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隆中对的战略决策是没有错的,特别是前期错,在中后期没有根据局势的改变而改变取荆州这个战略意图就已经错失了先机,荆州在刘备集团打完汉中之战前后,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反而是诸葛亮后期第一次出祁山的战略意图更加符合汉中之战前后,夺取天下的战略方针。汉中之战已经打到了男战女运,而称汉中王之后,更大的错误,就在于关羽北伐襄樊。如果集中优势兵力,将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作战方案提前到这个时候进行,也就是将关羽的北伐襄樊改变为出祁山占据陇右,才更加符合隆中对的国策。
庞统和法正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要放弃荆州,但是还是主张过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荆州问题上。也怪庞统法正死的早。刘备鼎盛时期的军力应该比诸葛丞相一次北伐的局面好,曹操又是在汉中刚败,而诸葛亮在刘备败家夷陵之后,种了几年田平叛南中,然后传授南中牛耕技术和采桑耕织技术。说明当时南中这块地区还是很落后的,还不如放弃荆州,让东吴和曹魏两家去争夺。主力屯田益州,开发雍州和凉州,隆中对的问题出在跨有荆益这句上面了,荆州是四战之地,不是根基之地。
统一天下正确的策略应该是走秦、汉、隋、唐的路线,夺下益州之后,舍弃荆州,逐步把荆州让给东吴,令其和曹操互相牵制,然后全力拿下关中。坐拥益州关中以后,向西向北打野发育,东边南边守住潼关和武关,时不时的出关去搞搞事情;等到曹操孙权打到一定程度了,兵分三路,北边出萧关东进并州,南边出武关攻南阳,中间出潼关攻洛阳,拿下河东和洛阳天下基本上就稳了。总之一句话,以关中和益州作为基本盘,只要自身内部不出问题,就能问鼎中原。
不管是较短的时间统一天下还是长期的分裂后最终胜出,后者是秦和隋,前者是汉和唐。隆中对要改的,只可能是刘备的想法,让刘备放弃强攻天下,夺下益州之后,继续割荆州吊着孙权,让孙权没机会夺下荆州,之后再等孙曹相争时出兵北上,时刻让孙权觉得他最大的威胁是曹操,而非自己,才能保住自己的安全和后方的稳定。诸葛亮的谋划是站在曹操南下前的角度,最关键的是要形成稳定的割据态势,未能如愿的原因也是这个,一在于赤壁之战后淮河-襄阳-汉中的南方割据防线没有形成,二在于南方割据势力内部也是各怀鬼胎,孙权不可能允许荆州出现不安定因素。
历史也证明了,之后南朝期间多次发生荆州军阀挥师东下恫吓王都,而刘备本身也确实不是信得过的对象,对孙权的威胁也看得出。在双方不能推心置腹的前提下,作为自保之计,孙权夺取荆州倒也无可厚非。回头再说隆中对,或许毛文龙的讲法是有他的道理,如果蜀汉放弃荆州,则孙刘联盟绝对稳固。在曹操地盘休养生息不足的时候,孙权出荆州或者攻合肥,蜀汉集中兵力取陇右再图关中,就可以形成北周或者秦国的稳定割据范围,而历史也多次证明,这种割据范围是对中原最有威胁的割据。问题还是出在执行上,刘备这边一直没有贯彻孙刘联盟。
打汉中之前,刘备割了荆南两郡给孙权,以为孙权就满足了。特别是拿下汉中之后刘备集团有些飘了,刘备自称汉中王有和孙权打招呼吗?你们一个是魏王一个是汉中王了,那我孙权是啥?你们都没把我孙权放在眼里呀。后来关羽骂孙权,是狗这个联盟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紧接着关羽打襄樊也没和孙权商量,这是对待盟友的态度吗?好歹你知会一声,我打襄樊,你打合肥,大家配合瓜分曹魏的地盘。所以孙权才会背刺。这个方案出炉时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后来情况变了,相应的应该修改战略,换执行方法,为什么说毛文龙是伟大的战略家,他应该是,第一,看到了割据巴蜀秦川的机会和利好,第二,认识到了荆州在刘备入蜀后的客观尴尬地位,第三,必然想到了秦灭六国和北周吞北齐的历史。
综上,隆中对原定计划比较偏稳,在实际操作中,蜀汉走到那一步,想完全按照两路进军拿下曹魏是不可能了,最好的当然是借机吞掉东吴,自己直接与曹魏争天下,其次才是继续联吴抗魏。所以历史人物已经按此进行过一遍了,只不过结果失败,所以后面诸葛亮只能继续按照原有计划施行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这个策略是诸葛亮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第一,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刘备的最终目标是“信大义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但曹操集团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以弱胜强”,其地位日益巩固,诸葛亮看出了他的军事优势(今曹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因而作出“不可与争锋” 的结论;又在这个结论之前着一“诚”字,强调了要尊重这个客观实际的意思。既然如此,能不能向东发展呢?诸葛亮又认为,向东发展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东方的孙权集团是当时长江以南的最大割据势力,他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其地位也比较巩固。他跟曹操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大,据此,诸葛亮又作出了“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的结论。“为援”,就是把孙权集团当做反曹的同盟者或牵制曹操集团的力量。 第二,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他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益州也是一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个天然的粮仓,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占领这样的战略要地,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霸业”自然就有了根基。