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刘备于次年的公元221年称帝,蜀汉政权随之建立。可以说,作为三足鼎立势力之一,蜀汉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后来,因为诸葛亮等能臣的加入,蜀汉国力达到了鼎盛。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蜀汉263年灭亡,而东吴却是在280年灭亡的。
要知道,蜀汉相较于东吴更加险要难攻,且诸葛孔明的治国之道也是三国中拔尖的。那么,为何这样强盛的蜀汉,会在东吴之前灭亡呢?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个:关羽失去荆州及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诸葛亮谋划的隆中对无法实现。正是从那次战败开始,蜀汉国力便开始由盛转衰,并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可以说,对于曹操来说,孙刘联盟就是他最忌惮的事情。
208年至219年,算是孙刘结盟的蜜月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孙权将江陵这样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并将妹妹也嫁与了他。在这十年间,曹操经常被孙刘两线夹击,而刘备更是趁机拿下了汉中等地。至于这隆中对不能实现的原因,就要从关羽水淹七军开始说起了。
假设,当时曹操在震怒之下决意迁都,刘备率益州守军攻打秦川,孙权则率江东守军攻打徐州和淮南,那么,曹操东西两线便都会被一一击溃,完全能够达到震动中原的效果,这也正是诸葛亮的最初目的。可惜的是,孙权的私心坏了这盘好棋。
孙权趁曹操与关羽鏖战襄樊时,对荆州发起突袭,杀死了关羽父子,直接瓦解孙刘联盟。从表面来看,似乎东吴在夷陵一战中获得了胜利。但深究便会知晓,经此一战,蜀汉衰颓,东吴孤胜,反倒是曹魏赢得了绝对的优势。所以,夷陵之战,本质上是吴蜀两败俱伤的一场战争。
第二个: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和”也是蜀汉成败的重要因素。汉朝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而彼时的刘备则借“光复汉室”之名,起兵夺取了益州和荆州两大战略要地。起初,刘备是借中山王刘胜后裔之名来招兵买马,并进一步创建了蜀汉政权。
但是,随着刘备的去世,蜀汉军民百姓渐渐不再思汉,曾经的人心优势也逐渐耗尽了。
第三个:蜀汉虽占据益州这个大州,且地势也极为险要,但其实际统治区也仅有这一个州而已。彼时的东吴占据着扬州、交州和荆州三个州,而曹魏则在北方拥有九个州。综合来看,蜀汉应当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
在汉末十三州中,益州虽地大,但是,其物资却是极为的匮乏,而曹操占据的九州,却都是中原文明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当时的蜀汉,无论是从人口、军力,还是人才和资源方面来说,其实力都远不如割据中原多年的曹魏。
第四个:蜀汉后期居于西陲,地域相对闭塞,当初建国时引进的人才都逐渐凋零,所以,出现了人才匮乏的困局。但是,当时的曹魏割据中原,地大物博,人才辈出,无论是从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来说,曹魏实力都要盖过蜀汉。
而且,蜀汉和曹魏用人有着极大的区别,曹操重才轻德,而诸葛亮却是重德轻才。这也就导致后来蜀汉政坛清廉,但却极少出现能臣的问题。反观曹操,他重用屡屡被群臣检举的郭嘉,使其帮助曹魏统一了北方,用人之道可谓高明。
除此之外,诸葛亮重用之人,多为荆州旧部以及一些外来人才,譬如:后来当权的蒋琬便是荆州旧部。因为,他没有重用和培养蜀汉土著人才,所以,后期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局面。而这一用人之道,也间接诱发了蜀汉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
第五个:曹魏一直以来的作战方针都是先吴后蜀,蜀汉自公元224年击溃曹爽之后,已有二十年没有与曹魏交战,故蜀汉君臣并没有做好战前的准备。在曹魏在决意攻打蜀汉之前,朝中一众大臣均表示反对,唯有钟会一人支持攻蜀。
之后,经司马昭调整作战方针,力排众议,曹魏才确定了先蜀后吴的作战方案。曹魏在出兵前还制造了攻伐东吴的假象,甚至,连当时的蜀汉名将姜维都被蒙在鼓里,这使得蜀汉没有适时做好战前准备。
即使后来姜维发觉了曹魏的诡计,但是,奈何蜀汉政治腐败,反应极为迟缓,所以,汉中很快便被攻破了。
