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按察使只是一个正三品,他们为什么会属于封疆大吏的行列呢

众妙之门 2023-06-27 10:11:27

按察使只是一个正三品,他们为什么会属于封疆大吏的行列呢

按察使为什么属于封疆大吏的行列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每个省只有1位封疆大吏,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巡抚大人。但是在清朝统治时期,每个省并不是只有1位封疆大吏,都是有4位,分别是巡抚、提督、按察使和布政使。其中,按察使的品级最低,但也是一般人得罪不起的任务。那么,正三品的按察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为何属于封疆大吏的行列呢?今天,我们就聊聊按察使的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看一下明朝时期的“三驾马车。”明朝取代了元朝的统治以后,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但是进行了重新的改革。明朝建立了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三套完全不同的系统。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了完美的模式。但是到了明朝统治的后期,出现了很多比较严重的问题,各个机关之间开始相互推诿,耽误了很多事。因此,总督和巡抚先后出现。

请注意,明朝的总督和巡抚都是临时性的官职,并不是正式的地方官员。清朝入关以后,继承了明显的官员制度。鉴于各个省份的实际情况,总督和巡抚成为了地方高级官员。此外,还出现了提督这一官职,类似于明朝的都指挥使。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和提督,都属于封疆大吏。

其实,总督的地位最高,属于从一品或者正二品的文官,一般挂兵部尚书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头衔。因此,被称为制台大人或者部堂大人。总督负责管理两三个省的军务,同时兼管河道、粮道等方面的工作。在一个省中,巡抚属于当之无愧的一把手。巡抚属于正二品或者从二品的文官,负责全省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军务。一般挂礼部侍郎或者都察院右都副御史的头衔,被称为抚台大人或者中丞大人。

布政使的地位仅次于巡抚,属于从二品的文官,负责全省经济建设、民政推广、赋税征收、人事任免等各项工作,属于常务副省级。提督属于从一品的武官,请注意是武官,由于文贵武贱的老传统。虽然提督是从一品,但是需要接受总督和巡抚的节制。提督见到巡抚,一般都是毕恭毕敬的。在围剿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四川总督骆秉章坐在大帐里,提督和总兵们只能站在周围。

至于按察使,则是正三品的文官。按察使负责全省的治安、司法和刑狱工作。按照现在的标准,属于公检法一肩挑。因此,按察使被称为臬台大人,布政使被称为蕃台大人。在巡抚大人面前,左右会有两个座位,就是留给按察使和布政使的。巡抚仅仅是布政使、按察使的半个上级,后两位也拥有直接上奏折的权力。由于需要管理全省的治安,按察使需要管理部分绿营军。

此外,全省的官差、衙役等人员,也在按察使的管理范围之一。言而总之,按察使也属于高官,算每个省的封疆大吏之一。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江苏按察使直接硬扛江苏巡抚,并且说了一句:“我是朝廷正三品大员,谁敢动我?”当时,堂下的衙役们明显犹豫了一下,因为按察使有管理衙役的权限。

一般来说,如果巡抚和正三品的武官参将发生了矛盾。巡抚请出王命旗牌,能够直接斩杀参将,甚至斩杀正二品总兵或者从二品副将,都不是没有可能。但如果对方是文官,巡抚连知府都不敢杀,因为知府好歹也是从四品或者正五品的文官。至于布政使和按察使,巡抚没有处理的权力,因为大家属于同僚,巡抚仅仅在职务上高了半级。

毕竟每个省的高级官员,都是军机处和吏部商议决定的,每个封疆大吏的背后,肯定都有靠山,有可能是亲王贝勒或者军机大臣,这个脸不能轻易打。言而总之,按察使的品级虽然低于布政使和巡抚,但也属于封疆大吏,在省内的实际地位明显在提督之上。

封疆大吏什么意思

封疆大吏是清朝的地方官员,掌握着一个省或者多个省的军政大权。

封疆大吏,指古代管辖一省或数省的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八旗驻防将军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