接着又引用汉高祖凭借益州这块根据地夺取天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的论证了夺取益州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又看到刘表、刘璋这两个集团的弱点,指出刘表必然“不能守”住荆州,而刘璋的内部也极不稳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恰恰给刘备提供了可乘之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夺取荆、益二州的计划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他两面受敌,这样形成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诸葛亮 的这番对策,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是完全可行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对形势前景的分析中,特别强调“人谋”的作用。例如谈到曹操集团的“以弱为强”时就着重指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又指出孙权集团地位的巩固,也跟“贤能为之用”有关。最后又向刘备提出“总揽英雄”的建议。这就表明尽管刘备目前处境很难,但只要“人谋”得当,成霸业、兴汉室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兴复汉室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1.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外交上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并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 3.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率领荆州之军攻击宛城、洛阳,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攻打秦川。
谈起诸葛亮人们都肃然起敬,他率先提出了隆中决策;身体力行协助刘备夺取荆益两州并建立蜀汉帝国;攻心为上安定南中,不忘初心北伐曹魏。无论人品、还是能力都堪称后世贤臣楷模。时至今日,他已经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凭《隆中对》一鸣惊人,令人刮目相看。可见,隐居时期的诸葛亮并没有两耳不管窗外事,他不是皓首穷经、终老山野的闲人。他对天下大势、政治格局、动态新闻是有研究的。因此,他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大局观。所以,他出山辅佐刘备,很快解除了刘备颠沛流离、东奔西跑的困厄。让刘备的势力得以发展和养大。
不过呢,蜀汉建立后,并没有实现“北定中原”的战略构想。与隆中对中的愿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相差其远。为什么刘备及其战友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了一辈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已奋斗了一生,终没实现隆中对的愿景呢?
一代伟 人毛泽东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家,对诸葛亮的观点之曹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没有异议。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也没有表示反对。
在毛泽东看来,隆中对最大的失误就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因为,在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时候,相对而言刘备兵微将寡,实力最弱。曹操统一了北方,占据中原,兵力、财力优势巨大。孙权继往开来,三代据守江东,实力比刘备强得多。
而刘备、诸葛亮开始时,就以隆中对为战略指导原则,进行兴复汉室的实践活动。似乎没有考虑到蜀汉本来兵力就少,你再兵分两路,力量被进一步削弱。尤其是,荆、益军团出征后,根据地都要留兵把守,看似兵分两路,实则军分四地,容易让魏、吴各个击破!事实上,关羽失败,与隆中对有一定的关系。
荆、益两州相距千里,中间有重峦叠嶂阻隔。要协同作战,很难步调一致!无法集中力量,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所以,隆中对确实存在问题。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料定天下三分。说的就是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给他制定了《隆中对》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备受后世的推崇,被称为千古绝唱。可是,这个《隆中对》究竟有没有问题呢?我们从它的执行来看,最终它没有成功,那么它肯定是有一定的问题的。
《隆中对》的主要内容是,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先取荆益,后分兵两路北伐,一路由刘备率领,出兵关中。另外一路由一员上将率领,出兵宛洛。这样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我们看这个《隆中对》,里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主观臆测的成分。这样,按照合理的部分进行的行动获得了成功,而不合理的部分造成了失败。可以说,刘备是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作为一个战略设想,《隆中对》的合理部分是,首先,它明确提出了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明确指出,刘备集团最大的、不可调和的敌人就是曹操。而刘备能够争取的盟友就是孙权。要对抗曹操,只有联合孙权才有可能。
第二,它指出了刘备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夺取荆益,建立基业。刘备当时兵微将寡,在刘表的地盘寄人篱下。他没有发展的方向,在彷徨忧虑之中。
