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林甫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林甫是唐朝历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他高居宰相之位长达十九年,期间完成了不少重大而有价值的制度设计与改革,对唐朝影响深远。不过,李林甫在历史上的评价却非常低,后世在谈及他的时候往往会斥责其口蜜腹剑,排挤贤才,败坏纲纪等等。
在李林甫的诸多“罪状”中,最恶名昭彰的一条就是他积极推行让非汉人将领担任节度使,从而使安禄山等胡将掌握了边疆重镇的大权。结果在李林甫去世两年后,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就发动了叛乱,险些导致唐朝亡国。那么问题来了,安禄山反唐究竟是不是李林甫的错?如果他还在世,安禄山还会不会造反呢?
要来回答上面提出的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来说说李林甫推行让非汉人将领担任节度使究竟有什么目的。其实,李林甫之所以要推出这么一项政策,在当时是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在746年和747年,先后有两名位高权重的藩镇节度使(皇甫惟明、王忠嗣)卷入了“欲奉太子为帝”的政治漩涡之中。这让李林甫意识到让那些在朝廷里拥有根基的将领在边疆重镇手握重兵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于是他才向唐玄宗积极建议让非汉族将领担任藩镇节度使,因为李林甫认为那些外族将领的野心只在军事方面而不在政治方面。
那么李林甫将边疆重镇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这些外族将领,他难道就不怕外族将领拥兵自重,甚至造反吗?其实这种担忧在当时还并不存在。李林甫在朝廷中担任了近二十年的宰相,其个人威望与权势早已深入人心。
李林甫曾先后兼领陇右、河西节度使和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单于副大都护,因此无论是在朝廷里,还是在北方的藩镇中,都遍布着李林甫的亲信。安禄山等外族将领虽然被任命为节度使,掌握着藩镇的军政大权,可是他手下许多中高层将领都仍是忠于朝廷,甚至忠于李林甫的汉人。这就相当于给安禄山等人的权力套上了层层枷锁,使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如果打算起兵反唐,那就等于自寻死路。
李林甫死后,他的继任者杨国忠并没有这种不容置疑的权威,这就使朝廷内外各方平衡的局面被打破。杨国忠是位中央集权的积极倡导者,他一直主张加强中央权力控制边境将领,因此与多位藩镇节度使都有矛盾,其中又以和安禄山的矛盾最激烈。
当安禄山看到杨国忠对他的地位构成严重威胁时,他才逐步踏上了造反之路。他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军队规模,并利用唐玄宗的宠爱和信任,从西北获得了大量一流战马。同时,他还请求在他的军队中提拔一批外族将领来取代汉族将领,唐玄宗也欣然应允,这就相当于为安禄山解除了最后的枷锁。
755年末,当安禄山认为唐玄宗已在杨国忠的唆使下对他失去信任,且自己已拥有足够力量的情况下,他才选择与朝廷彻底决裂。于是,一场险些导致唐朝亡国“安史之乱”就这样爆发了。
安史之乱长达八年,对大唐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曾经强盛一时的大唐也从此走向了衰落。
严格来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与他本人有着很大的关系,至少根本原因绝对不是外因。但话说回来,安禄山之所以造反,与一代奸相李林甫还是有些关系的。
有一种说法是“李林甫不死,安禄山不反”,虽然有些夸张了,但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联系。
安禄山,唐玄宗对其深信不疑,让他身兼三镇的节度使,可谓是掌握了最精锐的边军。杨贵妃还收安禄山为养子,使他可以出入后宫,随着地位的变换,安禄山也开始狂妄自大,对朝廷大臣也无礼起来。
李林甫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此人阴险狡诈,对于不听自己的话的人,一定会进行无情的打击,决不手软。
在很多人看来,安禄山没有必要害怕李林甫,毕竟一个手握大权的节度使,还受到皇帝两口子的宠爱,有什么必要害怕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奸相呢?
但其实还真的是这样,安禄山见了李林甫绝对是小心谨慎,就更老鼠见了猫一样,非常令人不解。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安禄山作为一个胡人,背后没有任何背景,他能够做到今天这样,完全是凭借着个人的能力,那么在他准备造反之前,他是不愿意和李林甫这样的人闹掰的,毕竟李林甫此人也不简单,能够成为宰相,可以说能力也是非常强的,至少溜须拍马也不亚于安禄山。?
