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皇考恪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通过研究发现,在满清早期的努尔哈赤、皇太极时代,后宫几乎都是满蒙女子,从未出现过汉人出身的妃子。清朝入关后,为了稳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大清后宫第一次出现了汉人妃子,而且这个女子还是康熙的母妃,她究竟是谁呢?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叫石惟岳的进士来到某地担任副使,任职期间,石惟岳明察秋毫,曾经让一位王妃的冤情得到了昭雪。石惟岳有一个儿子叫石申,满清入关后,石申成为满清朝廷的官员,在朝廷担任户部侍郎,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了。
石申有一个女儿石氏,长得貌美如花,顺治年间,身为汉军旗女子的石氏参加了清宫选秀,进入了大清皇宫,她是第一位进入大清后宫的汉妃。当时,顺治帝极力推行汉化,称满汉为一家,对汉人也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体现在石氏身上有这么几点。
顺治帝对石氏比较宠爱,生活待遇方面也是极好的,石氏不但住到了永寿宫,而且还可以在宫中穿汉族服饰,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满清对于“断发易服”这一块一直是比较重视的。顺治帝还特意准许石氏的母亲赵氏入宫,可以乘坐轿子入宫。这些足以说明顺治帝对这位汉人妃子是非常重视的。
然而,虽然石氏受宠,但是她却不能成为少年天子顺治帝的最爱,顺治最挚爱的女人是承乾宫的董鄂妃。后来甚至为了董鄂妃之死而心灰意冷,进而出家为僧,虽然被拦下了,但也只活了24岁便英年早逝了。
康熙六年,石氏也走完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康熙将这位母妃追封为皇考恪妃。康熙五十七年,孝东陵竣工,恪妃石氏被迁葬入孝东陵之中。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做为清朝入关第一位皇帝顺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看破红尘,去五台山一座清冷孤寂的寺庙里,当一个夜夜青灯古卷的和尚。解开这个谜,这就要从顺治的婚姻说起,根据史料记载,顺治帝共有14位妻子,这其中有三个女人生前或死后被追谥过皇后,正是这三个不同的女人改变顺治帝的一生。 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的第一位生前册封过的皇后。这位蒙古亲王的女儿,是顺治母亲孝庄文皇后的侄女,和顺治算是姑表亲。这样的亲上加亲,在古代是很流行的一件事,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婚姻,是这种姑姨表兄妹或表姐弟的模式,所以不会有现在这种近亲结婚的异议。这个皇后是顺治的叔父,当时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指定为婚的,而那时刚刚登基的顺治帝只有六岁,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更谈不上男女之间的认识。 顺治十四岁时,和博尔济吉特氏举行了婚礼,清史稿上没有记载博尔济特吉氏的年龄,估计应该和顺治年龄相当或稍大些。结婚后,博尔济特吉氏正式由妃子被册封为皇后,据说这位皇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很聪明,可是顺治并不喜欢她。不仅因为她生活奢侈让一向崇尚俭朴的顺治帝看不惯外,而且皇后又天性妒忌,不能容人,是个爱使小性子的女人。本来这是女人们的特点,可是在那个男权思想严重的时代,面对身份尊贵的皇帝来说,这就让顺治很不受用了。 偏偏顺治又是个脾气很坏的人,做事一意孤行,这样两个互不相容的人在一起,就免不了吵了小架,赌个气什么的。久而久之,顺治对于这样的摩擦,就耿耿于怀,每每想废掉皇后,另立新人。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表面的现象,那深藏在顺治骨子里的东西,其实是因为摄政王多尔衮。 皇太极死后,年仅六岁的顺治当了皇帝,但是做为孤儿寡母的顺治和孝庄文皇后,弱的弱,小的小,又怎能处理朝政,所以一切事务都交给了这两位亲王。此时的顺治不过是个傀儡罢了,摄政王在朝中的权利越来越大,随时都有谋篡皇位的可能。顺治对于多尔衮来说无疑是螳臂挡车,所以顺治有时不得不隐忍自己,表面上对多尔衮的所作所为大加赞赏,实际上是如梗在喉,欲除之而后快。 1650年,多尔衮死在喀喇城,多尔衮死后第二年,顺治帝亲临朝政,终于摆脱傀儡的帽子。对于多尔衮这样一个居心叵测的家伙,顺治从心中是既害怕又厌恶的,那么多尔衮为他定下这门婚事,想来顺治心中也不会很赞同的。好在博尔济特吉氏还是个年龄不大的女子,如果博尔济特吉氏能对顺治温柔贤慧一点,顺治也许不会废掉皇后。