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魏国为何是首个变法的?变法需要哪些条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都想要将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这样既能够抵挡他国对于自己的侵略,也能够更快的拥有统一全国,成为霸主的能力。因此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都开始了变法图强的道路,战国时期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变革时期。而在七国之中,魏国是最先开始实行变法的国家,造成魏国称为七国之中的首个变法国家,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魏国内部政治相对比较稳定。
虽然随着当时战国时期的发展,社会的各种矛盾频繁发生,社会必然需要进行新旧状况的革新,但是能够带动这种新旧状况革新的,还是要在于当时领导者的主要目的。七雄并立的状况下,每一个国家都想要快速的发展自己,都想成为统一其他六个国家的霸主,因此社会中就出现了一种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然后统一全国的发展潮流和发展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楚国之所以任用吴起进行变革,最终目的也是实现“强兵”。商鞅变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所以说当时的魏国之所以首先要在全国进行变法,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实现国家的发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而魏国之所以能够率先进行变法,是因为魏国本身就是属于三家分晋中其中一家,并且魏国所占据的部分属于晋朝的主要统治疆域,因此魏国在统治过程中,直接的继承了晋朝大部分的统治内容。晋朝在春秋时期的霸业直接的影响着魏国的统治者,所以魏国的变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同时魏国还有一点是其他六国无法比拟的是,当时的魏国国内的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同时魏国的大臣也大都支持国家进行变法革新,变法的阻力相对较小,因此魏国的变法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下去。但是其它几个国家都面临着各种内乱,比如赵国内部因为统治者的选择问题发生了统治集团的分裂,齐国则因为田氏政权未得到承认,政局动荡,无暇顾及变法,秦国也经常因为王位的继承问题发生争斗。
楚国虽然是当时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其内部的统治较为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同时外部也有不断的战争,内忧外患的双重影响下,楚国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变法革新。所以在当时,只有魏国最先具备了变法革新的政治环境,因此魏国能够最先进行变法。
拓展国家领土的客观需要。
魏国变法之前的领土相对来说较为狭小,虽然占据着中原的大部分地区,但是由于魏国内部人口较多,根据商鞅在《商君书》中对于魏国的记载:“彼土狭而民众 ,其宅参居而并处 ,其寡萌贾息民 ,上无通名。”由此可见,魏国内部的面临着严重的耕地少,人口多的问题,粮食供应能力相对来说较为困难,所以统治者必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够是向外拓展自己的国土面积,增加国内的耕地,才能够真正地解决这一问题。
并且魏国处于一个中心地区,在魏国的四周有齐国、楚国、赵国、秦国,魏国在这四国的包围之下,一旦开战,四周都会受到的严重的威胁。如果魏国的国立强盛起来,那么魏国反而可以借助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向四周都能进行国家领土的扩展。因此魏国的统治者就需要让自己逐渐的强大起来,从而更好地向外拓展自己的领土范围,缓解国内的这种耕地不足的状况。因此这种拓展国家领土的客观需要就进一步促进了魏国率先走向了变法的这条道路。
魏国统治集团对于变法的支持。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拥有最高的国家领导权,一个国家之中要想实行强有力的改革变法,统治者的支持是必然需要的。而魏国之所以能够率先实行变法,正是在魏国的统治者魏文侯的支持下才能够实现的。魏文侯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位统治者,他自身也具备很强的治国才能,同时他本人也是一个比较能够虚心请教,心胸开阔的人,他的思想相比较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来说更加的开放,在众多的各家学说当中,他能够做到兼容并包,吸取每一家思想中的优秀部分,并且将这些内容都应用到魏国的改革变法当中,所以魏国的变法才能够获得很大的成功。
同时魏文侯也是一个十分爱惜有才之士的人,他礼贤下士,对于人才不管其出身,都委以重任,因此当时魏文侯在朝廷中的统治集团中,游学许多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状况也是十分的清楚,他们不仅赞同魏文侯实行变法改革,并且还积极地提出建议,促进魏国的变法,这就为魏国的变法提供了内部的动力支持,减少了变法在魏国当中所遇到的阻力,魏国的变法也能够在七国之中率先有效的实行下去。
而反观其他国家的变法改革,很多都是因为变法的内容影响到当时封建贵族和其它统治阶层的利益,因此受到了许多来自内部统治集团提出的反对意见,由于这些贵族统治集团在国家政治统治中拥有较大的权力,而变法者很多是来自别的国家,在变法的国家中缺乏权力的基础,使得这些国家在改革变法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所以魏国统治集团的支持为魏国率先变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在战国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下,率先进行变革就是率先掌握了作战的时机,变法的成功与否也是直接的决定了国家能够就此发展起来或者是衰落下去,魏国能够率先实行变法,是魏国迈出的成功的一步。
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对秦赶尽杀绝,给了秦国喘息崛起的机会。
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国,东边是新兴的韩国,在这种被压迫的环境下,想要不被吃掉并能对外扩张,只有想办法变强。魏文侯率先启用李悝实行变法,?重农?与?法治?的变法使魏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高速发展,很快就国力继续上升;同时也开始了不断的东征西讨。公元前413年李悝率领魏军冲破了秦军西河防线; 公元前409年,? 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直扑秦国,准备进入渭河平原。在今陕西华县一带与派驻重兵把守的秦军进行决战并取得大胜,之后完全占据了西河地区 。