亦作“封疆大员”。明代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和清代的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故称。封疆大吏对于清朝十分重要,掌握着地方的大权。清朝末年,封疆大吏的权力很大,产生了九大封疆大吏。

封疆溯源

“封疆”二字起源于周代的“分封制”,本意是指“王”将本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甚至自治区域,例如诸侯国。在区域内,诸王拥有土地、治理、管辖、税收、法律甚至军队等等相对独立的权力,“诸侯王”—周天子,是名义上和精神上的领袖,诸王受周天子节制,听候周天子命令,服从周天子对军队的调动,必要时候诸王有义务“进京勤王”—保护周天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封疆大史

清代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总兵分别是几品官?

清朝各官职品级如下:

(1)总督:正二品(若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清朝时期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

(2)巡抚:从二品(若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3)布政使:从二品。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4)按察使:正三品。清代按察使,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为正三品官。清末改称提法使,简称臬司。

(5)提督:从一品。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

(6)总兵:?正二品。清朝之后,军权归为各省 巡抚 提督之文官,而听从巡抚提督之总兵武官则改为?正二品,视驻地,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于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之间。

扩展资料:

清朝地方行政官制: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

省以下有道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

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其中还有投降清朝的土司官职由明朝直接承袭下来的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

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参考资料:清朝官制_百度百科

纳兰常安人物简介


纳兰常安
纳兰常安,字履坦,纳兰氏,满洲镶红旗人。生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纳兰常安一生浮沉宦海,曾任广西按察使、云南布政司、江西巡抚、盛京兵部侍郎、刑部侍郎、漕运总督、浙江巡抚等职,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文人学者,著述不少。包括:诗文集《醉红亭集》、《瀚海前后集》、《渖水三春集》、《驻淮集》、《班余剪烛集》,这些文集后来统编为《受宜堂集》;史论著作《明史评》;人物传记集《从祀名宦传》;笔记《受宜堂宦游笔记》。此外,他还有十多种史书选抄,如《史记菁华录》、《晋书文钞》、《南史文钞》、《后汉书文钞》等。在清代满族人中,能有如此成绩的文人并不多。
中文名:纳兰常安,字履坦,纳兰氏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681年
逝世日期:1748年
职业:乾隆年间浙江巡抚
代表作品:诗文集《受宜堂集》;史论著作《明史评》;人物传记集《从祀名宦传》;笔记《受宜堂宦游笔记》
纳兰常安的基本情况:
纳兰常安,字履坦,纳兰氏,满洲镶红旗人。生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少年时曾师从名儒韩_学习,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后即入仕,没有得到更高的科举功名。约在康熙四十五年进入官场,最初在刑部任笔帖式。“笔帖式”为满语“巴克什”的汉译,这是一种主要从事满文与汉文互译工作的文职官员,官品一般为八、九品,最高为七品。康熙四十九年,他调到山西巡抚衙门,仍是担任笔帖式之职。在这一职位上他干了十多年,应该说是他入仕后的第一阶段是混得很不得意的。
