发兵。诸葛亮当时对此十分犹豫,因为大战之后,西川的百姓也十分疲敝。他向杨洪征求意见,杨洪直截了当的回答他说,“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诸葛亮采纳了杨洪的意见,全力支援刘备,这才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从杨洪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正是刘备夺取了汉中,才使得蜀汉有了立国的基础。正是蜀汉占领了汉中,才将曹操的势力驱逐至秦岭以北,使得蜀汉拥有了必须的战略纵深。

二、曹魏对蜀汉的两次进攻。


如果说曹魏对蜀汉没有发动过攻击,那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曹魏发动最后一次的灭蜀之战前,曹魏向蜀汉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不过,这两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进攻是在诸葛亮发动对曹魏的第二次北伐后,曹魏对蜀汉发动了报复性进攻。这一次进攻的发起者是曹真。当时曹真因为前两次抵抗诸葛亮的功劳,被曹睿封为大司马。曹真在此后,便向曹睿建议讨伐蜀汉,得到了曹睿的应允。


曹真将魏军兵分三路,一路由自己率领,从长安入子午谷,另外以偏将率军一部入斜谷。第二路由司马懿率领,从南阳溯汉水西上。第三路由张郃率领,自陇西南向建威以攻白马关。这三路的主要目标都是汉中。


诸葛亮得知魏军的攻势,便自己率领军队在城固、赤坂当子午谷来防御魏军。他又让李严率领两万人马增援汉中,魏延率领一支军队西入羌中,牵制张郃等部。在诸葛亮的防御下,魏军进展缓慢。在进军途中,魏军遭遇了连续三十多天的大霖雨,山洪暴发,道路阻绝,进退两难。魏军在遭遇巨大损失后,被曹睿召回,这一次进攻宣告失败。


曹魏第二次对蜀汉的进攻,是在曹爽专权之后。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曹爽与夏侯玄一起,征发关陇的兵力,向蜀汉发动了进攻。这一次进攻与上一次一样,被王平率领的蜀军阻击在兴势山下。曹魏的军队在蜀军严密防守的山险前,进退两难。在加上道路险阻,后勤无法保障。最后,遭受了巨大损失的魏军只得撤退。这一仗,史书上记载,曹爽失亡甚众,关中为之虚耗。

三、汉中争夺战的后遗症。


我们从历史上的记载可以看到,曹魏对蜀汉的进攻,都在汉中北部的山区遭受了挫折。蜀军利用秦岭天险,将魏军阻截在山险之间。魏军辗转于蜀军的堡垒要塞之间,进不可攻,退不可守,最终只能撤军了事。


蜀汉的这种防御体系,来源于当年的魏延。魏延在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的时候,就豪迈的对刘备说,如果曹操亲自率领全军前来,就阻止他的进攻。如果是其他偏将率领十万人马前来,就全部消灭他。在曹魏的两次进攻的过程中,验证了魏延的决策。兴势之战中,曹爽的十几万魏军,险些全军覆没在魏延构筑的防御体系前。


魏军之所以不轻易发动对蜀汉的进攻,最大的原因就是秦岭天险。而对秦岭天险的畏惧,则主要来源自汉中争夺战。当年曹操在夏侯渊战死后,亲自率领魏军主力驰援汉中。可是在汉中争夺战中,面对凭险固守的刘备,曹操也一筹莫展。最后,曹操只是救出了汉中的败兵,撤回了关中。


曹操的这一次失利,给曹魏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曹魏阵营中,曹操被公认为最能用兵的人。连曹操都不能夺取汉中,那么其他人夺取汉中的希望更是渺茫。因此,在对蜀汉用兵的时候,汉中北部的天险,就成为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可以看做是曹操汉中争夺战的后遗症。


在曹睿制订曹魏的战略方针时,他采纳了孙资反对向蜀汉用兵的意见。孙资的主要理由是汉中地势险要,当年曹操攻打汉中,是先遭遇危险才获得了胜利。在汉中争夺战中,曹操救出汉中的军队后,经常说南郑是一个天狱,中斜谷是五百里的石穴。曹操认为那里的地势过于险要,能够救出夏侯渊的军队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因此,孙资建议,对蜀汉采取防御战略。曹魏对内则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曹魏对蜀汉的总体优势会越来越大。到那个时候,曹魏再发动讨伐蜀汉的战争,会水到渠成。


曹睿在听取了孙资的意见后,决定采取他的建议,分兵守险坚壁不出,以待国力强大,再寻衅灭蜀。由于曹魏制订了这样的国策,就出现了强大的曹魏坚守不战,而弱小的蜀汉屡次攻伐曹魏的情况。不过,由于双方实力悬殊,蜀汉一直不能对曹魏的核心区域予以打击。经过休养生息后,曹魏的国力越来越强,最终奠定了灭蜀的基础。

四、蜀汉成也汉中,败也汉中。


曹魏对蜀汉发动的两次进攻都惨遭失败,这印证了孙资的判断。因此,曹魏一直忠实的将防御的国策坚持下去,终于等来了灭蜀的那一天。公元263年,在司马昭的主持下,曹魏发动了对蜀汉的讨伐。


在这一次讨伐前,曹魏内部很多人依然对这一次讨伐持有反对意见。司马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军队主力交给他不信任,但是坚信伐蜀必将成功的钟会。曹魏兵分三路,西路由邓艾率领,中路由诸葛绪率领,负责绊住在沓中屯田的姜维,东路主力由钟会率领,兵分三道,分别由斜谷、骆谷和子午谷三道并进,进攻汉中。


在过去蜀汉的防御体系中,汉中北部山区是防御的重中之重。自魏延时起,蜀汉在那里依托山险,构建了一系列的堡垒要塞,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当魏军进攻的时候,这个防御体系能够将魏军阻击在山险之间,让他们进退两难,只能撤退。


可是当姜维掌握兵权后,他放弃了这个防御体系,采取了开门揖盗的方针。他放魏军进入汉中,自己的军队则坚壁清野,防守各个要点。这样,魏军进无所据,野无所掠,最后只能撤退。在这个时候,蜀军再进行追击,就能获得巨大的战果。


但是,姜维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出于他的一厢情愿。他根本就无视蜀魏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而且,在曹魏进攻之前,姜维还将蜀军的主力拉往沓中屯田,使得汉中实力空虚。结果,钟会的魏军轻易的就夺取了汉中,并占领了阳安关,打破了姜维的战略。


虽然姜维抢占剑阁,暂时稳定了局势。可是西线又露出破绽,被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江油,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的蜀军,直逼成都城下。刘禅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投降,蜀汉因此灭亡。这个时候,姜维和他的部下虽然不甘心,可也无可奈何了。

结语:


三国时期,蜀汉对曹魏进行了十几次进攻,而曹魏则只回击了三次。究其原因,是因为蜀汉拥有的汉中北部的山险,已经蜀汉构筑的防御体系造成的。从曹操争夺汉中的失败,使得曹魏汲取了教训,制订了符合自己国情的战略。


曹魏决定对蜀汉采取防御策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恢复生产,休养生息。这样,双方的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越来越大。最终,曹魏凭借强大的实力,发动了灭蜀之战,一举灭亡了蜀汉政权。


在这一次灭蜀之战中,姜维一厢情愿的制订自己的防御策略,轻易的放弃汉中天险。这是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双方实力相距巨大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优势,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事实证明,蜀汉占有汉中,就能够生存。如果失去了汉中,蜀汉就必然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9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