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唐朝中期的皇帝为什么不削藩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907年,节度使朱全忠逼迫唐哀帝李祝退位,大唐灭亡。大唐末期的时候,节度使们的势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非常庞大,为什么如此强盛的大唐王朝要允许这些藩镇日益猖狂下去,而不和汉朝时候一样削藩呢?其实,唐朝不是不削藩,而是当时的外患太严重,而且藩镇的势力又太强大,唐朝的皇帝光靠自己的政府军很难和这些藩镇匹敌。
唐肃宗开始,唐朝的中央就已经开始和藩镇抗争,但是因为安史之乱才平定,国力大损,根基不稳,所以对藩镇的态度也就比较和缓,没有这么急功近利。其实,只要是一个将领手里有士兵万人,那么他就足以成为皇权的天然威胁,这些节度使就是如此,所以针对他们,皇帝自然有相关的应对措施。例如秦汉时期,必须有皇帝的另一半虎符,军队才会乖乖的听将领的命令。而军中还会有一些各朝各代都有的措施,例如将将领的家人当做人质留在京城,京城乃天子脚下,是皇帝的直接辖区,这些人质的生杀大权自然也就是皇帝说了算,为此他们也会有所忌惮。其次,就是军中不得乱杀人,因为如果能够乱杀人的话,那么培植忠于他自己的势力就太方便了。
但是,唐朝的藩镇基本上这些禁制都不存在,他们就好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手里握有受封土地的赋税权、人民所有权、军士们的调用权,可谓是军政财务一手抓,这样的地方势力,和割据势力其实相差不多。不过,藩镇之中也分几种类型,根据近代史学家张国刚的研究《唐代藩镇研究》可以发现,这些藩镇的存在其实是一种动态平衡。
真正需要处理的藩镇其实是河朔割据类型的,割据地方,其实就相当于和中央对着干,就是大逆不道。唐朝的藩镇因为节度使的权力非常的大,所以他们也想和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有争权的能力,想要互相兼并扩大自己的势力,最终图谋天下。
但是藩镇之间的势力其实相差不是很大,也就是说藩镇之间谁都不服谁,但是又谁都打不服谁,于是就平衡了。因为这些节度使的权力很大,政府自然不想让他们长久的存在,但是又无奈政府的势力不足以毁灭他们,所以只好放着不管。
这就是藩镇存在的问题,唐德宗的时候,曾经爆发过和藩镇的战争,因为唐德宗如果击败一个藩镇,那么就会逐个击破,直到将藩镇完全铲除,所以这些节度使们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中央政府,唐德宗很愤怒,但是无济于事,中央和藩镇的战线连绵数千里,几乎把整个大唐帝国赔进去了,这场战争差点导致大唐早几年灭亡,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中央保留武装,有可以和藩镇节度使谈判的权力,节度使们假意说皇帝还是九五之尊,两全其美。
朝廷姑息养“藩”
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藩镇也指节度使等管辖的地区,以及所统辖的武装力量。
安史之乱平息后,藩镇数量激增。当时众多在平叛过程中立有战功的将领需要封赏,于是朝廷任命了一批节度使。这样委任的节度使很多,以致“方镇相望于内地”。同时一些已经归顺的安史旧将需要安置。朝廷担心他们降而复叛、战端重开,因而对他们采取了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镇(即黄河以北三镇,包括魏博、成德、幽州)安置他们,任其为节度使。将这些反覆乱臣、悍将安插在朝廷鞭长莫及的河朔三镇,并委以节度使重任,后患无穷,种下了日后长期动乱的祸根。
藩镇的问题主要出在权力过重,没有制约,朝廷失控。唐初藩镇仅仅掌管所属地区军队(不是全部)。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军队;同时委派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分别负责考察官吏,视察战乱或受灾地区,管理财政,主持屯田,调运粮食等。不久,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都由节度使兼任;不但如此,节度使还管辖所属各州刺史。于是,境内全部军队都归节度使掌握,并握有政权、财权等各项权力。他们在境内任意扩充军队,任命官吏,征收赋税。不向朝廷报户口,不让朝廷在其辖区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河朔三镇迅速坐大,拥有跟朝廷抗衡的实力。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召募军人子弟,作为卫兵、亲兵,称“牙兵”或“牙军”,待遇优厚,不胜骄宠,年代久远,父子相袭,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牙兵本是藩镇用以护卫自己及冲锋陷阵的私人部队,后来因势力扩张,变为挟制藩镇的可怕力量,他们“变易主帅,事同儿戏”。成德、幽州两镇及其他一些方镇也无不如此。牙兵逐帅、杀帅之风沿习200年之久。至五代,此风依然很盛。