可是博尔济特吉氏并不如顺治想象的那样,反而心胸狭隘,不能容人,这让顺治似乎又看到了多尔衮那飞扬跋扈的样子。如此,在顺治与博尔济特吉氏结婚两年后,顺治不顾众朝臣反对,甚至不睬清朝宗法,以志趣不合为由,终于将博尔济特吉氏降为静妃。 顺治的第二位妻子是孝惠章皇后。她小顺治三岁,在顺治17岁时,先被聘为妃,后册封为皇后,此时,顺治是刚刚废掉了博尔济特吉氏。对于这样新皇后,顺治依旧没有产生爱恋的感情,尽管顺治的已到了情窦大开的年龄,也许正是如此,(历史人物 )顺治才对自己心中的理想伴侣做了更完整的描画。从顺治帝找不出废后的借口来分析,孝惠章皇后应该是个安静的女孩,但毫无个性可言,也就是说没有生活的趣味,更确切地讲,她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而这时,顺治的生活中突然有了董鄂氏,于是满腔地热情就转移了方向,本来就对她冷淡的顺治,就再也没有一丝好感了。幸而孝惠章皇后从不管他与董鄂妃的关系,更没有争风吃醋,而是安静地呆在自己的后宫,了度这青春如花的年华。 顺治的第三个妻子就是董鄂氏。据说董鄂氏是顺治十一弟的妻子,因为清初规定,后妃及王贝勒福晋、贝子、公夫人均派妇轮流侍奉皇太后。而顺治每天给母亲请安,经常出入宫邸,所以就认识了董鄂氏,也许是一见钟情,顺治从此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弟媳。这样的事情在历代宫闱中并不少见,董鄂氏毕竟是有夫之妇,两个人的来往并不是光明正大的,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后来被顺治的弟弟发现,就很严厉地斥责了董鄂氏,顺治知道后,竟然以皇帝的身份将将十一弟叫到跟前,不由分说地打了他一个耳光。十一弟回家后,前思后想,终于咽不下这口气,最后愤懑而死,顺治的这种行为可谓小人之举。以权势抢夺了自己弟弟的妻子,有点不那么仗义,可是谁让人家是皇帝呢,与皇帝没有道理可讲。 董鄂氏进宫后,先被册封为妃,顺治曾几次想废后立董鄂氏,终因没有借口,不了了之。其实顺治已经废了一个皇后了,不可能再力排从议,再演一场废后的闹剧了,顺治依旧不甘心,你们不是不让我立她为后吗?那我就立她为贵妃,并且将这排场做得大大的,名不能给,那我就给她实。董鄂氏封为贵妃的那一天,诏示天下,除了皇后,妃子是没有这种待遇的,而顺治帝为董鄂氏就破了先例。 虽然夺妻之事不那么光明,但顺治对董鄂氏的感情应该是很深的,可是好景不长,造化弄人。仅仅四年,先是他们仅有的一个儿子夭折了,接着董鄂氏就因病先顺治而去。这个打击对于顺治来说是很大的,顺治从小孤儿寡母,少有人爱,一直生活在叔父的阴影之下,及亲政之后,被国家大事所羁绊,更没有哪个人能走进顺治的心中。在经历了两个女人后,直到遇见了董鄂氏,顺治才真正感到自己象个有人疼爱的孩子,他能不珍惜吗?可是彩云易散,琉璃易碎,一切转眼已成空。 如果说顺治的脾气是火的话,那么董鄂氏的性情无疑就是潺潺的清水,不仅让顺治心平气和,同时也让顺治感到来自异 *** 情的魅力。董鄂氏死后,顺治追封董鄂妃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几乎把所有关于女人的尊称爱称,都给了这位陪伴了他四年的董鄂妃。 董鄂氏死了,永远地离开了顺治,顺治对于这个变故有些措手不及,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如此心爱的女人会突然离他而去?当初以为天长地久的爱情,转眼就成过眼云烟,那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皇位,又有什么可贪求的呢?就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你去了,我当和尚去。 顺治的妃子有记载的: 1。废后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 2。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废后静妃侄女、后来当了母后皇太后) 3。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康熙的生母,顺治在位时为佟妃、后来当了圣母皇太后,不过时间很短) 4。端敬皇后 董鄂氏(皇贵妃,也就是那个很出名的董鄂妃) 5。淑惠妃 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皇后之妹) 6。恭靖妃 博尔济吉特氏 7。端顺妃 博尔济吉特氏 8。恪妃石氏(她是唯一一个汉妃) 9。宁悫妃 董鄂氏(福全的生母) 10。贞妃 董鄂氏(据说是董鄂妃的妹妹) 11。悼妃 博尔济吉特氏(废后的堂妹,也是孝庄皇后的亲侄)
有的
