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元帝积极实施仁政,为什么却被评为“昏君”

众妙之门 2023-06-27 14:23:07

汉元帝积极实施仁政,为什么却被评为“昏君”

汉元帝积极实施仁政,为什么却被评为“昏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仁政”一直是皇权社会努力提倡的一种政治图景。古代皇权社会有一个最好的政治版图,就是“尧舜之道”。“尧舜之道”也就是实施“仁政”“德政”。如果哪个皇帝致力于实施“仁政”,他肯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很好的名声,受到千古颂扬。

(刘奭剧照)

可是,汉元帝刘奭是汉朝最积极地提倡“仁政”的皇帝,他为什么却并没有受到颂扬,反而被历史评价为“昏君”呢?

刘奭努力想实施“仁政”的思想,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的。当时他的父亲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对大臣们非常严厉。有些大臣仅仅犯了一点小错,汉宣帝就用严厉的手段处罚大臣。当时作为太子的刘奭看不下去了,提醒他父亲:“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就是说,他认为他父亲刑罚太过严厉,应该重用儒生。刘奭说“用儒生”,意思是应该实施儒家“仁政”“德政”的那一套。

而刘奭在当了皇帝以后,也是按照这一种“仁政”的思想来实施统治的。他大量重用儒生,对大臣也很宽容,对老百姓更是提倡休养生息。可是他的统治却相当失败,他所在的时期,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他在位时期产生的混乱图景,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此后再也没有复兴过。

那么,汉元帝实施“仁政”,实施“王道”,为什么还会造成乱世呢?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他在劝他父亲汉宣帝实施“仁政”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严厉批评他了。他父亲说,你懂什么,咱们汉家制度,就是“王道”和“霸道”的结合。周朝初年的那种“德政”,是不适合当下政治的,那些儒生都迂腐不堪,他们的话怎么能信?

不仅批评刘奭,他还叹气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不幸他父亲的话一语中的,果然刘奭成为汉家祸乱的肇始。

(汉宣帝剧照)

汉宣帝在这里,已经指出了刘奭将来可能犯的错误,就是一味地施行“王道”,一味地搞“仁政”,是没办法确保统治的。

那么,汉元帝按照王朝社会提倡的那样实施“仁政”,为什么却不能确保统治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把汉元帝当皇帝以后的一些所作所为,了解一下。

汉宣帝去世前,按照汉朝皇帝传统的做法,给汉元帝配备了三个辅政大臣: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汉元帝上台后,迅速按照他的理解,由他的师傅萧望之组阁,招罗一帮儒生,进行改革。但是,由于人事变动,招致“首辅”史高不满。于是史高联合宦官弘恭、石显等人陷害萧望之。

萧望之为了让改革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多次劝谏汉元帝不要宠幸宦官,要把权力还给朝廷。但是,汉元帝却认为,宦官无家无室,他们没有私心杂念,因此是值得信任的人。当萧望之多次劝谏无效,又被宦官多次构陷后,灰心丧气的他,毅然自杀。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师傅,汉元帝对他很尊敬,也是自己改革的希望。自杀后,汉元帝很伤心。他斥责弘恭、石显等人手段太过毒辣。不过,他也就是斥责了他们一下,让他们“免冠谢”,并没有严厉处置他们。

接着,汉元帝一如既往重用宦官。由于汉元帝太过仁慈,因此,当时整个朝廷形成宦官、外戚、儒生三股势力。这三股势力再也没有考虑国计民生,而是互相构陷,互相倾轧。大家轮番上阵,在朝廷上作威作福。唯一没有权力的,就是汉元帝本人。

(萧望之剧照)

以上就是汉元帝实施“仁政”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仁政”之所以在王朝社会行不通,是因为王朝社会本身就是一种集权社会。这种集权的核心,就是要保证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力。除了皇帝以外,任何大臣拥有这些权力都不行。而且朝廷里面实行民主,大家讨论着做事情也不行。

皇帝要实现极权,必须要“恩威并施”。通过所谓的“恩威并施”,让大臣们怕你同时又感激你,这样,皇帝的权力才能够集中。

这一点,可以说汉宣帝是看得最清楚的。当然了,不只是汉宣帝,汉武帝、汉高祖这些都看得很清楚,只不过他们不说,汉宣帝把这话说出来罢了。

其他皇帝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仁政”,宣扬的也是“仁政”。就算他们实际上实施的是“暴政”,他们依然会说自己实施的是“仁政”。这就是古代王朝社会里集权皇帝的做法。

汉元帝刘奭是汉朝最积极地提倡“仁政”的皇帝,为什么被历史评价为“昏君”呢

刘奭努力想实施“仁政”的思想,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的。当时他的父亲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对大臣们非常严厉。有些大臣仅仅犯了一点小错,汉宣帝就用严厉的手段处罚大臣。