河朔三镇历任节度使共计57人,由朝廷所委任的,不过4人。其余或世袭,或自立,或牙军拥立。
唐宪宗曾与宰相杜黄裳讨论藩镇问题,杜黄裳说: “德宗自经忧患,务为姑息,不生除节帅,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
大意是说,唐德宗对藩镇一意姑息,节度使活着时,不敢将其免职。节度使死了以后,才敢派宦官前往“考察军情”。宦官受人贿赂,回到朝廷,就专说此人好话,朝廷于是将代表节度使权力的标志“节铖”授予他。当时朝廷根本就不能按自己的意愿任命节度使。
唐德宗等帝王对藩镇实行姑息政策,将包袱和矛盾留给后代,以致问题越积越多,积重难返。
朝廷对叛乱藩镇的短暂胜利
公元805年即位的唐宪宗是唐朝后期难得的一位“刚明果断”的皇帝。甫登基,即发愤削 *** 叛的藩镇。他重用和依靠杜黄裳、李吉甫、裴垍、李绛、裴度等大臣和谋士,不为各种反对意见所动,凭藉稍稍充裕的财力,讨伐反叛的藩镇。
宪宗元和二年(807),天下方镇共有48个,其中15个不向朝廷报户口,不上缴税收。朝廷控制的税户仅144万户,比玄宗天宝年间减少3/4。天下军队由朝廷提供给养的,计有83万多,比天宝时增加1/3。每两户人家得供养一个士兵。在唐朝中后期,朝廷能控制这么多税户,还算是好的。唐宪宗就是凭藉这点财力,开始平叛。
元和四年(809),朝廷调动各路军队共20万,并派出守卫京城的禁军,讨伐反叛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这20多万大军由宪宗宠信的宦官吐突承璀统领。此人显然不是帅才,到了行营,威令不行。战争旷日持久,“疲弊天下,卒无成功”。
也许宪宗吸取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平淮西叛乱时,他就不用宦官为帅。
淮西叛将吴元济,是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的儿子。元和九年(814),少阳死,吴元济不经朝廷任命自领军务。他派兵焚烧、攻掠舞阳、襄城等地,震动洛阳。起先,朝廷各路军队讨伐吴元济盘踞的淮、蔡,“合天下之兵攻之,三年才克一二县”。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请自往督战,朝廷任命他为宣慰处置使,行元帅职权。他发誓,不平息叛乱,不回来见天子。农历八月,裴度从京城出发。此前,平叛的各路军队按照惯例,都有宦官作监军,军中重大决策,都不是主将作出,而是由宦官作出。这些宦官将最精锐的部队调作自己的卫队,让战斗力稍弱的部队去前线打仗。仗打胜了,他们抢先报捷;打败了,则 *** 将领们。裴度上奏宪宗,将宦官监军全部撤走。于是军中号令统一,诸将得以各展其才,战争进展顺利。当年农历十月,名将李愬奇袭蔡州,俘获吴元济,淮西叛乱平息。
淮西荡定,黄河南北的藩镇大受震动。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敛手削地,献德、棣二州”。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大为忧惧,献沂、密、海三州。于是,中央威权,为之一振。
元和十四年(819),朝廷平定淄青十三州。唐代宗“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
唐宪宗所以能取得平叛的胜利,是因为他自己下了平叛的决心,任用了裴度、李愬等优秀的统帅和将领,改变了用宦官监军的腐朽做法,同时又有一定的财力支持这场战争。
在取得这些胜利后,宪宗变得骄奢起来,不再有根本解决藩镇割据的抱负。他宠信宦官和方士,并服用方士炼的金丹,不久暴卒。有人说是被宦官毒死。
强藩结束唐朝统治
宪宗之后的穆宗和敬宗都是酒色之徒,无心处理政务。从此,朝政江河日下。专权的宦官随意一次次废立皇帝,甚至毒杀皇帝。朝廷听任几个宦官胡作非为,既没有心思又没有力量跟越来越强大的藩镇相抗衡。朝廷平定淮西等镇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很快就丢失了。
穆宗时,宰相们没有远见,处置藩镇失策。当时,幽州节度使刘总打算归朝,出发前,将军中素有异志者朱克融等,遣送至朝廷,请朝廷妥为处置,以绝后患。朝廷本宜宠以虚位,不给实权,或移于他方,控制起来,总之不要放虎归山。宰相崔植、杜元颖等均为庸才,对朱克融等人不能妥善处理,反而让其回到幽州,导致幽州再失。