第六个:蜀汉后期,政治统治日趋腐败。尤其是在蒋琬等荆州旧部去世后,大将姜维长期在外带兵北伐,朝中已无贤臣能够规劝帝王。长此以往,刘禅便开始重用那些奸佞之臣,以至最后出现宦官黄皓窃权的局面。
在奸臣当权的局势下,即使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姜维也不敢擅自入朝,最后,不得已到西北沓中避难。当时,刘禅也提拔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奈何此人却是个庸才,才能不及诸葛亮的万分之一,根本不能为刘禅排忧解难。
后来,邓艾率军伐蜀时,曾有大臣建议刘禅守住险要之地,等待姜维率军前来增援,因为,如此一来,邓艾部队便会被蜀军前后夹击,再无攻伐之力。但是,刘禅当时建功心切,根本不听从他人的规劝,蜀军最后全军覆灭。经此一战,邓艾大军得以长驱直入,成都陷落。
刘禅降曹之后,有个“乐不思蜀”的典故,可见,其愚昧昏庸的程度。
第七个:蜀汉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十分严重,这主要体现在益州本土势力与外来势力之间的矛盾。当初,刘备夺取益州时,荆州旧部及一些外来人才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于是,蜀汉内部逐渐形成了外来势力集团。
从前,刘备为了拉拢人心,曾起用了一些益州的土著人才,但是,这些人大多都任清职,根本难以进入蜀汉政权的中枢系统。后来,随着外来人才的凋零,益州本土势力开始崛起,此时内外势力集团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当初,邓艾大军攻至成都城外时,蜀汉尚未山穷水尽。但是,因统治阶级内部到处充斥着投降的论调,所以,最后出现了益州土著势力无人愿为蜀汉抗敌的情况。司马昭显然十分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曹魏在攻破蜀汉之后,他要将外来势力尽数迁出益州的原因。
第八个: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便一直是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费祎被刺身亡后,姜维的权力进一步扩大,一度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姜维从前深受诸葛亮的提拔和赏识,故在其死后,姜维继承了伯乐的遗志,誓要北伐曹魏。
公元247年至公元263年,姜维先后九次出兵攻打曹魏,但是,其结果都是收效甚微。这连年不断的战事,极大的消耗了国力,更间接的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当然,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小国与大国对峙,若不是特殊情况,小国一般都是得不偿失的。
第九个:汉中作为益州的重要门户,易守难攻,当初刘备和曹操均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才拿下它。自公元219年以来,魏延镇守汉中都选择在外围布置兵力御敌,从未将敌军放入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爽率十多万大军进攻汉中时,蜀汉大将王平便是以此法守住了汉中。
要知道当时,汉中仅有三万守军,可见,战略部署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姜维掌权之后,他觉得此法御敌可行,但难以克敌,于是,擅自改变了兵力部署,允许守军放敌军进入腹地,然后,再一举歼灭。
其实,对于蜀汉这样的小国,防守更为重要,姜维重攻不重守的作战思维显然弊端颇多。而且,这种战术适用的范围十分狭小,若是敌军兵力弱小尚可成功,但若是遇到曹魏这样强悍的对手,无异于放虎归山。当初曹魏攻打汉中时,双方兵力悬殊,钟会轻易便攻入了汉中。
可以说,是姜维的战略失误,导致了汉中的失守。
最后一个:东吴与蜀汉虽结为联盟,但是,在曹魏攻打蜀汉之际,东吴却并未尽盟友之谊前来增援,这到底是为何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曹魏出征前曾虚造声势,称要攻打东吴,这使得东吴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东吴虽在蜀汉边境屯兵,但是,其真实意图却是趁乱吞并益州土地。当时,蜀汉大将罗宪看出了东吴的诡计,所以,便一直拒绝其入境参战。