到了公元前389年,秦国举全国之力调集五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被魏国占领的西河郡,准备夺回失地;虽然驻守的吴起只有5万兵力,但胜在装备精良,并且士气高涨,还就是将人多势众 的秦军一举击溃 ,这一仗直接导致秦国国力大衰。如果这时候魏国乘势前去吧秦国灭了,几率应该有八九成。但这时候的魏国却把重心放在了齐国、楚国和赵国身上,并没有向秦国继续推进,这给了秦国难得的发展机会。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后,仿制魏国,启用商鞅进行变法,而商鞅的变法也是参照李悝的思想。而作为霸主的魏国在逢泽之会后却遭到了各国的不断围歼,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元气大伤,退居成为二流国家。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后逐渐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到了公元前307年秦昭王即位后,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经过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长平之战后开始了一统天下的步伐。如果当初魏国不四面开花,而是一步棋下到底将秦国灭掉,说不定一统天下的还就是魏国。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为了增强国力、称霸天下的欲望。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产生了土地私有制,贫富差距加大,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条件,各阶层的思想家门开始提出自己的构想,其中比较成功的有秦国的商鞅,魏国的李悝(KUI),一方面变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这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以变法的国家开始强大起来,其他国家就效仿了。
一、魏文侯变法:
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是魏国,公元400年前后,魏文侯先后任用一批有识之士进行改革:李悝和吴起是其中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李悝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重要的官职由有才能的人来担任,有功劳的人才能享受优厚的俸禄。由此改善了吏治,同时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在经济上李悝又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在法制上李悝强调法治作用,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目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但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军事上魏文侯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魏文侯变法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
二、齐威王时候的邹忌变法,叫《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和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几乎是同时的。
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
秦国的都、乡、邑、聚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地点处。商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管理广大居民,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轻罪用重刑。将魏国李悝的《法经》颁布实行,还增加了连坐法。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与后代的保甲制度相同。商鞅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
推行县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
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的该措施是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符合法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秦国的统治。然而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四、吴起变法
变法的内容归纳如下:
(1) 均爵平禄。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即先辈如有功受爵禄,后代子孙虽无功,亦可承袭享有爵禄,而后来一些在战争中立大功者却无爵禄,极大地伤害了将士的积极性。吴起乃“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另外“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吴起要取消世
袭的封君、世袭的爵禄,用从封君那里得到的爵禄去奉养经过挑选的有功将士。
(2) 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
“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
(3) 春秋至战国时期,楚国用武力灭掉许多国家,开濮地、伐杨粤等,得到了广大领土,但都未及开发。吴起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方去开发。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这是一种新的拓土殖民形式。 “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江南归入楚国势力范围。
公元前400年前后,魏文侯先后任用一批有识之士进行改革,李悝和吴起是其中代表人物。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是魏国。
李悝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重要的官职由有才能的人来担任,有功劳的人才能享受优厚的俸禄。由此改善了吏治,同时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政治
由此改善了吏治,同时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经济
李悝又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法治
李悝强调法治作用,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目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但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军事
魏文侯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前言
前面两篇历史连载的引子已经写完,接下来校尉将对于战国中的七个国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完成对《秦一天下》部分的梳理。 《秦一天下》 将对战国七雄分别进行阐述,将分为《魏国篇》、《四国篇》、《赵国篇》《秦国篇》四个章节,希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战国的历史。