当时作为太子的刘奭看不下去了,提醒他父亲:“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就是说,他认为他父亲刑罚太过严厉,应该重用儒生。刘奭说“用儒生”,意思是应该实施儒家“仁政”“德政”的那一套。

而刘奭在当了皇帝以后,也是按照这一种“仁政”的思想来实施统治的。他大量重用儒生,对大臣也很宽容,对老百姓更是提倡休养生息。

可是他的统治却相当失败,他所在的时期,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他在位时期产生的混乱图景,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此后再也没有复兴过。

那么,汉元帝实施“仁政”,实施“王道”,为什么还会造成乱世呢?关于这个问题。当时他在劝他父亲汉宣帝实施“仁政”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严厉批评他了。他父亲说,你懂什么,咱们汉家制度,就是“王道”和“霸道”的结合。

周朝初年的那种“德政”,是不适合当下政治的,那些儒生都迂腐不堪,他们的话怎么能信?

不仅批评刘奭,他还叹气说:“乱我家者,太子也!”不幸他父亲的话一语中的,果然刘奭成为汉家祸乱的肇始。

萧望之为了让改革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多次劝谏汉元帝不要宠幸宦官,要把权力还给朝廷。但是,汉元帝却认为,宦官无家无室,他们没有私心杂念,因此是值得信任的人。当萧望之多次劝谏无效,又被宦官多次构陷后,灰心丧气的他,毅然自杀。

汉元帝下17道自责诏书,实行仁政为何却搞得朝政腐败?

人如果知道自己的过失能够自责反省改过是受人推崇的,汉武帝晚年由于穷兵黩武等原因给百姓造成深重的苦难,发表《轮台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备受后世称赞。而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的?认罪态度?更好,他就是汉元帝刘奭,在位16年,每当灾情严重,元帝就下诏宫中减省膳食,少用苑马,撤减乐府,以扶贫救困。哪里发生灾荒,他往往夙夜不宁,对灾民满怀悲悯之心,免除租赋,放粮赈灾。下诏书自责,德行有亏,未能护佑黎民。这类悲天悯人的诏书,他前后下了17道,也确实采取了仁政宽政的措施,结果却是朝政腐败和社会动荡,这话怎么说,难道实行仁政不好吗,我们来看:

汉元帝刘奭虽然实行的是仁政可对老百姓却不是什么好事,或者说是弊大于利。刘奭是个柔仁、温恭皇帝,是够?温柔?的了,在位16年,从未发过一个打击豪强、抑制贪吏的诏书,反之在政策上多是纵容,最多是在诏书中谴责一番,说百姓困苦,而有些官吏却纵情享乐,苛捐杂税,滋扰百姓;这种无关痛痒的诏书对官僚一点惩罚力度都没有,对百姓也毫无用处,其宽弛的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是豪强、官僚,不是百姓。

汉元帝刘奭看似那些仁政都是愚人之仁,当初,为了打击豪强的势力,武帝设盐铁令。即盐铁专卖制度。汉初盐铁可以私营,而由政府收税,文帝时为让百姓富起来,税收得更加少了,因此民间盐铁家暴富。武帝发动对匈奴的反击及征讨大宛等,导致战后国库存金日少,而民间大商人却富比王侯,然而很多暴富的商人,只知结党营私,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武帝为了保障军事需要、打击地方势力,实行盐铁国营政策。严令禁止民间私人冶铸铁器、煮盐,政府在全国各地设了许多盐铁国营产销机构,还任用某些盐铁行家为盐铁官。真正打击了富贾巨商,在汉昭、宣二帝时候也保留了盐铁令,当元帝继位后却因其?与民争利?不符他的德政理想,断然废除,几年后,由于天灾人祸,国力日见衰落,才不得不又恢复盐铁令,但地方豪强的势力已经壮大不可遏制。

汉元帝刘奭老爹宣帝在位时,十分重视吏治,每五日都要召集承相以下官员了解民情及各级官吏是否称职。他的霸王道杂之的两手方针,既用于对付老百姓,也用以驾驭各级官吏,并遵循武帝时的监察制度。所谓监察制度即十三刺史巡视各州(汉朝十三个行政区)他们除了监视地方豪强之外,主要是针对各郡国的地方官,每年年终,向皇帝汇报。由于刺史位重而权高,因此人人忠于职守。

到了元帝时期,元帝刘奭竟然无法忍受刺史们对地方强力的监察力度,于是没有了皇帝撑腰,地方上的大官自然不买刺史们的帐,监察制度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对于天下臣民,汉元帝最喜欢使用的行政手段就是大赦天下,曾经六次大赦天下,有时一年要赦两次,这些被大赦的人中,确实有些人是由于律令繁多苛刻而含冤人狱,豁免他们也算是仁政,但不从根本上改变吏治,改变律令,只能是越赦犯人越多;更何况还有一些亡命之徒在大赦中侥幸逃脱,继续作恶,危害杜会。