其实,就当时的情况来说,东吴出兵与否意义都不是很大。因为,彼时的曹魏已在北方修生养息多年,实力早已有压倒性优势,可同时实现东西两线作战,根本无惧所谓的孙刘联盟。所以,东吴未能增援纵使是蜀汉倾覆的一个因素,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故将其放到了最后。
最终,到了景耀六年,也就是公元263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但是,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蜀汉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
虽然,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但是,他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调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自此,蜀汉彻底灭亡了。
蜀汉阵营中的官二代大概是因为自己方的教育风化,才远远不如曹魏,东吴。
蜀汉里面的大人物还是很多的,也都是很有能力的,如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但他们的儿子在军营中都是很不出众的,有的能力甚至连普通士兵都比不过。再反观曹魏军营的,也不只是曹操的儿子能力超群,起码都有六、七人的后代能力都很强,东吴的后代能力也是非常可观的。就这样比较起来,就更显得蜀汉阵营的英雄后代能力不行。
一、文化完全不同蜀汉的政治风华跟曹魏东吴都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中就有一个是蜀汉讲的是君臣保家园一体,就是没有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位置的一说,只要有能力的不管是什么身份都能坐重要位置,这也是导致蜀汉英雄们的后代都没有经历到什么大的历练,诸葛亮的弟弟在军营中只是担当一个普通的职位,他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官二代们都没机会去历练,自然能力不如曹魏与东吴的。蜀汉的这种特殊的治理文化也是在而后的四十余年保持的君与臣有着很好的信任关系,国家安定。更是不会发生权臣当道,挟持天子做傀儡等事。
二、曹魏后落败在曹魏这边,各家宗室人物都能得到重任,到后面曹丕继位后,更是乱成一锅粥,宗室之间互相不信任,曹丕甚至开始对自家兄弟进行软禁,这样的局面导致后面曹魏宗室几乎没有人可以用,最后交统军大权给了司马懿,后直接司马炎继位撤魏为晋。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曹魏的官二代主要是因为得到了重任,有着经验,才能力远超过蜀汉,但正是因为这样矛盾积累过多,最后宗室间失去信任。
蜀汉阵营中的官二代主要是都没有得到委以重任,而缺少历练经历才会在能力上远不如曹魏,东吴。最后不得不说反而是蜀汉这种政治风气使得国家安定,宗室成员相互信任。
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后,东吴控制荆、扬、交三州四十五郡,拥有二百六十多万人口、二十余万军队,实力是蜀汉的两倍。除此之外,东南的地理环境也比巴蜀优越。东吴北伐,不仅没有长途跋涉的艰辛、没有转运粮饷的困难,还能利用水运、节约时间,并对曹魏核心区构成直接威胁。
但是,东吴北伐数次,不是顿兵于合肥,就是受阻在寿春,连淮河都没有看见过。总的来说,东吴对曹魏的威胁远低于蜀汉。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如下:
一、格局太小
黄巾军作乱后,天子权威沦丧,董卓随意废立、袁术自立为帝、袁绍另立皇帝。唯有曹操独具慧眼,把天子迎到许昌、获得大义名分。立足河南后,曹操不计出身、选才以能,因而摆脱士族的制约,最终击败袁绍、重新统一北方。
为成就功业,为在乱世中站稳脚跟,为吸引人才投奔,空有宗室身份却出身卑微的刘备,打出“复兴汉室”的口号,在整个天下伸张正义。
孙氏父子是江东豪强、野心勃勃,对汉朝没有忠诚,天下大乱后便谋求割据。鲁肃为孙权作出的规划,全是围绕割据东南这一目标。为夺取荆州、遮蔽上游,孙权可以不顾大局、与刘备翻脸开战。
和曹操、刘备相比,孙权明显志向浅薄、眼界狭窄。
二、战略失误、战术呆板
伊洛盆地与鲁南丘陵是华北平原上少有的险要,因此南方北伐,要么出江汉、攻洛阳,要么走徐州、取山东。
为了荆州,孙权费尽心机,得手后却满足于隔江对峙,北伐都是以淮南为主攻方向。江淮平原利于骑兵驰骋,因而水军优势被抵消。并且,淮南离洛阳较远,对曹魏影响不大。
