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诸葛亮北伐时东吴为什么不帮忙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年代,魏蜀吴三国能臣良将聚集,但三家打来打去,最后还是曹魏占了先机,赢得了天下。
蜀吴关系
魏蜀吴三国建立时,关系很微妙,我们无论从史料还是《三国演义》的小说中,都能看出,魏蜀两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经常有战争发生。而东吴的处境则处于相对低调的状态。赤壁之时,孙权与刘备联合打败了曹操。但后期刘备的实力发展太快,而且骗走了孙权梦想都得到的荆州。
而当时刘备占据荆州的时候,派去的守将就是关羽。关羽是一员很有名的将领,但他却瞧不起孙权。关羽就成为曹魏与东吴双方的对手。东吴设计杀害了关羽,先破坏与刘备的同盟关系,致使刘备出兵。而此时孙权又和曹操联合,使刘备在伐吴的战争失败而死。
在三国时代,凡是两国联合的战争,另一国就吃亏。刘备死后,蜀吴两家虽然表面还算和气,实际上关系已经出现裂痕。东吴得到荆州后也很闹心,因为东吴要面对强大的曹魏。
蜀魏之争
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没有与东吴纠缠,而是专心致心与曹魏作战。刘备托孤时,诸葛亮已经向其承诺北伐。因此诸葛亮便在蜀汉着手准备北伐事宜。东吴此时很感谢诸葛亮,但诸葛亮只要北伐,就减轻东吴的压力。
后人读三国历史中不明白,蜀汉有蜀道天然屏障,完全可以关起门来过日子,发展生产,发展实力再伐魏。但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常年准备北伐事宜。从当时的人口对比看,东吴有二百多万人,而蜀汉才不足一百万,面对强大魏国,蜀汉实力太北,比东吴都弱,为什么诸葛亮还要不断伐魏。
诸葛亮北伐并不是帮助东吴,诸葛亮也无奈,不伐魏将来曹魏必然要攻伐,即使蜀汉有较好的屏障,也支撑不了长期的战争。诸葛亮认为只有不断攻打曹魏,才能为蜀汉赢得生存的机会。用老百姓一句话:“不打也死,打也死”,必然要打。
孙权策略
此时东吴兵强马壮,手下云集一批能征惯战的武将,东吴大都督正是陆逊,也是孙权比较倚重的一员名将。陆逊作为东吴名将,为什么没在诸葛亮北伐时,趁机攻打曹魏,获取更多的利益呢?
1.确保同盟关系
诸葛亮北伐时,东吴与蜀汉关系并未实现正常化,因为关羽和刘备惨死,蜀汉上下对东吴恨之入骨。陆逊当然明白这种仇恨不仅延续,即使他与诸葛亮同时伐魏,蜀汉也不会改变对东吴的仇恨,
2.实力不济
虽然东吴实力比蜀汉要强,但东吴的实力比曹魏差很大。即使陆逊北伐,也不可能成功。因为蜀汉也帮不了东吴。不过陆逊在东吴也没闲着,他在荆州做着充分防范工作,防止曹魏来袭。荆州地理位置重要,是曹魏也想得到的州。陆逊怎么可能放弃荆州,他必然加强荆州的防务。
3.权力威望
陆逊虽然被后人称为很厉害的人物,但他在东吴的势力并没有诸葛亮大。刘备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时诸葛亮在朝中权力很大,可以说他要做的事,刘禅必然答应,没人敢反对他。反观陆逊在东吴地位并不太高。
4.地理位置
从东吴的地理标识看,虽然东吴依据长江天险可以攻打曹魏。但实际情况却显示出,东吴兵力平时都分散长线一线,陆逊明白这样长距离的防守,根本守不过来,而且也形不成“拳头”力量。而且打不赢,东吴就会遭受很大的威胁,甚至灭国可能性都有。
1、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并不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像“鱼水”一般融洽。一直到刘备托孤之时,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只是个搞后勤工作的内政人员,而且搞得十分出色,并不是军事参谋人员。
