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北宋强敌环绕,商品经济为什么还那么繁荣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7 12:07:15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发动了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之后先后征服南平,后蜀,后汉,南唐,吴越,北汉,基本统一全国。传九位皇帝,建国167年。而对于北宋的观念,大部分定义为“弱宋”,不仅取决于对外战争的失败,澶渊之盟的缔结,方腊起义的影响,靖康之耻的发生,对于宋朝的理解多为官吏腐败,政治无能,兵弱国小衰败的王朝 。然而确确实实在这样子王朝中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等等的重要改革和运用都是发生在宋朝,这样一个强敌环绕的北宋,在燕云十六州收复不回来,门户大开得宋朝国民生产总值居然是清“康乾盛世”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集市“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具体是什么原因缔造了这样的宋朝?

我曾见过很多夸赞宋朝的经济发达,说年收入达到八千万两,乃至一亿六千万贯的财政收入等等,然而怎么说呢。在宋代的《食货志》记载钱有铜、铁二等,而折二、折三、当五、折十,则随时立制。宋朝一般都是用铜铁铸造钱,后期的交子等纸币的流行,当时中原的白银大多从异国贸易流入,当时中原纯粹的银矿很少,当时的人工技术对于银的提取技术根本无法从大量的伴生矿石中提出。到了明清时期白银才开始大量的流通使用。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年收入一亿六千万贯就是一亿六千万两,相当于几百年后的提取技术较为先进占据世界一半银产量的波托西银矿二十多年的产量,宋朝虽然发达,但不至于强大如斯。

我们继续说说宋朝为什么可以在如此境地之下,还可以如此发展。

宋朝的大环境

我们先定一个大的环境,就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大环境,赵匡胤当了北宋之主之后,杯酒释兵权,把兵权和财政大权基本牢牢掌握在了中央手里,避免了唐朝的节度使制度的发生,同时留下了著名的勒石三戒: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基本奠定了北宋的重文轻武的基调,包括后期直接喊出“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之后的赵匡义的“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宋神宗的“政事之先,理财为急”,把理财致富提到了国家政策和官员考核制度,包括后期王安石提出的贷款银行制度的青苗法,自中唐以来松动的重农抑商政策都在为这个稳定的宋朝提供着前所未有的商业潮。

王朝的基底,农业的发展

北宋形成了租佃制度,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保障农民权力。既没有土地的客户向拥有土地的主户,租种土地,鼓励精耕精种,完成固定的份额或者分成,同时保障客户拥有脱离主户的权力,拥有自己成为主户的能力。实现产权和经营权的独立,可以保障租户多劳多得,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耕种积极性,同时增加了对于农具改造的创造性。

对于开垦荒地给予免税,降低税收和拥有这片土地的权力。宋太宗常常说到朕每念耕稼之勤,苟非兵食所资,固当尽复其租税。加上开垦荒地对于之后的财政收入和稳定流民拥有独特作用。所以北宋政府会租借农具,种子,耕牛,给予流民开垦荒地的优惠。同时会把部分屯田给予百姓耕种,让各地官员鼓励百姓开荒,纳入考核官员政绩的考核,这种上下同时使力的制度,在短短二十年增加了了212万顷耕地。

推广新的品种,改进农具,发行农书,提供最新的耕种技术。推广水稻新的品种,包括形成早中晚稻,在河北沿边屯田引种江东水稻,然后河南等地区相继使用。包括真宗对占城稻的研究观察推广。后期为了应对大旱大灾,发放种子和提供稻子种植经验时间的诏书。同时推广北方的粟,豆往江南地区使用。同时通过大量的知识分子,传播更多的种植经验,而不是靠自己摸索经验,出现了苏常熟,天下足的局面。

土地政策的改变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自开元时期船舶使得建立,到了中唐时期,重农抑商制度就有了很大的松动。北宋时期,在赵匡胤的集权之后。采取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顺应土地私有制度,允许土地买卖,朝廷不加与干涉,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样解放了一部分农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就会转向了手工业和工商业,出现了小商小贩的诞生,五行八作就是诞生于这个时期。

这个时候剩余的劳动力就会偏向手工业,纺织业,采矿业,和瓷器制造业,海上贸易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的富裕,刺激了消费,包括盐钞法,开放了私盐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坊市制度。划分商业区,住宅区,规定做生意的时间打破了坊市封闭,走向坊市合一,之后取消的宵禁制度,大量兴起的夜市,勾栏,瓦舍各种夜晚消遣娱乐中心的开放,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的消费力。之后向城外发展的草市和镇市,形成了很多小型城市,之后累计公2000多个,联系城市农村,提高商品的交换能力,提高商业能力,使更多的百姓城镇化,从事商业,促进经济繁荣。

经济思想的空前繁荣,动摇士农工商观念。

先不说宋神宗的理财为先,包括在北宋举足轻重的李觏,范仲淹,王安石都对于经济思想提出了看法。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李觏的“利欲论”夫礼之初,顺人之性欲,而为之节文者也,认为人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是自然的,只有满足这些欲望才能进行礼义,满足财富欲望是礼仪的基础,主张先富民固国。提倡商业,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借助商人的经营活动,改善封建国家的工商业管理。

范仲淹主张行通商之法,否认商业是末流,他反对对通商的各种禁制,主张从积极方面发挥通商对改善国家管理的作用。

王安石的“轻重敛散之术”,反对贵义贫利之说,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从其他领域开辟财富之法,放宽专卖产品,提出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给予商人更多的资本,给予更多的资助鼓舞人民创造财富。

这样子大量的农民从商,打破了之前的士农工商贫贱的等级观念,鼓励从商,加上之前完善的坊市制度,市场管理体系和被打破的宵禁制度,开放的夜市,促进了更多的人从事商业。

总结。

北宋的商业兴盛与国内相对安定的社会,较为宽松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统治者的重视密切相关。虽然这些政策随之也带来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但是我们今天只讨论商品经济。没有讨论北宋谁富裕,税收杂而高,士大夫无耻,阶级狂欢等等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5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