纳兰常安仕途的辉煌是从雍正时起步的。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他被任为太原府通判,通判为知府副手,官阶也不高,但却有些权。他很快就升迁了。雍正二年至三年,他担任了满洲镶红旗的副都统,即满洲八旗中一旗的副长官,品级比通判要高。不过,这个职位是没有多少油水的。两年之后,他升为道员。道员是位在巡抚与知府之间的官员,在何地或何种性质的官署任道员,其正式官职就叫某某道。纳兰常安任过冀宁道和山西粮驿道。
雍正六年,纳兰常安就任广西按察使。按察使为正三品官,主管一省之司法刑狱等。三年之中,他任过广西、云南两省的按察使。雍正八年,他从云南按察使的位上又迁为该省的布政使。布政使虽然也是巡抚副手,但权力、地位都要高于按察使,为一省副长官,略同于今之常务副省长。他先后担任过云南和贵州两省的布政使。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纳兰常安被任命为江西巡抚。巡抚为一省最高长官。他正式步入了封疆大吏、方面大员的行列。这一年,他五十三岁。只是,他在江西巡抚的位子上只坐了不到两年,雍正十三年就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去了———依封建礼教,父母去世,儿子要守丧三年,这期间有许多禁忌,其中一条就是有官职者必须辞掉。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纳兰常安任盛京兵部侍郎,这实际上是个没什么权力的闲官。好在第二年就调任刑部侍郎,乾隆五年十月又改任漕运总督。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十二月,纳兰常安调任浙江巡抚。这是他一生中担任的最后一任、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任封疆大吏。其间,他还兼任两浙盐运使之职,主管浙江盐政(盐政本由朝廷直管)。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纳兰常安陷入了一场官场争斗: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先向朝廷上奏,弹劾纳兰常安,罪名甚多,主要是两条:一是向他所管辖的盐政部门索取贿赂;二是纵容仆人在集市上公然掠夺商人财物。乾隆帝在未曾查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将纳兰常安撤职,并指令大学士高斌前来处治。纳兰常安知道是自己的同僚浙江布政使唐绥祖伙同喀尔吉善陷害他,于是也上奏弹劾唐绥祖贪赃枉法。高斌本想大事化小,息事宁人,向皇帝报告说双方罗织的罪名,多不存在,只有纳兰常安的仆人曾强取商民财物一事属实,将纳兰常安撤职就可以了。然而乾隆帝却马上另派满族大学士讷亲前来处理,结果,纳兰常安被逮捕,拘押于京城刑部大狱,不久就死于狱中,死因不明,卒年六十七岁。他的死,很明显是官场倾轧的结果。
纳兰常安有三个儿子:纳兰_、纳兰珉和纳兰琦,都属默默无闻之辈。他本人以悲剧收场,家人自然免不了受牵连。
纳兰常安虽然一生浮沉宦海,却也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文人学者,著述不少。包括:诗文集《醉红亭集》、《瀚海前后集》、《渖水三春集》、《驻淮集》、《班余剪烛集》,这些文集后来统编为《受宜堂集》;史论著作《明史评》;人物传记集《从祀名宦传》;笔记《受宜堂宦游笔记》。此外,他还有十多种史书选抄,如《史记菁华录》、《晋书文钞》、《南史文钞》、《后汉书文钞》等。在清代满族人中,能有如此成绩的文人并不多。
纳兰常安在浙江的政绩
纳兰常安在浙江期间,大体算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而他与宁波也有密切的关系。
清代宁波为府,而且是浙江提督(提督为一省最高军事长官)和宁绍台道道员的衙门驻地,相当重要。下辖六县:镇海、慈溪、奉化、鄞、象山、南田(宣统间置)。其中的镇海县,本为定海县,康熙二十六年,改定海县为镇海县。将原定海县改为定海厅,移至舟山(民国元年又改称定海县)。
史书上说“常安在浙江久,有惠政”。例如:温州、处州两府比较贫瘠,粮食供应紧张,他就设法以招商的方式,从邻省江苏购进大批粮食,自海上运至温、处两地,解决这一民生问题。由此还引起了江苏巡抚陈大受的抗议告状。