也是在穆宗时,亲近朝廷的田弘正由魏博节度使调任成德节度使,考虑到以前跟成德人打过仗,结下了怨仇,故带了2000名魏博军人到成德上任,用以保护自己。他要求朝廷同意让这些魏博军人留驻成德,衣粮由朝廷发给。度支使崔倰拒绝了田弘正的多次请求,无奈,田弘正只得将这些魏博士兵打发回魏博。魏博兵刚走,将领王庭凑即发动叛乱,杀死田弘正。从此,成德遂非朝廷所有。
至昭宗时,朱全忠、李茂贞等藩镇势力强大到足以左右朝廷。“南司”(朝中文武官员)、“北司”(宦官)分别依附于强有力的藩镇,他们不再听命于皇帝,而是唯强藩马首是瞻。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藩之间还演出了抢夺天子的闹剧。
朱全忠兼并了徐州、兖州等地,并以武力迫使河北诸镇皆服从自己。昭宗天复三年(903),以朱全忠“判元帅府事”,至此,天下兵权尽归朱全忠。公元907年,势倾天下的朱全忠“顺理成章”地逼唐哀帝“禅位”,自己做起了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结束唐朝近300年统治的,正是藩镇。
唐朝藩镇割据留给后代的教训
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纂的《新唐书》认为,藩镇日趋强大,唐王朝日益衰败,并终于被灭亡,是朝廷决策重大失误的必然结果,也是唐朝军事制度败坏的必然结果。《新唐书·兵志》曰:唐朝中期以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
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男子20岁以上,60岁以下,都要服兵役,称为“府兵”。平时在家务农,暇时训练。官府征发时,府兵须自备兵器及资粮,分批轮流宿卫京师,守卫边境。统领府兵的折冲府,唐太宗贞观十年(636)时共有634个,大多分布于京师附近的关内、河东、河南等道,仅关内道就有261个。用意在“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以确保中央政权的安全与稳固。当时朝廷兵源充足,兵多将广,军队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调动、指挥自如。个别有野心的地方军事将领即使反叛,凭其实力也是无法颠覆强大的中央政权的。
从高宗时起,农民因不堪自备兵器及资粮的重负,纷纷逃避兵役,府兵制逐渐废驰。至玄宗天宝八载(749),这项制度实际已归于消亡,募兵制很快取代了府兵制。宿卫京师的士兵,也是招募来的,都是市民,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商贾子弟及市井无赖。入伍以后,很少训练,富有者忙着经商牟利,强壮者忙着玩耍:“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为角觝、拔河、翘木、扛铁之戏”。这是一群乌合之众。由他们充当天子的禁卫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天子直接掌握的军队之脆弱,与藩镇掌握的军队之剽悍,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当时朝廷几乎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精兵强将都在藩镇的手里,形成了外重内轻、弱干强枝的极不正常的局面。一旦藩镇作乱,朝廷派有限的、素质很差的禁卫军去平叛,无异于羊入虎口。若是调动别的藩镇去镇压,他们则阳奉阴违,根本就不会卖力。他们不会帮助朝廷去消灭其同类,但会乘机向朝廷额外索要军队给养。朝廷白白送了巨额的钱粮、物资给他们,却没有达到平息叛乱的目的。《新唐书》说:“夫置兵所以止乱,及其弊也,适足为乱,又其甚也,至困天下以养乱,而遂至于亡焉。”唐朝中期以后养了那么多兵,不但没有能防止动乱,相反却成为动乱的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的历史,留给后代的教训起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军队应由中央政权直接地、牢牢地控制,不能变成将领的私人军队,不能变成将领的亲兵。
第二,将领的权力不能过大,不能大到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步。不能把军权以外的行政、财政等权都交给将领,让他们私自任免文武官吏、征收赋税,任意扩充军队。若把这些权力都交给他们,他们便有了搞独立王国的资本。到时朝廷想制约他们,也无能为力了。《新唐书》说得好: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朝廷举措失当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
