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列强为什么争着抢着借给清朝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清朝饱受西方列强的欺辱,被迫向他们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列强们曾经还干过一件事,逼着清朝向他们借钱!借钱这件事一般都是债务人主动向债权人提出借款的,西方列强为何强迫清朝向他们借钱呢?
众所周知,清朝末前财政出现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因素,所以不得不对外借债。比如在中法战争期间,清朝以两广总督的名义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1259万两白银。这时候正赶上清政府搞“洋务运动”,大兴实业,所以经常对外借款,不过这时候的借款,都是清朝主动要求的。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战争期间清朝战费紧张,不得不大借外债,因此通过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汇丰银行借款2965万两,之后又陆续借款达4000多万两。清朝虽然下了血本,但战争还是打输了,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清朝要在短期向日本支付两亿两的战争赔款,此外还需要支付3000万两的“赎辽费”,此外还要加上日本驻军费用。比如在1895年,清朝就要向日本支付8050万两白银,而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也不到9000万两,哪来的那么多的钱,只能去借!
清朝还没想好向谁去借钱呢,西方的“财神爷”却主动上门了!《马关条约》后不久,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期间,俄国、法国驻华公使就威胁清朝,如果不接受他们的借款,辽东半岛就归日本。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只能屈服,于是在这年的7月,清朝与俄、法十家银行组成的财团签订借款合同,共计借款4亿法郎,折合白银9896.8万两。
当英国得到清朝向俄法借款的消息后十分生气,于是他们选择与德国联手。等到1896年,清朝向日本第二次支付赔款时,英德两国跳了出来,与俄法争夺向清朝的借款权,甚至宣称“将不惜诉诸武力”。这些外国公使们每天都跑到总理衙门“咆哮恣肆”,逼着清朝向他们借款。
最后经过总税务司赫德的调节,清朝向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借款1600万英镑,折合白银9762.2万两。到了1898年,清朝再次借款偿还赔款时,西方列强又抢了起来,都逼着清朝向他们借钱。那么问题来了,西方列强为何这么好像,居然抢着向清朝借钱呢?
其实他们才没安什么好心呢!西方列强抢着向清朝借钱,看重的是背后的政治经济权益,扩大在华的势力。俄国向通过借款,插手中国海关的权力以及东北地区的权益,法国则向通过借款,获得在云南、两广地区的特殊权益。英国借款则是想独享在海关的权益,同时扩大在长江流域的权益。
另外这些对外借款是以中国的关税、盐税作为担保的,如果清朝到期后不能还本息,他们就可以直接在各通商口岸征收。从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正所谓“弱国无外交”,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只能任人宰割。
参考资料:1.《外债史话》;2.《清季外交史料》
众所周知,清朝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就不断地和诸多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在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又几乎都涉及到赔款问题。
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除割地外,涉及到赔款的有赔款2100万银元,折成白银约为一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之前战争过程中清朝在广州缴纳的“赎城费”四百万两白银,清朝合计向英方支付了约一千七百万两白银。
后来主要的赔款战争又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朝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战争赔款已高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那么,清朝所赔付的巨额战争赔款都是从何而来?真的只是简单的由清廷自己“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上图_ 洋务运动中出现的首批近代企业
上图_ 洋务运动推进了清朝电信事业的发展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要先简单地说明一下1840年以后清朝的财政状况和诸多不平等条约中的赔款情况。
在洋务运动前,清廷传统的国家年收入约为三四千万两白银,后因近代工业逐渐引进和进出口增加,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分别增加至六千万、八千万两白银。虽然清朝的税收看似有所增加,但赔款的数额其实也在增加,并且逐渐增加到了清廷东挪西凑也难以偿还的地步。
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赔款占当时清朝岁收的三分之一,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赔款已是当时岁收的三倍,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赔款连本带利已是当时岁收的十二倍。试想,诺大一个帝国哪怕就是不吃不喝也无力偿还如此巨额赔款,更何况自从1840年以后,清朝步入了多事之秋,处处都要用钱。
所以,清廷筹集战争赔款的过程并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简单和顺利,巨额赔款的款项来源有多种。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上图_ 《马关条约》原本,现藏于台北故宫
一、地方各省强行摊派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库有存银一千三百万两左右,各地地方存银八百万两左右。而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动兵军费达两千五百万两白银,赔款折合一千七百万两,英军抢夺财物又达六百万两。仅此三项加在一起即达四千多万两白银,而清廷的国库所存银两远远满足不了此项开支。