诸葛亮的《隆中对》可谓一下子打开了刘备的视野,使得他如拨云而见青天。刘备戎马半生,只是在战争的漩涡里拼杀,还没有深切的去想这样的战略方案。这样,刘备对将来有了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按照《隆中对》里的合理部分,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并且利用赤壁之战的战果,占据了荆州里面的五郡,出兵益州。
经过激战,刘备先灭刘璋,后占汉中,占领了整个益州。这时,刘备的事业达到顶峰,他也进位汉中王,占领上庸,准备进行《隆中对》的下一步计划。
但是,在这个时候,《隆中对》中的不合理的成分也显现了出来。它直接给刘备集团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当关羽进行《隆中对》两路北伐的第一步,夺取襄樊,为下一步出兵宛洛做准备的时候,一切都出现了变故。
关羽在发动襄樊战役的时候,时机、战术、兵力都占选择得当,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可是,当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孙权为首的东吴集团突然败盟,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在回军时候,部众离散,只得走保麦城,被东吴擒杀。结果,《隆中对》的后半部分没有实施就夭折了。
为什么《隆中对》的后半部分,分兵两路北伐的规划,没有执行就破产了呢?这是因为,这一部分是诸葛亮脱离实际的设想,严重违背了现实。因此,才会遭到了失败。
这一部分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把孙权的态度计划进去。在整个《隆中对》中,对孙权的东吴集团就只有一个评判,那急速?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在规划的北伐时的战略,也只对孙权集团有一个预判,那就是?外结好孙权?,可是如何结好却只字未提。似乎孙权与刘备的结好是理所当然的。
这只说明了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的一厢情愿。诸葛亮根本就没有重视东吴集团,没有认真研究东吴的战略企图。他根本就没有把孙权败盟的可能性计算在内。这是导致《隆中对》失败的根本原因。
东吴是一个独立的集团,它的三代君主都有争夺天下的企图。孙坚、孙策两次进出中原,但都壮志未酬。到了孙权这一代,虽然孙策对孙权的评价是,孙权有保有江东之能,但是,孙权也是有争夺天下的志向的。
孙权和周瑜、鲁肃、吕蒙都有全据长江,北向争夺中原的意图。但是,随着周瑜早死,孙权屡次出兵淮南失败,使得孙权开始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在这种考虑下,孙权把全据长江,保有江东放在了首位。这就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发生了战略冲突。
按照《隆中对》的设想,荆州是两路北伐中的指向宛洛的一路的出发地。刘备是绝不可能让给孙权的。而孙权为了全据长江,保证自身的安全,他必须要占有对自己至关重要上游的荆州。这个问题,是双方的主要矛盾。
由于这个根本上的战略矛盾,不解决好荆州的归属问题,刘备结好孙权是不可能的。可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根本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一句简单的结好孙权,没有任何具体的措施,这是战略上巨大的疏漏。
因为诸葛亮的《隆中对》两路北伐的方案是基于结好孙权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结好孙权,那么他后面的两路北伐就是一句空话。可是,我们可以看到,他没有做如果不能结好孙权的预案。这使得后来刘备集团面对东吴集团的败盟时,根本就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而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就汲取了失败的教训。他按照当年郭嘉给他的战略,判断刘备和孙权?急则相保,缓则两图之?。对刘备和孙权采取守势,最终等到了两者自相残杀的一天。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则没有曹操的发展的观点,它只是一厢情愿的预计孙刘联盟牢不可破,可没有想到,孙权集团也是有自保的战略需求。这使得在刘备的实力大大加强,而且占有上游,对孙权集团的威胁远远超过曹操的时候,孙权集团的态度会发生急剧的转化,甚至反目成仇。
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得《隆中对》遭到了失败。而《隆中对》的两路北伐,似乎有兵力分散的嫌疑。但是,如果和孙权结好,在荆州方面,有孙权的协助,是可以胜任的。如果和孙权交好,那么真的会如诸葛亮的《隆中对》里说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但是,由于忽略了孙权集团的需求,没有发展的眼光,使得孙权最终败盟,使得《隆中对》最终半途而废。而且,由于没有做出自己实力增强,会引起孙权集团态度的转变时的预案,这使得刘备集团遭受了意想不到的挫败。因此,刘备集团可以说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1、《隆中对》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当时诸葛亮是这样对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诸葛亮认为,自董卓在洛阳专权之后,东汉政权已形同虚设,而此时各路豪强割据一方,相互之间征战不断。随后,诸葛亮列举出了几个他认为值得重视的割据势力。此时曹操已经逐渐占据北方,手中有百万大军,更是挟持着汉献帝,以刘备目前的实力,对抗曹操无异于以卵击石;而此刻东吴孙权虽然整体势力比不上曹操,但是自孙坚开始,孙氏一族已在江东经营了三代人了,因此根基稳定,并不是刘备可以撼动的,只不过有曹操这个威胁的存在,因此孙权是可以结盟的盟友。说来说去,目前刘备能争夺的就只有荆州与益州这两块领土了。如果有一日,刘备可以一举占据荆州与益州,就有了与曹操和孙权抗争的资本。等到时机成熟了,刘备就可以让一员大将领兵,以荆州为根据地,直攻洛阳。刘备则率领荆州与益州的大军攻打关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收复中原,最终光复汉室了。
2、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3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