名臣匡衡上书指出:?大赦以后,作奸犯科并没有减少或停止,今日大赦出狱,明日就犯法,前后相随,重新坐牢,现在天下的风气,贪图财利,轻视道义,喜欢音乐女色,崇尚豪华奢侈,如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虽然一年赦免一次,也起不到教育感化的目的。应该让贤德的人在位,有才能的人在职,朝廷崇尚礼义,文武官员互敬谦让,道德的推行由内到外,从最亲近的人开始,然后老百姓才知道以谁作榜样。

对于这些劝告,元带非常赞赏,但左耳进右耳朵出,大赦仍不断进行,也许他认为他巳经把社会风气纠正得很好了,也许面对着坐牢的人越来越多,元帝觉得大赦是惟一可行之策。元帝的初衷虽好,客观上对一些含冤的百姓也有某些好处,但由于没有抓住要害,没有解决制度问题,所以实际效果并不佳。

汉元帝时,官僚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经过八世九君的西汉王朝久经和平,官吏作风逐渐由较清明走向腐败。加之元帝对官吏的宽弛政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匡衡曾借陇西地震,关东饥荒,等一连串天灾上书元帝,要求整顿吏制,如果公卿大夫都能循守礼法,相互谦让,那么百姓就不会争夺,当官的做不正,腐败变质,老百姓怎么会听他们的,元帝又一次感动赞赏,但照旧不改,可是腐败的朝廷和贪婪的官吏并没有丝毫改变。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农民的生存宝库,也是地主、官僚孜孜以求疯狂掠夺的目标,它不仅是重要的收人来源而且是社会地位和一切权力的基础。 以诸侯王、列侯、外戚、公卿官僚等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集团,一方面凭借权势,拼命兼并土地,收获财富。一方面竞相挥霍享受,肆意淫乐。就连名相匡衡也不能独善其身,匡衡曾被封乐安侯,封地在在临淮郡僮县乐安乡,封界内田库总数三千一百顷,结果有人误划拨给他四百顷土地,当发现这个问题后,报告丞相府。匡衡却叫人把误计的四百顷土地上收的一千余石租谷运回家。匡衡在汉朝还称得上名相,不算是坏官、贪官,但他一旦成为上层一分子,也会千方百计为自己谋利益,多捞一点决不放过机会,至于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总体来看,汉元帝喜欢的是美妙的官辞,实行的仁政实际就是假仁假义,各位大臣纷纷引经据典地上表奏事,因此好的设想只停留在文字、语言上。元帝时期是汉朝从强一步步衰落的过程,皇帝懦弱,又没有良臣辅佐。天下又连年饥荒,加上疫疾,民不聊生。大汉就如一辆行驶在下坡路的车,愈滑愈快,向最低点跌落。

汉元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汉元帝算得上一个昏君吗?

是的,在后世人看来汉元帝就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可以说汉元帝就是导致西汉灭亡的根源,汉元帝可以说是性格胆小懦弱无能,而且对宦官信任有加,因而还把朝政托付给宦官处理,也因为自己懦弱的性格所以使得自己的老师被宦官逼死后都没有做出啥相应的惩罚,可以说因为自身的性格无能,导致皇权旁落,使得整个汉王朝朝政混乱,使得这个在汉武帝时期走向强盛的王朝由此走向落寞,最终在他儿子汉成帝的折腾下,彻底灭亡。

其实汉元帝能够当上皇帝更多的则是有运气的成分,虽然他很早的被立为太子,但因为自身的性格原因,且不懂得帝王之术,因而曾差点被废,但汉宣帝因为想到自己的结发妻子也就是汉元帝的母亲许平君,所以最终才没有重立储君。于是当时的汉宣帝让萧望之、周堪等几位大臣辅助朝政,但这样的好景并不长,后来的汉元帝因为过度的信任宦官,从而使得自己的老师萧望之被逼得自杀,也是因为萧望之的死亡,从而使得汉王朝的大权掌握在宦官手里,汉元帝成为了明面上的傀儡一般,这样的结果着实令人发笑。

可以说汉王朝被灭亡,更多的则是因为汉元帝的性格所致,因为可以说在汉宣帝时期,朝廷大权就被当时的大将军霍光所掌握,因为过于惧怕霍光,以至于汉宣帝在面对霍光的时候对其毕恭毕敬的,完全没有一点君臣之礼的,汉元帝恰恰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所以导致自幼性格胆小懦弱,因为最后加上信任宦官,导致皇权旁落,成为了整个老刘家的罪人。

后世对于汉元帝是否昏庸无能往往都有争议,因为他自身没有做出太过于荒唐的事来,只是因为自身的性格原因过于信任宦官,从而变成整个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根源,对此也是令人感到唏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8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