故战后清廷强令参战各省对赔款进行分摊,广东本就遭西方商品冲击导致民不聊生,同时战争破坏严重,却还分摊到了一千零三十万两白银。而其余省份,如江苏分二十八万五千两,浙江九十七万五千两,安徽也有六十一万两的分摊。
上图_ 各国在《辛丑条约》上的签署,以及李鸿章(左侧)和庆王(右侧)签署的都是花押 (画押)
又如《辛丑条约》中规定,条约刚签订后的1902年1904年三年间,清朝每年要赔付列强两千一百万两白银,而后每年递增至约两千多万两到三千万两左右的白银。由于赔款数额巨大,索款时间紧,列强又要求清朝先期赔款必须自筹偿付,所以清廷在朝廷没钱的情况下,故技重施,再次向各省进行赔款大摊派。
第一年的庚子赔款两千一百多万两白银摊派情况是这样的,首先朝廷户部下令各省加征多项杂收共计三百万两交到朝廷,作为中央赔款。然后余下的一千八百多万两白银则摊派各省,如四川二百六十万两,广东二百万两,山东九十九万两,湖南一百万两。总之最后各省共出一千八百万两。
上图_ 清 天顺祥银锭
二、向列强借贷
地方摊派虽能解决一时,但解决不了全部。如前文提及的,清朝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赔款数额越来越大,远不是地方财政能承受得了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向列强们借债然后偿还赔款就是必然的了。
如中日甲午战后,清朝因战败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该约规定清朝赔款两亿两白银,另有三千万两“赎辽费”,而清廷必须第一年就要拿出来一亿三千万两白银先交付给日本。清廷国库本就空虚,面临这一笔巨额赔款不管怎么挪凑也实在凑不出来了。所以英、法、俄、德等国趁火打劫,向清廷进行高息贷款。
上图_ 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斗的淮军
先是1895年的,清廷向俄国、法国借款四亿法郎,折银九千九百万两,年息达4厘,以海关做抵押分36年还清。接着到了1896年,清廷又向美国、德国借一千六百万英镑,折银九千七百万两,年息涨至5厘,同样是以海关做担保分36年还清。同年,又同英国、德国签订了《英德借款详细章程》,借款一千六百万英镑,折银九千七百万两,以海关收入、厘金、盐税为担保,年息4.5厘,分45年还清。清廷三次向列强的大借款共计3亿多两白银,但由于本金高,利息高,时间长,最后本息合计高达7亿多两白银。
《辛丑条约》中赔给列强的庚子赔款为4.5亿两白银,但因为清廷无力支付,故列强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将此赔款转为债务,令清廷39年内还清,年息4厘。清朝方面在慈禧太后为了保住自己性命而发出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指示下,无心也无力与列强争辩,只得对于列强的要求全盘接受,以至于庚子赔款若按期偿还,最后本息将达十亿两白银。
上图_ 清代税收票证,光绪年间山西省平定直隶州 地丁银执照
三、民间增收苛捐杂税
不管是地方分摊,还是清廷分期偿还外债,最后的赔款总是从民间而来。为了偿还赔款与外债,清朝上至朝廷下至地方,无不“苦心竭力”的进行搜刮。
首先是对朝廷传统收入大项的各地田赋进行了加征。
单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后的十年间,田赋加征的额度已增至百分之七十一,造成农民生活极度贫苦,各地民不聊生。
其次加征的还有盐税与厘金。
地方诸省把各种名目将近七百项的杂税摊入到盐税中,使得盐税由甲午战前的每斤27文涨至战后的44文。而厘金则是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设立的面向工商征收的税项,因一开始的税率为一厘,故名。但实际上因为厘金后来成为清廷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所以哪怕是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也没有被废除,反而一直保存并不断上涨。如四川面向烟酒的厘金到了1900年已加征至初定额的三倍,其税率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是巧立名目增设新税,这些为了赔款而开设的新税名目极多,且朝廷和各省均有开设。
如浙江增设“粮捐”,即根据粮食买卖的交易额每两收三百文;又有“房捐”,直接抽取十分之一,税率高至骇人,诸如此类新税各省都还有很多。
上图_ 清朝末期民间苛捐杂税严重,百姓赌博,抽大烟的现象越来越普及,社会风气越来越腐败
总的来看,清廷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经多次战败所累积的赔款数额巨大,远不是朝廷能够赔付出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清廷通过进行地方摊派、向列强借款以及巧立名目,在民间增收苛捐杂税来勉强维持。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向各省摊派,还是偿还外债与增收苛捐杂税,巨额赔款最终都落到了广大人民的身上。
可以说晚清向列强赔付的动辄几千万甚至数亿两的白银,实际上都是广大人民的血汗。并且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除了征税过程中贪官污吏中饱私囊,还有面对列强的无耻要求“照单接收”,都更是加重了人民的困苦,借款也多直接用于赔付,并没有投资到本国工业军事等领域的建设,也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与贫弱。
作者:李光彩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晚清七十年》 岳麓书社 唐德刚
【2】《中国近代史》 中华书局 李侃
【3】《天朝的崩溃》 三联书店 茅海建
【4】《甲午战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大谷正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晚清,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黑暗的时代,百姓们既要面临着清政府的压迫,又要面临着地主的剥削。那是一个充满黑暗没有光明的时代,那是一个只有当下没有未来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中华民族遭受了无数的屈辱,列强随意践踏中华民族的尊严,无数的珍贵宝物被列强毁于一旦。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列强烧毁的不只是圆明园当中的珍贵建筑,更是晚清王朝的尊严。但是,当时没有一个百姓站出来阻止列强,从表面来看,北京百姓的这种行为毫无民族责任感,但其实不然,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时代的悲哀。