2、来梳理一下赤壁之战后到刘备托孤前,史书中的诸葛亮做了哪些工作: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管理荆南地区,干什么呢?征调赋税,以充军实;刘备入川,带在身边的参谋人员是庞统,诸葛亮留下来和关羽镇守荆州,也是搞后勤的;刘备在雒城受阻,庞统身亡,这时刘备让诸葛亮、赵云和张飞等人协助刘备,最终攻克成都;拿下益州后,刘备去打汉中,带在身边的参谋是法正,诸葛亮镇守成都,干什么呢:足衣足食;关羽死了,荆州丢了,刘备怒了,打孙权了,带诸葛亮了么?没有,诸葛亮依然留在成都踏踏实实搞后勤。
3、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
其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是重中之重,所以刘备必须把这项工作交给他最信任、最有能力的人去做,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其二、刘备打了一辈子仗,到夷陵之战时,虽然其胜少败多,但也算是个老油子了,放眼看东吴那帮人,刘备是看不起的,自以为能够应付。而东吴、陆逊也对刘备很忌惮,说整个蜀汉,也就刘备一人会打仗,是个英雄。
其三、刘备打夷陵是三线出击的:北线黄权防备曹魏;中路主力所向披靡,直到被刚毕业的陆逊拖住;南线马良策反武陵少数民族,震动荆南。如此看,刘备还是有一定战略眼光的,而且初期所向披靡,证明其并不是徒有虚名。
4、诸葛亮是孙刘联盟坚定的执行者,我猜测,他内心是不想让刘备伐吴的。可是,一个搞后勤的如何劝得住报仇心切的刘备呢?所以诸葛亮的选择是一言不发,主公你打便打,我给你搞好后勤就好。
夷陵战败,诸葛亮曾感叹,如果法正在世,或许能够劝阻刘备不要伐吴,即便打了,只要把法正带在身边,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身死白帝城。
所以诸葛亮很为难,索性什么都不说了。
5、于是在223年,刘备一道圣旨将诸葛亮和刘禅等皇子叫到白帝城的病榻前,托付后事。诸葛亮痛哭流涕,至此从一个主搞后勤工作之人,变成开府治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蜀汉实际领导者,开启了一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烈人生。
在蜀吴同盟前提下,诸葛亮连续发动了五次北伐。众所周知蜀汉实力更为柔弱,但诸葛亮为何要数次启动北伐去攻击实力强大的曹魏呢?或许诸葛亮是会为蜀汉获得生存环境,防止曹魏恢复体力以后最先占领蜀汉。
诸葛亮多次发动的北伐促使曹魏笼罩在战事寥廓下,没法全力以赴发展趋势本身,对于蜀汉而言,这便是不可多得的轻徭薄赋时长。尽管北伐屡次失败,但这种以攻代守的形式十分高超,顺利拉住了曹魏发展趋势的脚步,要是没有北伐得话,蜀汉或许早就被曹魏企业兼并了。
但是在进攻曹魏之外,诸葛亮都没有释放压力对东吴的提防,每次在北伐以前,都是会外派一万精兵驻守在蜀吴界限白帝城永安,依靠白帝城一座拥有纯天然地理优势的军事重地来避免东吴在背后捅刀子。
实际上东吴还真的很有可能会在诸葛亮北伐之时袭击蜀汉,终究吴国有长江险滩,曹魏部队对东吴的威胁要小许多。东吴需要蜀汉在前面顶着来源于曹魏的压力,但是它也担心蜀汉发展趋势太快从而威胁到本身的安全性,因此蜀吴相互关系比较复杂,即是友军都是对手。
诸葛亮外派驻守在永安的这支部队也无愧精兵强将之名,之后蜀汉亡国之时,东吴果真出兵袭击永安,但是东吴的袭击诡计反被这一万精兵破碎,彼此对战好多个月,而且在蜀汉缴械投降亡国以后,东吴仍然没有拿到永安。
诸葛亮对于蜀汉与东吴相互关系十分了解,因此多次北伐都是会留有一万精兵守留永安,避免东吴袭击,解除蜀汉北伐的后顾之忧。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真不愧是国防大伙儿,各个领域都是有充分考虑,实际上不仅仅是它的智谋,他“赤胆忠心,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一样令人敬佩,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培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8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