第三,将领跟军队,应有合有分。不要一支军队始终归一位将领统领,一位将领始终掌握那一支军队。将领在一地也不能呆得过久。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将帅,将领应按一定年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队之间流动。使其无法拥兵自重,无法为了自己的私利跟军队结合起来,将其变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
第四,要慎择将帅。在委任将帅问题上,就是要实行“疑人不用”。不能委派不可靠的人镇守一方,独挡一面。唐朝用安史旧将担任节度使,以致河北三镇不再为朝廷所有,教训太惨痛了。
第五,朝廷要掌握军事将领的任免权,此权不能假人,不能旁落。要做到不管什么人,不管他是节度使还是经略使,一纸命令就能将其调动,或将其免职。
第六,军事将领也要有监督。但唐朝中后期用宦官作监军,却是大大的失策。作为监军的宦官,很快就为藩镇所收买,为藩镇割据推波助澜。文武官员参用,以文制武,或者不失为古代的一个可行的方法。
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吸取了藩镇乱唐、亡唐,以及五代藩镇割据为害国家的教训,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终于结束了中唐以来200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
应该说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减弱了,除了在形式上保持住了统一之外。实际对上对地方藩镇已经没有任何统治力和控制力了。而地方藩镇也只是表面上认上面这个大唐皇帝。实际上却是自行其事。藩镇割据的出现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产。而唐朝之所以无法结束藩镇割据是不能也没有办法,更不敢。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唐朝之所以又延续一百多年,还多亏了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以后,皇帝彻底不信任朝臣,宦官主政时代来临。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的减弱,军事权力实际控制在宦官手里,而财政还是人事也不是皇帝完全控制,这样就造成没有能力消灭各个藩镇。而地方藩镇不缴纳赋税。大唐的租庸调制已经破产。两税制又不足以充实国库收入。也就是说,在财神政和经济上唐朝政府也无能力征缴了。
没钱如何消灭藩镇,国家禁军战斗力下降。迫不得已用以藩制藩的策略,调一个藩镇去打另一个藩镇。但是唐代规定,藩兵出藩打仗要多付一倍的工资,这些钱都是朝廷出,本来就没有钱,这下就更加财政紧张。而且打下来的地方还不一定就归复朝廷。德宗朝还发生了泾原兵变,调去平叛的藩兵就是因为钱没有给足,自己造了反。 各地藩镇连成利益共同体,彼此照应,而且对朝廷里主张削藩的大臣进行恐怖暗杀(武元衡被杀)协调策略共同对付朝廷。使得朝廷也不敢削藩了。河北三镇简直就是国中之国了。
但藩镇割据却也延续了大唐的国祚。其最大的益处就是,藩镇为唐朝基本抵御了地方民间起义,少数部族叛与入侵。因为依靠唐朝中央政府自己已经没有这样的实力来了。说不好早就亡了。虽然藩镇主观是为了自己想,但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寿命。藩镇对朝廷的要求无非是三点:不缴纳赋税,自给自足。保持军队的独立。
藩镇权力的内部消化解决。再从双方冲突来说。都是朝廷削藩持?进攻?态势,而藩镇则是防守反击型的,维持现状就行。冲突原因基本上就是藩镇的上一任节度使去世了,要立自己儿子接班,或者嫡系将领。要求朝廷?加封?(承认),一开始朝廷不认,那就打,谁赢了听谁的,后来朝廷衰弱,也就成立了橡皮图章了。但地方藩镇又必须需要朝廷的认可。双方算是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而朱温灭唐以后,各个藩镇立即各自称帝。也就是五代十国。
唐朝中央禁军的衰弱。太监乱政,中枢机构混乱。财政破产,以及必须依靠藩镇抵御外来入侵都使得唐朝无法彻底消灭藩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2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