毕竟李林甫是宰相,如果得罪了他,那么对自己积蓄力量显然是不利的。
更何况,李林甫这个人还真的有两把刷子,他对于安禄山的心思是门儿清,把他心里的秘密全都看透了,这让安禄山内心是非常紧张的。
所以安禄山对于李林甫是又害怕又恭敬。
也因此,才有了李林甫不死,安禄山不反的说法。当然了,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如果安禄山在当时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显然他是不会把李林甫放在眼里的,所以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并不取决于李林甫。
不过在李林甫死后,安禄山才放了心,他后来还诬告李林甫说他要叛乱,结果让糊涂的唐玄宗对李林甫掘墓开棺,让他死后都不得安宁。
而在李林甫死后两年左右,安禄山起兵叛乱,打破了大唐的歌舞升平,掀起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时期的唐朝名将如云,为何安禄山还敢造反?安禄山之所以敢造反,是因为他对唐朝朝廷上下腐败的政局的掌握,随着唐玄宗晚年以后日益骄奢淫逸,完全丧失了年轻时锐意进取的精神,宠爱杨贵妃,杨国忠李林甫等人,当时政局已经相当腐败,只是唐玄宗身在温柔乡里,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开元二十一年,但是身为中书令的张九龄就对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到了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征讨契丹失败,张守圭和张九龄都建议杀了他,结果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痴、忠,不同意,最终酿成大祸,并不断给他加官进爵,任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又兼任河北采访使、御史大夫、左羽林大将军,封东平郡王,又请求任河东节度使,玄宗把河东节度使韩休珉征为左羽林大将军,以安禄山代之。
看看他身兼数职,放眼大唐无可敌者,他忌惮李林甫,虽然李为奸相,但是李林甫却可以打压安禄山,后来攀附杨贵妃,结交杨国忠,在杨国忠除掉李林甫后,他认为羽翼已丰,他又和杨国忠闹翻,打着诛杀杨国忠的幌子,从范阳起兵一路南下,当时唐朝内地由于承平日久,毫无防备,节节败退。直至潼关陷落,大将哥舒翰战死,最终长安陷落,唐玄宗仓惶出逃,直至公元763年才被平定。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朝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安禄山早就有反意,唐玄宗等统治集团并未重视,安禄山之所以敢反,是因为他深知唐朝内部的腐败,自己早有反意想代唐而立,但是唐玄宗始终装着看不见。自己又手握重兵,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拖垮了唐朝,耗尽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唐朝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最后只能邀请回鹘帮助入关平叛,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就此衰落,更重要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了藩镇的崛起,一点一点蚕食着这个帝国,公元907年,辉煌的大唐帝国最终为藩镇所灭。
安禄山之所以会怕李林甫,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李林甫已经有了一定的权势,还有一方面就是因为李林甫本人的一些才能,让安禄山不得不忌惮他。其实在最一开始的时候,安禄山是不怕李林甫的,毕竟自己最先得到唐玄宗的宠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安禄山慢慢的看清了李林甫,这才开始害怕他。
通过相关史料的记载,安禄山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巴结杨贵妃和唐玄宗,但是即便安禄山的地位如何之高,在他的头上仍然还是有一个人死死的压制着他,而这个人就是李林甫,安禄山虽说有杨贵妃在自己的身后做靠山,但是自己却有把柄在李林甫的手上。
不过纵观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李林甫对于安禄山的帮助不可谓不大,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李林甫,那么安禄山也不可能这么快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不过正所谓无利不起早,李林甫之所以会帮安禄山,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不过自从安禄山上位以后,便开始变得嚣张起来了,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李林甫为了给安禄山一个下马威,特地请安禄山来参加自己家中的一个聚会,并且一切的礼仪都是按照最高规格来的,我们都知道,李林甫这人一般表面越是客气,暗地里下手就越狠,?口蜜腹剑?这个成语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传的。
也就是这样,安禄山彻底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清楚的知道李林甫的手上掌握着自己的把柄,此后安禄山每次看到李林甫都是恭恭敬敬的,而且在李林甫在世的时候,安禄山始终不敢表现出自己想要造反的心,所以说李林甫的存在对于安禄山是有一定的压制作用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晋阳失守后,李世民为什么不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