学识浅薄,若有遗漏处,敬请诸君指正。
魏国篇
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的大争之世——战国。
魏国的始祖是毕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周武王伐纣之后,毕高被封在毕,后代于是就以毕为氏。毕国亡国后,毕公高之后毕万入晋。事晋献公,以功封于魏地,是为魏氏之祖。其后世为晋卿。
晋献公死后,四子争位,是时毕万之后魏犨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返国立为晋文公,而令魏犨为大夫,是为魏武子,魏渐强。
公元前453年,智襄子率韩魏之师围攻赵氏基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三年不能攻克,赵无恤遂策反魏桓子和韩康子两家,反攻智氏,杀之并分其地。韩、赵、魏三家分晋局面形成。
战国初期,封建经济已经占据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我们都知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
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升级 。历史上每次科学技术的变革总是会带来或者推动着社会的变革,战国也不例外。
垄耕法的出现和冶炼技术的升级,是推动着西周历史从春秋的争霸走向战国的兼并的关键。
垄耕法 是在高于地面的土壤上栽种作物,达到提高地温,防旱抗涝的一种耕作方式。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垄作耕法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
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
利于集中施肥。
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绝对是无穷的,耕作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粮食产量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我们都知道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名闻天下,青铜冶炼技术高超,在这之间, 冶铁技术 也渐渐发展了起来,郭沫若先生对于管仲 “官山海” 的分析提示我们,早在齐桓公时期,冶铁技术就已经趋于成熟,铸铁为耕具提高了农业生产。
耕种技术和铁制农具的应用在带来更多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人口,这也意味着需要各国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养活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竞争,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现在的中国拥有了14亿人口,如果不是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我们可能有很多人因为粮食不足而死去。
尽管如此,当今社会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最近的热词“内卷”就将我们现在劳动者的情形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此,我们就不过多赘述了。
话说回来,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从西周传下来的旧制度已经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了,同时作为从晋国分离出来的魏国,立国初期的运气很不好,魏国的国土,包括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基本都位于中原的腹地。魏国的东面是齐国,西面是秦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赵国,夹在中间的魏国,在地利上处于劣势。
魏国崛起
当时的魏国,在变法之前面临的局面是在外部环境上,诸侯之间的征战日烈,外部的军事压力日益增大;内部经济上,魏国本身就是晋国中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富庶程度上,魏国不如韩国,在军力的强悍程度上,魏国又不如赵国。
为了增强魏国实力,魏文侯任用李悝(kuī)为相,变法图强。
李悝
在魏国立国的早期,李悝并不在魏国的权力中枢之中,他曾经担任过中山相和上地守,这两个地方,都是在毗邻秦国的西北边境上。
早年的李悝,曾经多次率军和秦国交战,而他得到魏文侯的赏识,一是因为他的老师子夏是魏文侯的重臣,二则是因为他的变法思想,切中了魏国的时弊。
在经历了数年地方官磨砺后,李悝最终成为魏国重臣,开始全面推行他的变法主张。
李悝的变法主要分四个方面:
第一:
废除奴隶制时代的世袭制度,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取消旧贵族原本享受的世袭俸禄,用来招募贤才,发展生产。
第二:
正式废除了中国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力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废除原本井田制制度下的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同时,对国家境内的所有土地进行测评,估算国家的土地产量,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分配给农民土地,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
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
第四:
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李悝变法的第一条,是对残存的奴隶贵族世袭制度的最后颠覆。世袭制的废除,向各国招纳贤才,使魏文侯统治时期的魏国有了英才荟萃的局面。战国时人员流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士”这一层,像苏秦张仪等都是鲜活的例子。李悝变法的举贤任能就给各国优秀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发挥的舞台,任其展现才能。这也成为魏国富强的基础,毕竟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最可贵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李悝变法的第二条,是对中国传统井田制度的最后颠覆。井田制度经过春秋时代的连续动荡,早已经名存实亡,也成为奴隶主贵族维护封建制度的一个口实。尽地利的实施,使魏国的土地面积在这一时期快速增长。传统的奴隶主贵族经济被彻底打破,大批原本属于奴隶主贵族的庄田,通过开阡陌的方式,转入了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手中。魏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在此过程里完成。完成土地改革的魏国,人心稳定,税收增加。
李悝变法的第三条尤其了不起,它将国家的各个方面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不仅为魏国的强大筑牢了法治的基础,同时它还对其他国家的变法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方方面面的建制,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它都是被后世各类学者推崇的法律典范。就连我们今天也是在继续走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