列强与清政府的战争拿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是两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但其实,列强烧毁圆明园只是他们与清政府之间的战争,与百姓并没有什么关系。
提起这一事件,就不得不探究这件事爆发的原因了,时间要追溯到20年前的鸦片战争后,当时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中开放了5处通商口岸,自此列强打开了中国贸易的大门。
随着时间的流逝,列强认为原先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早已不适应现在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了,并且他们以为清政府早已明白了自由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处,于是便想与清政府再次修订合约,开放更多的口岸。
除此以外,英国政府还希望能够与清政府建立长久全面的贸易关系,希望两国能够建立使馆,互派使者。出于这种目的,英国使团向大清政府递交了公文,希望能够与咸丰皇帝进行会面,可是当时的咸丰皇帝根本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并没有接待英国使团。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英国的这一外交事件,是极其正常的,可是当时的清政府是一个已经封闭多年的政府,虽然已经经历了鸦片战争,但是依然沉浸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在当时的清朝统治者看来,自己乃是?天下共主?,像英国这种小国根本不配与自己接见。
咸丰皇帝之所以没有接待英国使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英国使者坚决采用本国的礼仪制度行鞠躬礼,坚决不磕头。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这却是导致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的起因。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从古至今,都是外来使者对中原皇帝进行三叩九拜。这件事不只是一个惯例,乃是中原王朝皇恩浩荡的体现,英国人不遵循这一礼仪制度就代表他们并不尊重自己。
所以,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考虑使团所提出的这些要求,中央政府告诉使团这件事由两广总督处理,等到英国使团到达广州之后,广州政府又说这件事由中央处理,就这样来来回回几年,英国人终于被激怒了,忍无可忍。在他们看来想要修改合约,只有战争这一条路了。
就这样,英法联军一路北上打到了天津大沽口炮台,但是当时的清朝主力军并没有集聚在这里,反而在京师。联军发现了这件事情之后,要求直接进京。联军进京后,怡亲王按照咸丰皇帝的要求,直接扣押了来访使团。
自古以来,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是?两军相争不斩来使?,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咸丰皇帝看到使团进京以后,以为联军会群龙无首,于是便派了39,000八旗军队前去进攻25,000的英法联军。最后英法联军5死46伤,而清朝的八旗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联军看到清政府违反了国际惯例之后,立马进攻京师解救使团。
最后,联军在圆明园内发现了使团,可是此时使团只剩19个人了,剩下20个人已经被折磨至死。面对这一情况,联军十分愤怒,准备烧了这个园子。本来也有人建议上会紫禁城,但当时的将军额尔金认为,烧毁皇城就相当于烧毁了北京,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不公平的。并且当时的圆明园没有设置兵防,所以属于不交战区,于是便烧毁了这里。
当时英法联军在烧毁圆明园的前一天,在北京城内贴出了公告,公告中讲述了清政府的行为,联军表明要进行报复,并且声称这场报复与百姓无关,当时的北京城百姓在清政府的压迫下,对这个政府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因此百姓们对于这件事情根本就没当回事。
阶级矛盾尖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陷入了一次次遭遇侵略欺凌,又一次次战败求和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使原本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在遭受屈辱的同时,中国也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作为一个有少数民族主政的政权,满清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极大的问题,首先在满军入关的过程当中,曾在多地进行过烧杀抢掠,这引发了当地百姓的怨恨,并且在满清政权的统治中,明朝势力一直都存在,这是对大清政权统治的威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收复民心,清政府在康熙五十一年曾提出?永不加赋?政策,这一政策指的是自此清政府的赋税数以此年为准,按理说,这一政策本该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但并不是这样,这一政策共实施了200多年,在这200多年民间依然动荡不堪,先后经历了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太平军起义等。
在整个封建王朝的历程当中,短时间爆发这么多场的大型起义活动的现象是极其少见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还是赋税制度。康熙年间的永不加税,仅仅是针对人口税一项。除此以外还有土地税和其他税收。雍正年间,曾推出?摊丁入亩?,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永不加赋?政策,名存实亡。
随着列强的侵略,清政府需要赔款的项目越来越多,政府把这些赔款分摊到了各项赋税当中,百姓们的负担越来越大,所以对清政府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在清政府火烧圆明园时,又怎会挺身而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4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