“守江必守淮”、“无两淮必弱、无两湖必亡”。因此,争夺淮南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攻合肥、围寿春、逼淮河,套路太过明显,使得曹魏准备充分,所以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此外,过分依赖水军,使得东吴对步兵建设严重不足。
三、内部不稳
对世家豪强的态度,是影响三国国祚的重要因素。
北方士族支持袁绍,所以曹操全力打压、扶持寒门。为了篡汉,曹丕被迫妥协、接受九品中正制、保证世家的权位。不过,依然对他们防备和猜忌。
蜀汉坚持察举制度、打压豪强,使得原本就反对外来势力的四川大族离心离德。蜀汉灭亡时,这些人冷眼旁观、坐视不理。
对于本土世家与南下豪强,孙权一视同仁。只是,本土世家做大后,干涉皇位传承。于是,孙权一边利用,一边打压,陆逊就是这样被猜忌而死。
四、与蜀汉貌合神离
蒋琬主政后,计划东出汉中、攻取南阳。东吴荆州守将朱然、步骘得知消息后大惊,连忙要求孙权增兵防备。两国之间的貌合神离由此可见一斑,通力北伐就不可能实现。
东吴的内敛、保守、偏安造成了深远影响。首先是存在感和影响力非常弱。赤壁与夷陵这两场经典战役,大部分人关注的焦点居然是曹操、刘备。其次,丧失正统地位。南宋初年,官方正式以蜀汉为“正统”,东吴沦为三国之一、六朝之一,直接以江东孙氏代称。
刘备委身刘表,即使心中有一万个不情愿,这个事实也改变不了。毕竟当时刘备并不强。他虽然心中野心很大,但实力不被允许,暂时只能从属于刘表。后来刘表不幸去世,刘备突然活得像个堂堂正正的人,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领兵夺利,后打下荆州。在他的努力下,蜀汉帝国初步形成。根据当时的史料来看,刘备的起点是无法与其他帝国工业先驱相比的,但蜀汉鼎盛时期的实力却是不可小觑的。
刘表去世前,刘备没有突出的政绩。这时,刘备经历了人生的一段低潮期。后来曹操率领大军一路南下。这时,刘表已经死了。为了抵抗曹操的军队,刘备开始和孙权一起攻打曹骏。虽然此时刘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这段经历让他逐渐磨练成长,综合实力开始不断提升。
孙刘联败曹操后,刘备此时趁机占据荆州。这时,刘备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后来他开始觊觎益州。经过几年的发展,刘备知道夺取益州已经成熟,于是率军拿下益州。这时,刘备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割据党的存在。从综合实力来看,和当时的吴差不多,对刘备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据相关史料记载,刘备此时仍未达到鼎盛,刘备开始真正飞跃,成为三国一员。
保证益州安全,汉中是必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要拿下汉中并不容易,因为当时曹军占据了汉中,汉中之战前夕刘备没有必胜的把握。当初,双方都有赢有输。然而,夏被杀后,曹军士气大受挫折。这时,战场形势开始悄然变化,深受鼓舞的蜀汉士兵开始大举进攻汉中。于是乎,可想而知,曹军已经不是刘备的对手了。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实力慢慢进入巅峰状态。这时,蜀汉已经能够跟得上曹魏了。如果当时刘备继续努力,很可能会形成两个大国争夺天下的局面。
刘备得意之时,昔日盟友东吴趁机起兵,东吴将军率军突袭关羽所在的荆州。正是因为东吴偷袭,关羽的军队才被打败,关羽本人也在偷袭中阵亡。刘备在这次荆州偷袭中损失惨重,不仅损失了一名将领,还损失了荆州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自那以后,韩曙政权再也没有回到最初的巅峰。
汉中之战后,刘备的疆域涉及湘鄂等地。从当时的格局来看,蜀汉的疆域比东吴大得多,与当时的曹魏政权基本相当。因此,在蜀汉的巅峰时期,刘备的实力不容小觑。也许当时东吴攻打关羽最根本的原因是东吴已经注意到刘备实力的迅速扩张,如果不遏制,最终可能会吞并自己。结果东吴得不偿失,于是孙权果断出击,拿下荆州,同时斩杀关羽将军。但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虽然刘备的蜀汉领土相对较大,但许多地区都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不可能帮助刘备发展经济和综合实力。所以,从三国的布局来看,蜀汉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弱的,无法改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7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