变法的第四条,对于当时的魏国是最直接的。通过武卒制度的确立,魏国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当时的战国军事界,有“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的说法,即魏国的武卒战斗力,一度是整个战国版图上最强大的。
这四条的实施,不但在当时成就了魏国的腾飞,也成为不久的将来,诸多变法家奔走列国,进行变法图强的内容范本,之后再秦国变法的商鞅可以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战国诸侯中第一个变法者,魏国的国势,在 魏文侯 在位的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在位的50年,是魏国雄霸天下,称雄于诸侯的50年
魏文侯在位时可谓人才济济,任用 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 等人,富国强兵。北灭中山国,西取秦西河之地,一举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特别是文侯时期启用吴起,采取武卒制,对于征战频仍的战国来说非常关键。
魏武卒
魏武卒 装备精良,皆以重装步兵为主,《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意思是说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就是重甲的别称)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魏武卒的人员选拔及其严格,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特种部队了。
武卒的编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为基本的作战单位,类似的一个团。需要打战的时候再灵活编制,设将军一人指挥。这种编制,充分体现了魏武卒的指挥系统在作战中的灵活性,能达到如脑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样。即便是战败了,也是可以迅速的组建军阵——不管各军队士兵是否相识,在这种各级将官存在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组合起来
在战绩方面,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 阴晋之战 ,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 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公元前405年,吴起率魏武卒协韩赵在龙泽大败齐军,杀死齐军三万,次年,攻入齐长城,齐庭震恐。
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间,任用吴起进行改革,国力继续上升,不断东征西讨,夺取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为后来政治中心的东移打下基础。等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时候,魏国已经称霸中原长达百年。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史称逢泽之会。正式标志着魏国成为新一代的霸主。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漆及富丘两地。因为卫国是魏国保护国,魏国无法坐视不理,于是立即联合宋国出兵助卫反攻,魏卫宋三国联军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赵国被逼闭门防守,并派人向齐国楚国求救。魏卫宋联军于是包围邯郸,希望一举歼灭赵国,以解除被诸国包围之局。
历史上著名的 围魏救赵 出现了,田忌在军师孙膑的建议下于桂陵大败魏军,但是魏国并没有伤筋动骨,反而继续攻破了赵国首都邯郸。
逐渐衰落
在接下来的在 马陵之战 中,孙膑 减灶诱敌,设伏聚歼 ,杀死魏国主将庞涓,歼灭魏军10余万人,并俘虏了魏军的主帅太子申。
至此,魏国实力受到严重削弱,从头号强国顿时沦为二流强国。魏国称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屡次受到周边邻国的进攻,尤其是西边的秦国崛起,对于魏国威胁甚大。虽然在其后的岁月中勉强合纵连横,但是基本已经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公元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发动了歼灭韩魏联军的作战,史称 “伊阙之战” 。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余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
战后,魏国、韩国精锐损失殆尽,再无力量单独抵御秦国,因此求助于赵国。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 长平之战 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国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丞相 平原君 的妻子是信陵君魏无忌姐姐,平原君赵胜多次向魏安釐(僖)王和魏无忌送信,请求魏国救援,魏安釐(僖)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秦昭王得到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安釐王,魏安釐王惧怕,就派人通知晋鄙停止进军,留在邺扎营驻防,名义上为救赵,实际在观望形势的发展。
信陵君只能假传魏安釐王的命令要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表示怀疑,不想交出兵权。此时的信陵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让朱亥动手,用铁椎杀死晋鄙,强行夺权。
信陵君 统领晋鄙的军队后,精选士兵八万开拔前线。与此同时,楚国也派出春申君黄歇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邯郸之围,并于公元前247年与其他五国联军,对秦国的侵攻军迎头痛击,攻秦至函谷关,秦国大败。
信陵君通过窃符救赵,合纵攻秦获得了巨大的威望,魏王担心他会危及自己的地位,所以将其罢免。信陵君知道自己不能再获得魏王的信任,便交出兵权,回到自己的府邸,整日喝酒于夫人为乐。不久,在沉闷苦恼之中,信陵君因酒色过度死去。
秦国知道信陵君死后,便加大对魏国的攻伐力度,魏国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在苟延残喘中度日灭亡。
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投降, 魏亡 。
魏国在战国中第一个开启变法,并且成功,将其推上了霸主的地位。它的崛起靠着魏文候和魏武侯的开明和政治魄力,知人善用,任人唯贤。但是它的衰落过程却仅仅从 魏惠王 这一代就完成了,他即位时正是魏国最鼎盛时,但是在以后的战争中, “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放任人才外流,而作使秦国崛起。
其后,魏安釐王更是因为猜忌而罢免信陵君,自毁长城者莫过于此。
正所谓,守业更比创业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3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