在杭州钱塘江入海口一带,由于海潮冲沙淤积,江水入海受阻,水位逐年升高,逼近海宁县。纳兰常安亲临勘察治理,组织人力,根据潮水的规律和走势,挖了几条大沟,利用潮水来冲刷泥沙,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浙江沿海不少地方受海潮困扰,纳兰常安督促各地修建海塘堤坝,使潮水的侵害大为减弱。
他还在太湖渔民中实行保甲法,以治理盗贼甚多的现象。
宁波府近海,是当时中外海上交通要道之一和有名港口,所以纳兰常安尤为重视。他曾几次巡视宁波,并从海路巡视了镇海、定海,同时向朝廷报告勘察到的各处岛屿以及内洋、外洋的情况。针对当时清政府对沿海一些地方实行海禁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简单地禁并非良策,应该广招民众前来开垦这些地方。乾隆帝接到他的奏章后,对他的“冲冒风涛,勤于王事”予以表扬。
招宝山上的碑文,应当就是他在某一次巡视到镇海时所题。
关于“两浙使者”及碑文
如上所说,纳兰常安在浙江六年,一直担任巡抚之职,可他在题招宝山碑时却署他的官衔为“两浙使者”。这怎么理解?
古之“使者”,一般都是泛指被派遣往某地办某事的人。并非今天这样多指外交使节。但单单用“使者”来作官职名称,那是没有的。汉代官员中有被称为“绣衣使者”、“直指使者”的,那只是个比喻性的称谓,并非正式官称。今天也同样没有只称“使者”的官职名称。
纳兰常安自称“使者”,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首先,“使者”的意思是自己只是朝廷和皇上派到此地办事的一个官员。这一称谓显得自谦、简便、含蓄、高雅而又带有文人色彩,正适合纳兰常安这样的文化素质高的高官使用。假如不用这个而要列出正式官职名称,那就有一长串的衔头,不但繁琐而且显得庸俗。
其次,纳兰常安是很喜欢“使者”这个自我称谓的,并非仅仅在题招宝山碑时使用,在别的地方也有用例。如他给清人李来泰的文集《莲龛集》所作的序中就有:
临川李石台先生,以进士举博学鸿词,授馆职,海内翕然宗仰。其出典楚试而归,卒京邸。卒之年,正余生之岁。甲寅,予抚此邦,甫下车,即觅先生全集。郡守曰集名莲龛,四十卷。先生之从曾孙天申,遍为搜辑,仅得四十卷之半。镌以成帙,求予为序。予欣然受之。桂月,豫章使者常安序。
(序后用二印,一曰“常安”,一曰“大中丞之章”,皆篆文)
作此序时,纳兰常安任江西巡抚,所以他自称“豫章使者”。“豫章”是南昌的古名,当时也是江西省的首府,巡抚官署设在此地。他是以“豫章”代指江西。
至于“两浙”一词,就是指浙江。这是因为前代多在浙江设置浙东、浙西两个行政区划,有时甚至直接设有名为“两浙”的行政区划。如唐代设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宋代在这里设两浙路,元代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清代在某些方面依然部分保留了此种行政区划名称,比如,在浙江专管盐政的主管官员,官名就是“两浙都转运盐使”,纳兰常安就以巡抚身份兼任这一职务。因此,纳兰常安自署“两浙使者”是并不奇怪的。
那么,碑文如何理解呢?就碑文本身看,当是一副对联的下联,断句为:“俯六国以当关,任往来,宝藏云屯,牙樯林立,会同海岙之共球。”没有上联,对下联文字的理解是会受到影响的,这是常识。
“俯六国以当关”,意谓招宝山地势高峻,雄关兀立,俯视着大海上往来的外国船队。
“六国”,一是借用典故,六国珍宝,尽归秦有之意,含有中国最强大、外国前来朝贡贸易、财宝珍物尽输来此的意思。依据《钦定大清会典》和《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六国指的是当时清代的外六国,亦即缅甸、南掌(今老挝)、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朝鲜、暹罗(今泰国),总体说指的是多国。
“任往来,宝藏云屯,牙樯林立”,意谓此地虽然雄关当道,但并不禁止外国船只航行,而是任由它们来来往往;而过往的外国船队规模巨大,桅杆高竖,就像一片森林;船上装载的物资宝藏,堆积如山,高入云端。
末句“会同海岙之共球”,岙,本指四山中间的平地,这里应喻指港口,与招宝山的地形是很吻合的。本句谓那些巨大的外国船队来到此地,都汇聚到海边共球这个港口中停泊。
明末清初镇海的著名学者谢泰定《蛟川形胜赋》有:“备四民之物,则献八国之共球尔。”因此可知“共球”乃指各国进献的奇珍异宝等贡品。
总的看,联语内容是赞美招宝山所在的镇海为中国联结海外的海上交通要道和重要港口,千帆竞舞,万船齐聚,物资金宝,往来无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2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