康熙皇帝:顺懿密妃,王氏(?——1744),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1640——1709),为苏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女子。康熙二十余年进宫,时年大约十六七岁,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岁夭折)。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密嫔,雍正二年六月尊为皇考太嫔,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顺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岁。次年同日奉安。
裕勤妃,陈氏(?——1754),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闵之女。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庶妃,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雍正皇帝: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熚女。初为世宗藩邸侧妃,康熙三十四年,生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三十六年,生皇子弘昐。三十九年,生皇二子弘昀。四十三年,生皇三子弘时。世宗登极,雍正元年十二月,册封齐妃。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卒。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生,初入宫号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生皇六子果毅郡王弘曕,册封谦嫔。乾隆二年九月,高宗晋尊为皇考谦妃。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卒,年五十四。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女。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为宁妃。
懋嫔宋氏,主事金柱女。初入侍世宗藩邸,为格格。康熙三十三年,生皇长女。四十五年,生皇三女。世宗登极,雍正元年十二月,册封懋嫔。八年庚戌卒。
郭贵人,初封常在,雍正七年晋为贵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三月入葬地宫。
李贵人,雍正七年被封为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二十九日奉移泰陵妃园寝。
安贵人,乾隆十五年卒。暂安于殡宫。
海贵人,雍正三年为常在,十三年为晋为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二十七年四月葬地宫。
张贵人,初为常在,十三年晋为贵人。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老贵人,葬东陵苏麻喇姑园寝。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雍正八年为答应,十四年晋常在。乾隆五十年后卒。
马常在,雍正七年为答应,八年晋常在。乾隆三十三年卒。四十年十月葬地宫。
春常在,雍正十三年为常在。乾隆二十六年后卒。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为答应,八年为常在。雍正十年卒,乾隆二年仍暂安于殡宫,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雍正七年初为常在。雍正十年卒,乾隆二年仍暂安于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顾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吉常在,不详
苏答应,雍正四年已入宫,雍正七年后卒。
英答应,原名兰英。其余不详。
汪答应,不详
德答应,不详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乾隆皇帝:庆恭皇贵妃,陆氏,初封庆嫔,累晋庆贵妃。薨。嘉庆皇帝曾经被她抚育过,被嘉庆帝追尊为庆恭皇贵妃。
敦妃,汪氏,生一女,下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咸丰皇帝:庆妃张氏,咸丰九年九月初九日赐号为庆贵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为皇考庆嫔。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诏晋尊为庆妃。光绪十一年乙酉五月初三日卒,十五年奉安。
其实还有很多本来是汉人,后来入了八旗,像雍正皇帝最爱的年妃,年妃是年羹尧的妹妹,其实是汉人,是后来加入的八旗, 像康熙皇帝的妈妈佟妃也是汉人,本来姓佟, 入了八旗后,就把自己的姓改成佟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